寻琴记

1年前 (2024-04-22)
寻琴记慧玉 我有一张琴,晨昏聆古音。
朝起妆台前,暮宿松林畔。
长发缠丝弦,琴我两相伴。
素手拂流水,广袖舒阳关。
弦歌有雅意,闻琴得清欢! 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一个古琴梦。
少读金庸,令狐冲跟随婆婆习琴数日,就可弹数首曲子,可知古琴入门并不繁难,否则以令狐冲之放荡不羁,又怎能耐下性子学?又何来琴箫奏,笑傲江湖!学古琴,似与灵魂的一场恋爱,欲罢不能。
恰逢机缘绝妙,遂开启此次,寻琴记。
挚友相邀,隆冬腊月下扬州。
探秘斫琴师,亲历斫琴。
貌不惊人,却历经2000年风雨,古木难求。
不惜重金,藏而贮之。
扬州古宅极多,适逢,古旧房梁均被琴人珍重收藏。
正是最好的琴材。
百年风雨,见证世事沧桑。
百年老材,才有金玉之音。
杉木琴,龙池凤沼,已见雏形。
细看手工刨板的细腻,绝非现代大型木工机械的粗糙可比。
耗时费力,方显工匠之巧。
此为百衲。
百块六边形木块拼接而成,圆融天成,工艺繁复,不必赘言。
百纳蕉叶古琴,琴身。
琴身需在阴凉通风处放置整一年,让木头释放应力,以后才不易变形。
若是追求产量或者速度,多地都略去此环节,省工省钱,也省去存储仓库,但是古琴的使用寿和音色就大打折扣。
披布 这是用麻布裹上琴身,此步骤可使琴身不易变形,并且增加坚固耐用性。
淘宝器和廉价琴直接省略此步骤。
鹿角灰灰胎三种:底灰六遍,中灰四遍,细灰及补缝3遍。
干透才可以进行下一遍,整个过程历时半年以上。
由粗到细,遍遍均打磨。
试磨才知不易。
我和宇哥亲试打磨,二十斤重铁条裹砂纸来回磨,几分钟就胳膊酸麻。
打磨十分钟必然手抖。
名家琴人,文士风雅,号称亲自斫琴,恐难实现。
一两张亲斫琴,怎到得了大众之手? 鹿角霜 鹿角霜真容。
生漆三六遍。
要阴干。
遍遍都需要进专门的“窨房”,须潮湿阴冷,历时半年。
上朱砂 阴干 生漆阴干 试音,专业试音师,薪资不菲。
面漆——推光漆。
历来斫琴,都有三分材,七分漆之说。
可见上漆对古琴影响之巨! 扬州一宝——71岁原扬州漆器厂专做外销漆器的技术权威。
整个扬州,没有人比他更懂漆。
千祈老师傅长寿,能用上他做的琴,福缘不浅。
大工匠。
上弦,定弦。
成琴。
唯有亲历,方得明了。
古琴之美,在于慢慢品味。
慢慢做,慢慢弹,慢慢品。
细致入微的工艺需要细细看,细细想,每一次遇见,都是必然。
感谢关注《一方琴·石》:yifangqinshi地址:包头市黄河路时代广场C座1011室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