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福建之一 ——霞浦杨家溪篇
1年前 (2024-04-22)
行摄福建之一 ——霞浦杨家溪篇安文龙 都说福建省霞浦是全国摆拍摄影基地,国家影展看到霞浦的照片一律剔除。
为什么大批的摄影人还是涌到那里乐此不疲的拍拍拍。
为探究竟,我和杨立庆、王锡斌、刘秀峰4人于2019年12月的,一起踏上南下的高铁,开始了为期12天的福建之旅。
到霞浦的交通非常便利,高速动车自济南出发,历经8个小时,穿越1500公里,于当天下午6点多钟便到达了霞浦站,当地摄制组的小张早已到达出站口迎接我们。
到宾馆途径之处,只见高楼林立,霓光车影,同样是县城,和冠县相比霞浦的市区大上一倍不止,横架于山头上的一幅巨幅霓虹宣传牌“滩涂摄影基地--霞浦”格外醒目。
霞浦博物馆、展览馆、大剧院广场 第二天上午,天空湛蓝,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对于常年阴雨绵绵、台风频繁的福建沿海之地来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拍摄组下午才有日程安排。
曾经到过这里的杨立庆提议找辆车利用上午的时间先去著名的景点杨家溪拍摄,因为他上次去那里赶上阴天而无功返回。
行程结束后充分证明了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到下午安排去杨家溪时,正赶上阴天,拍摄组不得不临时调整到古村落半月里村拍摄,小组里其他来自内蒙古、辽宁的直呼遗憾,而我们内心里却暗自庆幸又无意中多拍了一个景点。
杨家溪位于霞浦牙城镇西北部,列于第二批国家重点旅游风景区之“太姥山名胜区”。
其中榕树公园内十七棵大古榕树,据说植于南宋初期,历经800多年沧桑,依然翠绿成荫。
其中一株树干周长12.6米,主干 中空,有7个洞口可容人入洞。
被国家林业部列入《中国森林奇观》一书。
早晨7点半,我们就驱车最早到达杨家溪榕树公园,说是公园,实际就在村边民宅的旁边的一片树林,即无院墙也无大门,一头老牛和一头小牛犊正安静的在一棵大榕树下慢悠悠的吃草,看到我们到来,微微流露出一些不安,可能意识到应该马上又要出场了。
早晨8点左右,当太阳爬出山头漏出笑脸,村里一位“烟火师”在榕树的另一边点燃随手堆起的柴禾,榕树林顿时飘过来一阵阵“云雾”,阳光刺破树林和烟雾,如万道霞光洒向林下空地,照亮了盘根错节的树根。
这时,主角出场了,只见本村古树邻家的一位50多岁的老汉身披蓑衣,肩抗锄头,手牵那头老牛,后面跟随着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身着畲族服装,肩挑一对箩筐缓慢走来,在我们的眼前马上呈现出一幅“仙农牧归图”。
这时顿时万物沉寂,只有连成一串的“嚓嚓”的快门声,造就了一幅幅天一无缝,世界影坛无人不知的大作。
可以说,没有这样的耶稣光就会使画面黯然失色,所以有经验的摄影师阴雨天是不会来此地拍摄的。
据说这位老汉已经是第三代传承人了,老牛也不知换了几头,80多岁高龄的老太太实际上就是景区的一位卖水果饮料的,有人来拍照,马上更衣挑担,甘当配角。
此情景的照片曾在和国内频频获奖。
但是照的人多了,模板式的千幅一律,几乎成为霞浦摄影的代名词,最近甚榜上有名,跃居全国摆拍名的称号。
这也是我把这组照片与霞浦其他地方的照片单列出来,并放在系列之首的原因。
村里人还真是聪明,近几年又增添了新场景,把牵牛改为了赶鸭,令人耳目一新。
光影、动作、氛围营造的太好了,就连鹅都是专门训练出来的专职模特,走到哪里扇翅膀,什么地方停下脚步,然后又返回重新出场,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面对某些人攻击用这些“模特”摆拍,我们却不敢苟同,面对这样幽美的稀有资源,为表现出它们的美丽,采用一些人物和手法做辅助,使这些百年老树更加灵动,这是无可非议的,况且这不属于纪实照片。
一些摄影界的大咖们不都是带着一些模特到各地景点拍照吗? 请大家继续关注《行摄福建》之二——霞浦滩涂篇
为什么大批的摄影人还是涌到那里乐此不疲的拍拍拍。
为探究竟,我和杨立庆、王锡斌、刘秀峰4人于2019年12月的,一起踏上南下的高铁,开始了为期12天的福建之旅。
到霞浦的交通非常便利,高速动车自济南出发,历经8个小时,穿越1500公里,于当天下午6点多钟便到达了霞浦站,当地摄制组的小张早已到达出站口迎接我们。
到宾馆途径之处,只见高楼林立,霓光车影,同样是县城,和冠县相比霞浦的市区大上一倍不止,横架于山头上的一幅巨幅霓虹宣传牌“滩涂摄影基地--霞浦”格外醒目。
霞浦博物馆、展览馆、大剧院广场 第二天上午,天空湛蓝,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对于常年阴雨绵绵、台风频繁的福建沿海之地来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拍摄组下午才有日程安排。
曾经到过这里的杨立庆提议找辆车利用上午的时间先去著名的景点杨家溪拍摄,因为他上次去那里赶上阴天而无功返回。
行程结束后充分证明了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到下午安排去杨家溪时,正赶上阴天,拍摄组不得不临时调整到古村落半月里村拍摄,小组里其他来自内蒙古、辽宁的直呼遗憾,而我们内心里却暗自庆幸又无意中多拍了一个景点。
杨家溪位于霞浦牙城镇西北部,列于第二批国家重点旅游风景区之“太姥山名胜区”。
其中榕树公园内十七棵大古榕树,据说植于南宋初期,历经800多年沧桑,依然翠绿成荫。
其中一株树干周长12.6米,主干 中空,有7个洞口可容人入洞。
被国家林业部列入《中国森林奇观》一书。
早晨7点半,我们就驱车最早到达杨家溪榕树公园,说是公园,实际就在村边民宅的旁边的一片树林,即无院墙也无大门,一头老牛和一头小牛犊正安静的在一棵大榕树下慢悠悠的吃草,看到我们到来,微微流露出一些不安,可能意识到应该马上又要出场了。
早晨8点左右,当太阳爬出山头漏出笑脸,村里一位“烟火师”在榕树的另一边点燃随手堆起的柴禾,榕树林顿时飘过来一阵阵“云雾”,阳光刺破树林和烟雾,如万道霞光洒向林下空地,照亮了盘根错节的树根。
这时,主角出场了,只见本村古树邻家的一位50多岁的老汉身披蓑衣,肩抗锄头,手牵那头老牛,后面跟随着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身着畲族服装,肩挑一对箩筐缓慢走来,在我们的眼前马上呈现出一幅“仙农牧归图”。
这时顿时万物沉寂,只有连成一串的“嚓嚓”的快门声,造就了一幅幅天一无缝,世界影坛无人不知的大作。
可以说,没有这样的耶稣光就会使画面黯然失色,所以有经验的摄影师阴雨天是不会来此地拍摄的。
据说这位老汉已经是第三代传承人了,老牛也不知换了几头,80多岁高龄的老太太实际上就是景区的一位卖水果饮料的,有人来拍照,马上更衣挑担,甘当配角。
此情景的照片曾在和国内频频获奖。
但是照的人多了,模板式的千幅一律,几乎成为霞浦摄影的代名词,最近甚榜上有名,跃居全国摆拍名的称号。
这也是我把这组照片与霞浦其他地方的照片单列出来,并放在系列之首的原因。
村里人还真是聪明,近几年又增添了新场景,把牵牛改为了赶鸭,令人耳目一新。
光影、动作、氛围营造的太好了,就连鹅都是专门训练出来的专职模特,走到哪里扇翅膀,什么地方停下脚步,然后又返回重新出场,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面对某些人攻击用这些“模特”摆拍,我们却不敢苟同,面对这样幽美的稀有资源,为表现出它们的美丽,采用一些人物和手法做辅助,使这些百年老树更加灵动,这是无可非议的,况且这不属于纪实照片。
一些摄影界的大咖们不都是带着一些模特到各地景点拍照吗? 请大家继续关注《行摄福建》之二——霞浦滩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