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二月兰》读后感

9个月前 (04-22)
季老《二月兰》读后感Terry Wu 近日央视又一力作,董卿携《朗读者》再度掀起一股文艺风潮,为纷繁社会的蝼蚁们寻找了一片净土,抚慰一颗颗浮躁不安的心。
平时看到不少人喜欢心灵鸡汤类的东东,花非花雾非雾,如影飘过,之后估计还是那个自己,倒不如做个真正的朗读者,多读读名家的作品,那些真实丰富的个人经验更会丰盈人的心识,经年后定会发现不同的自己。
日常情感的寄托虽然是个虚的东西,但终究是要落到实处的,很难想像整天对着天花板发虚是幅什么样子。
人的胡思乱想有时像片片树叶和瓣瓣花朵,需要树干和枝丫将它们归位到某处,才能呈现出一颗完整美丽的树花,动笔的好处大概有这样的功能,帮你缕清脉络陈述逻辑。
无论文笔如何,若干年后回首曾留下的文字记录,或许能找到自己当时的模样。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多了一些阅历,越发喜爱像季老先生这样温润质朴的文风,没有辞藻的堆砌,更多的是丰富阅历和真实情感的流露。
寻着这篇《二月兰》,我又拜读了先生的《老猫》,读后更加触痛了心中的一丝悲悯。
这大概是先生晚年的作品,流露出晚境内心的一份无奈与凄凉。
何悲何欢?境遇落魄的时候,因为有着亲的陪伴,内心总有一缕温暖柔弱的灯光寻引着艰难的生活,境遇通达的时候,却无可奈何花落去树欲静而风不止,也许他心中有答案,却苦苦地矛盾地找寻着不同境遇下悲欢交织的究竟。
于是他将情感寄托在二月兰上,"泪眼向花花不语”。
东园的二月兰大概遇到了先生说的大年,大概一个月前当我穿过东园的时候,分明只看到一处约几十平米的兰花,仿佛一夜间,它们就变成现在的样子,肆意喧现了它们本真的模样,不管路人是怎样看待它们,被惊艳抑或继续忽视,似乎它们想表达的: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人类的爱恨情愁都是你们自己的故事。
这片紫的长景输到电脑大屏时发现更是美轮美奂的,而当你穿过那片紫的实景,迷离的景象会让你仿佛置身仙境,这样的幻境平日遇到的并不多。
季老笔下燕园的花爬上了树,而东园的二月兰却是爬上了檐。
东园绵延数里的小土丘两边谱写着紫色浪漫,能坐在那样的土坡旁发呆一下午未尝不是件美好的事。
在小土丘旁好几只猫在戏耍,一只短尾猫在洗脸,一幅可爱的样子。
这篇文章读后抹不掉内心一丝悲悯。
季老也曾说过,人不管到了什么样的年纪眼前都应充满着百花香的希望。


当你苦苦找寻不到答案的时候,可以怀揣着这样的答案继续前行! 天堂里,土坡旁,一片片紫气炫目的二月兰,季老与他的亲人和猫咪们相遇🙏。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