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塘沽二中的情结——挥之不去的记忆

1年前 (2024-04-22)
天津塘沽二中的情结——挥之不去的记忆一   塘沽二中的非常6加1 从左张维义,许佩武,刘增选,郭学礼,王学富,丰万龙,任月全。
丰万龙~河头公社陈家圈大队四队人,就读的刘庄子小学应届两个班,只他一个人考入塘沽二中。
其他六个人是新河小学的,1963年,应届四个毕业班,200多人,只他们六人考入塘沽二中,其他全到农业中学,胡家园中学。
说明农村小学考入重点中学的比例。
非常6加1,说明他们非常优秀! 新河小学的非常6加1,是考入塘沽二中的六个人,加上考入塘沽一中的许克俭。
  2019.06.17我回母校塘沽二中捐点老物件。
校史馆的王主任接待了我们,张老师还陪同我们在校园,进教室给我们照了不少照片,在这里感谢她们两位老师。
关于二中的情结,每个人都有。
我们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思念,是因为母校培养了我们,给我们打下深厚的文化课基础,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我们那时天真浪漫,懵懂少年,同窗三年,我们在学习中互相交流,在劳动中互相帮助,在生活中互相尊重,在课外活动中互相鼓励。
我们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睡里梦里,交谈话语,触景生情,总有那挥之不去的塘沽二中情结! 下面是二中校史馆的征集信息。
  塘沽二中始建于1954年。
栉风沐雨六十五载,学校历经沧桑变迁。
在这块肥沃的教育土地上,数万名学子求学问道,成长成才:中科院院士程津培、著名女子国脚施桂红、“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崔美娜、“科技传播终身成就”获得者初子嘉……更有成千上万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社会栋梁,他们为国家作出了的贡献! 可谓桃李满五洲,校友遍四海, 学府一流名高三迤,贤才万数慧泽千秋!  历史是文化与精的永恒依托,也是薪火传承、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为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建校六十五周年,全面准确的反映我校自1954年办学以来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我校弦歌不辍、自强不息的创业历程和办学成就,更好地宣传师生、校友的光辉业绩,增强师生爱校情怀,发挥校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进一步推动我校全面升格奋斗目标的实现, 展望美好的未来,学校决定广泛征集有意义的校史资料,筹建塘沽二中校史馆。
具体征集事项一、征集内容(一)实物资料:年代相对久远的各个时期的重要报刊、画册、简报、批文、学生证、毕业证等各类证件证书、通知书、缴费单、成绩单、校服、校牌、校徽、臂章、袖套、教科书、课程表、作业本、教案、教学用品、同学录、明信片、奖状、学生手册、各种作品和纪念品等等;历届校友的突出工作实绩、科研成果、论著、获奖情况。
(二)图片资料:涉及塘沽二中人或事的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图片。
包括:毕业集体照片、反映学校初创时期的校园、老建筑、学生实习、校园活动和同学学习生活的照片、带有校名印记的物品等。
(三)文字资料:年代相对久远的与塘沽二中相关的文字资料。
包括:学校用过的校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或班级创办的各种刊物、规章制度、各种工作计划、总结和教职员工名单、有关对学校的易名、搬迁、行政任免等情况以及媒体对学校的相关报道等文献、报刊有关对母校的怀念、对师长的缅怀、对校园生活的追忆等文章其他可供展览的各类相关史料。
(四)视频资料:包括: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或参加国内外的各种活动、电台采访等年代相对久远或有意义有价值的视频资料。
(五)有关学校的其他有意义的珍藏品。
二、征集说明(一)学校将接收校友捐赠实物,入藏校史馆的将注明捐赠人、供稿人和出处。
捐赠时间:2019年3月2019年7月地 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二中学(浙江路74号)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 25861750李主任手机王主任手机崔主任手机电子邮箱:zyezhb@12网站站点" rel="nofollow" /> 新闻,整整三个版面全都由我一个人完成。
除那篇散文而外,我还别开生面地撰写和准备了诗歌、快板儿、图片、用电影名串成的描写西沟村村长李二孩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小故事,还有用数字图表表现的多纳苏乡近三年发展变化的模型,算的上是精彩纷呈。
全部做完后,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大致算了一下时间,半。
后来,有人说我文笔好,记性也不错,说实话,有些过誉了。
高自考前,我只有初中文化,若说写点儿什么东西还行,那也是仰仗我们的初中语文老师刘士田的谆谆教导。
他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却是满腹经纶,板书也很漂亮。
我能有今日,真的要感谢刘士田老师的辛勤培育了。
《我爱多纳苏》这篇散文,是在家里的炕头上写就的。
那时不像现在,既没有电脑,也没办法百度,更没有档案资料可以借鉴,全靠平日的知识积累和顽强的大脑记忆。
专版刊出后,官员百姓纷纷啧啧称赞,我可谓是一战成名。
稍显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我多次搬家,那篇我曾蓄意保存的散文早已灭失。
印象中,炕头上写就的《我爱多纳苏》和本文第十二章节中的《i love you ,多纳苏》结构大体相同,遣词造句则大不如前,只是貌似而已。
到宣传部报到当天的见面会上,我终于和久负盛名的“三朵金花”坐在了一起并立刻为她们的惊艳所倾倒。
本来是还有一朵的,可惜后来移栽到了淄博,在山大分校的百花园中盛开了。
我之所以把她们称之为“金花”,首先肯定的是这些女同事都异乎寻常的漂亮,很赏心悦目的那种;其次是她们的精明强干,算得上秀外慧中,心灵手巧,个顶个的冰雪聪明;再有就是温暖如春的亲和力了。
我是初来乍到,对宣传工作的大口径和小机关几乎是一窍不通,安瑞芝、李淑清和超霞却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都是尽其所能给予我极大的支持。
当然也离不开杨广福、吴日德和小兰的鼎力相助,使得我这个“初虎子“工作起来竟有得心应手的感觉。
对于她们的信任、关爱和“倾囊相助“,我是要一辈子铭记在心,没齿不忘的。
三朵金花中,超霞应该是独领的。
无论从她的美丽、学历、资历、阅历哪方面来说都当之无愧,少我是这样看的。
夏天一袭碎花裙、春秋喜欢职业装的她才华横溢,擅长新闻采写,视角独特,文辞犀利,她撰写的文章常常被我用作镜子反复和自己的作品对照,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超霞是蒙古族…… 1966.08入伍张照片,河北保定。
  2019年2月23日,同学们在李桂英家聚会,张维义特邀任月全了个影。
同学们一眼就看穿:这不是从新河庄来的两位同学吗?对喽!今天就谈谈新河小学。
坐落在农村的新河小学,4个班级200余人,仅有许克俭考入塘沽一中。
许佩武、王学富、郭学礼、刘增选、任月全、张维义6人考入塘沽二中。
其它人全部到农业中学——胡家园中学。
可以看出农村小学的差距喽!我给别人讲,这就是非常6加1的典故!我不信!我要去问李咏,呵呵呵呵……顺便问一句话,1963年我们小升初的作文题目是什么?傻了吧!告诉你,是:“回忆我入学的天”。
当天监考的老师看了一眼我写的作文,说了句:写得真不错!让我美到现在呦!我也傻了,是开学还是入学,求正确答案!   明眼人一看下面的片子就知道这是西楼,3楼最左边教室陪伴了我们3年或者更多时光!下边的两张照片是我们熟悉的教室,多少有趣的故事都在里边,我在四川成都当的十几年里,梦里的灵魂无数次的在这里游荡,欣慰的是,总有同学们的相伴!在团,在内蒙,在广东或留塘沽的同学,你梦中的魂魄除了回家,肯定也经常拜访过此地呦!   这是同学们次聚会。
1991年2月17日,共30人。
地点:塘沽二中母校办公楼前。
组织者:班长李延玲、团支书王庆河   1991.02.17塘沽二中老办公楼会议室   1991.02.17塘沽二中老办公楼会议室    这是1991年2月17日同学们次聚会,在塘沽二中办公大楼的会议室里,同学们的座谈会。
分别20多年了,同学们各自倾述着思念之情和分别后的酸甜苦辣辛。
当说到张宝安的去世,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
张宝安是非正常死亡。
事情是这样的,上世纪70年代初,宝安在塘沽家里过完春节返回内蒙下乡的地方,顺便带回一辆八成新的自行车到内蒙,没承想,这个自行车被同屋的北京知青看上了,见财起意,趁着宝安熟睡之际用凶器杀死了宝安,多么残忍呀!而后,杀人灭迹,把人火化了。
公安机关很快破了案。
他现场清理的干干净净,但是,溅到墙上的血迹使他露出了马脚,杀人偿!一辆自行车,两条人,3年下乡经历,张宝安是我班走的最早的同学,真可惜呀!内蒙下乡的同学真苦哟!1天的工分两毛钱,1个月6元钱,10个月才60元,冬季要休息4个月,还没有那么多呢!对于一百多块钱的自行车那可是巨额财富呦!这个数字还有人相信吗?我们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也犹豫了!我的一个战友叫于水清(河南郑州人)在1969年广西的一次飞行中失事,抚恤金才400元,你相信吗?网上说:建国前后的这一代人,最勤劳,最能吃苦!此言不差矣!!!   这张照片很直白,这是我班三对幸福的夫妻。
董双全和刘宝香(左)、张恩群和李延玲(中)、张乃义和郑秀芬。
1991年2月17日同学次聚会所照。
另外,高杰找了同校高一届的焦玉强。
任月全也找了我们一个年级的,我班王维峰的堂妹王维杰,亲上加亲哦!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对啦!基本上都是——团战士!哇噻,真的耶!   1991.02.17塘沽二中老办公楼会议室    中间的老者是马希良主任,初一时,兼我们班主任。
塘沽二中是重点中学,当年,要平均分数90分以上呢!我们这个班来自9个小学。
分别是塘沽实验小学、上海道小学、草场街小学、新河小学、红楼小学、铁路子弟小学、解放路小学、明星路小学、一中心小学。
  1968年9月到2018年9月是天津知青到建设团五十周年,这是塘沽二中初三.七班同学北上团原地址和留守的杨景雨(后左2)影。
当年,我班七男六女奔赴东北北大荒,他们是:刘志坚、杨景雨、任月全、董双全、张乃义、刘殿华、白大雁、李延玲、高杰、郑秀芬、刘桂荣、杨玉芬、刘宝香。
其中,刘志坚、杨景雨留在了东北。
  这是2003年10月给贺耆龄老师过70大寿,老师专门从北京过来,很高兴!这些同学里有很多班干部,你想知道是谁吗?我慢慢道来——班长:宋连生、申桂琴、李延玲。
学习委员:郑秀芬。
卫生委员:郑炳英、高杰。
体育委员:张恩群。
劳动委员:王维峰。
文艺委员:刘殿华。
团支书:王庆河。
   这是下乡内蒙的同学周振兴2013年夏季请同学在内蒙游玩的照片。
1968年,还有以下同学下乡到内蒙:张恩群、许平、王毅侯、周振兴、宋新乡、李振中、张建国、徐宝琴、樊旭芬、宁培桓、卢美英、张映雪、刘胜琴、宋连生、王维峰、李长锁、张孝红、张宝安、任红、张耀坤。
共20人。
其中,周振兴、宋连生、王毅侯、许平留在了内蒙的呼和浩特市。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2017年夏季,同学们专程到北京看望贺老师老两口。
影的照片上左起:王爱军、王庆河、师母,、贺耆龄老师、李延玲。
后排左起:高杰、张乃义、周振兴、何俊奎、胡大岭、张杰、郑秀芬。
这10位同学,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也代表了我们的心愿。
祝愿贺老师、师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进门左转间教室就是我们初一上学期上课的教室。
南楼是高中楼,仅有我们一个初中班,再加上教导主任马希良兼班主任,就表明这班同学不是一般人!有同感者请举手,耶!   2019年2月27日,李延玲同学专门回了趟母校,她这些照片和视频,一定会勾起你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上面这个通讯录是张宝文同学整理的。
他于2018年5月去世,2018年10月,何俊奎去世,还有张宝安、卢美英、许平、宁培桓也已经去世。
特别可惜。
宁培桓的儿子在2015年8月12日塘沽大爆炸中以身殉职,愿他们在天之灵安康!   同学们,王毅候昨天去世了,让他一路走好![流泪][流泪][流泪] 周振兴。
2020.02.17听此消息不禁泪目,愿老同学一路走好! 刘桂荣愿王毅候同学一路走好!同学们,健康活着,幸福快乐每! 张乃义听到这个消息又心疼一次[大哭]愿王毅候一路走好!我们大家好好爱自己保重身体健康平安🙏 郑炳英愿老同学王毅侯一路走好![流泪][流泪][流泪]祝愿同学们珍惜当下,爱惜自己。
宅在家里,平安渡过疫情。
🙏🙏🙏🙏 李延玲愿毅候同学一路走好 ! 张恩群愿天堂没有痛苦,老同学王毅侯一路走好!祝愿老同学在当下疫情期勇敢面对,宅在家中,坚定信心共渡非常时期,平安一定会拥抱我们! 王维峰愿走的人安息。
在的人珍惜。
李桂英愿老同学王毅侯一路走好,在天堂一切美好! 张维义我怀着悲痛的心情高呼:王毅候同学一路走好。
同学们一直怀念你…。
塘沽二中、六六届初三七班的同学们好像昨天还快乐的在一起…今天怎么又走了一个同学呢?真的接受不了啦!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大灾大难都走过来啦,不容易呀!面对现实:同学们珍惜好自己的身体吧!身外一切都不重要,活着就好!同学们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郭志荣愿走的人一路走好,安息吧!我们活着人要要开心过好每,要珍惜自己,活出精彩。
高杰 刘宝香愿老同学王毅侯一路走好。
同学们都保重身体。
杨玉芬近期一直在医院照顾孩孑,没看微信。
知王毅候同学去世。
愿王毅侯同学一路走好。
王毅侯同学干古。
刘志坚刚看到毅候去世的消息,咱班同学在我们一个厂的四个人已经走了两位,慨叹人生易逝……愿逝者安息,在者保重。
宋连生   一,你好:毅侯是十六号中午去世的,病因是糖尿病并发症。
春节前我曾给他打电话,那时他已卧床不起了,吃饭都得让人喂,头脑也不清楚有点糊涂了,但我打电话他还听出了我的声音,连护工都感到惊讶,那时我就感到不太妙,到现在才一个来月毅侯就去世了,实感遗憾。
因疫情影响我回不去,昨天我给他儿子打电话把一些事情沟通了一下,毅侯今天火化。
愿毅侯一路走好,[流泪][流泪][流泪] 周振兴   王毅侯走了。
好遗憾。
这张像片还是我照得呢。
七年了,……[流泪][流泪][流泪] 李延玲 说明~这三张照片是2013年夏天周振兴请同学们去内蒙古自治区留下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