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牌自行车
1年前 (2024-04-22)
梅花牌自行车青鸟(宋新春) 梅花牌自行车是我们往昔生活的旧物件,它坚实耐用,代表东西还是老的好!不仅是质量好,而且颜色也耐看,型款新潮。
就像情歌还是老的好,千年万年情未了!物件也是旧的好,一生一世忘不了!我的梅花车成为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厚重丰富的记忆,它记录我们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也许代表着我们朴素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我们的生活历程,代表着我们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它小巧精致有型!酒红色的车轴,很漂亮!在当时很时尚,也比较前卫高端。
不似应季的水果,也不像女人的美貌,它的好看和功用是长久的!慢慢地融入我们漫长的生活历程中,它不仅耐看,居然还那么耐用!我们家不用它已经两年了,家里也添置的指南者吉普车,但我们家人始终忘不了伴随我们许多年的梅花车! 梅花牌自行车是我1986年买的,那时候刚工作两年,买的时候还找托了人,价钱是260多元,我当时工资才60多元,相当于我四个月的工资呢!不知道我当时怎么会那么?现在想想我也太没有计划了!不知道和1984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出的那场车祸有没有关系。
那次我是借了一辆28型的自行车,骑在青得里大街上,要去州医院,骑着骑着眼看着对面来了一辆高大的拖拉机,我一急往路沿石冲去。
立时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才醒来,躺在医院里。
听人说我被撞到时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特别吓人。
医生还怀疑我是癫痫病人呢。
医院还把我正在乡下采访出差的哥哥叫回来了。
这次事件并没有彻底吓倒我,但28大杠是不敢骑了,我买了小巧的26型的梅花牌自行车。
不过太贵了,现在想想也还是觉得贵。
最近常看杨绛先生的作品,知道她做什么事都提前有规划预算。
看来看书的确是有很多收获的,看书可以让人看到许多没有去过的遥远的地方,也可以让人学到别人有益的做法,可惜多年前我看的书很有限!当时只知道自己很需要自行车,想着以此代步可以很轻松地在小城里自由地来去,当时有自行车的人挺多的,28型居多。
现在能记起的是常骑着自行车去邮局给家里寄信,还有就是去好朋友杨莉家。
不巧刚买上梅花车我就去乌市进修了,那两年车是怎么安置的,我记不清了。
骑的最多的是1989年。
1989年进修完之后回师范又工作了一年。
经常骑车去杨莉家。
90年调走时,车还很新,我们刚成家又一穷二白的,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犹豫,直接就把梅花车架到班车上带去了奇台。
现在回头想这事,只有后悔!想到家里人,尤其后来是一想到父母当时的心情,我就特别难过。
想到父母要为女儿嫁去那么远的地方担心,那时交通并不发达,700多公里呢,面对我们700公里远还要带个梅花车,我老实的父母没有说一个字。
他们当时怎么想的,我不得而知,他们当时有多心疼我,我可想而知!爸妈无言地看着我把梅花车架在高高的班车车顶上带走!这带走的哪里只是个梅花车,带走的分明是父母无尽的担心和想念...... 去到奇台,住在单位,开始也没用着梅花车。
有了孩子后,这梅花车在儿子长大过程中,它为我家交通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为儿子做了一个结实的座椅,在自行车的前杠或后座上都能安放。
儿子从小身体弱,不能受凉,一受凉就咳嗽,还经常引起气管发炎,听说剖腹产的孩子好多都是这样的毛病。
好多个冬天,每次儿子生病他爸偏又出差,大都是我骑车带着他去三医院。
每次都是穿得厚厚的、捂得严严实实的儿子坐在单薄的梅花车上,由我推着走在厚厚的雪路上,我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步退半步,虽说艰难,没了梅花车我压根就没法把儿子带到医院,抱也抱不动!背也背不动!那时要有公交车就好了,那时要有的士就好了,可是那时只有我单薄的梅花车陪伴我们去看病!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他就不坐前面横杠座椅了,他坐在后座座椅上,我骑车驮着他送他上幼儿园,后来还送儿子上学。
骑上它那么轻便,那么方便,为我这个天天忙在学校的人节约了时间。
特殊的路,特殊的天气我的梅花车更帮忙了!经过通往我校大门口的那个大操场,夏天是虚土,冬天是积雪,梅花车只能沉重地慢慢推着走!尤其是下雪天,操场上、大路上的积雪都不薄,我推着梅花车,儿子坐在后座上,这个可爱的代步工也不闲着,儿子穿得厚厚的,捂得严严实实地坐在后座上,我推着梅花车,可省了儿子的劲了!也大大省了我的力气,真得好好谢谢我的梅花车! 虽然我住在校园,上班也在校园,但儿子的活动范围显然不局限于校园。
也骑着梅花车带着他去到他爱玩的好多地方。
驼着他去公园看景,或去广场坐碰碰车,他都十分开心。
也骑车带儿子去参加婚礼,记忆深刻的是参加小王的婚礼,记得是暑假,我轻便地骑车带着儿子飞快地往南公园附近的酒店赶,远远见小王穿着喜庆的新娘装等在大门口,感谢我的梅花车按时把我们送到喜庆的地点。
在城市公交还不发达的年代,我的梅花车多带劲! 2002年调来昌吉,我们又把它拉到昌吉,去北附上班我还骑着它,因为路有点远,有4.5公里吧,骑它太费劲了,老公就给我买了个电动自行车,上班来去的确轻松多了。
有一次夜晚下班从北附回来,我不慎骑到一个大坑里了,头部受伤了,从此我再也不敢骑自行车了。
那次是我骑自行车的句号吧。
之后老公又骑了它们十年呢,虽然是两个车换着骑的,但梅花车轻便,他骑梅花车更多一些。
直到他单位不断有人笑话我们家的梅花车太旧,太寒碜,好像简直是古董级别了!今年儿子给他爸买了个变速骑行车,我们才让梅花彻底退休了。
不骑它了以后,开始一直梅花车和电动车被放在地下室,半月前,老公整理地下室,把它们都放在外面我们家地下室的窗前,没有上锁,想着要是对谁有用拿去就行了。
但它们始终立在那里。
其实那梅花车和电动车还好好的,对我四连的妹妹应该有用,她们的地远,这两个车又皮实又轻便,但怎么给她们呢,这又是个问题。
卖吧没人要,卖废铁吧,好像也没人要。
做了那么大贡献的东西难道和人一样,用过了就没用了吗!我的梅花车,让我后悔,让我感激,让我怀旧,始终伴随着我三十多年生活的梅花车啊,就这么沉寂无声地毫无采地立在楼前无人理顾,无人问津了吗! 后来有,有收废纸的人来,老公把那两辆自行车送给了他,还好他高兴得接受了,有人要它,没有抛弃在垃圾场,已让我非常开心了。
如果我是大名人,它应该可以当做文物收藏吧,可是我什么也不是。
它完成了它的使,也应该默默无闻了吧。
但在我心里,它包含着很多复杂的感情,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呢。
也只有当年的名牌车才有这样的质量让我不断的依靠、依恋和怀恋吧!我那轻便有型、坚实耐用的梅花车啊......
就像情歌还是老的好,千年万年情未了!物件也是旧的好,一生一世忘不了!我的梅花车成为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厚重丰富的记忆,它记录我们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也许代表着我们朴素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我们的生活历程,代表着我们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它小巧精致有型!酒红色的车轴,很漂亮!在当时很时尚,也比较前卫高端。
不似应季的水果,也不像女人的美貌,它的好看和功用是长久的!慢慢地融入我们漫长的生活历程中,它不仅耐看,居然还那么耐用!我们家不用它已经两年了,家里也添置的指南者吉普车,但我们家人始终忘不了伴随我们许多年的梅花车! 梅花牌自行车是我1986年买的,那时候刚工作两年,买的时候还找托了人,价钱是260多元,我当时工资才60多元,相当于我四个月的工资呢!不知道我当时怎么会那么?现在想想我也太没有计划了!不知道和1984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出的那场车祸有没有关系。
那次我是借了一辆28型的自行车,骑在青得里大街上,要去州医院,骑着骑着眼看着对面来了一辆高大的拖拉机,我一急往路沿石冲去。
立时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才醒来,躺在医院里。
听人说我被撞到时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特别吓人。
医生还怀疑我是癫痫病人呢。
医院还把我正在乡下采访出差的哥哥叫回来了。
这次事件并没有彻底吓倒我,但28大杠是不敢骑了,我买了小巧的26型的梅花牌自行车。
不过太贵了,现在想想也还是觉得贵。
最近常看杨绛先生的作品,知道她做什么事都提前有规划预算。
看来看书的确是有很多收获的,看书可以让人看到许多没有去过的遥远的地方,也可以让人学到别人有益的做法,可惜多年前我看的书很有限!当时只知道自己很需要自行车,想着以此代步可以很轻松地在小城里自由地来去,当时有自行车的人挺多的,28型居多。
现在能记起的是常骑着自行车去邮局给家里寄信,还有就是去好朋友杨莉家。
不巧刚买上梅花车我就去乌市进修了,那两年车是怎么安置的,我记不清了。
骑的最多的是1989年。
1989年进修完之后回师范又工作了一年。
经常骑车去杨莉家。
90年调走时,车还很新,我们刚成家又一穷二白的,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犹豫,直接就把梅花车架到班车上带去了奇台。
现在回头想这事,只有后悔!想到家里人,尤其后来是一想到父母当时的心情,我就特别难过。
想到父母要为女儿嫁去那么远的地方担心,那时交通并不发达,700多公里呢,面对我们700公里远还要带个梅花车,我老实的父母没有说一个字。
他们当时怎么想的,我不得而知,他们当时有多心疼我,我可想而知!爸妈无言地看着我把梅花车架在高高的班车车顶上带走!这带走的哪里只是个梅花车,带走的分明是父母无尽的担心和想念...... 去到奇台,住在单位,开始也没用着梅花车。
有了孩子后,这梅花车在儿子长大过程中,它为我家交通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为儿子做了一个结实的座椅,在自行车的前杠或后座上都能安放。
儿子从小身体弱,不能受凉,一受凉就咳嗽,还经常引起气管发炎,听说剖腹产的孩子好多都是这样的毛病。
好多个冬天,每次儿子生病他爸偏又出差,大都是我骑车带着他去三医院。
每次都是穿得厚厚的、捂得严严实实的儿子坐在单薄的梅花车上,由我推着走在厚厚的雪路上,我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步退半步,虽说艰难,没了梅花车我压根就没法把儿子带到医院,抱也抱不动!背也背不动!那时要有公交车就好了,那时要有的士就好了,可是那时只有我单薄的梅花车陪伴我们去看病!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他就不坐前面横杠座椅了,他坐在后座座椅上,我骑车驮着他送他上幼儿园,后来还送儿子上学。
骑上它那么轻便,那么方便,为我这个天天忙在学校的人节约了时间。
特殊的路,特殊的天气我的梅花车更帮忙了!经过通往我校大门口的那个大操场,夏天是虚土,冬天是积雪,梅花车只能沉重地慢慢推着走!尤其是下雪天,操场上、大路上的积雪都不薄,我推着梅花车,儿子坐在后座上,这个可爱的代步工也不闲着,儿子穿得厚厚的,捂得严严实实地坐在后座上,我推着梅花车,可省了儿子的劲了!也大大省了我的力气,真得好好谢谢我的梅花车! 虽然我住在校园,上班也在校园,但儿子的活动范围显然不局限于校园。
也骑着梅花车带着他去到他爱玩的好多地方。
驼着他去公园看景,或去广场坐碰碰车,他都十分开心。
也骑车带儿子去参加婚礼,记忆深刻的是参加小王的婚礼,记得是暑假,我轻便地骑车带着儿子飞快地往南公园附近的酒店赶,远远见小王穿着喜庆的新娘装等在大门口,感谢我的梅花车按时把我们送到喜庆的地点。
在城市公交还不发达的年代,我的梅花车多带劲! 2002年调来昌吉,我们又把它拉到昌吉,去北附上班我还骑着它,因为路有点远,有4.5公里吧,骑它太费劲了,老公就给我买了个电动自行车,上班来去的确轻松多了。
有一次夜晚下班从北附回来,我不慎骑到一个大坑里了,头部受伤了,从此我再也不敢骑自行车了。
那次是我骑自行车的句号吧。
之后老公又骑了它们十年呢,虽然是两个车换着骑的,但梅花车轻便,他骑梅花车更多一些。
直到他单位不断有人笑话我们家的梅花车太旧,太寒碜,好像简直是古董级别了!今年儿子给他爸买了个变速骑行车,我们才让梅花彻底退休了。
不骑它了以后,开始一直梅花车和电动车被放在地下室,半月前,老公整理地下室,把它们都放在外面我们家地下室的窗前,没有上锁,想着要是对谁有用拿去就行了。
但它们始终立在那里。
其实那梅花车和电动车还好好的,对我四连的妹妹应该有用,她们的地远,这两个车又皮实又轻便,但怎么给她们呢,这又是个问题。
卖吧没人要,卖废铁吧,好像也没人要。
做了那么大贡献的东西难道和人一样,用过了就没用了吗!我的梅花车,让我后悔,让我感激,让我怀旧,始终伴随着我三十多年生活的梅花车啊,就这么沉寂无声地毫无采地立在楼前无人理顾,无人问津了吗! 后来有,有收废纸的人来,老公把那两辆自行车送给了他,还好他高兴得接受了,有人要它,没有抛弃在垃圾场,已让我非常开心了。
如果我是大名人,它应该可以当做文物收藏吧,可是我什么也不是。
它完成了它的使,也应该默默无闻了吧。
但在我心里,它包含着很多复杂的感情,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呢。
也只有当年的名牌车才有这样的质量让我不断的依靠、依恋和怀恋吧!我那轻便有型、坚实耐用的梅花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