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音乐会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1年前 (2024-04-22)
观看音乐会需要注意哪些礼仪蓝天(拒私聊) 1,服装礼仪穿着得宜不仅显示个人的素养,也是对演出者的尊重和礼貌。
一般而言,除了户外音乐会不须对服装加以要求,聆听音乐厅的音乐会演出,还是建议大家注意服装仪容的整洁,虽不用过度华丽,但最好避免牛仔裤、拖鞋或奇装异服的打扮。
这是对音乐艺术与演奏家的一种基本尊重。
2,音乐会进场礼仪听众应在音乐会开始前入座,最好能于开演前15分钟左右到场,这样不仅可以充分熟悉环境,有充裕时间阅读一下乐曲解说,还能从容不迫,放松心情,好好享受聆听音乐的演出。
当然,也有愈来愈多的音乐厅严格限制迟到的入场者,演出一开始即将入场的大门关上,迟到的人只能等到中场休息时才可以进入。
3、体态坐姿有规矩音乐厅内的空间都十分有限,分配到每个人可供回旋的余地已经很小,这就要求观众要行为有度,不可随意超越自己的空间。
看演出时应该摘掉帽子,以避免影响后面观众的视线。
在音乐会的现场,不允许脱掉鞋子,随意翘腿。
4、不拍照不录像主办方为了不影响艺术家们的表演以及保护版权,将严禁听众使用录像、摄像、拍照这类物品。
如果获准照相,千万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会影响演奏者的表演。
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是有权利选择退埸摆演的。
5,音乐会鼓掌与倾听礼仪聆听曲目不熟悉的音乐会,最让人紧张的莫过于何时该拍手。
关于拍错手的笑话也是许多学音乐者茶馀饭后聊天的话题。
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尊重乐曲的整体性,所以拍错手可能会影响到音乐的进行,也会干扰到演奏者的演出情绪。
听众可在音乐会前先了解演出的曲目,在欣赏过程中,注意观察指挥者的双手是否已完全放下,音乐是否有完全停息的气氛,不要跟着他人盲目鼓掌。
举个例子,一般独立的乐曲于演出结束后拍手并无不妥,但若有乐章曲式的乐曲,如奏鸣曲、交响乐,或是组曲等,虽然各乐章或各舞曲间,大多有暂停的时间间隔,但由于彼此之间仍具有关联性,所以在乐章或组曲之间拍手会破坏乐曲的整体性。
现在全世界的音乐会都有相同的默契,即于整首交响乐或整组乐曲全部演奏完毕时,才一起鼓掌,乐章之间和组曲之间不个别拍手。
6,不要制造噪音现在的电子产品盛行,从早期的电子表,BP机,到现在几乎人手一机的移动电话,都是音乐会场最不受欢迎的产品,请记得一定要事先关机,以免响起引来众人对你怒目相视。
甚千夫所指的滋味最好别到!若是和心仪的对象一起聆听,一定让她对你十分失望!当然,现在很多剧院已经设立的专门的设备,使您的手机没有信号,省去了不少麻烦。
7,有儿童参与时的注意事项即使参加的是专为儿童设计的音乐会,气氛不像一般音乐会严肃,但仍应该事前告诉孩子,音乐会场不像电影院,禁止喧哗或在会场进食,当然更不可能在演出中吃爆米花或喝可乐了。
让孩子事先了解这点,以免进场之后才生气哭闹。
此外,孩子当天若健康情况不佳,如;重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水等,也最好忍痛取消活动,除了消耗精体力不利复原,想咳嗽却不能咳的痛苦更是令人难以忍受。
对国人来说,有一点比较难理解的是,外国人认为音乐会或会议进行中,咳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当事者通常要赶快走避,以最快速度从现场消失,但他们对大声擤鼻涕的动作和声音却不以为忤,甚在音乐会中也有人公然擤起鼻涕呢! 8,音乐会结束礼仪一个正规乐团在常规音乐演出时,正式曲目结束后,一般没有加演曲目,而那些交流、访问性质的演出,他们的加演曲目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掌声、喝彩声的热烈程度。
出于礼节考虑,只要乐队首席(坐在小提琴最前面的那一位)没有起身退场,听众最好不要匆忙起身退场。
走时留心带走座位上的物件以及寄存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