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味道(台南)
1年前 (2024-04-22)
台湾味道(台南)简单🍀 对台湾的最初想象来源于学生时代的琼瑶小说和台湾校园歌曲,《绿岛小夜曲》、《外婆的澎湖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熟悉的旋律从我们踏上旅途起就时刻萦绕在脑海,常会不知不觉中哼唱出声。
我们一行四人都是旅行发烧友,到过许多名山大川,特别是去年,自驾,走过万水之源、千山之巅,对自然景观的眼光更是挑剔了许多,因此便把这次台湾游的重点定位于“台湾味道”,感受台湾文化、体验台湾民风、品尝台湾美味……原计划以台北为起点,逆时针环岛游台北、台南、高雄、花莲。
出发前,天气预报台北中到大雨,临时改变行程,站直奔台南。
三月六日下午近四点,我们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完全没有陌生感,入关、兑换台币、提取行李,处处标识清晰可见,就像一次例行出差。
捷运站自助购买悠游卡,每张NT$500,其中100元押金。
悠游卡无期限、可加值、不能退。
乘捷运桃园高铁站(注意:不是台北站),现场直接购最近车次自由座(不对号)车票,无需安检、候车,直接进入站台。
从出机场到乘坐高铁列车,环环相连,其间只要你看不明白标识,稍有迟疑,就会有热心人主动帮忙,这便是我们在台湾感受到的台湾味道之友好。
晚上六点多钟,高铁自由座车厢依旧站满了人,好在大多数是短途乘客,十几分钟后,大家就都落座了。
约一个半小时,台南到了。
台南高铁站离市区还有十多公里,出站就有的士,一律打表。
的士司机很健谈,一路聊到酒店,再次感受到了友好的味道。
刚下过一阵小雨,空气清新,微风和煦,夜色中漫步台南街头,静谧舒爽,行人寥寥,店铺街灯的光暖暖的,不知不觉《绿岛小夜曲》的旋律在心头荡漾:“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呀摇姑娘呀你也在我的心坎里飘呀飘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的向你倾诉椰子树的长影掩不住我的情意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姑娘啊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 台南是台湾六大直辖市之一,位于台湾西南部的嘉南平原,游客很少,大陆旅游团几乎没有。
选择台南的初衷一是历史,从荷兰统治时期到清末时期,台南一直都是台湾的首府,是台湾发展得最早的地方,2012年成为“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和我们的西安一样,是被世界保护的古都;二是美食,台南小吃丰富,这里的美食几乎都祖传三代以上,遵循古法炮制,还价廉物美。
不足的时间,步行在台南城区、老街,随处偶遇各种寺庙、历史建筑、世代相传的小吃店铺……慢慢感受台南的历史印记和生活气息。
著名作家蒋勋这样形容台南:“我们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除了坐下吃小吃,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步行去感受这个城市,多么悠闲,多么优雅,云淡风轻不一定是风景,可能是一种心情,走过台南的某些角落的时候,那个云淡风轻的心情可能就出来了,觉得有一种愉悦、一种开心,人与人之间见了面不认识也可以点头微笑。
…”这是我所感受到的台湾味道之静谧优雅,云淡风轻。
台南城市不大,公共汽车间隔较长,TAXI一般是打电话叫,无需担心,随便向小店店员或当地行人求助即可。
安平古堡,1624年被荷兰人占领,并建造防御要塞,称为热兰遮城,它是十七世纪初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
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郑成功,攻取热兰遮城后,改称安平镇,内城被改建为内府,成为郑氏王朝三代的宅第。
当年的台湾城城墙,是300多年前古城仅存的遗迹,以糖水、糯米汁捣牡蛎壳灰、砂土等迭砖而成,并称“三土”,当地人也称其为“红毛土”。
登上白色瞭望台,安平城尽收眼底。
外来游客寥寥,参观学习的孩子很多。
安平五行记载着安平镇曾经的繁荣。
在台南随处可见郑成功的影子。
社区文化 小情趣中有心态。
赤坎楼,明永历七年(1653年)由当时南部的荷兰人兴建,称为“普罗民遮城”,作为行政和商业中心,与安平的“热兰遮城”遥遥相对,互为犄角,控制台江内海。
赤嵌楼300多年来,历经明郑、清朝,以日据时期的变迁,其建筑从荷兰式的城堡,迭经历代的改变,成为如今中国建筑的轮廓。
它是17世纪以来台南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
海庙,清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驻防台湾,为感谢海庇佑而建。
瓶形门洞,寓意“平安”,门楣上的玉兔蕉叶图案则象征“玉兔东升”吉祥如意。
紧挨海庙的文昌阁,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知县沈受谦所建,用以振兴文教。
建筑屋顶的装饰造型与中国传统不同,似乎更接近日本风格。
漫步台南,随手街拍: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进协会设立的街头塑像 郑成功祖庙 水仙宫市场,小商品市场+菜市场+大排档,日常生活所需一应俱全。
农街,一条保持原始风貌的小街,古朴的外观、传统的花灯、小清新的点缀、有趣的创意,在这条幽静小街里自然交融,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林百货是日本统治台湾时期修建的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是二次大战前台南拥有电梯的百货大楼,俗称五层楼仔。
这幢年代感十足的老楼如今主打文创商品和设计感十足的伴手礼,步入其中,满眼都是浓浓的民国风,今还保留着当时的指针式电梯、顶楼社。
我们下榻的富华大饭店就在林百货对面,偶然发现它与国民还有点瓜葛,转角相邻就是国民台南委员会办公楼。
温馨的大堂、亲切的服务、整洁的客房、贴心的水果、便捷的地理位置,。
台湾土地银行,欧式老建筑 台南孔庙,落成于明永历年间,是全台湾建成的座孔庙,也是郑成功后在台湾建立的所高等学府,清朝初期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学之所,因此亦称全台首学。
可惜正在修缮,未能入内。
武德殿,日据时代留下来的建筑,一楼为办公场所,二楼则是剑道场、柔道场,并贡奉着龛,是日本为了宣传武士道精而建。
如今是忠义国民小学的礼堂,不开放给游客参观。
台南美食在台湾小有名气,按图索骥,担仔面、棺材板、卤肉饭、浮水花枝羹、安平豆花……台南美食太多了,时间实在吃不过来。
台湾味道之台南美食,或许因为台南是台湾重要蔗糖产地,口味大多偏甜,接近苏州、无锡一带。
台湾餐:赤坎擔仔面 时间太短太短,如果会再游台湾,我会留出足够的时间漫步台南,尝遍这里的美味,细细感受云淡风轻的心情。
我们一行四人都是旅行发烧友,到过许多名山大川,特别是去年,自驾,走过万水之源、千山之巅,对自然景观的眼光更是挑剔了许多,因此便把这次台湾游的重点定位于“台湾味道”,感受台湾文化、体验台湾民风、品尝台湾美味……原计划以台北为起点,逆时针环岛游台北、台南、高雄、花莲。
出发前,天气预报台北中到大雨,临时改变行程,站直奔台南。
三月六日下午近四点,我们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完全没有陌生感,入关、兑换台币、提取行李,处处标识清晰可见,就像一次例行出差。
捷运站自助购买悠游卡,每张NT$500,其中100元押金。
悠游卡无期限、可加值、不能退。
乘捷运桃园高铁站(注意:不是台北站),现场直接购最近车次自由座(不对号)车票,无需安检、候车,直接进入站台。
从出机场到乘坐高铁列车,环环相连,其间只要你看不明白标识,稍有迟疑,就会有热心人主动帮忙,这便是我们在台湾感受到的台湾味道之友好。
晚上六点多钟,高铁自由座车厢依旧站满了人,好在大多数是短途乘客,十几分钟后,大家就都落座了。
约一个半小时,台南到了。
台南高铁站离市区还有十多公里,出站就有的士,一律打表。
的士司机很健谈,一路聊到酒店,再次感受到了友好的味道。
刚下过一阵小雨,空气清新,微风和煦,夜色中漫步台南街头,静谧舒爽,行人寥寥,店铺街灯的光暖暖的,不知不觉《绿岛小夜曲》的旋律在心头荡漾:“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呀摇姑娘呀你也在我的心坎里飘呀飘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的向你倾诉椰子树的长影掩不住我的情意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姑娘啊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 台南是台湾六大直辖市之一,位于台湾西南部的嘉南平原,游客很少,大陆旅游团几乎没有。
选择台南的初衷一是历史,从荷兰统治时期到清末时期,台南一直都是台湾的首府,是台湾发展得最早的地方,2012年成为“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和我们的西安一样,是被世界保护的古都;二是美食,台南小吃丰富,这里的美食几乎都祖传三代以上,遵循古法炮制,还价廉物美。
不足的时间,步行在台南城区、老街,随处偶遇各种寺庙、历史建筑、世代相传的小吃店铺……慢慢感受台南的历史印记和生活气息。
著名作家蒋勋这样形容台南:“我们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除了坐下吃小吃,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步行去感受这个城市,多么悠闲,多么优雅,云淡风轻不一定是风景,可能是一种心情,走过台南的某些角落的时候,那个云淡风轻的心情可能就出来了,觉得有一种愉悦、一种开心,人与人之间见了面不认识也可以点头微笑。
…”这是我所感受到的台湾味道之静谧优雅,云淡风轻。
台南城市不大,公共汽车间隔较长,TAXI一般是打电话叫,无需担心,随便向小店店员或当地行人求助即可。
安平古堡,1624年被荷兰人占领,并建造防御要塞,称为热兰遮城,它是十七世纪初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
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郑成功,攻取热兰遮城后,改称安平镇,内城被改建为内府,成为郑氏王朝三代的宅第。
当年的台湾城城墙,是300多年前古城仅存的遗迹,以糖水、糯米汁捣牡蛎壳灰、砂土等迭砖而成,并称“三土”,当地人也称其为“红毛土”。
登上白色瞭望台,安平城尽收眼底。
外来游客寥寥,参观学习的孩子很多。
安平五行记载着安平镇曾经的繁荣。
在台南随处可见郑成功的影子。
社区文化 小情趣中有心态。
赤坎楼,明永历七年(1653年)由当时南部的荷兰人兴建,称为“普罗民遮城”,作为行政和商业中心,与安平的“热兰遮城”遥遥相对,互为犄角,控制台江内海。
赤嵌楼300多年来,历经明郑、清朝,以日据时期的变迁,其建筑从荷兰式的城堡,迭经历代的改变,成为如今中国建筑的轮廓。
它是17世纪以来台南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
海庙,清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驻防台湾,为感谢海庇佑而建。
瓶形门洞,寓意“平安”,门楣上的玉兔蕉叶图案则象征“玉兔东升”吉祥如意。
紧挨海庙的文昌阁,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知县沈受谦所建,用以振兴文教。
建筑屋顶的装饰造型与中国传统不同,似乎更接近日本风格。
漫步台南,随手街拍: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进协会设立的街头塑像 郑成功祖庙 水仙宫市场,小商品市场+菜市场+大排档,日常生活所需一应俱全。
农街,一条保持原始风貌的小街,古朴的外观、传统的花灯、小清新的点缀、有趣的创意,在这条幽静小街里自然交融,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林百货是日本统治台湾时期修建的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是二次大战前台南拥有电梯的百货大楼,俗称五层楼仔。
这幢年代感十足的老楼如今主打文创商品和设计感十足的伴手礼,步入其中,满眼都是浓浓的民国风,今还保留着当时的指针式电梯、顶楼社。
我们下榻的富华大饭店就在林百货对面,偶然发现它与国民还有点瓜葛,转角相邻就是国民台南委员会办公楼。
温馨的大堂、亲切的服务、整洁的客房、贴心的水果、便捷的地理位置,。
台湾土地银行,欧式老建筑 台南孔庙,落成于明永历年间,是全台湾建成的座孔庙,也是郑成功后在台湾建立的所高等学府,清朝初期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学之所,因此亦称全台首学。
可惜正在修缮,未能入内。
武德殿,日据时代留下来的建筑,一楼为办公场所,二楼则是剑道场、柔道场,并贡奉着龛,是日本为了宣传武士道精而建。
如今是忠义国民小学的礼堂,不开放给游客参观。
台南美食在台湾小有名气,按图索骥,担仔面、棺材板、卤肉饭、浮水花枝羹、安平豆花……台南美食太多了,时间实在吃不过来。
台湾味道之台南美食,或许因为台南是台湾重要蔗糖产地,口味大多偏甜,接近苏州、无锡一带。
台湾餐:赤坎擔仔面 时间太短太短,如果会再游台湾,我会留出足够的时间漫步台南,尝遍这里的美味,细细感受云淡风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