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有一种魅力叫黄鹤楼

1年前 (2024-04-22)
在武汉,有一种魅力叫黄鹤楼晴也 由于老同学相邀,我们各自头脑冲动,随即便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沿江而下的旅行。
5月9曰,我们一行六人(3家)从成都出发,乘动车来到武汉,与另两位(1家)从开江出发的友人会。
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是我们不得不去的地方!5月10日8时许,我们一行八人直奔黄鹤楼而去。
进入黄鹤楼景区的南门,南门城墙上的“天下江山楼”几个绿色大字赫然在目。
我们没有直进南门,而是进入东门,沿东、北、西、南环型游。
移步往东,一眼瞧见的是“落梅轩”。
落梅轩是一个很有品位,很有文化底蕴的名字,看见这个名字,我便想起了李白的著名诗句: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紫薇苑里,有不少树龄高达三五百年的紫薇,紫薇还是黄鹤楼公园的园花呢!与古老的紫薇个影,盼与紫薇同寿。
一条山涧流经悬崖,飞流直下。
小小瀑布虽谈不上壮观,却给公园增添了不少生气。
在黄鹤楼公园东区的岳飞广场里,立有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铜雕。
岳飞曾登上黄鹤楼,北望中原,写下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词,表达了“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的伟大抱负和英雄气慨。
岳飞广场的西北方向,有四座用青灰石雕制而成的石牌坊叫四季牌坊,以示黄鹤楼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白云阁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唐代诗人崔颢的这诗句吧!白云阁坐落在蛇山山顶,向西可以观望黄鹤楼。
在白云阁与黄鹤楼之间有一园林叫“百松园”,园中有青松百余株,一年四季碧郁苍翠。
武汉千年吉祥钟,置于黄鹤楼公园北区,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铜钟。
江汉朝宗,其流汤汤。
天地交泰,四海同光。
钟鸣盛世,福泽家邦。
中华崛起,祖国永昌。
一一摘自赵致真《武汉黄鹤楼千年吉祥钟铭文》 走到黄鹤楼下,我们先来一张影吧!能一起同游,是友情,也是缘份。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曾屡建屡废,过去的一座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
现在的黄鹤楼于1981年10月开工重建,选址在距旧址约1千米的蛇山峰岭上,1985年6月落成。
主楼以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从外观看,黄鹤楼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恰似展翅欲飞的黄鹤,多么壮观啊! 走进黄鹤楼底层大厅,正面墙壁上的那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使游人不得不对“黄鹤楼”这个名字的来历产生联想:是仙人驾鹤说对呢还是百姓感恩说对?是该楼形状色彩说对呢还是选址影响说对? 二楼大厅里,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和现代6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这里面有无数个讲不完的故事。
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及名人轶事;《黄鹤楼纪》的两侧有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它们形象地诉说着三国时期黄鹤楼的有关历史。
三楼有崔颢、李白、白居易等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篇。
正因为有这些文人墨客咏诵黄鹤楼,才使得黄鹤楼闻名遐迩。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以供游客欣赏、选购。
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站在黄鹤楼上举目远望,那高耸入云的电视塔,秀美的东湖,奔流不息的长江历历在目,武汉三镇尽收眼底。
走出黄鹤楼,往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一龟一蛇昂首挺胸托着一对黄鹤,其形象令人浮想联翩。
这就是“黄鹤归来铜雕”。
胜像宝塔,是元代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于正三年(1343年)所建,是元代喇嘛教中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也是黄鹤楼景区内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历史建筑。
在黄鹤楼以东与白云阁西南之间,建有《崔颢题诗图》浮雕。
图上雕绘着唐代诗人崔颢在云霞缭绕中长袖飘逸、峨冠博带、潇洒运笔赋诗的形象,图中刻着他的千古名诗《黄鹤楼》。
这首诗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也使得黄鹤楼名声大噪。
据传,崔颢写下《黄鹤楼》诗后不久,李白也来到黄鹤楼。
他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诗兴大发,提起笔来,正打算题诗之时,抬头看见墙上崔颢的《黄鹤楼》诗,大为折服,于是搁下笔,叹服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为此,在《崔颢题诗图》浮雕附近还建有一座搁笔亭。
《九九归鹤图》大型浮雕也让人耳目一新,99只仙鹤以种种不同舞姿在此尽情表演,谁说“黄鹤一去不复返”? 在黄鹤楼周围,还有其它一些轩廊、亭阁、牌坊和山门等辅助建筑,有了它们的烘托,黄鹤楼显得更加壮丽。
来到武汉长江大桥处的长江岸边,黄鹤楼已不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凝望滚滚江流,不禁想到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深层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它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精、气、! 有人总结说,登黄鹤楼,不仅是收获快乐,而最重要的是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净化心灵。
这大概就是黄鹤楼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的原因之所在吧! 这次武汉之行,我们要感谢那些为我们指路带路的武汉市民,更要感谢旅馆陈老板,感谢她的热情接待;当我们离开武汉时,陈老板还亲自熬粥买馒头为我们践行,谢谢陈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