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疗利器…伽玛刀

1年前 (2024-04-22)
肝癌治疗利器…伽玛刀甲强龙 转载级治疗专家夏廷毅教授文章 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常规放疗因照射技术条件所限,不能提高局部剂量而使疗效受到限制。
肝脏耐受性与未照射的肝组织体积呈正相关,减少受照射体积能明显提高其耐受剂量。
全身伽玛刀技术通过旋转锥面聚焦方式将30个钴-60放射源、8500 Ci的能量聚焦于一点,形成一个围绕焦点的高峰剂量区,通过三种不同孔径的准直器引导出直径不同的焦点剂量,通过单个或多个焦点剂量的拟来治疗1~10 cm左右的,使其内获得高剂量照射,同时减少其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和受照射体积,来有效保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高疗效、低损伤的治疗目的。
治疗方法:用固定床和真空负压袋固定患者,根据其病变位置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平静呼吸状态下行增强CT扫描,体表标记重复摆位点,CT图像可经网络传输到计划系统,勾画出大体靶区(GTV)、计划靶区(PTV)及邻近重要(如胃、十二指肠、肾脏和脊髓等)。
根据大小采用单靶点或多靶点照射,以50%剂量线覆盖PTV 100%,70%剂量线覆盖GTV 80%以上为计划要求。
5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根据大小、部位及肝功能等情况给予靶区处方剂量3~5 Gy次,5次周,2~3周内完成。
PTV边缘总剂量为40~51 Gy,GTV边缘 60~70 Gy,中心为80~102 Gy。
治疗中配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病变邻近胃肠道者配应用胃肠黏膜保护剂。
疗效评价方法:治疗后1、3、6、12个月时行CT、MRI、PET、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及血常规等复查。
评价标准为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即完全缓解(CR,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缩小50%以上)无变化(NC,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进展(PD,一个或多个病变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放射损伤按RTOG急性放射损伤标准分级。
临床结果:采用全身伽玛刀技术治疗123例不能手术的Ⅰ~Ⅲ期原发性肝癌,原发灶CR率为25.7%,总有效率为81.1%。
ⅠⅡ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1、2、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2.2%、79.0%和49.6%Ⅲ期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1、2、3年OS率分别为58.7%、23.9%和23.9%。
ⅠⅡ期和Ⅲ期的1、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ⅠⅡ期先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再行伽玛刀治疗的1、2、3年生存率均为100%。
治疗前的肝功能状态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Child-Pugh A级、不能手术的ⅠⅡ期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3%、85.6%和58.3%,而Child-Pugh B级患者分别为71.3%、71.3%和35.7%,而Child-Pugh C级则分别为50%、0和0。
其中A级和C级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
治疗期间,Ⅰ~Ⅱ级急性胃肠反应发生率为33.8%,Ⅲ级为0.7%Ⅰ级血像下降反应为21.6%,Ⅱ级为8.7%,Ⅲ级为0.7%,经升血、对症处理后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
治疗期间配保肝治疗,未出现肝功能损害。
我国独创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身伽玛刀技术具有较大的剂量聚焦优势,可延长不能手术的ⅠⅡ期及Ⅲ期肝癌的生存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专家简介级治疗专家:夏廷毅2012年9月12日空军总医院医院揭牌仪式在裕龙酒店举行,夏廷毅任空军总医院医院院长空军总医院放疗科主任、兼任中国人民总医院(301)放射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全军放疗中心主任、教授、医学博士、空军级专家、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空军总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导师。
教育背景1982年贵阳医学院本科毕业,1983年7月-1984年7月在贵阳医学院病理科学习,1984年9月-1987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攻读放射学硕士学位,1991年11月-1995年12月先后在日本京都大学和日本大学医学部放射科研究学习,并在日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98年再次赴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放射科参与立体定向放疗的共同研究。
1998年12月任放疗科主任,2000年月12月破格升为主任医师。
社会现为中华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北京医学分会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靶向技术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生电子学分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放射治疗和核医学设备分标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协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放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会装备协会医用辐射装备防护与检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常委。
[1]专业特长1999年开始从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头、体γ(X)刀)颅内、多发脑转移瘤、肺癌、肺转移癌、肝癌、肝转移癌、胰腺癌、肾上腺转移及腹膜后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确立了立体定向放疗的研究方向。
2004年开始从事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食管癌、肺癌、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及骨转移的临床研究,采用靶中靶剂量递增模式获得了提高疗效、降低损伤的效果。
2006年开始采用PETCT检查、分期和放疗定位治疗一体化的临床应用,为病人治疗的准确分期、放疗靶区的正确勾画以及治疗方案的理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开展了以现代放疗技术为主导,联药物靶向治疗或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颅内胶质瘤等的临床研究,提出了以高分次剂量选择性放疗为目的,以提高局控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治疗新策略。
工作业绩199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三维CT模拟定位新技术,实现了集的影像诊断、模拟定位、三维计划和精确治疗的一体化,把先进的放疗观念和超前的思维嫁接于现代高科技设备上,开创了我国将CT专用于定位治疗之先河。
2000年着手对我国独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部伽马刀进行临床应用研究,阐明了该设备的治疗原理、独特的剂量分布特征和临床应用技巧,提出了伽马刀的人造布拉格峰和无创性粒子植入的剂量学特征,并制定了临床应用规范,使其在肺癌、肝癌、胰腺癌等的治疗上获得显著疗效,推动了伽马刀技术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在采用伽马刀治疗早期实质(如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高分次剂量、短疗程的新模式,获得了类似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避免了外科手术创伤带来的风险,为高龄癌症患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前景。
在现代放疗技术获得巨大进展的今天,创新性的提出了应以现代放疗技术为主导,高分次剂量放疗为特点的癌症综治疗新模式:对早期实施高剂量放射外科灭活治疗,对中、晚期实施全身选择性放疗+药物靶向治疗或化疗综治疗的新策略。
第九四一医院伽玛刀治疗中心Tel:0971-6399241 639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