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莎莎、卓悦、卡莱美是否售假?
10个月前 (04-22)
深度解析~莎莎、卓悦、卡莱美是否售假?静姐姐港货 每次逛各种护肤论坛或者时尚板块好多帖子里提到SASA、卓悦总是一种鄙视的态度说莎莎卓悦卖的都是假货包装不一样啊、过期货不能买啊什么的。
今天小编就不淡定了。
。
。
莎莎真会卖假货吗? 莎莎卓悦是「上市公司」照理他们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还要怎么光明正大可能大家都知道,专柜卖的产品是行货美妆店卖的是平行进口货,即水货水货这个词听起来就会让人觉得不靠谱但先不要激动 ● 假设兰蔻今年在全球计划销售十亿(就随便那么一说^-^),但全球的专柜只能达到6亿的销量,那剩下的4亿就需要一些大的批发商来帮忙。
通过一些大型美妆展会招商,兰蔻会将剩下的4亿销售卖给各个批发商。
随后,这些批发商再在全球范围寻找可以帮他迅速卖掉这些货的公司,的各大美妆店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品行业也是同理,的米兰站、TWIST、ISA等也都是卖品的平行进口货,像TWIST会有专门的买手经常跑海外搜罗各种打折货。
QQ截图20160823224057.png● 大型的美妆连锁店都开了30年以上了,都拥有长期作的代理商,所以一般来说,不必担心货品的真伪。
当然特殊情况也会发生,因为质量检查都是通过抽样的方式,如果不走运真的令有问题的货物流入市场,最终一定会到顾客手里。
● 所以便有凭小票30天购物保证这一保障。
曾经真的有顾客买到过CHANEL香水的LOGO不是在瓶子中央的,也有买到的眉笔打开就是断掉的,这不是假货,质量检测的漏网之鱼。
这些情况都可以做退换货的处理。
● 接下来说说生产日期事件,常常有人说在sasa买到过期的,这可能性不大。
但快过期的清期货这件事的确存在,就像卖衣服的到了季末就会打折一样的道理。
所以切记购买的时候留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标签,或者问一问sales(遇到耐心一点的会帮你解答)。
一起来探讨莎莎卓悦为什么会比专柜便宜这么多! 1、为什么同样是在沙田,专卖店卖330HKD的产品sasa卖195HKD,如果sasa是真货谁会去专卖店买?● 这就相当于,在沙田有超市卖可乐3.5港币一瓶,同样在沙田餐厅里面20港币一瓶,不会有人怀疑超市的可乐是假的吧?因为销售方式不同,成本不同,产品定价也不同。
专卖店提供试用装,配有专业培训过的导购员,买东西还有小样赠送,对员工全球化管理,店铺统一风格装修,产品供应齐全,各大商场不管业绩如何都要开家店……这些都是要很大的成本,当然购物体验也会好。
我觉得很多富太太就是要这种服务,即使旁边有便宜的也不会去,人家不差钱;还有一些对不熟悉的游客,来到本来就觉得化妆品巨便宜,谁还会货比三家;还有一些有品牌情结的人,就认准这个牌子,去专卖店买的多赠的多,不亦乐乎;还有一些帮各种亲戚朋友带东西的人,用的不是自己的钱,方便最重要……● sasa、卓悦、卡莱美相当于一个化妆品杂货铺,它最初也是一个小型化妆品店,口碑好、规才能一步步做到上市公司,总没有人对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法性提出质疑吧?而sasa销量大,大牌代理商自然会提品,代理商的目的是要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让专卖店垄断产品,所以只要销量够好,即使一些小的化妆品店、药店他们也会供货。
但这些店购物体验可能不是那么好,比如全价的“龙成大药房”,里面人挤人,很多人就是不愿意去挤。
2、sasa的东西是真的,但是可能掺了其他东西,只有专卖店80%的有效成分。
● 我觉得如果sasa这么做,就是徒增麻烦。
贵的是人力、租金,而不是产品本身。
去同一家茶餐厅吃饭,炒一盘荤菜价格和炒一盘青菜价格都是45港币。
如果sasa找一批员工进行掺假,那就是得不偿失。
可能大陆的同学整天熏陶在一瓶仙水要1000多人民币价格的环境里,觉得用这些大牌的都是白富美。
但是在这个工资水平,加上化妆品本身就不贵,买这些化妆品就像去买了一包大米一样,谁会对这些东西掺假?3、我同学在sasa买的眼霜,用了起红疹,在专卖店买的就没问题,这难道不能证明是假货?● 我想举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例子:有个好朋友用过Kiehl’s的金盏花水觉得好用,于是我帮她在专卖店买了一瓶,结果她天用新的那瓶开始起疹子,于是把那瓶水送给了亲姐姐,结果姐姐用着没事。
不同版本对比由于货源来自不同国家,所以经常会在美妆连锁店发现同一样产品有各种版本,例如兰蔻小黑瓶面霜早期法国版是酒红色的,也许拿回内地专柜问会被误认为是假货。
法国雅漾喷雾也有三四个版本,质量是一样,包装不同(港版、欧洲版、法国版、大陆版、美版~还有没有更多就不清楚来) 【莎莎】(上市公司)里面在装修上砸钱比较多的,而价格相对卓悦、卡莱美、雅施可以说是最高的。
娇韵诗、欧树、雅顿、Dr.G、这些牌子都是有代理权的,都是行货。
也是价格不能过低的原因,代理商不准降到太低。
标榜自己的购物环境和服务 【卓悦】(上市公司) 一向以超低价闻名,每周都有9.9的洗发水,1块钱的洗面奶之类的优惠,大牌的价格也算最便宜。
不过就是广告上的特价产品正常情况下是买不到的,量少的可怜。
但店面是真的比较乱,进去就有种乱到找不着北的感觉。
卓悦的服务以前是出名的差,现在却比莎莎好很多 【卡莱美】(上市公司) 和莎莎长得很像,很多深藏不露的热门产品,雪花秀、fresh、Marvis牙膏这些别家都没有的牌子应有尽有,免税套装款式特别多。
代理品牌有theface shop, naruko牛尔亲研等,服务中规中矩吧。
还有一个一般的存在是龙城大药房,只有尖沙咀加连威老道一家店。
到处都是山寨这个要注意。
自己从来没在里面成功购物过,实在太拥挤,东西的陈列更是乱到不行,还只收现金。
确实比其他连锁店都便宜一丢丢,但是很多大牌护肤品也就几块钱的差距。
当然如果你是会过日子又不怕挤的,大可进去搜罗一番。
● 上述几家公司均有自己的自家品牌,具体是哪些就不方便说了,反正sales极力给你的那些就八九不离十了。
不是说这些自家品牌不好,回头客也很多,不管质量产地都是好的,但很多人本来是来买雅诗兰黛兰蔻的,被sales一推销就晕菜了,买回去又后悔,跑去网上说被忽悠被骗。
今天小编就不淡定了。
。
。
莎莎真会卖假货吗? 莎莎卓悦是「上市公司」照理他们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还要怎么光明正大可能大家都知道,专柜卖的产品是行货美妆店卖的是平行进口货,即水货水货这个词听起来就会让人觉得不靠谱但先不要激动 ● 假设兰蔻今年在全球计划销售十亿(就随便那么一说^-^),但全球的专柜只能达到6亿的销量,那剩下的4亿就需要一些大的批发商来帮忙。
通过一些大型美妆展会招商,兰蔻会将剩下的4亿销售卖给各个批发商。
随后,这些批发商再在全球范围寻找可以帮他迅速卖掉这些货的公司,的各大美妆店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品行业也是同理,的米兰站、TWIST、ISA等也都是卖品的平行进口货,像TWIST会有专门的买手经常跑海外搜罗各种打折货。
QQ截图20160823224057.png● 大型的美妆连锁店都开了30年以上了,都拥有长期作的代理商,所以一般来说,不必担心货品的真伪。
当然特殊情况也会发生,因为质量检查都是通过抽样的方式,如果不走运真的令有问题的货物流入市场,最终一定会到顾客手里。
● 所以便有凭小票30天购物保证这一保障。
曾经真的有顾客买到过CHANEL香水的LOGO不是在瓶子中央的,也有买到的眉笔打开就是断掉的,这不是假货,质量检测的漏网之鱼。
这些情况都可以做退换货的处理。
● 接下来说说生产日期事件,常常有人说在sasa买到过期的,这可能性不大。
但快过期的清期货这件事的确存在,就像卖衣服的到了季末就会打折一样的道理。
所以切记购买的时候留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标签,或者问一问sales(遇到耐心一点的会帮你解答)。
一起来探讨莎莎卓悦为什么会比专柜便宜这么多! 1、为什么同样是在沙田,专卖店卖330HKD的产品sasa卖195HKD,如果sasa是真货谁会去专卖店买?● 这就相当于,在沙田有超市卖可乐3.5港币一瓶,同样在沙田餐厅里面20港币一瓶,不会有人怀疑超市的可乐是假的吧?因为销售方式不同,成本不同,产品定价也不同。
专卖店提供试用装,配有专业培训过的导购员,买东西还有小样赠送,对员工全球化管理,店铺统一风格装修,产品供应齐全,各大商场不管业绩如何都要开家店……这些都是要很大的成本,当然购物体验也会好。
我觉得很多富太太就是要这种服务,即使旁边有便宜的也不会去,人家不差钱;还有一些对不熟悉的游客,来到本来就觉得化妆品巨便宜,谁还会货比三家;还有一些有品牌情结的人,就认准这个牌子,去专卖店买的多赠的多,不亦乐乎;还有一些帮各种亲戚朋友带东西的人,用的不是自己的钱,方便最重要……● sasa、卓悦、卡莱美相当于一个化妆品杂货铺,它最初也是一个小型化妆品店,口碑好、规才能一步步做到上市公司,总没有人对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法性提出质疑吧?而sasa销量大,大牌代理商自然会提品,代理商的目的是要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让专卖店垄断产品,所以只要销量够好,即使一些小的化妆品店、药店他们也会供货。
但这些店购物体验可能不是那么好,比如全价的“龙成大药房”,里面人挤人,很多人就是不愿意去挤。
2、sasa的东西是真的,但是可能掺了其他东西,只有专卖店80%的有效成分。
● 我觉得如果sasa这么做,就是徒增麻烦。
贵的是人力、租金,而不是产品本身。
去同一家茶餐厅吃饭,炒一盘荤菜价格和炒一盘青菜价格都是45港币。
如果sasa找一批员工进行掺假,那就是得不偿失。
可能大陆的同学整天熏陶在一瓶仙水要1000多人民币价格的环境里,觉得用这些大牌的都是白富美。
但是在这个工资水平,加上化妆品本身就不贵,买这些化妆品就像去买了一包大米一样,谁会对这些东西掺假?3、我同学在sasa买的眼霜,用了起红疹,在专卖店买的就没问题,这难道不能证明是假货?● 我想举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例子:有个好朋友用过Kiehl’s的金盏花水觉得好用,于是我帮她在专卖店买了一瓶,结果她天用新的那瓶开始起疹子,于是把那瓶水送给了亲姐姐,结果姐姐用着没事。
不同版本对比由于货源来自不同国家,所以经常会在美妆连锁店发现同一样产品有各种版本,例如兰蔻小黑瓶面霜早期法国版是酒红色的,也许拿回内地专柜问会被误认为是假货。
法国雅漾喷雾也有三四个版本,质量是一样,包装不同(港版、欧洲版、法国版、大陆版、美版~还有没有更多就不清楚来) 【莎莎】(上市公司)里面在装修上砸钱比较多的,而价格相对卓悦、卡莱美、雅施可以说是最高的。
娇韵诗、欧树、雅顿、Dr.G、这些牌子都是有代理权的,都是行货。
也是价格不能过低的原因,代理商不准降到太低。
标榜自己的购物环境和服务 【卓悦】(上市公司) 一向以超低价闻名,每周都有9.9的洗发水,1块钱的洗面奶之类的优惠,大牌的价格也算最便宜。
不过就是广告上的特价产品正常情况下是买不到的,量少的可怜。
但店面是真的比较乱,进去就有种乱到找不着北的感觉。
卓悦的服务以前是出名的差,现在却比莎莎好很多 【卡莱美】(上市公司) 和莎莎长得很像,很多深藏不露的热门产品,雪花秀、fresh、Marvis牙膏这些别家都没有的牌子应有尽有,免税套装款式特别多。
代理品牌有theface shop, naruko牛尔亲研等,服务中规中矩吧。
还有一个一般的存在是龙城大药房,只有尖沙咀加连威老道一家店。
到处都是山寨这个要注意。
自己从来没在里面成功购物过,实在太拥挤,东西的陈列更是乱到不行,还只收现金。
确实比其他连锁店都便宜一丢丢,但是很多大牌护肤品也就几块钱的差距。
当然如果你是会过日子又不怕挤的,大可进去搜罗一番。
● 上述几家公司均有自己的自家品牌,具体是哪些就不方便说了,反正sales极力给你的那些就八九不离十了。
不是说这些自家品牌不好,回头客也很多,不管质量产地都是好的,但很多人本来是来买雅诗兰黛兰蔻的,被sales一推销就晕菜了,买回去又后悔,跑去网上说被忽悠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