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1年前 (2024-04-22)
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以梦为马 尊敬的段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 我先给大家讲一件事,是我大女儿班上发生的事。
今年刚开学,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自由成立小组,大家都很快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编好了组,但是有一个女孩子,却始终沒有组愿意要,这个孩子非常难过,跑到老师办公室哭了很久。
于是老师悄悄找到几个组长说:你们哪个组愿意接收她,可以加分。
孩子们都不愿意。
老师又说:还可以连续三周坐排。
孩子们还是不愿意。
各种福利待遇都不起作用之后,老师只好让大家抓阄决定。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像这个女孩子这样不受欢迎啊?(不想)是啊,我们都不想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都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一、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就是说你要先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你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那么我们怎样学会爱和尊重呢? 1、如何学会爱? 我们先要从爱爸爸妈妈开始,然后爱兄弟姐妹,再爱亲戚朋友同学邻居,扩大到爱所有人。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爱,那他爱别人都是假的,是有所求的,“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爱自己父母却爱别人,这是违背道德的。
(1)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我们的生是父母给的,是从他们那里来的,我们和爸爸妈妈原本是一体。
我给大家讲个成语故事,叫“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从前,在西边有一座山,因为富含铜所以称为铜山,东边有一口大铜钟,它是由铜山上的铜筑成的,也就是说,铜山是妈妈,铜钟是儿子。
有铜山突然崩塌了,铜钟竟然在无人敲击的情況下连续响了三天三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我国西汉时期。
孩子们,连大自然中的矿物母子之间都有这样动人的感应,如果我们不孝父母,是不是连一块铜都不如啊! (2)怎样才算爱父母?要有孝心,还要有孝行。
为什么呢?比如我们的身体和心里是一根棍的两端,这边是心,这边是身,这根棍是导体,因为身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的身体从来不做照顾父母的事,这种冷漠慢慢传导到心这边,我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当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爸爸妈妈的需要,身体麻木,我们的心就会不仁,也就是不会爱了。
如果我们让身体每天都做照顾爸爸妈妈的事,慢慢我们的孝心、爱心就会被启发出来,那时我们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孩子们,我们要做有情有义的人,不能做麻木不仁的人。
(3)父母有过错还要不要爱?怎么办?要记住:父可以不父,子不可以不子。
沒有任何原因可以成为我们不孝父母的理由,因为沒有爸爸妈妈就沒有我们。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当父母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劝,但态度要温和。
孔子说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说态度好不容易,因为太熟悉太亲近,容易缺乏恭敬心,但是难行能行,才称得上是难能可贵。
2、如何学会敬? 要从恭敬老师开始。
中国古时候,孩子入学时,由父亲带着孩子先拜孔子,再拜老师,都是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父亲用最敬礼对待老师,老师如果不尽心尽力教导孩子,他会觉得对不起父亲,孩子看到爸爸对老师这么恭敬,自然不敢不听老师的话。
老师尽心尽力,孩子恭敬听话,孩子成才大家都高兴,都得利益。
另外,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的利益,就是用恭敬心去待人。
比如我们在路上要求得陌生人的帮助,我们越是真诚恭敬,对方给我们的帮助就会越大。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缺少诚敬心,这个道理大家可以慢慢去体会。
我们学敬,先从恭敬老师、听老师话开始。
我们学校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要求孩子见到老师和长辈鞠躬问好,这就是在身体上让孩子做到敬,就是在培养、启发孩子的恭敬心。
二、做到孝、敬还有什么好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比作一棵树,德行就是我们的根,根本中的根本就是“孝”和“敬”,我们希求的财富、名利、地位、才能、幸福等都是枝叶花果,如果我们希望得到这些美好的果实,就要在自己的德行上、尤其是“孝”“敬”上下功夫。
这些道理、方法是不是我想出来的呢?不是,我没有这么高的智慧,我是从孔老夫子那里学来的,那么孔子又是跟谁学习的呢?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说,他十分相信并喜欢学习古人的智慧,他自己只是转述,并没有任何的发明创作。
我们老祖宗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不是发明创造了什么,而是发现并总结了宇宙、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法则,并称之为“道”。
比如自然界中的四季,它不是任何人发明出来的,它自然而然地存在并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那么作为大自然当中的一份子,人类,我们的“道”,也就是说做人的规律是什么呢?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五伦指的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与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可以起来成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按照、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学习、做人做事,被称之为“德”;这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就会平安幸福吉祥如意。
如果违背道德,做违反规律的事,我们会怎么样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乖舛”就是违背、不遵守,我们不遵守伦理道德就会有逆境灾祸不幸,甚会危及生。
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实际上等于学会了自己谋求幸福的方法。
人类历史上一共产生过二十七种文明,最有影响的是四大文明,但是今存在的就只有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原因就在于我们掌握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就是真理。
在五伦中,“父子有亲”,表明父母和孩子是父子关系,是由亲情维系的一种无条件的亲爱关系,并非是靠诚信维系的朋友关系。
我们现在都要和孩子交朋友,而朋友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朋友的话可以听,也可以不听,父子成为我国教育乱象之一,由此也成为青少年问题的根源之一。
我们和孩子交朋友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整个社会只有一伦,就是人与人之间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朋友,那么他们靠什么维系了几百年的历史呢?答案是宗教。
所以在谈教育之前一定先明确父子、师生的关系,学习西方伦理关系,先要搞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年少需立志。
我大女儿小学毕业时,我看过她的毕业留言册,里面很多女同学写到,自己未来的理想是吃遍全世界、玩遍全世界,多数男同学的理想是做一个有钱人。
孩子们,吃喝玩乐是不是很有意思啊?可是我们不能只满足过一个有意思的人生,我们应当要立志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呢?让更多的人因为有你而更幸福,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啊!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从小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孩子,努力成为世间人的榜样,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人生幸福、家庭和谐、世界和平的方法和规律,把这个全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
到那时,我们才称得上是一个有民族灵魂、民族自信心的中国人,一个有智慧、有胸怀的世界人;到那时,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爱,赢得更多的尊重! 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孝做起,从敬做起,从我做起!共勉。
谢谢大家!
今年刚开学,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自由成立小组,大家都很快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编好了组,但是有一个女孩子,却始终沒有组愿意要,这个孩子非常难过,跑到老师办公室哭了很久。
于是老师悄悄找到几个组长说:你们哪个组愿意接收她,可以加分。
孩子们都不愿意。
老师又说:还可以连续三周坐排。
孩子们还是不愿意。
各种福利待遇都不起作用之后,老师只好让大家抓阄决定。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像这个女孩子这样不受欢迎啊?(不想)是啊,我们都不想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都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一、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就是说你要先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你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那么我们怎样学会爱和尊重呢? 1、如何学会爱? 我们先要从爱爸爸妈妈开始,然后爱兄弟姐妹,再爱亲戚朋友同学邻居,扩大到爱所有人。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爱,那他爱别人都是假的,是有所求的,“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爱自己父母却爱别人,这是违背道德的。
(1)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我们的生是父母给的,是从他们那里来的,我们和爸爸妈妈原本是一体。
我给大家讲个成语故事,叫“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从前,在西边有一座山,因为富含铜所以称为铜山,东边有一口大铜钟,它是由铜山上的铜筑成的,也就是说,铜山是妈妈,铜钟是儿子。
有铜山突然崩塌了,铜钟竟然在无人敲击的情況下连续响了三天三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我国西汉时期。
孩子们,连大自然中的矿物母子之间都有这样动人的感应,如果我们不孝父母,是不是连一块铜都不如啊! (2)怎样才算爱父母?要有孝心,还要有孝行。
为什么呢?比如我们的身体和心里是一根棍的两端,这边是心,这边是身,这根棍是导体,因为身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的身体从来不做照顾父母的事,这种冷漠慢慢传导到心这边,我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当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爸爸妈妈的需要,身体麻木,我们的心就会不仁,也就是不会爱了。
如果我们让身体每天都做照顾爸爸妈妈的事,慢慢我们的孝心、爱心就会被启发出来,那时我们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孩子们,我们要做有情有义的人,不能做麻木不仁的人。
(3)父母有过错还要不要爱?怎么办?要记住:父可以不父,子不可以不子。
沒有任何原因可以成为我们不孝父母的理由,因为沒有爸爸妈妈就沒有我们。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当父母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劝,但态度要温和。
孔子说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说态度好不容易,因为太熟悉太亲近,容易缺乏恭敬心,但是难行能行,才称得上是难能可贵。
2、如何学会敬? 要从恭敬老师开始。
中国古时候,孩子入学时,由父亲带着孩子先拜孔子,再拜老师,都是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父亲用最敬礼对待老师,老师如果不尽心尽力教导孩子,他会觉得对不起父亲,孩子看到爸爸对老师这么恭敬,自然不敢不听老师的话。
老师尽心尽力,孩子恭敬听话,孩子成才大家都高兴,都得利益。
另外,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的利益,就是用恭敬心去待人。
比如我们在路上要求得陌生人的帮助,我们越是真诚恭敬,对方给我们的帮助就会越大。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缺少诚敬心,这个道理大家可以慢慢去体会。
我们学敬,先从恭敬老师、听老师话开始。
我们学校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要求孩子见到老师和长辈鞠躬问好,这就是在身体上让孩子做到敬,就是在培养、启发孩子的恭敬心。
二、做到孝、敬还有什么好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比作一棵树,德行就是我们的根,根本中的根本就是“孝”和“敬”,我们希求的财富、名利、地位、才能、幸福等都是枝叶花果,如果我们希望得到这些美好的果实,就要在自己的德行上、尤其是“孝”“敬”上下功夫。
这些道理、方法是不是我想出来的呢?不是,我没有这么高的智慧,我是从孔老夫子那里学来的,那么孔子又是跟谁学习的呢?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说,他十分相信并喜欢学习古人的智慧,他自己只是转述,并没有任何的发明创作。
我们老祖宗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不是发明创造了什么,而是发现并总结了宇宙、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法则,并称之为“道”。
比如自然界中的四季,它不是任何人发明出来的,它自然而然地存在并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那么作为大自然当中的一份子,人类,我们的“道”,也就是说做人的规律是什么呢?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五伦指的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与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可以起来成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按照、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学习、做人做事,被称之为“德”;这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就会平安幸福吉祥如意。
如果违背道德,做违反规律的事,我们会怎么样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乖舛”就是违背、不遵守,我们不遵守伦理道德就会有逆境灾祸不幸,甚会危及生。
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实际上等于学会了自己谋求幸福的方法。
人类历史上一共产生过二十七种文明,最有影响的是四大文明,但是今存在的就只有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原因就在于我们掌握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就是真理。
在五伦中,“父子有亲”,表明父母和孩子是父子关系,是由亲情维系的一种无条件的亲爱关系,并非是靠诚信维系的朋友关系。
我们现在都要和孩子交朋友,而朋友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朋友的话可以听,也可以不听,父子成为我国教育乱象之一,由此也成为青少年问题的根源之一。
我们和孩子交朋友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整个社会只有一伦,就是人与人之间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朋友,那么他们靠什么维系了几百年的历史呢?答案是宗教。
所以在谈教育之前一定先明确父子、师生的关系,学习西方伦理关系,先要搞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年少需立志。
我大女儿小学毕业时,我看过她的毕业留言册,里面很多女同学写到,自己未来的理想是吃遍全世界、玩遍全世界,多数男同学的理想是做一个有钱人。
孩子们,吃喝玩乐是不是很有意思啊?可是我们不能只满足过一个有意思的人生,我们应当要立志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呢?让更多的人因为有你而更幸福,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啊!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从小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孩子,努力成为世间人的榜样,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人生幸福、家庭和谐、世界和平的方法和规律,把这个全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
到那时,我们才称得上是一个有民族灵魂、民族自信心的中国人,一个有智慧、有胸怀的世界人;到那时,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爱,赢得更多的尊重! 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孝做起,从敬做起,从我做起!共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