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忘记军委工程

1年前 (2024-04-22)
历史不能忘记军委工程容全堂 历史不能忘记军委工程 东风航天城,又称:酒泉发射基地,地理位置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该旗处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带。
东风航天城有不同名称:第20试验训练基地、20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发射基地、东风、东风基地。
这些不同名称,既是东风航天城发展的缩影,也是东风航天人在情感上的表达符号。
为庆祝东风航天城6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民族文化官举办“胡杨魂、航天情、中国梦一内蒙古草原与中国航天结缘60周年图片展”。
展览以历史脉络为主线,突出“守望相助、责任担当、军民携手、共创伟业”主题,全面展示东风航天城组建60年的辉煌成就,集中反映内蒙古各族人民发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精,支持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的家国情怀,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展览内容涉及到军委工程在巴丹吉林沙漠艰苦创业的英雄事迹。
1958年4月11日,中央军委决定工程成立: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7169部队,由军委工程司令员陈士榘上将兼任7169部队司令员和。
7169部队承担导弹试验场(0029工程)建设任务,也就是导弹试验基地的地基建设。
7169部队以工程为主,同时,铁道、通信、汽车运输部队和地方科研院校、建筑公司,也纷纷抽调精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大戈壁归7169部队统一指挥。
1958年4月起,13万建设大军陆续开进沉睡千年的巴丹吉林沙漠戈壁,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部队官立下誓言,一定要在这亘古的戈壁荒漠上描绘出国防建设的最美图画。
委提出了“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战斗ロ号,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部队官扎根戈壁、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
广大指战员以这个ロ号为动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风餐露宿,挖地窝、住帐篷,喝苦水、战风沙,以“干在戈壁滩,死在青山头”的气概,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任务包括:三个工程区、41个场地,2555个建筑物,分布在南北长140公里、东西宽90公里,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施工点多面广、高度分散,工程量极大。
如,建造当时亚洲的军用机场,需要构筑一条长4200米、宽60米的混凝土跑道。
仅碎石备料一项,就动用两个步师、两个工程团。
施工时,每天需要60008400吨水。
为此,打机井143眼,挖土井132眼。
此外,技术阵地、发射阵地,测试厂房、特种营房、特燃厂房、特燃仓库,各种跟踪测量台等项目多,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精度要求高。
例如,有的建筑物要求防爆,不起火花;有的要求耐酸、耐碱;有的要求密封、防尘;有的必须使用不锈钢或铝金。
然而,当时我国的工业水平比较落后,仅材料的焊接工艺,就需要克服和解决一道道难题。
再则,0029工程是国家绝密工程,全部建在远离城镇、人迹罕、交通不便的戈壁滩。
而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施工条件极其困难。
场区只有卵石、沙子和地下水,其他建材一砖一瓦、一钉一木,均须从数百乃上千公里外运来。
工地冬季漫长,气温零下30℃;夏季酷热,最高气温可达41℃。
几万施工部队刚进驻场区时,只能住单帐篷、地窝子、简易工棚。
夏天热得像蒸笼,还有蚊虫、小咬、牛虻叮咬。
冬天盖厚被子压上棉大衣、生了火炉,睡觉还是要当“团长”。
战士用打油诗比喻当时的生活状况是:“蓝天作帐地当床,黑河边上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干菜盐巴当食粮。
” 场区水质差既苦又咸,有的施工区没有饮用水源,要从近百公里外运水喝。
几万人施工副食供应紧张,劳动强度大缺少新鲜蔬菜,许多人患了夜盲症。
上报总后勤部,拨来一些鱼肝油丸后,才有所好转。
1958年冬,为备足修筑铁路、公路、机场、发电厂及各种厂房所需的石料和沙子,部队昼夜加班施工。
官的棉衣,穿个把月就磨损得破烂不堪、棉花外露。
战士们打趣说:我们近看像一支“乞丐”队,远看像一群“绵羊”。
但上工、收工时,队伍始终是步伐整齐、歌声嘹亮,一直保持高昂的士气和乐观向上的精风貌。
承担军事专用线的铁道,240公里沿线工地常刮黑柱状龙卷风,风速每秒40米,狂风能打碎汽车挡风玻璃、吹垮路基、掀翻帐篷,还能掩埋工程材料。
必须先固沙再修路,在无水的戈壁滩上栽种芨芨草方格,再种草,随后采用大量盖黄土、压卵石固定沙丘,再沿线栽树、铁路两旁设置防沙栏和黄土卵石防护坡。
固沙之后,用10个月时间就修通了军用专线,这条铁路成为东风导弹基地的“大动脉”。
7169部队隐姓埋名,仅用2年4个月,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上创造出震惊寰宇的奇迹,建成了中国个综导弹试验靶场。
1960年8月,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委组织专家对0029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后,宣布所有项目均为优秀工程。
为了保护东风基地,遵照毛主席:“有山的要打点洞子,没有山的要堆山,做点工程”的指示,部队在东风基地周边修筑了8座人造国防工程,额济纳旗形成了守护东风导弹场的防卫屏障。
在陈士榘率领下,7169部队建设导弹综试验场的同时,抽调部队开赴新疆罗布泊地区,在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滩建设核试验基地(又称:21基地,马兰基地)。
广大指战员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地施工,如期完成核试验基地建设任务,确保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 1965年新春联欢会上,毛主席特意走向军队领导人中间,找到陈士榘,一把握住他的手,笑着说:“祝贺你,工王陈士榘同志,你们工程立了大功啊!”陈士榘赶忙回答道:“是主席领导得好啊!”此时,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张爱萍正好从旁边走过,毛泽东忙拉住他,指着陈士榘说:“你们做窝,他们下蛋,我们中国人民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代我向全体指战员问好!” 30年后,司令员陈士榘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这是一场同天斗,同地斗,改造大自然,征服大戈壁的大团作战。
同天斗,同地斗,改造大自然,征服大戈壁!在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7169部队建成我国个导弹综试验靶场和核武器试验基地,自此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征程!如此感天动地,军队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60周年纪念图标 展览大厅 胡杨魂 航天情 中国梦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陈士榘 开国上将 工程司令员兼7169部队司令员和 东风基地施工现场影右五聂荣臻,右六陈士榘 聂荣臻1960年11月视察7169部队 陈士榘(右3)与部队指战员 7169部队委部分委员影 戈壁滩建机场 穿行在沙漠区 从地窝子走出 在沙漠戈壁滩就地取材、架锅做饭 搭帐篷盖草屋 戈壁滩上修铁路 东方红卫星发射架 东风基地“问天阁″ 飞天雕像 东风航天城礼堂 导弹发射架 长征2 天宫一号 长征2 长征4 东方红1号卫星 长征4 天宫一号 长征5 长征2 航天员 民族欢呼 舟九号与三名航天员 舟十号与三名航天员 江泽民为东风航天城题词 胡锦涛为航天员送行 罗布泊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 罗布泊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 罗布泊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 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塔架 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蘑菇云 航天功勋奖牌 杨立伟 陈人康 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长陈人康 筑梦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