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店靓丽桐花谷,油桐花开香满山。
1年前 (2024-04-22)
卢店靓丽桐花谷,油桐花开香满山。
思朋 这里水清山秀,这里鸟语蝶舞。
这里曲径通幽,这里百花飘香。
这里小桥流水,这里民风纯朴。
一山一水一美景,一步一路一花香。
这里就是商城县金刚台镇卢店村,用“深藏闺中无人识,偶露容艳天下惊”来形容卢店这一璞玉之地是最贴切不过的。
卢店地处猫耳石山山脚下,尚末开发,保持原生态,卢店的美依托山水之美。
因此伴有山之秀,溪之美,石之奇,路之幽。
来卢店踏文化古迹,走红色的路,喝绿色的茶,赏最美的桐籽花! 卢店村位于河南省商城县金刚台镇政府南部,金刚台自然保护区山脚下,距镇政府7.5公里,西与河口村、南与刘小坳的地质公园、东与朱裴店村相连。
从河口村进入卢店后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卢店新街对面的百亩板栗园。
进入卢店地界就是满眼的绿,满满的景。
顺着卢店街开发区走,过了一桥,不一会会到二桥,二桥直走是西河,从二桥向右走是通往桐花谷的路。
卢店东边是东西河,西边是刘小坳,这两个累点中间就是卢店桐花谷。
作为商城人,都知道,东西河以茶著称而名贯鄂豫皖三省。
刘小坳是商城的4A级风景区,早已名声在外。
其实景致最美的应该还是卢店。
西河和刘小坳留下的是太多的人工痕迹,而卢店却保留着自然景观,以“野景”著称,这里还盛产三宝:茶叶,桐花,和各种土特产。
其中以桐花更为有名。
这里是"程国仁学堂”,程国仁就是卢店人,他是嘉庆年间的二甲名,金殿传胪,做过五省巡府,官刑部左侍郎。
这里是他曾经就读私塾的地方,当地叫这个地方为“二龙社”,以纪念程国仁父子。
顺着程国仁学堂这条沿河公路一直走,到达这里,就到达了桐花谷山脚下。
桐花谷的山顶叫贯风顶。
贯风顶与猫耳石山峰海拔相当。
在刘小坳景区,从山底仰望前方,两峰均可见。
但是到桐花谷山脚下向前仰望,只见贯风顶不见了猫耳峰。
我估计这就是上天的巧妙安排吧!因为有桐花谷,不需用再有猫耳峰陪衬。
但是呢猫耳峰下的地质公园可能缺少了些什么?加上贯风顶才吧! 来到山脚,举目四望,嗬!这哪里是晚春的景色。
在我们的意向中,这个时节,差不多已经是百花凋零的时节,一切应以绿色为主打。
而此时的桐花谷的山岭,除了一畦畦的茶树之外,满山遍野都是白色的桐花。
在绿色和白色之间点缀着的是穿着各色服装的采茶女。
在那满山的深深浅浅的绿色之间铺开的一色的白色。
似乎是满坡的“白云”。
不由得引诱兴奋的人们直奔山岭的白色的花海而去。
桐花谷也是体育旅游爱好者们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和养生度假胜地。
无论是徒步穿行、野营露宿、摄影写生、亲子励志等户外活动乐趣无穷。
这不我刚到桐花谷山脚下,就遇到一群来观赏桐花的人。
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战争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这是著名的商城县立夏节起义时牺牲的红军军医杨志明烈士之墓。
生前救死扶伤,死后庇佑乡邻。
乡邻们除了建墓以示缅怀杨军医,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采用自愿捐助方式畴款。
每年的正月十九开始,用捐款在这里举办为期一个礼拜的乡村联谊会,各地村民慕名而来,舞灯笼,唱大戏,以示纪念。
桐花谷就是处在杨医生烈士墓的对面山峰上。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商城立夏起义,就是在卢店村八斗坳打响了枪,那时红军和国民进行恶战。
摧毁了国民军队设在附近的碉堡,防空洞,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八次惨烈战斗后终于击败国民军,双方军队死伤无数。
故而此地一直延用“八斗坳”的叫法。
当年的八斗坳古战场,如今的楼房林立。
这是通往烈士墓群的林荫小路,两边的松柏郁郁葱葱,好似接受烈士先烈们检阅的士。
商城起义时红军也好白军也好,死伤无数,后来红军胜利后,将双方军人的遗体放在一起掩埋。
估计这满山遍野的桐花就是因为告慰先烈们才如此热烈的开放吧! 站在山脚,远远望去,山山岭岭,塝塝洼洼,一帘帘,一卷卷,像波涛汹涌的白色海浪,似飞花溅玉的银色瀑布。
啊,白茫茫,银闪闪,满眼银装素裹,这就是油桐花的色彩!一望无垠,铺天盖地,让人触目惊心,这就是卢店村桐花谷的万亩油桐花! 在春天的百花园里,油桐花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她从来也不会挤在群芳之中去争奇斗艳,而是独立一隅,或房前屋后,或村边地头,乐也陶陶,忧也滔滔,孤芳自赏,遍洒馨香。
当归燕的声呢喃叫醒熟睡的油桐,这时已经杨柳婀娜、笛声悠扬了,等桃花开过了,油菜花变青了,柳树绿过了,映山红红过了,山野青葱的时候,她才含羞的姗姗而来,没有绿叶的陪衬,淡然的开放,悄然的落下。
油桐花总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法则而存在。
你看,在空阔无垠的原野之上,油桐花依旧开得绚烂,展露着不尽的芳华,铺展到遥远的天际。
到卢店桐花谷去走走吧!让我们踏着新泥、淌过溪流。
雪一样的油桐花,铺满山山沟沟,这里有你憧憬的浪漫,还有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观赏桐花谷桐花有两条路径,沿山路攀登或沿溪而上。
有山就有水,桐花谷如仙子下凡,落在绿山丽水的卢店。
我沿山而上,沿溪而下,尽情领略桐花谷的美景,闻桐花的馨香。
沿着山路而上,到达个小山峰。
此山叫“老龙山”,当地也有人叫老龙头。
老龙山在杨志明烈士墓的对面,是战争时代坚守阵地的重要关口,我们小时候在山上放牛,曾在这里捡过子弹壳,据说老龙山下面埋藏好多秘密呢?在老龙山上有一块方圆10米的见方的地,脚踏上去,会发出“咚咚”的声音,给人感觉地下是空的,所以这里又被当地人称为“天鼓山”,有“天鼓一响,黄金万两”之说,所以呢都爱讨口彩,到老龙山的天鼓阵中跺一跺,跺响“天鼓”,以示自己家来年风调雨顺。
如果沿溪而上,在老龙山下面有一个潭。
当地人叫“观音潭”,因为此潭水从未干涸过。
观音潭是桐花谷溪流的道瀑布,落差有六、七米,潭口有一间屋大,潭水清澈见底,说来也奇,即使是大旱之年,也是满潭清水。
干旱之年,救过当地人的。
自从立夏节起义后这一块成为了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据说就是蒋曰英率领的游击队,在此取水,洗衣做饭。
故此潭又名“八路潭”,1931--1932年国民委任的顾敬之县长剿共,蒋曰英于是率领游击队转到刘小坳红军洞群一块从事革活动,后来蒋曰英被逮捕,被顾敬之残忍杀害。
当地还留传着“商城刘胡兰”,蒋曰英的英雄事迹。
桐花谷正是沿观音潭这条溪流而上的山谷而名。
观音潭上面的观音瀑,是一处观赏瀑布和桐花的之地。
老龙山的这个平场子,有四五间屋大。
这里就是当年国民军队建炮楼的地方。
现在成为了人们登山休以及观赏桐花的个观景台。
桐花谷里的油桐花,平日在山林中,只有一片的苍绿郁郁,谁也无法明确地分辨出何者是油桐花;但大自然是奇妙的彩妆,早巳调制好颜料,只有等待初夏的时令一到,就在满山遍野的树顶上,一朵朵、一团团地涂着涂着,让山林换上了亮丽雪白的衣装。
满山的桐花,仿佛是暮春的一场香雪,那些树枝像被雪积压得沉甸甸的不胜春风的娇柔,那些树林下、道路上满地的落花,更是一层柔软芳香的薄雪,桐花香雪。
人间四月芳菲尽,深山桐花始盛开。
初入夏,天空爽朗明净,枝头抽长出绿叶,山野里另一个使人惊艳的主角——油桐花,也随之满山遍野地点染了,它们已经在蓄势作一次的演出,只等待初夏的风吹起,就要用洁白的舞衣,欢喜的心情,飘撒一地雪白的惊艳。
初夏的飞雪落在我们眼眸的深处,惊喜赞叹之余,我们对于大自然、对于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与敬畏……春,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接近尾声。
油桐花却姗姗来迟,盛情绽放,桐花灼灼。
她是春之“戏”、“饯行者”。
以杨万里的诗句为证:“更无人饯春行色,犹有桐花管领渠。
” 在这春末夏初的时光里,金刚台镇卢店村的林海中,连片的万亩桐花相继绽放,犹如朵朵白云点缀在一望无垠的绿海中,随风摇曳间,蜂飞蝶舞,美意盈怀,轰轰烈烈地托出了又一波绚烂的春天。
整个山谷花团锦簇,漫山遍野的油桐花大气而不张扬,美丽却不妖艳,一朵朵、一簇簇的花朵掩映在大片大片的绿色中,微风轻拂,桐花摆动,美得让人心醉。
清新淡雅的花香吸引着无数的的蜜蜂,采集花蜜,蜜蜂也把这里当作游玩采蜜的场地。
抬头仰望那一团谜一样的白,像是林间成群结队而来的小精灵,互相展现风情万种的裙衣,风的交响曲在山野吹奏起,徐缓地、轻盈地演奏着初夏动人的乐章,而它们便尽情地舞动生,交融飞雪的山野,多么令人心醉往。
走进山中,远远的就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雅的清香,放眼望去,繁花似雪,如白色的云霞,在青山绿水之间浮动,散布在山野的每一个角落。
每当油桐花盛开,便形成一幅幅如白雪般点缀山头的姝丽景观。
在花事逐渐凋敝的四月天,在其他植物的花朵几乎隐没了踪迹的时候,能看见山岭间白茫茫的油桐花形成花的海洋,的确是一桩赏心悦目的好事。
由于它拥有能够吸引人眼球的特殊魅力,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非常浪漫美丽的名字——四月雪。
农谚曰“放牛娃儿不要夸,还有四月冻桐花。
”“冻桐花”,“桐花冻”,油桐花开意味着倒春寒来临。
清明时节,晴雨不定、乍暖还寒。
“冻桐花”给人料峭之感,正如杨万里的诗句“怪来春晚寒如许,无赖桐花领取来。
”据说,“冻桐花”,“桐花冻”亦有时运不济、遭遇冷淡的寓意。
尽管如此,油桐花满不在乎,毫不气馁,扎根于广袤的农村土地,耐旱耐瘠,开出的花不俗不媚,富有乡土气息,显示其生的本色。
桐花谷桐花盛开的时候,只要天气好,每天都有人上来观赏桐花,几十人几百人不等。
今天来桐花谷的已是人山人海,牙牙学语的小朋友来了,年轻的姑娘们来了,帅气的小伙们来了,清气爽的老人们也来了……只听见山上山下尽情释放心情的呼朋引伴的各种吼声,在桐花谷互相回应,响彻山谷。
只听见山上有人喊:“你们赶紧上来,上面斑斓多彩呀”!只听见下面人回道:“再等会,我正抓拍山上的香雪呢”?是啊!如此美的景色,每一处都是让人不舍,哪里舍得走马观花呀!我要一步一步地走,一点一点地看,把桐花谷的美尽收眼底,桐花谷的奇刻在脑海里。
这是桐花谷处观景台,当然少不了影留念。
欣赏的是桐花,放松的是心情。
姐妹情深,桐花谷留影 卢店山水情,桐花俏争春。
平场子上面的老龙山上的小山包,是向四周观赏桐花的绝美地点之一,很多桐花谷靓丽风景照都来源于这里。
桐花谷,因沟壑纵横,地势陡峭,乱石横陈,荊棘丛生,山高水寒,土质贫脊,无法开恳种植其它,加之不象映山红和兰草受人青睐,无人挖油桐回家。
油桐树才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冥冥之中,成就了一处靓丽的风景。
我要眺望远处的桐花谷 在此观景台可以多角度的拍摄出大尺度的桐花谷“大片”。
如果面对贯风顶,从这个观景台往左或往右,又都是极美的景,桐花谷美就美在她随处是景,没有不美的地方。
除了观赏桐花,还可看小溪,看绿茶,看山之秀,石之险,路之幽,嗅百花香……总会有让你心动的景。
我不禁赞叹,自然是最美好的,自然的自然界也是如此。
卢店桐花谷美就美在她的自然,无粉饰。
大家先随我去右边看溪流吧。
这个溪流真漂亮,她叫什么名字呀!她叫凉水井。
这是观音潭上面的又一个溪流,比较平缓。
站在此处,仰望山上桐花,往下看溪流,让人美不胜收。
所以呢游人爱在此处留影纪念。
在桐花谷偶遇卢店张勇带作协的来游玩,正在给她们讲解桐花谷的传说。
如此美的潭溪,让人不由自主地想拍照留念。
喜欢桐花谷的人真多啊?光是这一处就可以看出她的繁华! 三姊妹花在桐花谷溪潭的映衬下笑的像朵花。
采茶的姑娘们来了,舞蹈队的娇娘们也来了。
专业摄影师也来桐花谷采风了。
这个茶厂是卢店村村部茶厂,有六七十年历史了,在我们商城县很少有历史这么悠久的茶厂了。
茶在桐花树下,下面是绿,上边是白,茶香伴着桐花香,沁人心脾。
卢店全村约2400人,茶产业是家乡重要的产业支柱,人均达0.6亩茶,分布在各个居民组。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千年传雅韵,一品醉知音。
淡淡一杯茶,悠悠岁月情。
口口醇香,叶叶精华,做传统绿茶,品天然香茗。
众里寻芳千百度,杯中清香馨香处。
天然本色,自然出色。
好山好水,自然好茶。
绿茶,自然怡心。
遥望茶山云雾绕,茶香醉心人往。
若隐若现采茶女,茶山人歌入梦来。
蓝天、白云、清风拂面,这样的意境让人的心也变得驰起来。
你安静的站在那片一望无际茶海之上,就犹如来自于风中的女,纯真、清雅。
因为你,所以这片桐花树下茶海的风景才变得更加的美丽。
看的是花,迷的是眼。
美的是人,醉的是心。
春,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花,是春天永恒的话题; 春与花相遇, 就是人间最美的诗情画意! 新竹背篓采茶女,俏影丽容赛繁花。
笑语绵甜悦山鸟,欢歌纵情破雾纱。
艳唇云鬟迎晓日,红颊褶衣送晚霞。
纤手筛取嫩瓜片,屈身烘得细黄芽。
桐花谷桐花开放的时候,乡亲们可以亲近自然.告别城市喧嚣.远离工作压力。
.和爱人.朋友.家人在漫天桐花花海中.享受悠闲.静谧的时光! 桐子花开满山白,花千世界迎春色。
画中有游人,人在画中游。
桐花蕙质不求满园花香素心淡雅只教一处清丽 桐花美成双蝴蝶飞色彩斑斓靓千姿百态尤妩媚人见人赏人陶醉 桐花香如丝如缕长清新味独特幽幽馥郁沁脾肠无人问津亦芬芳 桐花鲜叶花果能同在白黄红不禁风修长飘带舞蹁跹赏叶赏花甚悠闲 桐花雅圣贤不赞它静悄悄开花俊逸恬淡品如画难求难得一奇葩 美丽的四月,百花争艳。
人间如仙境一样的美好灿烂!春色中的梅花、海棠、桃花、杏花及万花朵朵,在春风的舞动下,纷纷地谢下了浓郁的盛装。
那芬芳的花香味,也随风越飘越远。
这时桐花悄然登场,不与百花争艳 独领淡泊幽香_这就是桐花品质,总是扎根贫脊,默默无闻。
白色的桐花素洁高雅,一串串,一朵朵点缀着美丽的家园,点缀着春天的景色。
桐花,你在万花中并不算美。
你从不祈求诗人对你的独有情中,从来也登上大雅之堂。
可是,你却年复一年如期的在百花绽放后,悄然的约会在春天。
约会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约会在希望的田野,约会在平凡的美丽庄园。
当你行进在春意盎然的郊外,当你漫步在生你养你的美丽村庄。
你会惊奇的发现,啊!那一棵棵高高的桐梓树上,桐花如美丽的小喇叭,又如翩翩飞舞的蝴蝶,贪婪的依附在树干、树枝上。
真是繁花朵朵,十分的壮观。
微风中,桐花散发出的独特花味,粉粉的、柔柔的,飘得是那麽远、那麽清爽、那麽的郁郁幽香。
朴素的桐花,你就像朴实的农家人。
深深的爱着滋润养你的土地,把根牢牢的扎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
最喜欢桐花了,喜欢它的颜色,那种浅浅淡淡的三色体,不娇艳,不张扬,在充满温馨的山野里,在四月芳菲的恬淡里,它就象一个沉静美丽的农家女子,长的那样默默无闻,开的那样温和适然。
着远处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白云似的桐花,心中涌起一丝丝的怀念和不舍。
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分画中游! 桃李竞随春脚去,仅留遗爱在桐花。
无人解赏爱,暗香随风轻。
小船拂水水荡漾,春风吹柳柳丝长。
登山摘兰兰花香,满山采茶茶姑娘。
桐花那缕缕香气,便随着每 一阵清风袭来,沁人心脾。
待你想仔细寻找时,又无影无踪了。
远地就能望见那一树树凝结的花簇。
一摞一摞,密密实实挤满枝头,远看过去,茂盛的如春日里轻盈笼罩的梨落,又像是高高漂浮的一片片白云,亦如天上的繁星点点。
走近再看,满树都是一枝枝,一串串,淡雅色,喇叭形,说不上美,说不上艳的花儿,像是披了件白色衣裳的女子,眉目含情,还透着几丝慵倦。
油桐花的朴实无华,体现在了那种群体的壮观上。
清清淡淡的桐花,紧紧簇簇,淡紫色的花朵,像一个个精致小巧的风铃,挤挤挨挨,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风铃串,密密实实的缀满了枝头,在这个四月初春的春风里轻轻的摇曳着。
近赏娇妍素洁,团团聚的花枝,如一束一束玲珑剔透的白玉,在绿叶扶持下,显得那样清新朴素、洁白纯净、优雅动人。
油桐花红白黄三色交相辉映,彰显出和谐之美。
洁白的花瓣、淡红的花萼、粉黄的花蕊,形似小喇叭,五片花瓣,每片花瓣边缘洁白无瑕,中间是丝丝缕缕的红,花蕊倒是黄得纯净。
油桐花犹如一位情窦初开的姑娘,委婉含蓄,羞红了脸。
它们聚拢在一起,一团团尽情地盛开着、怒放着,将积蓄了许久的能量,地释放出来,展现着自己无尽的芳菲。
这盛开的漫山遍野的油桐花,远看花团锦簇,如白色的云霞,在青山绿水之间浮动。
在油桐的虬枝上,肥厚的叶片之间,不可抑制地绽放出团团的花朵,那样热烈,那样执着,那样放肆,全然没有半点的羞怯和遮掩。
在油桐花的红萼和素瓣之间,飘散着清新淡雅的香气,随着微风四下扩散开去,弥漫在周围流动的空气之中。
轻柔清远的花香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嘤嘤嗡嗡地围绕着花枝纷然飞舞,像是在共同哼唱一首春日欢乐的赞歌。
我缓缓地拿到一杈桐花在手中仔细端详,五片花瓣英挺盛放,护卫着娇羞少女般的花蕊,有些带着黄蕊,有些带着红蕊,黄红交映,洁白陪衬。
每一朵都是初夏美丽的使者。
我们大口吮吸着山野里淡雅清新的花香,闭着眼,在微风中伫立,仿佛那风,那花香,都是在记忆里沉淀过一样,如此情切,如此安然。
花就在我们眼前落了满地,这雪随风飘下,翻飞旋转,犹如白色的小竹蜻蜓,小巧可爱。
一朵、两朵、三朵……风一来一起绽放齐飞,我的心中不由得浮上了“飘逸”二字。
啊!身在油桐树下,被飘落下的花打到,那是一种美,幸福就围绕在我们身旁。
油桐花盛开时如白雪般一簇接着一簇,前仆后继地挂满枝头;落花时则在空中、地上纷纷扬扬飘起层层叠叠的花瓣雨,因此,人们又叫它“四月雪”。
唯独落在地上的时候,铺满了山坡林间,道路小径,才让人们体会出了这种普普通通油桐花的动人和壮丽。
在淡淡的花瓣里,却是血红的花蕊,次看到的时候,无不让人心恸而感叹大自然中生的执着和为之感动。
桐花一面盛开如锦,一面不停纷纷飘落。
雄花当天开当天落,留雌花展现美。
"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
常常见到盛开的油桐花在一阵微风过后,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凋零的瞬间,但见轻柔的花瓣一片一片飘落,这淡淡的哀伤与愁绪似乎能融解和打动任何的铁石心肠。
禁不住会在途经的路旁,弯腰拾起一朵坠地的桐花,手心攥着的那一盈陈旧的浅紫色,并不鲜艳,单看一朵,没有别的花凋零的惨烈,倒像惺忪未醒的美人,似乎是带着山野气丝毫没有讨好的嫌疑。
在桐花飘落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参悟,这世间有很多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那么只有选择沉默对待,因为时间才是解开一切的钥匙。
是繁华盛开,还是铅华散尽,让给时间,它终会给出答案来的。
亦在心底明白,花开花落终有时。
开过了,香过了,飘谢了,那是一树花的春天,在春天的日子,它们也曾来过!起码,于我,这个看花人来说,是喜极了它们的到来,喜极了它们独守一段寂静时光,就像那些默默无闻的桐花雨,可爱,活泼,却又恬静安然。
轻轻的来,悄悄的去,矜持而优雅。
赏桐花悟人生,不虚此一行。
到了桐花谷进入了一个“桐花世界”,成片的桐花远看像是一大片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别有一番风味,这一亮丽的风景线深深地吸引众人。
置身于这洁白的世界里,会觉得阳光是那么灿烂,天空是那么洁净,小鸟们的歌唱更显得优扬而动听。
于是整个人便有了默然的欢喜,静寂地享受这怡然之景、天赖之音。
穿行在这样的时光里,遇见是美好的。
于是静静地倾听,那流淌的光阴;静静地享受,那花开荼蘼的灿烂。
到了老龙山上边的一个山峰,我们叫它大包子。
在大包子可以往下看片片桐花,八斗坳古战场,往上依然是看群山和贯风顶,往对面看是满山的油桐花。
在大包子观景台适再拍景拍照。
顺着桐花丛继续前进,顺着绿萌继续前行,离开大包子,顺着山路可以到“淌白水”瀑布。
这里有很多巨石,平一些的场地来留影,有山有水有蓝天有绿山有景有情,何其美好啊!夏天来此专门走沿溪路线看小溪和瀑布,娃娃鱼随处可见。
此处叫“打儿窝”,看图想想挺贴切形象的。
有很多我也叫不出名字的潭瀑,只知道溪瀑的美。
夏季来这里将是满目清凉,绿意深深,流水潺潺,凉风习习,进去之后,再也感觉不到热意。
看,清澈见底;听,玉石之音;尝,甘甜可口。
最令人们喜爱的是潭中的溪水。
它从瀑布中流出来,落到岩石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当它溅到石块上,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大滩水银,溪水清凉无比,惹人喜爱。
这就是“淌白水瀑布”,高约20米,宽约6米,如果遇见山洪爆发,远在二十余里开外都能见到贯风顶山半山腰有一处白色的条状,那就是她,因此当地人们称其为“淌白水”。
走近瀑布,水花四溅,迎面而来的水珠顿时让人觉得清爽怡人,比待在空调屋里更舒服。
每到雨季,瀑布从天而降,其宏伟气势,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观瀑赏景是不可错过的。
在淌白水瀑布这里又是一个观景点。
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当溪水从高坡下来时,飞溅起团团水雾,溪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见小溪底的沙石。
徜徉于丛林之中,聆听虫唱鸟鸣,呼吸天然氧吧。
在森林中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放下一切。
此次一行,爬高山,得见林木葱郁,峰回路转;入峡谷,感觉清幽静谧,深径逶迤;赏如兰君的桐花,一夜风吹桐花雨,满天尽头白蝶飞。
顺着淌白水河湾下山,我们沿河谷的另一侧下山。
继续领略桐花的壮观。
这是走到撂儿石了。
爱极了桐花,喜欢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清雅,花开的时候,淡定从容,吐尽芬芳,也是一地的洁白,躺在点点露水的泥泞里,安静无悔的样子。
这让我想到,油桐花也许也是孤独的,期望有谁能读懂,它不招摇,但也不会用任何类似于花蕾的形式掩藏。
不谄媚,不祈求,只在用生的代价换来一声绝响,像一声轻轻的叹息,为自己悲楚的遗憾,也为别人的错过惋惜。
来到了“梯石岭”岭头,这盛开的漫山遍野的油桐花,远看花团锦簇,如白色的云霞,在青山绿水之间浮动,散布在山野的每一个角落。
近看娇妍素洁,淡淡的鹅黄中透着暗红的筋脉,还缀着些细细的露珠儿,精致而清爽,像碧玉般晶莹温润,又似少女般素雅含羞。
团团聚的花枝,如一束一束玲珑剔透的白玉,在翡翠般的绿叶扶持下,显得那样清新朴素、洁白纯净、优雅动人。
在油桐花的红萼和素瓣之间,飘散着清新淡雅的香气,随着微风四下扩散开去,弥漫在周围流动的空气之中。
轻柔清远的花香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嘤嘤嗡嗡地围绕着花枝纷然飞舞,像是在共同哼唱一首春日欢乐的赞歌。
站在“梯石岭”岭头往下望,美丽的景色令游人诧异!如诗情画意般的山涧叫人不得不倾心于它,魂牵梦绕着每一位过客。
四月美之处,蓝天清澈如洗,天上山上白云朵朵飘移,我们仿佛站立在茫茫的雪山之中,回身四顾,油桐花,白如霜,洁似玉,那一拨拨的雪浪,在游动,在翻滚,蓦然间,将我连同这大山一同淹没! 山上油桐花啊,幽香缕缕,粉妆玉砌,观之,让人心旷怡,如梦如醉。
这么一个绝顶奇观之地,如今,又配以烂漫绚丽的油桐花,游人岂止美哉乐哉? 下大矿,在这里我们要开始下山了。
回想今天的历程,不禁露出一丝甜甜的微笑。
穿梭在绿叶葱郁的油桐林间,踏进繁花锦簇的油桐花海,时而看山泉流韵,时而听鸟语欢歌,轻抚含苞花蕾,欲开又忍,更有怒放花枝,张扬放纵。
偶尔一丝清风掠过,摇落的花朵似鹅毛飞舞,若雪花飘零,刹那间,白花绿叶,遍撒山林。
俯身细看,油桐花的谢花与众不同,她不是花瓣,而是整朵整朵的花掉落地上。
拾起残花数朵,仔细观察,每朵五片瓣,花蕊金黄。
令人惊奇的是,花瓣内端火红,外侧雪白,一朵花竟由两种色彩构成,真个艳丽无比。
回头再望一眼桐花谷,依然是依依不舍。
此刻此景不由得吟诗一首:春到卢店美景多,桐花万树影婆娑。
谁将玉瓣胭脂染,洒遍金刚台下坡! 与各位游客说一下,卢店是一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明珠。
明珠一颗 见之忘俗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天鲜花满山,生机盎然;夏天林深叶茂,林海涛涛,飞瀑流泉;秋天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天银装素裹,青松傲雪,景色煞是好看。
来卢店拥抱四季之美:春赏百花,夏观溪流,秋赏红叶,冬观冰瀑。
思朋 这里水清山秀,这里鸟语蝶舞。
这里曲径通幽,这里百花飘香。
这里小桥流水,这里民风纯朴。
一山一水一美景,一步一路一花香。
这里就是商城县金刚台镇卢店村,用“深藏闺中无人识,偶露容艳天下惊”来形容卢店这一璞玉之地是最贴切不过的。
卢店地处猫耳石山山脚下,尚末开发,保持原生态,卢店的美依托山水之美。
因此伴有山之秀,溪之美,石之奇,路之幽。
来卢店踏文化古迹,走红色的路,喝绿色的茶,赏最美的桐籽花! 卢店村位于河南省商城县金刚台镇政府南部,金刚台自然保护区山脚下,距镇政府7.5公里,西与河口村、南与刘小坳的地质公园、东与朱裴店村相连。
从河口村进入卢店后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卢店新街对面的百亩板栗园。
进入卢店地界就是满眼的绿,满满的景。
顺着卢店街开发区走,过了一桥,不一会会到二桥,二桥直走是西河,从二桥向右走是通往桐花谷的路。
卢店东边是东西河,西边是刘小坳,这两个累点中间就是卢店桐花谷。
作为商城人,都知道,东西河以茶著称而名贯鄂豫皖三省。
刘小坳是商城的4A级风景区,早已名声在外。
其实景致最美的应该还是卢店。
西河和刘小坳留下的是太多的人工痕迹,而卢店却保留着自然景观,以“野景”著称,这里还盛产三宝:茶叶,桐花,和各种土特产。
其中以桐花更为有名。
这里是"程国仁学堂”,程国仁就是卢店人,他是嘉庆年间的二甲名,金殿传胪,做过五省巡府,官刑部左侍郎。
这里是他曾经就读私塾的地方,当地叫这个地方为“二龙社”,以纪念程国仁父子。
顺着程国仁学堂这条沿河公路一直走,到达这里,就到达了桐花谷山脚下。
桐花谷的山顶叫贯风顶。
贯风顶与猫耳石山峰海拔相当。
在刘小坳景区,从山底仰望前方,两峰均可见。
但是到桐花谷山脚下向前仰望,只见贯风顶不见了猫耳峰。
我估计这就是上天的巧妙安排吧!因为有桐花谷,不需用再有猫耳峰陪衬。
但是呢猫耳峰下的地质公园可能缺少了些什么?加上贯风顶才吧! 来到山脚,举目四望,嗬!这哪里是晚春的景色。
在我们的意向中,这个时节,差不多已经是百花凋零的时节,一切应以绿色为主打。
而此时的桐花谷的山岭,除了一畦畦的茶树之外,满山遍野都是白色的桐花。
在绿色和白色之间点缀着的是穿着各色服装的采茶女。
在那满山的深深浅浅的绿色之间铺开的一色的白色。
似乎是满坡的“白云”。
不由得引诱兴奋的人们直奔山岭的白色的花海而去。
桐花谷也是体育旅游爱好者们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和养生度假胜地。
无论是徒步穿行、野营露宿、摄影写生、亲子励志等户外活动乐趣无穷。
这不我刚到桐花谷山脚下,就遇到一群来观赏桐花的人。
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战争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这是著名的商城县立夏节起义时牺牲的红军军医杨志明烈士之墓。
生前救死扶伤,死后庇佑乡邻。
乡邻们除了建墓以示缅怀杨军医,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采用自愿捐助方式畴款。
每年的正月十九开始,用捐款在这里举办为期一个礼拜的乡村联谊会,各地村民慕名而来,舞灯笼,唱大戏,以示纪念。
桐花谷就是处在杨医生烈士墓的对面山峰上。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商城立夏起义,就是在卢店村八斗坳打响了枪,那时红军和国民进行恶战。
摧毁了国民军队设在附近的碉堡,防空洞,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八次惨烈战斗后终于击败国民军,双方军队死伤无数。
故而此地一直延用“八斗坳”的叫法。
当年的八斗坳古战场,如今的楼房林立。
这是通往烈士墓群的林荫小路,两边的松柏郁郁葱葱,好似接受烈士先烈们检阅的士。
商城起义时红军也好白军也好,死伤无数,后来红军胜利后,将双方军人的遗体放在一起掩埋。
估计这满山遍野的桐花就是因为告慰先烈们才如此热烈的开放吧! 站在山脚,远远望去,山山岭岭,塝塝洼洼,一帘帘,一卷卷,像波涛汹涌的白色海浪,似飞花溅玉的银色瀑布。
啊,白茫茫,银闪闪,满眼银装素裹,这就是油桐花的色彩!一望无垠,铺天盖地,让人触目惊心,这就是卢店村桐花谷的万亩油桐花! 在春天的百花园里,油桐花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她从来也不会挤在群芳之中去争奇斗艳,而是独立一隅,或房前屋后,或村边地头,乐也陶陶,忧也滔滔,孤芳自赏,遍洒馨香。
当归燕的声呢喃叫醒熟睡的油桐,这时已经杨柳婀娜、笛声悠扬了,等桃花开过了,油菜花变青了,柳树绿过了,映山红红过了,山野青葱的时候,她才含羞的姗姗而来,没有绿叶的陪衬,淡然的开放,悄然的落下。
油桐花总是按照自己的生存法则而存在。
你看,在空阔无垠的原野之上,油桐花依旧开得绚烂,展露着不尽的芳华,铺展到遥远的天际。
到卢店桐花谷去走走吧!让我们踏着新泥、淌过溪流。
雪一样的油桐花,铺满山山沟沟,这里有你憧憬的浪漫,还有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观赏桐花谷桐花有两条路径,沿山路攀登或沿溪而上。
有山就有水,桐花谷如仙子下凡,落在绿山丽水的卢店。
我沿山而上,沿溪而下,尽情领略桐花谷的美景,闻桐花的馨香。
沿着山路而上,到达个小山峰。
此山叫“老龙山”,当地也有人叫老龙头。
老龙山在杨志明烈士墓的对面,是战争时代坚守阵地的重要关口,我们小时候在山上放牛,曾在这里捡过子弹壳,据说老龙山下面埋藏好多秘密呢?在老龙山上有一块方圆10米的见方的地,脚踏上去,会发出“咚咚”的声音,给人感觉地下是空的,所以这里又被当地人称为“天鼓山”,有“天鼓一响,黄金万两”之说,所以呢都爱讨口彩,到老龙山的天鼓阵中跺一跺,跺响“天鼓”,以示自己家来年风调雨顺。
如果沿溪而上,在老龙山下面有一个潭。
当地人叫“观音潭”,因为此潭水从未干涸过。
观音潭是桐花谷溪流的道瀑布,落差有六、七米,潭口有一间屋大,潭水清澈见底,说来也奇,即使是大旱之年,也是满潭清水。
干旱之年,救过当地人的。
自从立夏节起义后这一块成为了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据说就是蒋曰英率领的游击队,在此取水,洗衣做饭。
故此潭又名“八路潭”,1931--1932年国民委任的顾敬之县长剿共,蒋曰英于是率领游击队转到刘小坳红军洞群一块从事革活动,后来蒋曰英被逮捕,被顾敬之残忍杀害。
当地还留传着“商城刘胡兰”,蒋曰英的英雄事迹。
桐花谷正是沿观音潭这条溪流而上的山谷而名。
观音潭上面的观音瀑,是一处观赏瀑布和桐花的之地。
老龙山的这个平场子,有四五间屋大。
这里就是当年国民军队建炮楼的地方。
现在成为了人们登山休以及观赏桐花的个观景台。
桐花谷里的油桐花,平日在山林中,只有一片的苍绿郁郁,谁也无法明确地分辨出何者是油桐花;但大自然是奇妙的彩妆,早巳调制好颜料,只有等待初夏的时令一到,就在满山遍野的树顶上,一朵朵、一团团地涂着涂着,让山林换上了亮丽雪白的衣装。
满山的桐花,仿佛是暮春的一场香雪,那些树枝像被雪积压得沉甸甸的不胜春风的娇柔,那些树林下、道路上满地的落花,更是一层柔软芳香的薄雪,桐花香雪。
人间四月芳菲尽,深山桐花始盛开。
初入夏,天空爽朗明净,枝头抽长出绿叶,山野里另一个使人惊艳的主角——油桐花,也随之满山遍野地点染了,它们已经在蓄势作一次的演出,只等待初夏的风吹起,就要用洁白的舞衣,欢喜的心情,飘撒一地雪白的惊艳。
初夏的飞雪落在我们眼眸的深处,惊喜赞叹之余,我们对于大自然、对于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与敬畏……春,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接近尾声。
油桐花却姗姗来迟,盛情绽放,桐花灼灼。
她是春之“戏”、“饯行者”。
以杨万里的诗句为证:“更无人饯春行色,犹有桐花管领渠。
” 在这春末夏初的时光里,金刚台镇卢店村的林海中,连片的万亩桐花相继绽放,犹如朵朵白云点缀在一望无垠的绿海中,随风摇曳间,蜂飞蝶舞,美意盈怀,轰轰烈烈地托出了又一波绚烂的春天。
整个山谷花团锦簇,漫山遍野的油桐花大气而不张扬,美丽却不妖艳,一朵朵、一簇簇的花朵掩映在大片大片的绿色中,微风轻拂,桐花摆动,美得让人心醉。
清新淡雅的花香吸引着无数的的蜜蜂,采集花蜜,蜜蜂也把这里当作游玩采蜜的场地。
抬头仰望那一团谜一样的白,像是林间成群结队而来的小精灵,互相展现风情万种的裙衣,风的交响曲在山野吹奏起,徐缓地、轻盈地演奏着初夏动人的乐章,而它们便尽情地舞动生,交融飞雪的山野,多么令人心醉往。
走进山中,远远的就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雅的清香,放眼望去,繁花似雪,如白色的云霞,在青山绿水之间浮动,散布在山野的每一个角落。
每当油桐花盛开,便形成一幅幅如白雪般点缀山头的姝丽景观。
在花事逐渐凋敝的四月天,在其他植物的花朵几乎隐没了踪迹的时候,能看见山岭间白茫茫的油桐花形成花的海洋,的确是一桩赏心悦目的好事。
由于它拥有能够吸引人眼球的特殊魅力,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非常浪漫美丽的名字——四月雪。
农谚曰“放牛娃儿不要夸,还有四月冻桐花。
”“冻桐花”,“桐花冻”,油桐花开意味着倒春寒来临。
清明时节,晴雨不定、乍暖还寒。
“冻桐花”给人料峭之感,正如杨万里的诗句“怪来春晚寒如许,无赖桐花领取来。
”据说,“冻桐花”,“桐花冻”亦有时运不济、遭遇冷淡的寓意。
尽管如此,油桐花满不在乎,毫不气馁,扎根于广袤的农村土地,耐旱耐瘠,开出的花不俗不媚,富有乡土气息,显示其生的本色。
桐花谷桐花盛开的时候,只要天气好,每天都有人上来观赏桐花,几十人几百人不等。
今天来桐花谷的已是人山人海,牙牙学语的小朋友来了,年轻的姑娘们来了,帅气的小伙们来了,清气爽的老人们也来了……只听见山上山下尽情释放心情的呼朋引伴的各种吼声,在桐花谷互相回应,响彻山谷。
只听见山上有人喊:“你们赶紧上来,上面斑斓多彩呀”!只听见下面人回道:“再等会,我正抓拍山上的香雪呢”?是啊!如此美的景色,每一处都是让人不舍,哪里舍得走马观花呀!我要一步一步地走,一点一点地看,把桐花谷的美尽收眼底,桐花谷的奇刻在脑海里。
这是桐花谷处观景台,当然少不了影留念。
欣赏的是桐花,放松的是心情。
姐妹情深,桐花谷留影 卢店山水情,桐花俏争春。
平场子上面的老龙山上的小山包,是向四周观赏桐花的绝美地点之一,很多桐花谷靓丽风景照都来源于这里。
桐花谷,因沟壑纵横,地势陡峭,乱石横陈,荊棘丛生,山高水寒,土质贫脊,无法开恳种植其它,加之不象映山红和兰草受人青睐,无人挖油桐回家。
油桐树才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冥冥之中,成就了一处靓丽的风景。
我要眺望远处的桐花谷 在此观景台可以多角度的拍摄出大尺度的桐花谷“大片”。
如果面对贯风顶,从这个观景台往左或往右,又都是极美的景,桐花谷美就美在她随处是景,没有不美的地方。
除了观赏桐花,还可看小溪,看绿茶,看山之秀,石之险,路之幽,嗅百花香……总会有让你心动的景。
我不禁赞叹,自然是最美好的,自然的自然界也是如此。
卢店桐花谷美就美在她的自然,无粉饰。
大家先随我去右边看溪流吧。
这个溪流真漂亮,她叫什么名字呀!她叫凉水井。
这是观音潭上面的又一个溪流,比较平缓。
站在此处,仰望山上桐花,往下看溪流,让人美不胜收。
所以呢游人爱在此处留影纪念。
在桐花谷偶遇卢店张勇带作协的来游玩,正在给她们讲解桐花谷的传说。
如此美的潭溪,让人不由自主地想拍照留念。
喜欢桐花谷的人真多啊?光是这一处就可以看出她的繁华! 三姊妹花在桐花谷溪潭的映衬下笑的像朵花。
采茶的姑娘们来了,舞蹈队的娇娘们也来了。
专业摄影师也来桐花谷采风了。
这个茶厂是卢店村村部茶厂,有六七十年历史了,在我们商城县很少有历史这么悠久的茶厂了。
茶在桐花树下,下面是绿,上边是白,茶香伴着桐花香,沁人心脾。
卢店全村约2400人,茶产业是家乡重要的产业支柱,人均达0.6亩茶,分布在各个居民组。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千年传雅韵,一品醉知音。
淡淡一杯茶,悠悠岁月情。
口口醇香,叶叶精华,做传统绿茶,品天然香茗。
众里寻芳千百度,杯中清香馨香处。
天然本色,自然出色。
好山好水,自然好茶。
绿茶,自然怡心。
遥望茶山云雾绕,茶香醉心人往。
若隐若现采茶女,茶山人歌入梦来。
蓝天、白云、清风拂面,这样的意境让人的心也变得驰起来。
你安静的站在那片一望无际茶海之上,就犹如来自于风中的女,纯真、清雅。
因为你,所以这片桐花树下茶海的风景才变得更加的美丽。
看的是花,迷的是眼。
美的是人,醉的是心。
春,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花,是春天永恒的话题; 春与花相遇, 就是人间最美的诗情画意! 新竹背篓采茶女,俏影丽容赛繁花。
笑语绵甜悦山鸟,欢歌纵情破雾纱。
艳唇云鬟迎晓日,红颊褶衣送晚霞。
纤手筛取嫩瓜片,屈身烘得细黄芽。
桐花谷桐花开放的时候,乡亲们可以亲近自然.告别城市喧嚣.远离工作压力。
.和爱人.朋友.家人在漫天桐花花海中.享受悠闲.静谧的时光! 桐子花开满山白,花千世界迎春色。
画中有游人,人在画中游。
桐花蕙质不求满园花香素心淡雅只教一处清丽 桐花美成双蝴蝶飞色彩斑斓靓千姿百态尤妩媚人见人赏人陶醉 桐花香如丝如缕长清新味独特幽幽馥郁沁脾肠无人问津亦芬芳 桐花鲜叶花果能同在白黄红不禁风修长飘带舞蹁跹赏叶赏花甚悠闲 桐花雅圣贤不赞它静悄悄开花俊逸恬淡品如画难求难得一奇葩 美丽的四月,百花争艳。
人间如仙境一样的美好灿烂!春色中的梅花、海棠、桃花、杏花及万花朵朵,在春风的舞动下,纷纷地谢下了浓郁的盛装。
那芬芳的花香味,也随风越飘越远。
这时桐花悄然登场,不与百花争艳 独领淡泊幽香_这就是桐花品质,总是扎根贫脊,默默无闻。
白色的桐花素洁高雅,一串串,一朵朵点缀着美丽的家园,点缀着春天的景色。
桐花,你在万花中并不算美。
你从不祈求诗人对你的独有情中,从来也登上大雅之堂。
可是,你却年复一年如期的在百花绽放后,悄然的约会在春天。
约会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约会在希望的田野,约会在平凡的美丽庄园。
当你行进在春意盎然的郊外,当你漫步在生你养你的美丽村庄。
你会惊奇的发现,啊!那一棵棵高高的桐梓树上,桐花如美丽的小喇叭,又如翩翩飞舞的蝴蝶,贪婪的依附在树干、树枝上。
真是繁花朵朵,十分的壮观。
微风中,桐花散发出的独特花味,粉粉的、柔柔的,飘得是那麽远、那麽清爽、那麽的郁郁幽香。
朴素的桐花,你就像朴实的农家人。
深深的爱着滋润养你的土地,把根牢牢的扎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
最喜欢桐花了,喜欢它的颜色,那种浅浅淡淡的三色体,不娇艳,不张扬,在充满温馨的山野里,在四月芳菲的恬淡里,它就象一个沉静美丽的农家女子,长的那样默默无闻,开的那样温和适然。
着远处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白云似的桐花,心中涌起一丝丝的怀念和不舍。
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分画中游! 桃李竞随春脚去,仅留遗爱在桐花。
无人解赏爱,暗香随风轻。
小船拂水水荡漾,春风吹柳柳丝长。
登山摘兰兰花香,满山采茶茶姑娘。
桐花那缕缕香气,便随着每 一阵清风袭来,沁人心脾。
待你想仔细寻找时,又无影无踪了。
远地就能望见那一树树凝结的花簇。
一摞一摞,密密实实挤满枝头,远看过去,茂盛的如春日里轻盈笼罩的梨落,又像是高高漂浮的一片片白云,亦如天上的繁星点点。
走近再看,满树都是一枝枝,一串串,淡雅色,喇叭形,说不上美,说不上艳的花儿,像是披了件白色衣裳的女子,眉目含情,还透着几丝慵倦。
油桐花的朴实无华,体现在了那种群体的壮观上。
清清淡淡的桐花,紧紧簇簇,淡紫色的花朵,像一个个精致小巧的风铃,挤挤挨挨,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风铃串,密密实实的缀满了枝头,在这个四月初春的春风里轻轻的摇曳着。
近赏娇妍素洁,团团聚的花枝,如一束一束玲珑剔透的白玉,在绿叶扶持下,显得那样清新朴素、洁白纯净、优雅动人。
油桐花红白黄三色交相辉映,彰显出和谐之美。
洁白的花瓣、淡红的花萼、粉黄的花蕊,形似小喇叭,五片花瓣,每片花瓣边缘洁白无瑕,中间是丝丝缕缕的红,花蕊倒是黄得纯净。
油桐花犹如一位情窦初开的姑娘,委婉含蓄,羞红了脸。
它们聚拢在一起,一团团尽情地盛开着、怒放着,将积蓄了许久的能量,地释放出来,展现着自己无尽的芳菲。
这盛开的漫山遍野的油桐花,远看花团锦簇,如白色的云霞,在青山绿水之间浮动。
在油桐的虬枝上,肥厚的叶片之间,不可抑制地绽放出团团的花朵,那样热烈,那样执着,那样放肆,全然没有半点的羞怯和遮掩。
在油桐花的红萼和素瓣之间,飘散着清新淡雅的香气,随着微风四下扩散开去,弥漫在周围流动的空气之中。
轻柔清远的花香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嘤嘤嗡嗡地围绕着花枝纷然飞舞,像是在共同哼唱一首春日欢乐的赞歌。
我缓缓地拿到一杈桐花在手中仔细端详,五片花瓣英挺盛放,护卫着娇羞少女般的花蕊,有些带着黄蕊,有些带着红蕊,黄红交映,洁白陪衬。
每一朵都是初夏美丽的使者。
我们大口吮吸着山野里淡雅清新的花香,闭着眼,在微风中伫立,仿佛那风,那花香,都是在记忆里沉淀过一样,如此情切,如此安然。
花就在我们眼前落了满地,这雪随风飘下,翻飞旋转,犹如白色的小竹蜻蜓,小巧可爱。
一朵、两朵、三朵……风一来一起绽放齐飞,我的心中不由得浮上了“飘逸”二字。
啊!身在油桐树下,被飘落下的花打到,那是一种美,幸福就围绕在我们身旁。
油桐花盛开时如白雪般一簇接着一簇,前仆后继地挂满枝头;落花时则在空中、地上纷纷扬扬飘起层层叠叠的花瓣雨,因此,人们又叫它“四月雪”。
唯独落在地上的时候,铺满了山坡林间,道路小径,才让人们体会出了这种普普通通油桐花的动人和壮丽。
在淡淡的花瓣里,却是血红的花蕊,次看到的时候,无不让人心恸而感叹大自然中生的执着和为之感动。
桐花一面盛开如锦,一面不停纷纷飘落。
雄花当天开当天落,留雌花展现美。
"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
常常见到盛开的油桐花在一阵微风过后,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凋零的瞬间,但见轻柔的花瓣一片一片飘落,这淡淡的哀伤与愁绪似乎能融解和打动任何的铁石心肠。
禁不住会在途经的路旁,弯腰拾起一朵坠地的桐花,手心攥着的那一盈陈旧的浅紫色,并不鲜艳,单看一朵,没有别的花凋零的惨烈,倒像惺忪未醒的美人,似乎是带着山野气丝毫没有讨好的嫌疑。
在桐花飘落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参悟,这世间有很多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那么只有选择沉默对待,因为时间才是解开一切的钥匙。
是繁华盛开,还是铅华散尽,让给时间,它终会给出答案来的。
亦在心底明白,花开花落终有时。
开过了,香过了,飘谢了,那是一树花的春天,在春天的日子,它们也曾来过!起码,于我,这个看花人来说,是喜极了它们的到来,喜极了它们独守一段寂静时光,就像那些默默无闻的桐花雨,可爱,活泼,却又恬静安然。
轻轻的来,悄悄的去,矜持而优雅。
赏桐花悟人生,不虚此一行。
到了桐花谷进入了一个“桐花世界”,成片的桐花远看像是一大片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别有一番风味,这一亮丽的风景线深深地吸引众人。
置身于这洁白的世界里,会觉得阳光是那么灿烂,天空是那么洁净,小鸟们的歌唱更显得优扬而动听。
于是整个人便有了默然的欢喜,静寂地享受这怡然之景、天赖之音。
穿行在这样的时光里,遇见是美好的。
于是静静地倾听,那流淌的光阴;静静地享受,那花开荼蘼的灿烂。
到了老龙山上边的一个山峰,我们叫它大包子。
在大包子可以往下看片片桐花,八斗坳古战场,往上依然是看群山和贯风顶,往对面看是满山的油桐花。
在大包子观景台适再拍景拍照。
顺着桐花丛继续前进,顺着绿萌继续前行,离开大包子,顺着山路可以到“淌白水”瀑布。
这里有很多巨石,平一些的场地来留影,有山有水有蓝天有绿山有景有情,何其美好啊!夏天来此专门走沿溪路线看小溪和瀑布,娃娃鱼随处可见。
此处叫“打儿窝”,看图想想挺贴切形象的。
有很多我也叫不出名字的潭瀑,只知道溪瀑的美。
夏季来这里将是满目清凉,绿意深深,流水潺潺,凉风习习,进去之后,再也感觉不到热意。
看,清澈见底;听,玉石之音;尝,甘甜可口。
最令人们喜爱的是潭中的溪水。
它从瀑布中流出来,落到岩石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当它溅到石块上,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大滩水银,溪水清凉无比,惹人喜爱。
这就是“淌白水瀑布”,高约20米,宽约6米,如果遇见山洪爆发,远在二十余里开外都能见到贯风顶山半山腰有一处白色的条状,那就是她,因此当地人们称其为“淌白水”。
走近瀑布,水花四溅,迎面而来的水珠顿时让人觉得清爽怡人,比待在空调屋里更舒服。
每到雨季,瀑布从天而降,其宏伟气势,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观瀑赏景是不可错过的。
在淌白水瀑布这里又是一个观景点。
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当溪水从高坡下来时,飞溅起团团水雾,溪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见小溪底的沙石。
徜徉于丛林之中,聆听虫唱鸟鸣,呼吸天然氧吧。
在森林中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放下一切。
此次一行,爬高山,得见林木葱郁,峰回路转;入峡谷,感觉清幽静谧,深径逶迤;赏如兰君的桐花,一夜风吹桐花雨,满天尽头白蝶飞。
顺着淌白水河湾下山,我们沿河谷的另一侧下山。
继续领略桐花的壮观。
这是走到撂儿石了。
爱极了桐花,喜欢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清雅,花开的时候,淡定从容,吐尽芬芳,也是一地的洁白,躺在点点露水的泥泞里,安静无悔的样子。
这让我想到,油桐花也许也是孤独的,期望有谁能读懂,它不招摇,但也不会用任何类似于花蕾的形式掩藏。
不谄媚,不祈求,只在用生的代价换来一声绝响,像一声轻轻的叹息,为自己悲楚的遗憾,也为别人的错过惋惜。
来到了“梯石岭”岭头,这盛开的漫山遍野的油桐花,远看花团锦簇,如白色的云霞,在青山绿水之间浮动,散布在山野的每一个角落。
近看娇妍素洁,淡淡的鹅黄中透着暗红的筋脉,还缀着些细细的露珠儿,精致而清爽,像碧玉般晶莹温润,又似少女般素雅含羞。
团团聚的花枝,如一束一束玲珑剔透的白玉,在翡翠般的绿叶扶持下,显得那样清新朴素、洁白纯净、优雅动人。
在油桐花的红萼和素瓣之间,飘散着清新淡雅的香气,随着微风四下扩散开去,弥漫在周围流动的空气之中。
轻柔清远的花香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嘤嘤嗡嗡地围绕着花枝纷然飞舞,像是在共同哼唱一首春日欢乐的赞歌。
站在“梯石岭”岭头往下望,美丽的景色令游人诧异!如诗情画意般的山涧叫人不得不倾心于它,魂牵梦绕着每一位过客。
四月美之处,蓝天清澈如洗,天上山上白云朵朵飘移,我们仿佛站立在茫茫的雪山之中,回身四顾,油桐花,白如霜,洁似玉,那一拨拨的雪浪,在游动,在翻滚,蓦然间,将我连同这大山一同淹没! 山上油桐花啊,幽香缕缕,粉妆玉砌,观之,让人心旷怡,如梦如醉。
这么一个绝顶奇观之地,如今,又配以烂漫绚丽的油桐花,游人岂止美哉乐哉? 下大矿,在这里我们要开始下山了。
回想今天的历程,不禁露出一丝甜甜的微笑。
穿梭在绿叶葱郁的油桐林间,踏进繁花锦簇的油桐花海,时而看山泉流韵,时而听鸟语欢歌,轻抚含苞花蕾,欲开又忍,更有怒放花枝,张扬放纵。
偶尔一丝清风掠过,摇落的花朵似鹅毛飞舞,若雪花飘零,刹那间,白花绿叶,遍撒山林。
俯身细看,油桐花的谢花与众不同,她不是花瓣,而是整朵整朵的花掉落地上。
拾起残花数朵,仔细观察,每朵五片瓣,花蕊金黄。
令人惊奇的是,花瓣内端火红,外侧雪白,一朵花竟由两种色彩构成,真个艳丽无比。
回头再望一眼桐花谷,依然是依依不舍。
此刻此景不由得吟诗一首:春到卢店美景多,桐花万树影婆娑。
谁将玉瓣胭脂染,洒遍金刚台下坡! 与各位游客说一下,卢店是一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明珠。
明珠一颗 见之忘俗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天鲜花满山,生机盎然;夏天林深叶茂,林海涛涛,飞瀑流泉;秋天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天银装素裹,青松傲雪,景色煞是好看。
来卢店拥抱四季之美:春赏百花,夏观溪流,秋赏红叶,冬观冰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