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

1年前 (2024-04-22)
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西子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街,是现存苏州最古的园林。
其地初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
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诗人苏舜钦(子美)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园址,傍水构亭名“沧浪”,取《孟子.离娄》和《楚辞》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自号“沧浪翁”。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
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园外绿水环绕,小桥架于绿水之上。
穿过小桥来到正门。
花窗拱门挡住了视线,框住了园内美景。
  步入沧浪亭,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
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翠玲珑,又称“竹亭”,南宋绍兴年间就有其名。
取苏子美诗“秋色入林红暗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为名。
此处前后,粉墙竹影,万竿摇空,滴翠匀碧,历来为文人墨客雅游,静观,殇咏,作画之处。
秋色入林红暗淡 日光穿竹翠玲珑。
粉墙竹影,滴翠匀碧。
复廊蜿蜒如带 著名的沧浪亭隐藏在小山顶上。
高踞丘岭,飞檐凌空。
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
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
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
俞樾(1821.12.25-1907.2.5),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
石柱上石刻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沧浪亭自然风景出众,园外河水环绕,园内以假山景色取胜,古朴清幽,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造园主的“借景”手段高明了得。
园内回廊绕着假山,透过廊上漏窗,山上绿荫竹林即成景观,移步异景。
这样“借景”是苏州园林设计用得最娴熟的手段。
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道明堂》为沧浪亭主建筑。
室内各式花窗 这些都是园外景色,绿水环绕,粉墙黛瓦,沧浪亭融入周边环境,毫无突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