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串联”
7个月前 (04-22)
“大串联”如歌(拒私聊) “WG”期间,在领袖的倡导下,“大串联”席卷全国。
数百万青年学生在同一时间里,游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乘车、住宿,甚连吃饭都不要钱,真可谓是,后无来者的景观。
桂林山水歌 二、逃离上海滩都说是革“大串联”,但每个人串联的目的、意图并不一样。
除了像造反团这样为私利而肆意打砸的团伙外,还真有不少革精十足,跑到各地去造反的学生,美其名曰:“煽革之风,点造反之火”。
也有人不务革正业,只想着游山玩水。
比如我,就是一个典型的打着串联旗号游山玩水的红卫。
“8.18”大会结束后,一个父亲是北京铁路医院院长的同学找到我,说搞到了几张去上海的火车票,其中还有两张卧铺票。
没有任何犹豫,我们立刻动身去了火车站。
可能是因为串联初起,多数学生还没有做好外出的准备,整趟列车上的旅客并不多,行程非常舒服。
当年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有两组,一组是13次特快,北京站17:04分发车,次日16:24分到达上海。
另一组是21次直快,7:59分开车,次日10:40分到达上海。
已经忘了是坐的哪趟列车,只记得两张卧铺票可以让我们几个人轮流睡一会。
在火车上坐着熬一夜,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啊! (图片说明:北京火车站老照片) 这是我自幼年到北京后次离京。
透过车窗远望,清澈的河流,碧绿的青纱帐,乡间土路上的牛车,水塘边赤条条的孩子,车窗外的风景宛如清雅的乡间水墨画。
列车停靠安徽符离集车站,“符离集烧鸡”是当地有名的特产,据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站台上,清一色的女售货员,统一的白色工作服和三角托盘架子,从车头到车尾一字排开,每节车厢外都有两三个摊位。
香嫩酥脆的烧鸡非常便宜,记得好像一只烧鸡是五毛钱。
这是我在串联中次,也是一次看到车站有组织地供应地方特产。
八月下旬的上海潮热难耐,我们住在一所中学里,桌子一拼,铺一条褥子就可过夜,住宿是免费的,吃饭要自己掏钱。
我们的串联没有很明确的目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想“革”。
在上海停留的日子里,除了每天走街串巷看街景,没进过一所大学,也没与当地学生有过任何接触。
习惯了北京棋子路的横平竖直,上海街巷里弄的“弯弯绕”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出门就迷路。
(图片说明:文革中的上海滩) 当时,有北京的红卫打着“南下造反团”的旗号来到上海。
对比北京的“文革”形势,红卫们不满上海“WG”运动的主动权还掌控在各级组织手中,觉得上海的民众还没发动起来,更没有造反的热情,便与上海市委曹荻秋等领导展开辩论,说上海的运动冷冷清清,上海的领导压制群众,他们想在上海北京的那一套做法。
曹荻秋也不示弱,指示要调查北京来的红卫的背景,看看有没有坏人在背后指挥。
一些上海人还在街头“围攻”了北京的红卫,凡是穿军装、说普通话的年轻人都被当成了北京来的红卫。
8月31日,大雨瓢泼,北京的一些中学生冒雨冲进上海市委大楼,与保卫市委的上海工人发生了冲突。
不断有小道消息传来,说上海工人正到处找北京学生“算帐”,还说大批北京学生正源源不断赶来增援。
我们也冒着大雨去了上海市委所在的延安西路200号,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马路也被挤得水泄不通,支持上海市委的标语贴满了马路边上的大字报栏。
我们穿的都是普通的蓝制服,也没敢多说话,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不想惹什么麻烦,看了一圈热闹后,顾不得再多去欣赏外滩的高楼大夏,一行人赶紧溜之大吉离开了上海。
曹荻秋倒台后,有大字报揭发说,那些街头与北京学生辩论和保卫市委大楼的人,都是上海市委专门组织的。
(图片说明:上海延安西路老建筑) 三、逍遥山水间第二次南下广州的串联可就不舒服喽。
火车刚从北京站开出时还不算太挤,可越往前开人越多,终于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跟上世纪末北京高峰时段挤公共汽车差不多,人挨人,人贴人,都被挤成画片儿了。
莫说走动一下,便是想抬脚活动活动,一只脚刚提起来,再想放下去就没有空地了。
“大串联”时代,火车的拥挤程度远远超过前几年春节的民工流,其混乱也是今天的人们所不可想象的:铁路干线城市的车站,天天人头攒动,车门似乎生了锈,总也打不开,车窗是上下车最好的通道。
两个人的座位三个人坐,三个人的座位挤着五个。
不但过道、厕所挤满了学生,连行李架上、座位底下都躺着人,如果想从车厢的一头到另一头,只能手扶行李架,踩着坐椅的靠背上走过去。
见不到乘务员,也没有食品开水供应,凉水就咸菜是我们旅途中最好的美味。
列车走走停停,根本没有时刻表,你永远不知道火车什么时候能到达目的地。
我曾钻到座位底下铺张报纸睡过觉。
半夜三更,看着别人被挤得动弹不得,自己却能呼呼大睡,那个舒服啊,给钱也不换。
也睡过行李架,可遭罪了。
老式绿皮火车的行李架上,两个格栅间距只有一米多,根本躺不下一个人。
我本来就瘦,骨头被咯的生疼,蜷着身子勉强睡一会就得下来。
漫漫长夜过去,醒来既不能洗脸,也没法刷牙,等到列车靠站,赶紧从窗户跳下去,跑到自来水龙头前擦把脸,再把水壶灌满凉水。
赶上有卖馒头包子的,人们就像打劫一样能抢几个算几个。
到了广州,我和同伴住在暨南大学。
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南国风光,兴奋的我们见什么都觉得新鲜。
次惊讶地发现大米还可以磨成粉做成北方的面条(米粉),对街边冰室冷饮品种之多,特别是服务员数着不同形状的碟子算帐更是好奇有加。
当然也没忘记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没忘记在木制的长条凳上坐一坐,想像着当年泥腿子聆听领袖讲课时的场景。
在领略了南国大都市的繁华后,忽然想起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便又一次挤进了如沙丁鱼罐头般的火车。
一路的煎熬不再赘叙,忘了是哪月哪日的午夜,我们坐的那趟火车终于磨蹭到了桂林。
下了火车,有专门接送串联学生的汽车停在站外,我们被拉到市内一所大学校园里(应该是今天的广西师范大学)。
接待站的人都下班休息了,极度困乏的我们只能暂时栖身在如茵的草地上休息。
夜风拂面,睡意渐起,影影绰绰看见正前方三四十米处,有一个拔地而起的巨大黑影,我以为那是一幢高楼,未加理会便睡着了。
清晨,太阳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眼前的那幢高楼竟变成了一柱孤峰,“独秀峰”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我惊呆了,顾不得叫醒还在酣睡的同伴,一个人沿着蜿蜒曲折的三百多级石磴攀上了峰顶。
此刻,雄奇的独秀峰上只有我一个人,纵目远眺,峰林环拱,云山重迭,明澈如镜的漓江绕山而过,桂林全城尽浮于眼底。
“啊!是梦境啊,是仙境?此时身在独秀峰!”此后,我再也没去桂林的城区,再也没去独秀峰,我甚有点怕去桂林了,怕今天喧闹的桂林,打碎我记忆中诗意的桂林。
回京后听同学说,他们路过桂林时,在车站看到一张,说我正带着一帮北京学生,在桂林的大街上煽风点火,造市委的反。
同学们四处打听我的下落,结果当然很失望,因为那是条子虚乌有的假消息,也不知是谁在恶作剧。
现在想想,的确有点鬼使差。
别看我在北京是批造反的所谓“老”红卫,可在串联中,我却成了只在乎山水,从不问“革”的逍遥派。
与我的四处游荡相反,妹妹比我要激进一些,她三下重庆,声援那里的造反派,跑的地方自然比我要少一些。
父亲调侃她说:“你把重庆的马路都坐穿了。
”还说:“不要钱,白坐车这种事,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再有,搞什么‘革’,能到各地去转一转,开拓视野,长长见识,也算有些收获。
”父亲的话对我触动非常大,此后,我不再去想什么“革”了,和同学去了除西北外的全国许多地方。
(图片说明:桂林独秀峰) 四、南下受阻11月8日,我和另外四个同学又一次离开了北京。
我们先乘火车到了旅大,次看到了浩瀚的大海,次看到了威武的军舰和军港。
没敢尝试下海游泳,因为天气太凉,只在海边拣了一些奇石彩贝。
流连了七八天后,在一个乌云压顶的傍晚,我们凭学生证领到几张免费的末等舱船票,乘海轮驶向烟台。
那是我次坐海轮,虽说男男女女拥挤在封闭的仓底,人声嘈杂,气味不佳,我和同伴们还是觉得很新鲜。
船行半夜,赶上大风大浪,说是超过了十级。
在暴怒的大海面前,轮船就像一片微不足道的树叶,忽儿被抛上浪尖,忽儿被埋入谷底。
透过舷窗,只觉得自己是在荡秋千,有种上天入水的感觉。
轮船艰难地穿行在波峰浪谷间,人在船上根本无常行走。
想去厕所,只能紧紧抓住过道边的扶手一步步蹭过去。
好在厕所的每个蹲坑边都有扶手,想方便一下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一晚,全船80%的人都吐了,腥秽遍地,一片狼籍。
奇怪的是,我们这几个学生,在上船前一反常识,吃了个汤足饭饱,居然没人晕船呕吐。
天亮后,风浪渐渐平息,我们也平安抵达了烟台。
在这之后,我们游青岛,在海边苦等海市蜃楼未果。
逛徐州,凭吊这块古今家必争之地。
经过蚌埠到达肥后,我得了一场大病,从此落下哮喘的病根。
这哮喘折腾了我好多年,特别是后来上山下乡,每每犯病,苦不堪言。
(照片说明:渤海轮渡老照片) 虽说革造反是当年唯此为大的事,但大串联的混乱,尤其是免费坐车,甚像北京还对串联的学生免费管吃管住,恐怕也是国家不能承受之重。
10月22日,《人民日报》借大连海运学院学生徒步来京之事发表社论:《红卫不怕远征难》。
说他们“不坐火车汽车,徒步行军进行大串联”,“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举”,号召“各地的革学生,在自愿和可能的条件下,也这样做”。
11月中,我的病情已有所好转,大家准备离开肥继续南下。
此时,中央发出了停止免费乘车串联的通知。
已经外出又不想徒步的学生,可以凭学生证免费领取返程车票。
我们耍了个滑头,与沪籍学生相互调换了车票,他们北上,我们南下,顺利地从肥混到了上海。
再次来到大上海,我们逛外滩,耍南京路,觉得玩够了,又想采取同样的办法继续往南边走。
我们和江西的学生换了车票,准备如法炮制去南昌。
不幸的是,在上海火车站准备登车时,我们的北方口音被精明的上海人识破。
无法南下了,不得已,又在上海滞留了一段时日。
(照片说明:上海外滩老照片) 五、开启“红色之旅”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到了12月,我们想尽办法,还是无法搞到南下的火车票。
玩心已野的我们,不甘心就这样返回北京。
我对们说:既然到处都有学生接待站,吃住不愁,咱们何不也响应号召,来个徒步行军,长征去瑞金、井冈山看看,既能开阔眼界,又能锻炼意志,何乐不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那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红色之旅”。
我们从上海出发,随身只携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和三条军用薄毯。
从最初勉强走四五十里到后来走一百六十里,我们斜穿浙赣,直抵瑞金、井冈山,历时两个月,步行近三千华里,直到来年春节,才带着满身的虱子回到北京。
记得从上海出发的那天,日丽风和,沪杭铁路沿线走着许多如我们一样的队伍,少的三五人,多的十几人,有的队伍还唱着歌,打着写有“长征”字样的红旗。
大家都是从上海出发的,学生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看上去倒更像是去度假旅游。
天,我们走了不到六十里,因为兴奋,路上并没有感到疲劳,晚上到达目的地,该洗脚睡觉了,才发现所有人都成了“炮(泡)”。
按书上介绍的办法,大家先用热水泡脚,再拿缝衣针挑出浓水,重要的是不能把皮弄破,否则疼死你。
一瘸一拐的我们又走了六天,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来到了“天堂”杭州。
杭州的冬天可真冷啊,尤其是雪后,屋里屋外一个温度,真让人受不了。
这是我次来杭州,虽然季节不甚理想,没有“暖风”,但我们依然醉了。
醉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醉于“山外青山楼外楼”诗意。
我们几乎玩遍了杭州所有的开放景点,一住就是七八天,还真有点不想继续往前走了。
(照片说明:大串联老照片) 离开杭州,沿着美丽的富春江溯流而上。
这是一条并不很长的河流,上通新安江,下接钱塘江,流贯富阳、桐庐两县。
沿岸青山夹峙,中嵌碧流,加之众多古迹,更增添了她凝重的文化积淀,自古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之说。
傍晚,我们落脚在富阳县一处传统的江南民居。
民居的布局和北京的四院有点相似,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院门开在中轴线上。
不同的是,四院是平房,我们住的民居是两层木板小楼,布局比四院更紧凑。
民居的院落不大,山墙形似马头,四周房屋围成的小院子称为天井,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老百姓称之为“四水归堂”。
很不习惯江南的潮气霉味,虽不是黄梅天,晚上睡觉总感觉被子湿漉漉的。
因为匆匆赶路,在途径富阳、桐庐、建德三县时,我们没有时间去凭吊那里众多的历史遗迹。
不过,对比北方冬季的萧条,行走在“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和新安江边,那清澈澄静的江水,那翠如黛抹的峰峦,那恍如画卷的南国村舍,早已陶醉了我。
(照片说明:江南风景) 我们买了三根竹扁担,模仿当地农民的样子,挑着简单的行囊,一颠一颤走在乡间小路上。
每到宿营地,件事便是将当天经过的地名和行军里程,用小刀刻记在扁担上。
我很珍重这条记载着我们“光辉足迹”的扁担,精心保存了好几年。
遗憾的是,在我去云南后,妈妈以为那就是一根普通的扁担,把它送给农村来的亲戚了。
离开桐庐、建德后,我们到了当时全国的新安江水电站,只可惜没看到开闸放水的壮观。
不过,当我们呼哧带喘爬上一百多米高的坝顶,眺望逶迤东去的一江碧水和秀色娟然的群山,美丽的景色依然让我们大呼过瘾。
未曾预料,数十年后,新安江水库有了一个更美丽的名字---千岛湖。
(照片说明:千岛湖风光) 在我提笔记述这一段经历时,一个小山村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晃动。
已经记不起山村的确切地理方位了,那一夜的感动,今天回味起来,觉得颇有点诗意。
那是江南一个冷雨潇潇的夜晚,我们一步一滑行进在盘曲的山路上。
夜已深,四周万籁俱寂,多么希望能快些找到一个安身之处,结束这艰苦的行程啊。
忽然,路边出现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他拦住我们,问明了情况,便执意要我们去他家过夜。
盛情难却,加上力尽体乏,我们欣然前往。
换下湿透的行装,坐在老人那间土坯为墙,茅草为顶的不太宽敞的小屋里,老人把南方农村特有的手炉递给我们取暖,和我们攀谈起家长里短。
不久,农妇为我们做好了饭菜,那是他们自己种植的菜蔬。
老人殷勤地劝吃劝喝,声调虽高,情亦动人。
夜深人静,躺在竹床上的我久久不能入睡。
夜风吹拂着窗帘翩然翻动,我们的心也象这窗纱一样不能平静。
(照片说明:江南民居) 六、有借无还自新安江后,我们的脚板已经完全练出来了,虽然还要照顾队伍中的两个女生,但走七八十里已不在话下。
徒步行军,能走会走是头等大事,尽管沿途有许多接待站,我们也必须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行军速度安排好每天的行程。
走冒了会错过接待站,保守了又浪费时间。
沿途的老乡真好,他们在接待站的墙上绘制了周边百十里的行军路线,有的接待站还油印了小地图发给串连的学生。
小地图不讲比例,只有若干简单的线条,上面标明了临近的接待站和主要村落的方位及里程,只要按图索骥就不会迷失方向。
我们走过的路大致有两类,一种是公路,另一种是乡间小路。
那时的国道、省道都还没有铺柏油,沙石路面也就勉强能错车。
公路边隔不远就有一堆沙石,经常看见有道班的工人往路面上铺撒沙石,然后再用石磙在撒了水的路面上来回碾压。
走公路比较省心,不怕迷失方向走冤枉道,偶尔有汽车呼啸而过,卷起漫天尘土,呛的行人喘不过气来。
好在那年头路上跑的汽车也少,半天不见一辆,基本上都是货车,印象中好像没看见小轿车。
最富诗意的行走当属乡间小路。
浙赣一带多丘陵,尽管时令已进数九,所经过的山,依然翠峰如簇,所遇到的水,依然清似碧玉,令我们这些看惯了北国风光的学生,不免生出一种秀色可餐的感觉。
就是在这一条条盘旋迂回的山蹊野径上,同行的女生教我学唱了俄罗斯民歌《小路》。
直到今天,每当唱起“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伸向迷雾的远方”时,我都会想起浙赣丘陵那些羊肠百转的山路。
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在村舍间的田埂小道上,你向老乡打听去某地还要走多远,老乡会很认真地指明方向并告诉你:“还有二十里。
”你沿着他指的路走了半小时,再问碰到的老乡,他很可能还会说:“不远了,只有二十里了。
”闹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了多远,还要走多远。
那时的农村太过闭塞,而丘陵地带的南国乡村完全不同于北方,别说公路,连像样的大道都少有,很多人一辈子行不离乡,足不出县,囿于方圆百八十里的小圈子自给自足,距离的概念也许就淡薄了。
(照片说明:我在串联途中的留影) 解决了走的问题,吃住问题相对简单,不用我们过多操心。
长征途中的接待站大多设在乡间农村,饭菜既简单也便宜,早饭五分钱,中、晚饭一毛钱,每顿交二两粮票,基本上是清水熬白萝卜片,再加上一碗糙米饭。
我那时只习惯面食,又不喜欢吃萝卜,只好拌点菜汤扒拉几口完事。
实在饿的受不了,就买点儿农村的土制糕点解解谗。
住的条件更简陋。
大多数接待站没有床,好点儿的给张铺板,发条脏兮兮的床单和薄得不能再薄的小被子。
我们经常把接待站发的被子当褥子,垫在铺板上和衣而卧,再盖上自己带的军用毛毯。
遇到条件差的接待站,便只能睡稻草了。
徒步串联,洗澡是妄想,所有人身上无一例外都生了虱子。
难得赶上投宿早,太阳又好的日子,我们便脱了衣服捉虱子,用指甲挤衣服缝隙里的虱子卵,模样很不雅。
如果碰到接待站的铺板里有臭虫就更惨了,浑身上下被咬的大包连小包,一夜别想睡好觉。
所幸臭虫不沾身,不会一路跟随我们。
这次出门,时间大大超出了行前计划,走到江西境内时,口袋里的钱和粮票都不足以支撑我们继续前进。
如果停下来通知家里寄,来回信件怕要走半个月,太耽误时间,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借”。
向谁借?当然是向政府借。
当年,为了鼓励青年学生步行串连,政府允许学生凭学生证借钱借粮票。
只是能借到的数额有限,日后回学校也必须再寄还给原出借单位。
我们出来都没有带学生证,随身只有自己印制的所谓红卫证。
惴惴不安地前往试探,不承想还真借到了三十块钱和几十斤粮票。
坦白地说,我们是有借无还。
学校后来收到过几封外地寄来的催还粮款的信件,但没有我们的,因为在我们的红卫证上,北京石油附中被改成不在册的“首都红卫战校”,而我们自己也没记清楚借我们粮款的具体单位。
我和同行的两个男生都是新四军后代,在经过江西上饶时,特意去看了看那里的集中营遗址。
集中营是国民发动皖南事变后关押新四军的魔窟,囚禁着叶挺军长和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有近200名烈士惨死在国民屠刀下。
我父亲是那场事变的幸存者。
离开上饶,我们经横峰、弋阳到达贵溪,教我唱歌的那个女生病倒了。
她的身体状况一直欠佳,能走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看来只有让她先回家了。
贵溪没有到北京的火车,我们一行放慢速度捱到鹰潭,那个女生由她妹妹陪同,两个人乘坐从厦门始发的火车返回了北京。
(照片说明:停止串联的文件) 七、不到井冈非好汉只剩下我们三个男生了,没有了任何病痛的拖累,我们甩开大步,早起晚宿,一路向南,疾步行走在江西多彩的土地上。
江西的冬天并不很冷,朗天白日下行军,秋裤被汗水打湿,黏在了腿上,走路很费体力,加上视觉的疲劳感,走几十里便感觉有点累。
为了尽快赶路,我们天不亮就出发,经常走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收脚住宿。
行军走夜路,效率是非常高的,走得最远的,我们凌晨三点多离开接待站,子夜时分才休息,在起伏的丘陵间,我们足足走了一百六十里。
行军路过一片红土丘陵,公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粉红色小山包,寸草不生,就像一个个刚出屉的馒头,圆咕隆咚怪好看的。
爬上山丘,会看见一条条被独轮车压出的深达两三厘米的车辙。
想像着江西老俵光着脊梁,前拉后推的情景,不禁感叹:这地方太穷了。
将到瑞金前,路过著名的大柏地。
一场新雨刚停,我们走进那个叫前村的小山村,抚摸着墙壁上清晰可见的弹孔,望着雨后的七色彩虹,吟咏着毛主席“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诗句,仿佛走进了倒流的时光。
从鹰潭到瑞金,六百五十多里路,我们只走了六天。
到达瑞金后,我们在叶坪和沙洲坝瞻仰了毛主席故居、红军烈士纪念塔、苏维埃政府旧址,还有那口刻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石碑的水井。
在瑞金小住了几日,我们又乘汽车经于都到了赣州。
赣州虽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我却全无印象了。
四十年前的“大串联”,因年代久远,许多经过的地方和经历的事情都忘记了,只有写进诗词中的个别地点和事件记忆深刻,犹如昨日。
我们在赣州休息了几日,又辗转向着井冈山进发。
(照片说明:大雪中的井冈山) 走了没几天,前方不断传来劝阻的信息:井冈山人满为患,且气温骤降,各地朝拜的学生在山上已无处避寒、无粮可吃,军队正派直升飞机紧急调运帐篷和粮食,所有正向井冈山进发的学生不要再上山了。
紧急通知被写成大字报张贴在沿途各接待站,许多准备上山的学生闻此消息便打了退堂鼓,而我则喜形于色:现在,山下的人不敢上山,山上的人正在陆续下山,待我们几天后到达,井冈山不正是一座空山吗? 在一场纷飞的大雪后,我们登上了井冈山。
昔日峥嵘的岩崖已是粉塑琼雕,纷华耀眼,山涧的飞瀑也变成了洁白的冰帘。
放眼望去,百里井岗似银蛇狂舞,玉龙飞腾,一派壮丽景象。
最奇的是那些被大雪压弯了腰的井冈翠竹,碗口粗的竹子被厚厚的积雪压成了倒U字形,呼啸的山风吹来,翠竹猛然挺起腰身,抖落浑身的积雪,傲然于皑皑山岭之间。
冒着盈尺的积雪,我们奋力攀上了黄洋界哨口。
但见雾气象海潮般在山谷间飘荡,低垂的白云抚拥着寒雪。
遥望群山,盘旋迂曲的山间小路、遗存的作战工事在白雪的掩盖下隐约可见。
此时此地,能不想起毛主席《西江月.井冈山》的豪迈?我们仿佛看见了在硝烟中飘舞的战旗,看见了在隆隆的炮声中逃遁的敌军。
从海拔1484米高的黄洋界下到海拔826米的茨萍,老乡指着干涸的稻田告诉我们,前些天,那里搭满了直升飞机紧急运来的帐篷,每个学生只有一条薄毛毯,数以万计的学生只能冒着严寒委屈在里面。
而眼下,井冈山已没有多少学生,我们居然被安排住进了高级宾馆,还睡上了钢丝床(即我们今天的弹簧床,只是没有现在的精美舒适),那份乐呵就甭提了。
上了井冈山,南瓜红米饭是必须吃的,算是体验一把当年老一辈革家创业的艰辛。
我上小学时曾有一篇课文,名字叫“朱德的扁担”。
因为这篇课文,我们从黄洋界下来时,还特地瞻仰了一株树皮皱纹很深的古槲树。
据说,那是毛泽东、朱德当年率领红军战士挑粮上井冈山的休息处。
1967年2月8日,除夕。
结束了难忘的“红色之旅”,我们赶在春节前回到了北京。
刚进家门,母亲就把我赶进卫生间,让我把身上穿的和带回的衣服都扔到一个大盆里。
母亲用开水烫了一遍又一遍,衣服上全是虱子。
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洗澡了。
(照片说明:回到北京和同学在一起)
数百万青年学生在同一时间里,游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乘车、住宿,甚连吃饭都不要钱,真可谓是,后无来者的景观。
桂林山水歌 二、逃离上海滩都说是革“大串联”,但每个人串联的目的、意图并不一样。
除了像造反团这样为私利而肆意打砸的团伙外,还真有不少革精十足,跑到各地去造反的学生,美其名曰:“煽革之风,点造反之火”。
也有人不务革正业,只想着游山玩水。
比如我,就是一个典型的打着串联旗号游山玩水的红卫。
“8.18”大会结束后,一个父亲是北京铁路医院院长的同学找到我,说搞到了几张去上海的火车票,其中还有两张卧铺票。
没有任何犹豫,我们立刻动身去了火车站。
可能是因为串联初起,多数学生还没有做好外出的准备,整趟列车上的旅客并不多,行程非常舒服。
当年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有两组,一组是13次特快,北京站17:04分发车,次日16:24分到达上海。
另一组是21次直快,7:59分开车,次日10:40分到达上海。
已经忘了是坐的哪趟列车,只记得两张卧铺票可以让我们几个人轮流睡一会。
在火车上坐着熬一夜,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啊! (图片说明:北京火车站老照片) 这是我自幼年到北京后次离京。
透过车窗远望,清澈的河流,碧绿的青纱帐,乡间土路上的牛车,水塘边赤条条的孩子,车窗外的风景宛如清雅的乡间水墨画。
列车停靠安徽符离集车站,“符离集烧鸡”是当地有名的特产,据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站台上,清一色的女售货员,统一的白色工作服和三角托盘架子,从车头到车尾一字排开,每节车厢外都有两三个摊位。
香嫩酥脆的烧鸡非常便宜,记得好像一只烧鸡是五毛钱。
这是我在串联中次,也是一次看到车站有组织地供应地方特产。
八月下旬的上海潮热难耐,我们住在一所中学里,桌子一拼,铺一条褥子就可过夜,住宿是免费的,吃饭要自己掏钱。
我们的串联没有很明确的目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想“革”。
在上海停留的日子里,除了每天走街串巷看街景,没进过一所大学,也没与当地学生有过任何接触。
习惯了北京棋子路的横平竖直,上海街巷里弄的“弯弯绕”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出门就迷路。
(图片说明:文革中的上海滩) 当时,有北京的红卫打着“南下造反团”的旗号来到上海。
对比北京的“文革”形势,红卫们不满上海“WG”运动的主动权还掌控在各级组织手中,觉得上海的民众还没发动起来,更没有造反的热情,便与上海市委曹荻秋等领导展开辩论,说上海的运动冷冷清清,上海的领导压制群众,他们想在上海北京的那一套做法。
曹荻秋也不示弱,指示要调查北京来的红卫的背景,看看有没有坏人在背后指挥。
一些上海人还在街头“围攻”了北京的红卫,凡是穿军装、说普通话的年轻人都被当成了北京来的红卫。
8月31日,大雨瓢泼,北京的一些中学生冒雨冲进上海市委大楼,与保卫市委的上海工人发生了冲突。
不断有小道消息传来,说上海工人正到处找北京学生“算帐”,还说大批北京学生正源源不断赶来增援。
我们也冒着大雨去了上海市委所在的延安西路200号,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马路也被挤得水泄不通,支持上海市委的标语贴满了马路边上的大字报栏。
我们穿的都是普通的蓝制服,也没敢多说话,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不想惹什么麻烦,看了一圈热闹后,顾不得再多去欣赏外滩的高楼大夏,一行人赶紧溜之大吉离开了上海。
曹荻秋倒台后,有大字报揭发说,那些街头与北京学生辩论和保卫市委大楼的人,都是上海市委专门组织的。
(图片说明:上海延安西路老建筑) 三、逍遥山水间第二次南下广州的串联可就不舒服喽。
火车刚从北京站开出时还不算太挤,可越往前开人越多,终于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跟上世纪末北京高峰时段挤公共汽车差不多,人挨人,人贴人,都被挤成画片儿了。
莫说走动一下,便是想抬脚活动活动,一只脚刚提起来,再想放下去就没有空地了。
“大串联”时代,火车的拥挤程度远远超过前几年春节的民工流,其混乱也是今天的人们所不可想象的:铁路干线城市的车站,天天人头攒动,车门似乎生了锈,总也打不开,车窗是上下车最好的通道。
两个人的座位三个人坐,三个人的座位挤着五个。
不但过道、厕所挤满了学生,连行李架上、座位底下都躺着人,如果想从车厢的一头到另一头,只能手扶行李架,踩着坐椅的靠背上走过去。
见不到乘务员,也没有食品开水供应,凉水就咸菜是我们旅途中最好的美味。
列车走走停停,根本没有时刻表,你永远不知道火车什么时候能到达目的地。
我曾钻到座位底下铺张报纸睡过觉。
半夜三更,看着别人被挤得动弹不得,自己却能呼呼大睡,那个舒服啊,给钱也不换。
也睡过行李架,可遭罪了。
老式绿皮火车的行李架上,两个格栅间距只有一米多,根本躺不下一个人。
我本来就瘦,骨头被咯的生疼,蜷着身子勉强睡一会就得下来。
漫漫长夜过去,醒来既不能洗脸,也没法刷牙,等到列车靠站,赶紧从窗户跳下去,跑到自来水龙头前擦把脸,再把水壶灌满凉水。
赶上有卖馒头包子的,人们就像打劫一样能抢几个算几个。
到了广州,我和同伴住在暨南大学。
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南国风光,兴奋的我们见什么都觉得新鲜。
次惊讶地发现大米还可以磨成粉做成北方的面条(米粉),对街边冰室冷饮品种之多,特别是服务员数着不同形状的碟子算帐更是好奇有加。
当然也没忘记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没忘记在木制的长条凳上坐一坐,想像着当年泥腿子聆听领袖讲课时的场景。
在领略了南国大都市的繁华后,忽然想起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便又一次挤进了如沙丁鱼罐头般的火车。
一路的煎熬不再赘叙,忘了是哪月哪日的午夜,我们坐的那趟火车终于磨蹭到了桂林。
下了火车,有专门接送串联学生的汽车停在站外,我们被拉到市内一所大学校园里(应该是今天的广西师范大学)。
接待站的人都下班休息了,极度困乏的我们只能暂时栖身在如茵的草地上休息。
夜风拂面,睡意渐起,影影绰绰看见正前方三四十米处,有一个拔地而起的巨大黑影,我以为那是一幢高楼,未加理会便睡着了。
清晨,太阳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眼前的那幢高楼竟变成了一柱孤峰,“独秀峰”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我惊呆了,顾不得叫醒还在酣睡的同伴,一个人沿着蜿蜒曲折的三百多级石磴攀上了峰顶。
此刻,雄奇的独秀峰上只有我一个人,纵目远眺,峰林环拱,云山重迭,明澈如镜的漓江绕山而过,桂林全城尽浮于眼底。
“啊!是梦境啊,是仙境?此时身在独秀峰!”此后,我再也没去桂林的城区,再也没去独秀峰,我甚有点怕去桂林了,怕今天喧闹的桂林,打碎我记忆中诗意的桂林。
回京后听同学说,他们路过桂林时,在车站看到一张,说我正带着一帮北京学生,在桂林的大街上煽风点火,造市委的反。
同学们四处打听我的下落,结果当然很失望,因为那是条子虚乌有的假消息,也不知是谁在恶作剧。
现在想想,的确有点鬼使差。
别看我在北京是批造反的所谓“老”红卫,可在串联中,我却成了只在乎山水,从不问“革”的逍遥派。
与我的四处游荡相反,妹妹比我要激进一些,她三下重庆,声援那里的造反派,跑的地方自然比我要少一些。
父亲调侃她说:“你把重庆的马路都坐穿了。
”还说:“不要钱,白坐车这种事,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再有,搞什么‘革’,能到各地去转一转,开拓视野,长长见识,也算有些收获。
”父亲的话对我触动非常大,此后,我不再去想什么“革”了,和同学去了除西北外的全国许多地方。
(图片说明:桂林独秀峰) 四、南下受阻11月8日,我和另外四个同学又一次离开了北京。
我们先乘火车到了旅大,次看到了浩瀚的大海,次看到了威武的军舰和军港。
没敢尝试下海游泳,因为天气太凉,只在海边拣了一些奇石彩贝。
流连了七八天后,在一个乌云压顶的傍晚,我们凭学生证领到几张免费的末等舱船票,乘海轮驶向烟台。
那是我次坐海轮,虽说男男女女拥挤在封闭的仓底,人声嘈杂,气味不佳,我和同伴们还是觉得很新鲜。
船行半夜,赶上大风大浪,说是超过了十级。
在暴怒的大海面前,轮船就像一片微不足道的树叶,忽儿被抛上浪尖,忽儿被埋入谷底。
透过舷窗,只觉得自己是在荡秋千,有种上天入水的感觉。
轮船艰难地穿行在波峰浪谷间,人在船上根本无常行走。
想去厕所,只能紧紧抓住过道边的扶手一步步蹭过去。
好在厕所的每个蹲坑边都有扶手,想方便一下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一晚,全船80%的人都吐了,腥秽遍地,一片狼籍。
奇怪的是,我们这几个学生,在上船前一反常识,吃了个汤足饭饱,居然没人晕船呕吐。
天亮后,风浪渐渐平息,我们也平安抵达了烟台。
在这之后,我们游青岛,在海边苦等海市蜃楼未果。
逛徐州,凭吊这块古今家必争之地。
经过蚌埠到达肥后,我得了一场大病,从此落下哮喘的病根。
这哮喘折腾了我好多年,特别是后来上山下乡,每每犯病,苦不堪言。
(照片说明:渤海轮渡老照片) 虽说革造反是当年唯此为大的事,但大串联的混乱,尤其是免费坐车,甚像北京还对串联的学生免费管吃管住,恐怕也是国家不能承受之重。
10月22日,《人民日报》借大连海运学院学生徒步来京之事发表社论:《红卫不怕远征难》。
说他们“不坐火车汽车,徒步行军进行大串联”,“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举”,号召“各地的革学生,在自愿和可能的条件下,也这样做”。
11月中,我的病情已有所好转,大家准备离开肥继续南下。
此时,中央发出了停止免费乘车串联的通知。
已经外出又不想徒步的学生,可以凭学生证免费领取返程车票。
我们耍了个滑头,与沪籍学生相互调换了车票,他们北上,我们南下,顺利地从肥混到了上海。
再次来到大上海,我们逛外滩,耍南京路,觉得玩够了,又想采取同样的办法继续往南边走。
我们和江西的学生换了车票,准备如法炮制去南昌。
不幸的是,在上海火车站准备登车时,我们的北方口音被精明的上海人识破。
无法南下了,不得已,又在上海滞留了一段时日。
(照片说明:上海外滩老照片) 五、开启“红色之旅”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到了12月,我们想尽办法,还是无法搞到南下的火车票。
玩心已野的我们,不甘心就这样返回北京。
我对们说:既然到处都有学生接待站,吃住不愁,咱们何不也响应号召,来个徒步行军,长征去瑞金、井冈山看看,既能开阔眼界,又能锻炼意志,何乐不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那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红色之旅”。
我们从上海出发,随身只携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和三条军用薄毯。
从最初勉强走四五十里到后来走一百六十里,我们斜穿浙赣,直抵瑞金、井冈山,历时两个月,步行近三千华里,直到来年春节,才带着满身的虱子回到北京。
记得从上海出发的那天,日丽风和,沪杭铁路沿线走着许多如我们一样的队伍,少的三五人,多的十几人,有的队伍还唱着歌,打着写有“长征”字样的红旗。
大家都是从上海出发的,学生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看上去倒更像是去度假旅游。
天,我们走了不到六十里,因为兴奋,路上并没有感到疲劳,晚上到达目的地,该洗脚睡觉了,才发现所有人都成了“炮(泡)”。
按书上介绍的办法,大家先用热水泡脚,再拿缝衣针挑出浓水,重要的是不能把皮弄破,否则疼死你。
一瘸一拐的我们又走了六天,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来到了“天堂”杭州。
杭州的冬天可真冷啊,尤其是雪后,屋里屋外一个温度,真让人受不了。
这是我次来杭州,虽然季节不甚理想,没有“暖风”,但我们依然醉了。
醉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醉于“山外青山楼外楼”诗意。
我们几乎玩遍了杭州所有的开放景点,一住就是七八天,还真有点不想继续往前走了。
(照片说明:大串联老照片) 离开杭州,沿着美丽的富春江溯流而上。
这是一条并不很长的河流,上通新安江,下接钱塘江,流贯富阳、桐庐两县。
沿岸青山夹峙,中嵌碧流,加之众多古迹,更增添了她凝重的文化积淀,自古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之说。
傍晚,我们落脚在富阳县一处传统的江南民居。
民居的布局和北京的四院有点相似,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院门开在中轴线上。
不同的是,四院是平房,我们住的民居是两层木板小楼,布局比四院更紧凑。
民居的院落不大,山墙形似马头,四周房屋围成的小院子称为天井,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老百姓称之为“四水归堂”。
很不习惯江南的潮气霉味,虽不是黄梅天,晚上睡觉总感觉被子湿漉漉的。
因为匆匆赶路,在途径富阳、桐庐、建德三县时,我们没有时间去凭吊那里众多的历史遗迹。
不过,对比北方冬季的萧条,行走在“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和新安江边,那清澈澄静的江水,那翠如黛抹的峰峦,那恍如画卷的南国村舍,早已陶醉了我。
(照片说明:江南风景) 我们买了三根竹扁担,模仿当地农民的样子,挑着简单的行囊,一颠一颤走在乡间小路上。
每到宿营地,件事便是将当天经过的地名和行军里程,用小刀刻记在扁担上。
我很珍重这条记载着我们“光辉足迹”的扁担,精心保存了好几年。
遗憾的是,在我去云南后,妈妈以为那就是一根普通的扁担,把它送给农村来的亲戚了。
离开桐庐、建德后,我们到了当时全国的新安江水电站,只可惜没看到开闸放水的壮观。
不过,当我们呼哧带喘爬上一百多米高的坝顶,眺望逶迤东去的一江碧水和秀色娟然的群山,美丽的景色依然让我们大呼过瘾。
未曾预料,数十年后,新安江水库有了一个更美丽的名字---千岛湖。
(照片说明:千岛湖风光) 在我提笔记述这一段经历时,一个小山村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晃动。
已经记不起山村的确切地理方位了,那一夜的感动,今天回味起来,觉得颇有点诗意。
那是江南一个冷雨潇潇的夜晚,我们一步一滑行进在盘曲的山路上。
夜已深,四周万籁俱寂,多么希望能快些找到一个安身之处,结束这艰苦的行程啊。
忽然,路边出现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他拦住我们,问明了情况,便执意要我们去他家过夜。
盛情难却,加上力尽体乏,我们欣然前往。
换下湿透的行装,坐在老人那间土坯为墙,茅草为顶的不太宽敞的小屋里,老人把南方农村特有的手炉递给我们取暖,和我们攀谈起家长里短。
不久,农妇为我们做好了饭菜,那是他们自己种植的菜蔬。
老人殷勤地劝吃劝喝,声调虽高,情亦动人。
夜深人静,躺在竹床上的我久久不能入睡。
夜风吹拂着窗帘翩然翻动,我们的心也象这窗纱一样不能平静。
(照片说明:江南民居) 六、有借无还自新安江后,我们的脚板已经完全练出来了,虽然还要照顾队伍中的两个女生,但走七八十里已不在话下。
徒步行军,能走会走是头等大事,尽管沿途有许多接待站,我们也必须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行军速度安排好每天的行程。
走冒了会错过接待站,保守了又浪费时间。
沿途的老乡真好,他们在接待站的墙上绘制了周边百十里的行军路线,有的接待站还油印了小地图发给串连的学生。
小地图不讲比例,只有若干简单的线条,上面标明了临近的接待站和主要村落的方位及里程,只要按图索骥就不会迷失方向。
我们走过的路大致有两类,一种是公路,另一种是乡间小路。
那时的国道、省道都还没有铺柏油,沙石路面也就勉强能错车。
公路边隔不远就有一堆沙石,经常看见有道班的工人往路面上铺撒沙石,然后再用石磙在撒了水的路面上来回碾压。
走公路比较省心,不怕迷失方向走冤枉道,偶尔有汽车呼啸而过,卷起漫天尘土,呛的行人喘不过气来。
好在那年头路上跑的汽车也少,半天不见一辆,基本上都是货车,印象中好像没看见小轿车。
最富诗意的行走当属乡间小路。
浙赣一带多丘陵,尽管时令已进数九,所经过的山,依然翠峰如簇,所遇到的水,依然清似碧玉,令我们这些看惯了北国风光的学生,不免生出一种秀色可餐的感觉。
就是在这一条条盘旋迂回的山蹊野径上,同行的女生教我学唱了俄罗斯民歌《小路》。
直到今天,每当唱起“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伸向迷雾的远方”时,我都会想起浙赣丘陵那些羊肠百转的山路。
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在村舍间的田埂小道上,你向老乡打听去某地还要走多远,老乡会很认真地指明方向并告诉你:“还有二十里。
”你沿着他指的路走了半小时,再问碰到的老乡,他很可能还会说:“不远了,只有二十里了。
”闹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了多远,还要走多远。
那时的农村太过闭塞,而丘陵地带的南国乡村完全不同于北方,别说公路,连像样的大道都少有,很多人一辈子行不离乡,足不出县,囿于方圆百八十里的小圈子自给自足,距离的概念也许就淡薄了。
(照片说明:我在串联途中的留影) 解决了走的问题,吃住问题相对简单,不用我们过多操心。
长征途中的接待站大多设在乡间农村,饭菜既简单也便宜,早饭五分钱,中、晚饭一毛钱,每顿交二两粮票,基本上是清水熬白萝卜片,再加上一碗糙米饭。
我那时只习惯面食,又不喜欢吃萝卜,只好拌点菜汤扒拉几口完事。
实在饿的受不了,就买点儿农村的土制糕点解解谗。
住的条件更简陋。
大多数接待站没有床,好点儿的给张铺板,发条脏兮兮的床单和薄得不能再薄的小被子。
我们经常把接待站发的被子当褥子,垫在铺板上和衣而卧,再盖上自己带的军用毛毯。
遇到条件差的接待站,便只能睡稻草了。
徒步串联,洗澡是妄想,所有人身上无一例外都生了虱子。
难得赶上投宿早,太阳又好的日子,我们便脱了衣服捉虱子,用指甲挤衣服缝隙里的虱子卵,模样很不雅。
如果碰到接待站的铺板里有臭虫就更惨了,浑身上下被咬的大包连小包,一夜别想睡好觉。
所幸臭虫不沾身,不会一路跟随我们。
这次出门,时间大大超出了行前计划,走到江西境内时,口袋里的钱和粮票都不足以支撑我们继续前进。
如果停下来通知家里寄,来回信件怕要走半个月,太耽误时间,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借”。
向谁借?当然是向政府借。
当年,为了鼓励青年学生步行串连,政府允许学生凭学生证借钱借粮票。
只是能借到的数额有限,日后回学校也必须再寄还给原出借单位。
我们出来都没有带学生证,随身只有自己印制的所谓红卫证。
惴惴不安地前往试探,不承想还真借到了三十块钱和几十斤粮票。
坦白地说,我们是有借无还。
学校后来收到过几封外地寄来的催还粮款的信件,但没有我们的,因为在我们的红卫证上,北京石油附中被改成不在册的“首都红卫战校”,而我们自己也没记清楚借我们粮款的具体单位。
我和同行的两个男生都是新四军后代,在经过江西上饶时,特意去看了看那里的集中营遗址。
集中营是国民发动皖南事变后关押新四军的魔窟,囚禁着叶挺军长和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有近200名烈士惨死在国民屠刀下。
我父亲是那场事变的幸存者。
离开上饶,我们经横峰、弋阳到达贵溪,教我唱歌的那个女生病倒了。
她的身体状况一直欠佳,能走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看来只有让她先回家了。
贵溪没有到北京的火车,我们一行放慢速度捱到鹰潭,那个女生由她妹妹陪同,两个人乘坐从厦门始发的火车返回了北京。
(照片说明:停止串联的文件) 七、不到井冈非好汉只剩下我们三个男生了,没有了任何病痛的拖累,我们甩开大步,早起晚宿,一路向南,疾步行走在江西多彩的土地上。
江西的冬天并不很冷,朗天白日下行军,秋裤被汗水打湿,黏在了腿上,走路很费体力,加上视觉的疲劳感,走几十里便感觉有点累。
为了尽快赶路,我们天不亮就出发,经常走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收脚住宿。
行军走夜路,效率是非常高的,走得最远的,我们凌晨三点多离开接待站,子夜时分才休息,在起伏的丘陵间,我们足足走了一百六十里。
行军路过一片红土丘陵,公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粉红色小山包,寸草不生,就像一个个刚出屉的馒头,圆咕隆咚怪好看的。
爬上山丘,会看见一条条被独轮车压出的深达两三厘米的车辙。
想像着江西老俵光着脊梁,前拉后推的情景,不禁感叹:这地方太穷了。
将到瑞金前,路过著名的大柏地。
一场新雨刚停,我们走进那个叫前村的小山村,抚摸着墙壁上清晰可见的弹孔,望着雨后的七色彩虹,吟咏着毛主席“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诗句,仿佛走进了倒流的时光。
从鹰潭到瑞金,六百五十多里路,我们只走了六天。
到达瑞金后,我们在叶坪和沙洲坝瞻仰了毛主席故居、红军烈士纪念塔、苏维埃政府旧址,还有那口刻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石碑的水井。
在瑞金小住了几日,我们又乘汽车经于都到了赣州。
赣州虽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我却全无印象了。
四十年前的“大串联”,因年代久远,许多经过的地方和经历的事情都忘记了,只有写进诗词中的个别地点和事件记忆深刻,犹如昨日。
我们在赣州休息了几日,又辗转向着井冈山进发。
(照片说明:大雪中的井冈山) 走了没几天,前方不断传来劝阻的信息:井冈山人满为患,且气温骤降,各地朝拜的学生在山上已无处避寒、无粮可吃,军队正派直升飞机紧急调运帐篷和粮食,所有正向井冈山进发的学生不要再上山了。
紧急通知被写成大字报张贴在沿途各接待站,许多准备上山的学生闻此消息便打了退堂鼓,而我则喜形于色:现在,山下的人不敢上山,山上的人正在陆续下山,待我们几天后到达,井冈山不正是一座空山吗? 在一场纷飞的大雪后,我们登上了井冈山。
昔日峥嵘的岩崖已是粉塑琼雕,纷华耀眼,山涧的飞瀑也变成了洁白的冰帘。
放眼望去,百里井岗似银蛇狂舞,玉龙飞腾,一派壮丽景象。
最奇的是那些被大雪压弯了腰的井冈翠竹,碗口粗的竹子被厚厚的积雪压成了倒U字形,呼啸的山风吹来,翠竹猛然挺起腰身,抖落浑身的积雪,傲然于皑皑山岭之间。
冒着盈尺的积雪,我们奋力攀上了黄洋界哨口。
但见雾气象海潮般在山谷间飘荡,低垂的白云抚拥着寒雪。
遥望群山,盘旋迂曲的山间小路、遗存的作战工事在白雪的掩盖下隐约可见。
此时此地,能不想起毛主席《西江月.井冈山》的豪迈?我们仿佛看见了在硝烟中飘舞的战旗,看见了在隆隆的炮声中逃遁的敌军。
从海拔1484米高的黄洋界下到海拔826米的茨萍,老乡指着干涸的稻田告诉我们,前些天,那里搭满了直升飞机紧急运来的帐篷,每个学生只有一条薄毛毯,数以万计的学生只能冒着严寒委屈在里面。
而眼下,井冈山已没有多少学生,我们居然被安排住进了高级宾馆,还睡上了钢丝床(即我们今天的弹簧床,只是没有现在的精美舒适),那份乐呵就甭提了。
上了井冈山,南瓜红米饭是必须吃的,算是体验一把当年老一辈革家创业的艰辛。
我上小学时曾有一篇课文,名字叫“朱德的扁担”。
因为这篇课文,我们从黄洋界下来时,还特地瞻仰了一株树皮皱纹很深的古槲树。
据说,那是毛泽东、朱德当年率领红军战士挑粮上井冈山的休息处。
1967年2月8日,除夕。
结束了难忘的“红色之旅”,我们赶在春节前回到了北京。
刚进家门,母亲就把我赶进卫生间,让我把身上穿的和带回的衣服都扔到一个大盆里。
母亲用开水烫了一遍又一遍,衣服上全是虱子。
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洗澡了。
(照片说明:回到北京和同学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