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南平松溪旅游景点

1年前 (2024-04-22)
走进福建南平松溪旅游景点叩 白马山 白马山是松溪境内一座著名的山峰,与湛卢齐名,位于松溪城东北,距县城 20公里。
自古以来,白马山就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色,奇特的悬崖绝涧,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白马山风光处,是那岩断壁形成的许多奇峰绝景。
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头狮子",即十座山崖,十分雄伟壮观。
崖顶多青松,郁郁苍苍,枝干挺拨,枝叶茂拨,枝叶茂盛,好似雄狮毛倒竖,昂首凌空,有奋然跃起之势。
山上有六福寺(原名白马庵),山顶有清道光六年(1846年)建造的仙阁,可远眺渭田、旧县、花桥、祖墩四乡。
东旧县乡游墩村上门坑,西郑墩镇青山村底源,南黄沙村横坑,北招沙甲村大林坑。
总面积3250公顷,其中核心区1096公顷。
主要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2002年底被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
白马山上"雄狮"吼。
白马山中还有一座古庙,叫久福寺,(1369)扩建重修。
现该寺仍为境内著我旅游景点,每当夏秋季节,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
久福寺   久福寺,俗称“白马庵”,四周风景如画,沿山奇岩怪石,翠竹婆娑,古树参天,山花芳草,馥郁芬芳。
自马寺隐于深山密林之中,十分幽静,游人四时不断。
该寺始建于元朝正25年(公元1365年)。
明洪武二年重修(公元1369年)。
清康熙九年加以扩建,有佛堂僧舍多座。
1967年多数古建筑被毁。
1979年群众募缘重建,是该县名山古刹之一。
山门使用方整青石砌成,雄伟壮观,中间直立一块青色花岗石,石上刻有“蓬莱境”三字,横楣刻有“别有洞天”四字,极其精美。
楹联“庙貌重新结福地、佛光普照成洞天”,字体工整劲秀。
进山门为砖面空坪,上石阶进入正门,上书“白马山久福寺”五字。
正厅内左右为走廊,两侧天井中种有30多盆兰花。
往里为正殿,门上悬有大匾一块,上书“大雄宝殿”四字,左右楹联“庙貌乾坤悠远,威灵古今光昭”皆系皆系楷书,稳健有力。
正中有三尊像,两旁十八罗汉”皆站立,如常人高大,个个面目奇特,冲态各异,栩栩如生。
整座寺庙极其宽敞舒适。
狮子岩位于久福寺西南。
若登仙阁俯视,酷似一只昂首腾空的雄狮,上接云霄,下临深渊,极为险峻。
相传吕洞宾骑狮过此,遇狂风暴雨,下骑避雨。
等雨过天晴,发现天狮已变成石头,只好腾空而去。
媒人岩位于狮子岩附近,其有如人形,好事者名之为“媒人岩”。
相传青年男女欲寻找心上人,站在对面山头,向媒人岩”连掷三块小石,若能投中头部者,必遇月老为之牵线,成就美满姻缘,永结百年之好。
龙头山(鸾峰山) 龙头山又名鸾峰山,位于城东40公里渭田镇境内,是松溪县最高的山头,海拔1349米,山势雄伟,气势磅礴,登临仙阁可观赏旭日初升,云海变幻等奇景。
湛庐山 湛庐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松溪县茶平乡。
主峰湛云峰海拔1230米,距县城12公里。
山中森林蓊郁,泉鸣鸟语,常有云雾浮凝,若当春,若经秋,炫耀百状。
  湛庐山是我国历史名山,相传为春秋时越人欧冶子铸剑之地,今炉冶遗迹尚存。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曾筑吟室于山半,寄寓讲学。
明儒杨缨就其址建续贤庵,其后人又改为杨氏书室、湛庐书院,以传播文化。
 山上清泉潺潺,树木苍郁;古道幽深,群峰林立。
主要观有湛峰、玉女峰、剑峰和铸剑炉、欧冶祠、欧冶洞、九曲岭、试剑石、清凉寺、湛庐书院等“三峰十六景”。
早在春秋时期,湛庐山有“天下名剑山”之誉称。
湛卢山中有清凉寺,建于唐中宗龙年间,历经修缮,今犹完好。
佛阁经堂,飞檐逐云,既入山门,顺回廊直入大雄宝殿,两厢及后院为游客休之所,凡九十九间,处处相通,可容千人住宿。
每逢盛夏,远近游客,不顾劳累,翻山越岭,策杖攀藤,兴致勃勃,来此探胜。
宋元符二年,为纪念县人周才在山上祈雨,在旧址上重建,经历代扩建,有下、中大殿及偏殿、僧舍禅房数十间。
殿中从奉弥勒、天王、三宝、观音、罗汉等佛像。
续贤庵(又称中庵):为北宋理学家杨时的七世孙杨缨就任湛卢山长时所建,并撰有"续贤庵记"。
奎光塔 高高屹立在城关西门虎头山,建于清道光五年。
塔为六角形,分七层,中空。
循腹壁石级左旋而上,直升塔顶。
各层原有楼层,各面有门窗、佛龛等。
奎光塔雄踞松溪河深潭之旁,遥对湛卢之峰,落日夕辉,余光掠影,令人流连。
塔的各层有回廊环护,任尔南北西东,放眼远眺,低首俯瞰,尽览松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