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哥还小

1年前 (2024-04-22)
那时候哥还小夏子墨   童年时的记忆是难忘的,难忘的原因好像很简单,就是因为那时的天真与快乐。
夜色中,心头忽然涌起童年里的诸多乐事,那些乐事导致自己的情绪很是高涨,以于兴奋中再无了困意。
抑制不住心里的涌动,情不自禁的要书写出来。
也许自己的那些快乐在他人眼中算不得快乐,然而在我心中,那时候真的很快乐,并且很幸福。
  那时的快乐在一年四季中都有。
不管是春季的花香,还是夏季的燥热;不管是秋季的收获,还是冬季的寒冷。
四个季节,丰富了童年时的生活,也丰富了今夜自己的心情。
  【春季,制造一份温馨的快乐】  农村的春季大人是忙碌的,播种犁地。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则是最好的季节。
柳枝吐绿的时刻,正是儿们爬上爬下的快乐。
  拧下一枝绿柳,精心用小刀割成四五厘米长短的小段。
然后用手用力搓柳枝的皮,轻轻一拉,一个绿油油的柳笛就出现了。
吱吱的吹响那柳笛,心中的那份快乐无法释放了。
或逐或戏中,柳笛被我们拧到柳叶彻底展开的那刻才结束。
  如果稍微有点温度升高,就将四五枝六条拧成一个头部大小的圆圈,然后枝繁叶茂的戴在头上。
美其名曰最凉快的帽子。
当然,这种做法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有关,那时候战士伪装的时刻,头部就往往戴着那样的帽子……于是乎,戴那种柳条帽子的时候,心中还有一股圣般地感觉。
  于春天里的花朵,更是让儿时的自己为之兴奋。
因为年纪小,自然也不会知道爱惜花草一类。
看见好看的花朵,不管不顾的就会顺手掐下。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种花,们将它称之为酒盅。
在花朵与花瓣底部分开之际,迅速放入嘴中一吸,一股甜甜的滋味直接流入心底。
称呼它为酒盅,也是因为它的那种甜滋味。
那些时光,今天回忆起来是人生中的温馨。
  【夏季,享受一份清凉的快乐】  进入夏季,柳笛与已经远去了。
放马、玩水,与下水捕鱼则成了主旋律。
  8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估计没有几个不知道放马。
那个时候,农村里一个家庭的劳动力就是骡马。
可以没有电视,可以没有风扇,但是家中不能没有一头骡马。
好像记忆里很清楚,那时候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标准就是有没有一头健壮的骡马。
因为重视,所以孩子时期的我们也被大人熏染了。
对马儿的感情那叫一个深沉。
放马,则成了最好的表达方式。
  在被家人认定已经可以将耕牛牵出的年纪下,放马也给了儿时的自己很多乐趣。
所谓放马,其实不解释也都清楚吧。
牵着自家的马儿,找一处青草茂密的地方,或将马固定或信手由缰,让其饱餐一顿。
记得那时候,儿们是集体出去放牛的。
放马也是讲规律的,上午八点以后出十一点前归,下午四点以后出七点以前归。
原因很简单,八点以前青草有露珠,害怕马吃坏了胃,而十一点以后则是温度极高了,高温下马儿不老实吃草的。
下午四点以后出去,也是因为温度问题,而七点以前回家则是因为安全问题了。
  说到放马中的乐趣,那就是将马儿固定起来的时候。
哥几个会钻进树下拉呱,也就是胡扯加吹牛。
夏日的树荫下,山南海北的吹牛中,你能说这不是一种清凉的快乐吗?在这期间,我们还可以趁着放马的机会下水洗澡。
平日大人管得紧,不让下水玩水的。
说是害怕犯了水官,要淹死的……  不过在放马时则不然了,脱离了大人的视线,再加是好几个在一起。
于是,偷着下水洗澡就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
好像那时候的池塘特多,水也特清澈。
而今日则无法还原了,农村洗个澡也得去浴室或者使用太阳能了。
少了那份在池塘中的自由。
  那个年纪里,好像鱼儿也特别多。
于是,捕鱼又成了继放牛与池塘洗澡后最好玩的事。
如果在那时,你走过那个地方,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黑不溜秋的毛孩子,钻到一个泥塘或者沟渠中,争先恐后的捕着小鱼,并且脸上无一不是泥巴点点,还有偶尔的争吵说“这是我先看见的,归我……”想想心中就很乐,怎么那个时期的场景今天再也不见了呢?不知道是水少了,还是鱼少了,或者是我们变了……  在那个年纪的夏天,还记得晚上黑灯瞎火的捉那知了猴,还记得被人追的屁滚尿流的偷瓜行动,还记得晚上走夜路害怕有鬼……少年时期的夏季哦,感觉不到炽热的温度,享受着的全是清凉的快乐!  【秋季,品着那种幸福的快乐】  夏季的快乐还有享受够,秋季转眼而了。
想到秋季,记得儿时的快乐更多。
捕蛐蛐,抓蚂蚱,烧玉米,折玉米秸秆当甘蔗……  捕蛐蛐,不知道有多少人做过。
反正记忆里那个时候村里的儿们都去过。
晚上,打着一个放电池的铁皮手电筒,追寻着蛐蛐的叫声,蹑手蹑脚的扑到再爬起……可好玩的事儿呢。
那时候的捕捉,不是为了别的,也许捕捉到了转眼就会捏死,不过却满足了一份对秘的好奇之心。
就是纳闷为什么那么小的一个东西,居然能发出那么大的声响……   于抓蚂蚱,也在记忆里面。
肥硕的蚂蚱在秋天已经很笨拙了,捕捉起来很是轻松。
接二连三的捉起一窜,然后升起野火,将蚂蚱放入火中烧烤。
一会儿的功夫,香喷喷的烧蚂蚱就被我们狼吞虎咽的下肚。
于滋味如何,那时候的我是无法言明的。
只是今天回忆起时,感觉那是一种纯正的香酥。
  烧玉米与折玉米秸秆,严格说是破坏行为。
偷偷摸摸地钻进别人家的地里,找那种嫩绿皮色的玉米,然后用木棍挑着,或是回家偷着烤或是哥几个干脆在野外生火烤,黑乎乎的嘴巴就是那时快乐的最好证明。
不过也正是这个印记,往往会在回家后挨一顿胖揍或者臭骂。
讲不应该去祸祸庄稼。
与烧烤未成熟的玉米一样,将玉米秸秆当甘蔗吃,也是挨骂的一种。
不过挨骂归挨骂,那种甜丝丝的味道却到今天还能回忆起。
  在秋季,还有一道乐事,即用水灌鼠洞。
秋季,不但是人类的收获季节,包括地里的那些田鼠,也是忙碌着收获,贮备过冬的粮食。
于是,儿们往往会找一个沟沿或者高处的鼠洞,先是一顿大水猛灌,然后将田鼠驱逐出洞穴。
继而将粮食掏出……呵呵,好像那时候比今天还懂事,知道粮食的金贵!  一个秋季,好像所有的快乐都是与吃有关。
不过我清楚,那不是因为馋嘴呢,而是因为孩子时期的天性。
能够吃到嘴里的快乐,我想那就是一种幸福的快乐!   【冬季,沐浴着一份别样的快乐】  一眨眼的功夫,冬季带着它独特的气息而。
寒冷是不消说了,不过快乐却不得不提。
堆雪人,溜冰,以及扣鸟,更是一份别样的快乐。
  堆雪人,是个技术活。
那个时候,往往是好几个人作的。
一个人摆不平。
缤纷大雪还未停止,我们就倾巢而出了。
虽然家里的大人阻拦,却总是趁着他们一不留就溜出家门。
  先是用铁锨拍打出一个小圆球,然后在雪中滚动,滚到直径大半米左右的光景,然后几个人小心翼翼的放置一处不容易被阳光晒到的地方。
几个人分工而做,有做头的,有做胳膊的,还有回家偷草帽与胡萝卜的……胡萝卜不可缺少呢,将其按在雪人的脸上当做眼睛,煞是好看。
当然,后来改进了,用墨水在雪人脸上画眼……虽然一个雪人做的时间很长,每个人也很累,但是在制作期间却不会有人耍滑头。
都是实心实意的在用心做。
不过雪人的存在时间实在短暂,以于某段时间我们对它再也没有了兴趣后,于是,溜冰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溜冰,在大人眼中可是最危险的了。
因为孩子们不知冰层的厚薄。
不过同偷玉米堆雪人一样,他们的担心却控制不住我们溜冰的热情……看吧,冰面上一个个都是英雄一般,嗤嗤的滑着。
虽然会有啪叽摔倒时刻,但是却没有会哭鼻子!在有雪的季节里,那时候就是喜欢与雪紧密拥抱。
除去滑冰与堆雪人,好像吃冰凌也是我们的爱好。
雪后天晴,第二日,屋檐下或者树枝头就会有或长或短的冰挂。
而那时的我们,往往就会趁着家里人不在偷着吃。
嘎嘣嘎嘣在嘴里的感觉,那叫一个爽!  扣鸟,我也做过。
一个筛子,加一根十几厘米的小木棒,再加一把粮食和一段长绳,扣鸟的工具就齐活了。
在院中,将木棒支起筛子,筛子下面撒上粮食,然后再加长绳系于木棒中间,自己则抓住长绳的另一端躲入屋内或者门后,一切就绪,就等着馋嘴的鸟儿进筛子了。
如果有馋嘴的鸟儿进入筛下,长绳则使劲一拽,扣鸟行动就算成功。
不过在我记忆里,我的行动与前面提到的那位一样,总是性急,往往捕捉不到……   上面说的这几个,都是冬天里的经典快乐场景。
还有些许快乐,因为记忆的模糊与懒得回忆而不再提及了。
总而言之,在冬季里的童年,我感觉那是一种沐浴在快乐之下的味道。
因为冬天的特殊性,所以也可以说冬季,童年被沐浴在一种别样的快乐中……  转眼间,自己已经走过了人生中的几十个四季,如果说要我找个印象最深的四季,我想我还是选择童年时的四季。
虽然那时年少无知,但却能知道那时的自己很充实,也很单纯。
四季如歌,莫不是那歌声仅仅在童年的四季中才有……好像也不能这样讲,貌似每次经历的四季中都有让自己难以忘记的东西。
关于太在意自己儿时的那份快乐,也许是因为自己心中那份未曾泯灭的童心。
也不对,如果童心未灭,我怎么也有了那种成年人的贪欲与虚荣之心……快乐的四季中,我知道,也许那是因为那年哥还小!  罢了,懒得去纠结这些问题。
庆幸的是自己还能回忆起儿时的那些场景,也不枉今夜的失眠了。
听一首歌 恋一个人守一座城 等一个回忆每一首歌的歌词中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生活可以无尽平庸,但总要有梦想夏子墨邀您共享音乐美文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