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爱国奋斗典型人物事迹都在这里!
1年前 (2024-04-22)
你应该知道的爱国奋斗典型人物事迹都在这里!建宣传平台 爱国奋斗精,是时代永远的主旋律!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的重要指示精,加强团结服务知识分子,推动知识分子树立牢固的家国情怀,日前,中组部、中宣传部统一部署,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所委按照集团公司组的统一部署,也下发了相关工作实施方案,所属各(总)支部通过宣传教育、讲述活动和岗位践行等形式,全员在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中发扬爱国奋斗精。
小编对爱国奋斗精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了初步整理,我们一起来学习—— 【楷模人物篇】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 50年代初,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等方面考量,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
1956年,6000多名交生坚定不移跟走,从黄浦江畔一路向西,为建设祖国挺进大西北。
迁校62年来,西安交大创造了29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26项获国家“三大奖”;培养超过25万名毕业生,其中40%留在西部地区工作,培养出的34位两院院士中,有近一半留在西部。
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通大学委常委会批准,“西迁精”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图为1959年,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阅读室的同学们在埋头学习) 【黄旭华】 黄旭华(1926.03.12- )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黄旭华一生都在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呕心沥血,与惊涛骇浪做伴,30年没有回过老家。
他默默奉献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作为我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黄旭华为我国代核潜艇的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的贡献。
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十大海洋人物”、“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 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我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研制领域,我的一生没有虚度。
——黄旭华 【黄大年】 黄大年(1958年8年28日—2017年1月8日),知名战略科学家、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
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生一息。
黄大年58岁的生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丰碑。
“人的生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 ——黄大年 【760所抢险救灾英雄楷模】 8月20日,停泊在中船重工760所码头的国家某重点实验平台在台风巨浪的袭击下出现险情,同时有4名人员被困于平台之上。
危急时刻,为了国家财产,为了军工装备,为了同胞生,760所委委员、副所长、研究员黄群等12名同志紧急前往码头抗险救援,黄群、宋月才、姜开斌3名同志英勇牺牲。
【精事迹篇】 【“两弹一星”精】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
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9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并且,将“两弹一星”精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民族精。
(图为1964年10月16日,中国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图为1967年6月17日,我国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爆炸) (图为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核潜艇精】 核潜艇精,是在创建和发展我国海基核威慑和核反击力量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财富,集中展示了海军核潜艇部队广大官牢记圣使、勇闯深海大洋的胆识、血性和豪情,生动诠释了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实践内涵。
组建以来,一代代核潜艇官始终牢记的嘱托,用热写忠诚,用生践行使,为铸造中华民族海上核盾牌无私奉献,先后圆满完成91昼夜水下长航、大深度极限深潜等一系列重大任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18项。
【中国载人深潜精】 中国载人深潜精,是集团公司“蛟龙”人奋斗十年,在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中,用实际行动浇铸的“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
2012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再次冲破7000米深海,达到7035米,完成了全流程功能验证等各项深海科考试验,顺利返回海面,标志着深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拥有世界上作业深度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中分肯定,并于同年授予七位同志“中国载人深潜英雄”、蛟龙号海试团队“中国载人深潜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三线精】 三线精,指的是自1964年起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者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前仆后继、艰苦创业的革精,形成的宝贵精财富。
据统计,整个三线建设横贯3个五年计划,国家累积投资2052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39%。
先后建成了10条总长8046公里的铁路干线,建设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配置了数十万台(套)当时国内进的技术装备,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在崇山峻岭中拔地而起。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始终贯穿着伟大的爱国奋斗精。
把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需要我们更好弘扬爱国奋斗精,让奋斗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本期编辑:缪珊 周肖磊
小编对爱国奋斗精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了初步整理,我们一起来学习—— 【楷模人物篇】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 50年代初,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等方面考量,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
1956年,6000多名交生坚定不移跟走,从黄浦江畔一路向西,为建设祖国挺进大西北。
迁校62年来,西安交大创造了29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26项获国家“三大奖”;培养超过25万名毕业生,其中40%留在西部地区工作,培养出的34位两院院士中,有近一半留在西部。
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通大学委常委会批准,“西迁精”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图为1959年,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阅读室的同学们在埋头学习) 【黄旭华】 黄旭华(1926.03.12- )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黄旭华一生都在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呕心沥血,与惊涛骇浪做伴,30年没有回过老家。
他默默奉献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作为我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黄旭华为我国代核潜艇的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的贡献。
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十大海洋人物”、“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 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我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研制领域,我的一生没有虚度。
——黄旭华 【黄大年】 黄大年(1958年8年28日—2017年1月8日),知名战略科学家、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
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生一息。
黄大年58岁的生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丰碑。
“人的生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 ——黄大年 【760所抢险救灾英雄楷模】 8月20日,停泊在中船重工760所码头的国家某重点实验平台在台风巨浪的袭击下出现险情,同时有4名人员被困于平台之上。
危急时刻,为了国家财产,为了军工装备,为了同胞生,760所委委员、副所长、研究员黄群等12名同志紧急前往码头抗险救援,黄群、宋月才、姜开斌3名同志英勇牺牲。
【精事迹篇】 【“两弹一星”精】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
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9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并且,将“两弹一星”精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民族精。
(图为1964年10月16日,中国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图为1967年6月17日,我国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爆炸) (图为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核潜艇精】 核潜艇精,是在创建和发展我国海基核威慑和核反击力量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财富,集中展示了海军核潜艇部队广大官牢记圣使、勇闯深海大洋的胆识、血性和豪情,生动诠释了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实践内涵。
组建以来,一代代核潜艇官始终牢记的嘱托,用热写忠诚,用生践行使,为铸造中华民族海上核盾牌无私奉献,先后圆满完成91昼夜水下长航、大深度极限深潜等一系列重大任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18项。
【中国载人深潜精】 中国载人深潜精,是集团公司“蛟龙”人奋斗十年,在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中,用实际行动浇铸的“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
2012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再次冲破7000米深海,达到7035米,完成了全流程功能验证等各项深海科考试验,顺利返回海面,标志着深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拥有世界上作业深度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中分肯定,并于同年授予七位同志“中国载人深潜英雄”、蛟龙号海试团队“中国载人深潜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三线精】 三线精,指的是自1964年起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者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前仆后继、艰苦创业的革精,形成的宝贵精财富。
据统计,整个三线建设横贯3个五年计划,国家累积投资2052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39%。
先后建成了10条总长8046公里的铁路干线,建设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配置了数十万台(套)当时国内进的技术装备,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在崇山峻岭中拔地而起。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始终贯穿着伟大的爱国奋斗精。
把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需要我们更好弘扬爱国奋斗精,让奋斗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本期编辑:缪珊 周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