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

10个月前 (04-22)
锦溪水洁冰清(拒私聊) 锦溪古镇地处江苏省昆山市西南,距上海浦东机场100公里,无锡机场75公里。
锦溪古镇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留存诸多人文景观、古迹名胜和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建筑。
著名的景点有通御院,陈妃水冢,莲池禅院等。
中文名称锦溪古镇地理位置江苏省昆山市气候类型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历史沿革早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锦溪就有先民存在。
吴越春秋成为集镇,地属会稽郡。
三国到唐代地属吴郡,五代属苏州。
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御名陈墓后即以南北市河为界分县而治,河西上塘属长洲县,河东下塘属昆山县。
1952年9月,吴县境陈墓、周庄以及明镜、长白、狭港等2镇6乡划入昆山县,原昆、吴两县陈墓镇并上升为昆山县直属陈墓镇。
1985年2月,实行镇管乡体制,淀西、陈墓两乡并入陈墓镇。
1992年10月,更名为锦溪镇。
锦溪古镇旅游起始于1995年。
2005年,锦溪古镇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2008年,锦溪古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建筑布局锦溪古镇境内湖荡密布,河巷纵横。
南有五保湖,淀山湖,西北有陈湖。
古镇的内河道长达6公里,形成了锦溪河湖相通、泽浸环镇、街巷依水,桥巷相连的典型江南水乡风貌。
锦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大多数居民因水而筑,临水而建,房屋多为一、二层的砖木结构,青瓦白墙,临水开门窗或建筑水埠码头。
两条沿河的街道形成了古镇的主要商业街。
景区景点通御院通道院原名“天庆观”,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南大街西首,南宋始建,元、明、清历代曾扩建,今存东岳殿及山门,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批文物保护单位。
[12]陈妃水冢陈妃水冢在锦溪镇南五保湖中。
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立水冢而葬。
1992年重修。
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莲池禅院莲池禅院位于锦溪镇南首五保湖畔,始建于南宋,占地面积5111㎡,建筑总面积1400㎡。
[14]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南北走向跨于油车港上,桥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由郭子敬出资建造,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
现存的天水桥是单孔拱桥,除桥拱为青石质地外,其余由花岗石构成。
桥长17.2米、宽2.7米、净跨6米、矢高3.1米。
普庆桥普庆桥又名俞家桥,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年间重修。
桥为花岗石质地,单孔拱桥,东西走向,跨于市河上。
桥长18.5米,宽2.8米,净跨6米,矢高3.75米,保存基本完整。
有桥联 “两岸烟飞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之句。
2005年12月公布为昆山市批控制保护建筑。
里和桥该桥又称南塘桥、南观音桥。
建于南宋,坐落在古莲池西侧的三图河上,为明代“锦溪八景”之一,“古井风亭”所在地,十眼桥十眼桥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南,架于坟塘港五保湖口,南北走向。
桥长52米、宽2.8米、高3米,主孔跨度3.5米。
九墩十孔。
桥墩采用条石整齐叠砌,结构坚固。
建国后,几经修缮,现保存良好。
文昌阁文星阁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古莲池畔。
始建于明朝,为三层楼阁式建筑,砖木方形结构,飞檐翘角,高15.6米,总面积约200平方米。
历史上曾几经修葺。
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