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家访——宁安二中曹婷婷

1年前 (2024-04-22)
一次特殊的家访——宁安二中曹婷婷宁安二中   5月3日清晨,我和刘校长凭借着一腔爱生之情和师者使,来到我班李同学家中,开始了一次特殊的家访。
  这次家访特殊是两个方面,一是家访是我和家长,多次沟通后的双向选择,是家长的强烈诉求,是我的一次实践探索,更是家校共育的有效平台,是一次专项救赎吧!二是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为了避免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我们既没有留存视频材料,也没有拍下照片,只是纯粹的进行了,一次与孩子的心灵交流,与家长的真诚沟通。
  周三凌晨的一条条信息惊醒了还在沉睡的我,无助的家长惊慌的向我诉说着她的无奈,她的恐惧。
老师:"救救,李某某吧,老师,他身体根本没有病,这是网瘾呀!为了手机,他已经不是他了!要开学了,我拿走了他的手机,他居然站在窗边拿跳楼威胁我。
他说他不去上学,他每天只想躺在床上玩手机。
手机就是他的,甚连饭都可以不吃,一整天一句话也不说"。
听着电话中这位语无伦次嚎啕大哭的母亲的倾诉,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迅速向二中主抓德育的刘军校长进行汇报。
经过与家长的多次沟通交流,心理疏导经验丰富的刘校长,最终明确了我们与李同学的交流方向。
  来到李同学的家中,尽管这位父亲很热情,但面色苍白,精萎靡,不时叹气的母亲,低头不语,久久不愿从被窝出来的孩子,仍能使我们感觉到家中异常紧张的气氛,按照事先的商议,我们避重就轻的启发去孩子讲话。
当发现孩子不愿让老师同学知道他的网瘾时,我们看到了希望。
紧握着孩子的手,轻抚着孩子的头,一句句有意无意的交谈唤起了孩子对外界的关注,他终于开口了,他想哥哥,他想去看看哥哥生活的地方,一直沉默的妈妈脸上终于有了光彩。
  这是一次特殊的家访,但是孩子的寥寥数语,家长的丝丝笑容,让我们颇感慰藉,也许,这就是入户家访的现实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