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孩子有效阅读的五种方法

1年前 (2024-04-22)
阅读分享:孩子有效阅读的五种方法漫画周刊•艺术教育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 董 卿 方法一:制定读书计划阅读内容、阅读量、阅读时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拿破仑曾说:"成功不是站在自信的一方,而是站在有计划的一方。
"计划能使自己明确目标,循序渐进,提高效率,增强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效习惯。
计划主要包括"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及"阅读量"。
1、阅读内容内容上,建议以文学作品为主兼及其他(自然、科学、历史等)。
首先由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或由感兴趣的人物传记入手,因为这样的书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能使读者处于思想者、英雄、伟人的状态中,从而汲取精营养,如比尔·盖茨,他小时候就极为热衷于阅读人物传记。
其次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系统的读、读系统的" 中外之"书中之书"。
2、阅读时间时间上,建议分散和集中相结:分散就是利用点滴时间,见缝插针,读上一段亦或一两句,古人就有"三上(宋代欧阳修:马上、枕上、厕上)"、"三余(三国董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读书之说;集中就是利用假期读大部头作品,特别是每天抽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读,建议放在临睡前,因为心境不宁不能读书,功利浮躁不能读书,灵魂纷乱不能读书。
读书需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日常的喧哗里,常常是融不进须臾的宁静,而晚上入睡前,当是中最为宁静之时,可谓是大好的读书时光。
如果每晚能读15分钟,一年就是5475分钟,近92个小时;如果每分钟读300字,那么就是160余万字。
如果10万字一本书,那就可以少读16本书,三年下来就是48本书,如果这48本都是经典之作,那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呀。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曾做过类似的阅读统计,告诫学子在阅读上"坚持不辍,积少成多"。
3、阅读量阅读量上,建议每天定下一个常量,比如两千或三千字,有空就多读点,忙就少读点,容易的多读点,难的少读点,每天一统计,每周一统计,每月一统计,这样你会发现,只要坚持下去,效果连自己也会感到吃惊。
方法二:学会读一本书粗读、细读、复述、运用1、粗读留意文中的"路标"。
当拿到书后,首先概括的读一读书的前言、后记、摘要、目录,使自己对整本书有个大体了解。
2、细读要从头到尾的仔细阅读,对重点的、难理解的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圈重点、划杠杠。
尽可能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起来。
3、复述离开书本去回忆书的内容,就象俗话说的"过电影"。
这是自我检查读书效果的方法,也是巩固知识的手段。
4、运用即引用或运用书中的有关知识方法学习、生活、工作中去,也就是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以后能够笃行,在有"见地"后去"修证"和"行愿",这才是读书的真正目的所在。
宋代大学者朱熹曾有《朱子读书法》,里面总结了"读书六法",对读书人如何读书作了深入的阐释。
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出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从阅读层次的角度,对如何阅读一本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阅读理论今具有很现实的指导价值。
同学们不妨读读这些谈如何读书的书,从中找找如何读一本书的新启示。
方法三:学会批注阅读圈圈写写,每逢读书必做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
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在观表而思里、观物而思理、观此而思彼、观果而思因、观因而思果、观难而思解中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关于这一点,前文所述的钱钟书先生便是我等学习的楷模。
比较著名的评注本作品如脂砚斋重评《红楼梦》、金圣叹评《水浒传》等,就是很值得阅读并借鉴的批注式阅读和读书笔记的阅读的典范。
方法四:专题式阅读博而专,广而精,真正爱上阅读什么叫专题阅读?简而言之,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既有阅读的广度,更往阅读的纵深推进,以达到阅读的博而专,广而精。
当然,既然是专题,就有大,也有小。
如,喜欢读童话,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或作家如张天翼、郑渊洁、谢乐军等的作品系统地阅读。
喜欢儿童小说、历史、中外名著等,就选择相关的作品集中阅读……专题阅读能带给我们什么?会进行专题,你就会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规划自己的阅读,就会读一类书,更会读一本书;必然的,你也就会在阅读中进行批注与读书笔记;必然的,你就慢慢会在阅读中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学会综,学会探究,学会提炼自己的阅读所得,并会在阅读中真正爱上阅读。
记得有个专家说过你积累一万张历史卡片,你就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在专题阅读中,你深入,你比较,你分析,你综;你批注,你思考,你积累。
长期坚持,如果进行的是小专题阅读,你将成为小专家;如果进行是一般范围下中等专题阅读,你会成为专家;如果某,你进行的是《红楼梦》、经、史、子、集或某一哲学、某一美学等方面的大专题,你就会成为大专家。
即使我们不做这个家那个家,但懂得做专题阅读了,你就真正懂得阅读了。
方法五:写读后感或续写童话故事  小学生写读后感,可简单归纳为四部分。
  部分,写读后的总体感受。
  首先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地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概括性地说出有什么感想。
当然前提是要读好原文,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原文内容。
  第二部分,抓住文章中的重点以及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进行写。
  小学生写读后感一般以一个细节或受启发、感悟最深的一点(能力强的可以是几点)为主题入手写,不要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很容易写散了。
  写作过程可以简述文章或摘一两处词句,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不能单纯摘抄课文,也不能脱离课文泛泛地谈自己的感受。
写出的文章要感动读者先把自己感动了,才是好文章!  第三部分,写结自己实际的真实感受。
  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是读后感的重点内容。
尽量结实际用亲身经历谈自已的所思所想, 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像(想像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抒感。
避免没有情感的读后感,少写苍白无力的文章,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第四部分,再总写自己的感受,并把感受落实到生活中。
  写读后感的一个目的是要让学生逐渐把内心感受到的转化为实际行动(较高要求)。
可以引导学生把书中感动的人或事同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比较,找出差别,逐渐修正。
此外,还有续写童话故事(详见文后链接)。
  (此文根据北京市教师陈金华谈阅读等相关文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