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奇”的“一生”。
8个月前 (04-22)
红火蚁“奇”的“一生”。
张洋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拉丁名意指"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
其通用名,火蚁,则指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
红火蚁分布广泛,为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
在中国红火蚁是入侵生物。
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
其中的工蚁又可分为一多型,多型时包括大型工蚁(蚁)和小型工蚁。
工蚁有腹柄结2个;触角一般10节,末2节成锤棒状;唇基两侧有纵脊向前延伸成齿。
雌蚁和雄蚁有单眼,雌蚁触角一般11节,雄蚁触角一般12节。
并胸腹节不具刺或齿。
它的奇之处:它有经毒素,被它咬的人在会感觉到一种灼烧感。
所以被称为火蚁。
红火蚁原产南美,在1972年被正式名,20世纪初在原产地已受到注意,被记录在S.saevissima名下。
20世纪的30年代40年代或更早,红火蚁和后来被同时正式名的黑火蚁被从南美带入美国。
60年代人们才注意到入侵的火蚁有2个类型。
1972年,Buren对有关的火蚁进行了分研究,红火蚁作为新种发表,黑火蚁也被赋予了种级地位。
几年后,Wojcik等人研究了佛罗里达州的火蚁,并制订热带火蚁、木火蚁和红火蚁的鉴别检索表。
1991年,Trager完成了美洲的火蚁属geminata组的总结性研究,涉及20种,及2杂交种,并制订它们的检索表。
红火蚁入侵中国之前,火蚁属在中国已知5种。
胡经甫在《中国昆虫名录第六卷》中记载了产自福州、青岛、北京、岳麓山(长沙)等地的猎食火蚁,产自青岛等地的贾氏火蚁,产自福州等地的急逃火蚁,产自澳门、北京等地的热带火蚁,产自苏州等地的S.soochowensis Wheeler。
周梁镒和寺山守在台湾蚁科昆虫名录中除热带火蚁外,还记录了猎食火蚁和知本火蚁。
唐觉等人、吴坚和王常禄等在有关专著中也记录了热带火蚁等12种。
由于S.soochowensis Wheeler在最初名时就无工蚁(包括蚁)的描述,后来名人也怀疑S.soochowensis仅是其他种的异名,故该种还不能计入。
生存繁殖 红火蚁自然繁殖中以生殖蚁的婚飞扩散较为持续和有规律。
红火蚁没有特定的婚飞时期(交配期),成熟蚁巢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蚁形成。
雌、雄蚁飞到约90~300米高的空中进行婚飞配对与交配,雌蚁交尾后约飞行3~5公里降落寻觅筑新巢的地点,如有风力助飞则可扩散更远。
红火蚁的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共8~10周。
蚁后终生产卵。
工蚁是做工的雌蚁;蚁较大,保卫蚁群。
每年一定时期,许多种产生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
雄蚁不久死去,受精的蚁后建立新巢,交配后24h内,蚁后产下10~15只卵,在8~10d时孵化。
批卵孵化后,蚁后将产下75~125只卵。
一般幼虫期6~12d,蛹期9~16d。
批工蚁大多个体较小。
这些工蚁挖掘蚁道,并为蚁后和幼虫寻找食物,还开始修建蚁丘。
一个月内,较大工蚁产生,蚁丘的规模扩大。
6个月后,族展到有几千只工蚁,蚁丘在土壤或草坪上突现出来。
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昆虫,每个成熟蚁巢,约有5~50万只红火蚁。
红火蚁虫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负责保卫和作战的蚁和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
生殖蚁包括蚁巢中的蚁后和长有翅膀的雌、雄蚁。
一个蚁巢中包括1个或数个可以生殖的蚁后,其他所有的工蚁和蚁都是不能繁殖的。
红火蚁的寿与体型有关,一般小型工蚁寿在30~60天,中型工蚁寿在60~90天,大工蚁在90~180天。
蚁后寿在2~6年左右。
红火蚁由卵到羽化为成虫大约需要22~38天。
蚁后每天可最高产卵800枚(IUCN数据,另有论文称为1500枚),一个几只蚁后的巢穴每天共可以产生2000~3000枚卵。
当食物充足时产卵量即可达到,一个成熟的蚁巢可以达到24万头工蚁,典型蚁巢为8万头。
食物类型 红火蚁食性杂,觅食能力强,食物包括149种野生花草的种子,57种农作物,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和腐肉等,他们有植物上"放牧"蚜虫、介壳虫的行为。
红火蚁群体生存、发展需要大量的糖分,蜜汁、糖、蛋白质、脂肪等食物也在红火蚁的食谱上。
红火蚁幼虫在某龄以前只吃液质食物,而后能够消化固体食物。
工蚁带来富含蛋白质的固体食物放置在幼虫的嘴前。
幼虫分泌消化酶分解固体食物并反刍给工蚁。
蚁后靠取食一些消化过的蛋白质来维持产卵的需要。
只要有足够的食物,蚁后就能够发挥其产卵效率。
通常在凉爽季节的白天或炎热时期的傍晚和夜间工蚁觅食活动最积极。
觅食蚁通过地表下的水平蚁道离巢去觅食,一个大型蚁巢的觅食蚁道可从蚁丘负外延伸几十米远,沿路有通向地面的开口。
红火蚁的各部分名称。
社会体系 红火蚁,真社会性的生活结构,蚁巢中除专负责生殖的蚁后与生殖时期才会出现负责交配的雄蚁外,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是无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职蚁)。
无生殖能力的职蚁可分为工蚁与蚁亚阶级,阶级结构变化为连续性多态型。
红火蚁有"单蚁后"及"多蚁后"两种社会型态,是透过约600个"锁"在一起的"超级基因"调控来决定红火蚁是"单蚁后"及"多蚁后"族群。
单蚁后族群是由一个交尾蚁后通过飞行而播散建立。
这种播散方式可使交尾的蚁后播散到1km或更远的地方定植。
因它们有领地意识,单蚁后的族群密度比多蚁后的族群密度低,蚁丘密度为200个ha。
多蚁后族群是在一个族群中有2个数百个具有繁殖能力的蚁后,它们由1个或几个蚁后通过爬行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建立,这种形式的播散速度慢。
多蚁后族群没有领地,所以,单位面积上的族群密度比单蚁后族群的密度高6倍,超过1000个ha。
这两类族群都可以通过流水而播散。
当水面上升,它们形成一团而浮在水面上,能存活数周直到水位落下或漂流直到岸上。
张洋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拉丁名意指"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
其通用名,火蚁,则指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
红火蚁分布广泛,为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
在中国红火蚁是入侵生物。
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
其中的工蚁又可分为一多型,多型时包括大型工蚁(蚁)和小型工蚁。
工蚁有腹柄结2个;触角一般10节,末2节成锤棒状;唇基两侧有纵脊向前延伸成齿。
雌蚁和雄蚁有单眼,雌蚁触角一般11节,雄蚁触角一般12节。
并胸腹节不具刺或齿。
它的奇之处:它有经毒素,被它咬的人在会感觉到一种灼烧感。
所以被称为火蚁。
红火蚁原产南美,在1972年被正式名,20世纪初在原产地已受到注意,被记录在S.saevissima名下。
20世纪的30年代40年代或更早,红火蚁和后来被同时正式名的黑火蚁被从南美带入美国。
60年代人们才注意到入侵的火蚁有2个类型。
1972年,Buren对有关的火蚁进行了分研究,红火蚁作为新种发表,黑火蚁也被赋予了种级地位。
几年后,Wojcik等人研究了佛罗里达州的火蚁,并制订热带火蚁、木火蚁和红火蚁的鉴别检索表。
1991年,Trager完成了美洲的火蚁属geminata组的总结性研究,涉及20种,及2杂交种,并制订它们的检索表。
红火蚁入侵中国之前,火蚁属在中国已知5种。
胡经甫在《中国昆虫名录第六卷》中记载了产自福州、青岛、北京、岳麓山(长沙)等地的猎食火蚁,产自青岛等地的贾氏火蚁,产自福州等地的急逃火蚁,产自澳门、北京等地的热带火蚁,产自苏州等地的S.soochowensis Wheeler。
周梁镒和寺山守在台湾蚁科昆虫名录中除热带火蚁外,还记录了猎食火蚁和知本火蚁。
唐觉等人、吴坚和王常禄等在有关专著中也记录了热带火蚁等12种。
由于S.soochowensis Wheeler在最初名时就无工蚁(包括蚁)的描述,后来名人也怀疑S.soochowensis仅是其他种的异名,故该种还不能计入。
生存繁殖 红火蚁自然繁殖中以生殖蚁的婚飞扩散较为持续和有规律。
红火蚁没有特定的婚飞时期(交配期),成熟蚁巢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蚁形成。
雌、雄蚁飞到约90~300米高的空中进行婚飞配对与交配,雌蚁交尾后约飞行3~5公里降落寻觅筑新巢的地点,如有风力助飞则可扩散更远。
红火蚁的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共8~10周。
蚁后终生产卵。
工蚁是做工的雌蚁;蚁较大,保卫蚁群。
每年一定时期,许多种产生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
雄蚁不久死去,受精的蚁后建立新巢,交配后24h内,蚁后产下10~15只卵,在8~10d时孵化。
批卵孵化后,蚁后将产下75~125只卵。
一般幼虫期6~12d,蛹期9~16d。
批工蚁大多个体较小。
这些工蚁挖掘蚁道,并为蚁后和幼虫寻找食物,还开始修建蚁丘。
一个月内,较大工蚁产生,蚁丘的规模扩大。
6个月后,族展到有几千只工蚁,蚁丘在土壤或草坪上突现出来。
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昆虫,每个成熟蚁巢,约有5~50万只红火蚁。
红火蚁虫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负责保卫和作战的蚁和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
生殖蚁包括蚁巢中的蚁后和长有翅膀的雌、雄蚁。
一个蚁巢中包括1个或数个可以生殖的蚁后,其他所有的工蚁和蚁都是不能繁殖的。
红火蚁的寿与体型有关,一般小型工蚁寿在30~60天,中型工蚁寿在60~90天,大工蚁在90~180天。
蚁后寿在2~6年左右。
红火蚁由卵到羽化为成虫大约需要22~38天。
蚁后每天可最高产卵800枚(IUCN数据,另有论文称为1500枚),一个几只蚁后的巢穴每天共可以产生2000~3000枚卵。
当食物充足时产卵量即可达到,一个成熟的蚁巢可以达到24万头工蚁,典型蚁巢为8万头。
食物类型 红火蚁食性杂,觅食能力强,食物包括149种野生花草的种子,57种农作物,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和腐肉等,他们有植物上"放牧"蚜虫、介壳虫的行为。
红火蚁群体生存、发展需要大量的糖分,蜜汁、糖、蛋白质、脂肪等食物也在红火蚁的食谱上。
红火蚁幼虫在某龄以前只吃液质食物,而后能够消化固体食物。
工蚁带来富含蛋白质的固体食物放置在幼虫的嘴前。
幼虫分泌消化酶分解固体食物并反刍给工蚁。
蚁后靠取食一些消化过的蛋白质来维持产卵的需要。
只要有足够的食物,蚁后就能够发挥其产卵效率。
通常在凉爽季节的白天或炎热时期的傍晚和夜间工蚁觅食活动最积极。
觅食蚁通过地表下的水平蚁道离巢去觅食,一个大型蚁巢的觅食蚁道可从蚁丘负外延伸几十米远,沿路有通向地面的开口。
红火蚁的各部分名称。
社会体系 红火蚁,真社会性的生活结构,蚁巢中除专负责生殖的蚁后与生殖时期才会出现负责交配的雄蚁外,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是无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职蚁)。
无生殖能力的职蚁可分为工蚁与蚁亚阶级,阶级结构变化为连续性多态型。
红火蚁有"单蚁后"及"多蚁后"两种社会型态,是透过约600个"锁"在一起的"超级基因"调控来决定红火蚁是"单蚁后"及"多蚁后"族群。
单蚁后族群是由一个交尾蚁后通过飞行而播散建立。
这种播散方式可使交尾的蚁后播散到1km或更远的地方定植。
因它们有领地意识,单蚁后的族群密度比多蚁后的族群密度低,蚁丘密度为200个ha。
多蚁后族群是在一个族群中有2个数百个具有繁殖能力的蚁后,它们由1个或几个蚁后通过爬行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建立,这种形式的播散速度慢。
多蚁后族群没有领地,所以,单位面积上的族群密度比单蚁后族群的密度高6倍,超过1000个ha。
这两类族群都可以通过流水而播散。
当水面上升,它们形成一团而浮在水面上,能存活数周直到水位落下或漂流直到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