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高考、新教学,立足“耕思”课堂、构建“耕心”课程体系研讨活动 ------独山子第二中学高考研讨会报道
1年前 (2024-04-22)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学,立足“耕思”课堂、构建“耕心”课程体系研讨活动 ------独山子第二中学高考研讨会报道木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总结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经验,加强基于新课标下高考研究,备战2020年高考已拉开序幕。
9月11日我校举办了“新课标、新高考、新教学,立足“耕思”课堂、构建“耕心”课程体系研讨活动-----高考研讨会”,邀请2019届高三教师进行高考备考复习的经验分享,为2020年高考备考复习贡献了有益经验和智慧。
本次活动由学校教研室主办,教研室李大钢老师主持了此次会议,邀请了孙丽艳、郭鹏、王璐、张红梅、梁存泽、张洪新等六位教师交流分享高考备考复习经验。
,教研室申运涛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
孙丽艳老师以《规则是自由的前提和保障》为题分享交流了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用规则处理班级事务;好教育来自于好关系、好关系来自于好沟通;三年高中班级规划,高一年级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团队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高二年级培训学生健康心态、社交能力,理想教育、人生规划;高三年级培养学生励志尚美、学会感恩。
郭鹏老师以《让大纲为导向 ,以演练寻方向》代表高三语文组进行了高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
内容包括:1、复习中要控制时间节点,目标明确;2、专研考纲,注重素养;3、方法引导,注重积累。
面对变化,不去抱怨、力应对,内省自我,尽力改变。
做踏实实践、充满创意的语文教师。
王璐老师以《青春有梦,勇敢前行》为题分享交流了高三英语组一年来的高考复习备考经历。
英语备考要解放思想,突破束缚,有效备考 ,利用全新的语言材料,设置有效的语言任务来发现并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备考的依托是语篇基础上的阅读,既要求有精读,更要求有泛读。
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1、老师不要大包大揽;2、引导学生自己找依据并得出结论;3、引导学生自己完成语言任务,让学习真正发生;4、教学思想决定着备考成效。
张红梅老师以《夯实基础、关注心理、培养能力 》为题,分享交流高三数学组备考经验。
高三教师备考中要有“五有”意识(考纲、考题、教材、学生、信息);要研究考试大纲,关注新课改;以2019年高考数学真题为例分析,备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三备考过程环节要齐全,这样才能做到----“只有过程无缺憾,结果才会不遗憾”。
在高三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如何重整优化教材,如何控制进程和节奏,如何把握深度与广度,如何调整考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这些均需要教师的智慧和辛勤的付出。
所以说,我们教师是不平凡的! 梁存泽老师代表高三理综组进行了经验分享。
理综组共23名老师,他们齐心协力,为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理综成绩而争分夺秒、无私奉献。
每周一次理综选择题考试、一次理综考试,各位老师配默契,从出卷到阅卷,积极认真,及时进行成绩分析,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
在考试结束后积极进行高考真题的平行对比、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找到复习的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教学上进行广度与深度讲授。
张洪新老师以《潜心研究,继续前行》为题,代表高三文综组进行了复习备考经验分享交流。
平时的课堂上要更多注重思维的训练;文科的素养和能力不是做题“刷”出来的,不是实验室“验证出来的”,也不是用公式可以“推导”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下,学生像一棵幼苗被“培育”出来的。
要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就需要深入题海,研究真题的思路,模拟题的套路,并制定战略战术形成对策;我们提倡每一届高三文综组加强集体研究的力度,通过定期召开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增加学科间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和能力的研究;注重二、三轮复习阶段的教学研讨,不断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因生而异”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能够做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与学生共同进步。
,申运涛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
他强调:在二中我们就要人人谈论高考、研究高考、敬畏高考,一所高中学校里高考成绩是一个非常被看重的指标,一流的学校一定有一流的高考成绩。
尤其是面对新时代、新教育带来育人方式转变下的新高考,我们人人要研究,我个人认为无非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精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视角和境界)紧跟时代潮流,做好全面有个性化的教育,把握好适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的价值取向,以诚敬业,以勤取胜,讲奉献,积极进取讲奉献,不懒散,懈怠,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学习者的心态;另一个技术层面,我们要探索如何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中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新形势,破解“少数人成功多数人陪跑”的教育难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做全面个性化教育,做适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他的发言使全体教师深受启发。
总结2019年高考复习备考经验,加强基于新课标下高考研究,备战2020年高考已拉开序幕。
9月11日我校举办了“新课标、新高考、新教学,立足“耕思”课堂、构建“耕心”课程体系研讨活动-----高考研讨会”,邀请2019届高三教师进行高考备考复习的经验分享,为2020年高考备考复习贡献了有益经验和智慧。
本次活动由学校教研室主办,教研室李大钢老师主持了此次会议,邀请了孙丽艳、郭鹏、王璐、张红梅、梁存泽、张洪新等六位教师交流分享高考备考复习经验。
,教研室申运涛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
孙丽艳老师以《规则是自由的前提和保障》为题分享交流了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用规则处理班级事务;好教育来自于好关系、好关系来自于好沟通;三年高中班级规划,高一年级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团队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高二年级培训学生健康心态、社交能力,理想教育、人生规划;高三年级培养学生励志尚美、学会感恩。
郭鹏老师以《让大纲为导向 ,以演练寻方向》代表高三语文组进行了高考备考复习经验交流。
内容包括:1、复习中要控制时间节点,目标明确;2、专研考纲,注重素养;3、方法引导,注重积累。
面对变化,不去抱怨、力应对,内省自我,尽力改变。
做踏实实践、充满创意的语文教师。
王璐老师以《青春有梦,勇敢前行》为题分享交流了高三英语组一年来的高考复习备考经历。
英语备考要解放思想,突破束缚,有效备考 ,利用全新的语言材料,设置有效的语言任务来发现并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备考的依托是语篇基础上的阅读,既要求有精读,更要求有泛读。
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1、老师不要大包大揽;2、引导学生自己找依据并得出结论;3、引导学生自己完成语言任务,让学习真正发生;4、教学思想决定着备考成效。
张红梅老师以《夯实基础、关注心理、培养能力 》为题,分享交流高三数学组备考经验。
高三教师备考中要有“五有”意识(考纲、考题、教材、学生、信息);要研究考试大纲,关注新课改;以2019年高考数学真题为例分析,备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三备考过程环节要齐全,这样才能做到----“只有过程无缺憾,结果才会不遗憾”。
在高三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如何重整优化教材,如何控制进程和节奏,如何把握深度与广度,如何调整考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这些均需要教师的智慧和辛勤的付出。
所以说,我们教师是不平凡的! 梁存泽老师代表高三理综组进行了经验分享。
理综组共23名老师,他们齐心协力,为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理综成绩而争分夺秒、无私奉献。
每周一次理综选择题考试、一次理综考试,各位老师配默契,从出卷到阅卷,积极认真,及时进行成绩分析,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
在考试结束后积极进行高考真题的平行对比、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找到复习的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教学上进行广度与深度讲授。
张洪新老师以《潜心研究,继续前行》为题,代表高三文综组进行了复习备考经验分享交流。
平时的课堂上要更多注重思维的训练;文科的素养和能力不是做题“刷”出来的,不是实验室“验证出来的”,也不是用公式可以“推导”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下,学生像一棵幼苗被“培育”出来的。
要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就需要深入题海,研究真题的思路,模拟题的套路,并制定战略战术形成对策;我们提倡每一届高三文综组加强集体研究的力度,通过定期召开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增加学科间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和能力的研究;注重二、三轮复习阶段的教学研讨,不断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因生而异”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能够做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与学生共同进步。
,申运涛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
他强调:在二中我们就要人人谈论高考、研究高考、敬畏高考,一所高中学校里高考成绩是一个非常被看重的指标,一流的学校一定有一流的高考成绩。
尤其是面对新时代、新教育带来育人方式转变下的新高考,我们人人要研究,我个人认为无非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精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视角和境界)紧跟时代潮流,做好全面有个性化的教育,把握好适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的价值取向,以诚敬业,以勤取胜,讲奉献,积极进取讲奉献,不懒散,懈怠,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学习者的心态;另一个技术层面,我们要探索如何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中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新形势,破解“少数人成功多数人陪跑”的教育难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做全面个性化教育,做适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他的发言使全体教师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