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名优中学代表岳阳市一中校长廖炳晔应邀出席复旦大学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1年前 (2024-04-22)
作为全国名优中学代表岳阳市一中校长廖炳晔应邀出席复旦大学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天下为公,天道酬勤 2019年6月21日上午,我校2015届497班毕业生何占魁同学荣获复旦大学 2019 届本科生“毕业 生之星提名”,岳阳市一中校长廖炳晔与政教处主任龚勤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复旦大学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一起共同见证了我校2015年考入复旦大学的七位优秀毕业生:497班何占魁、499班沈瀚强、503班孔锦文、497班邹锦、506班石煜冬、507班彭欣怡、508班方芷萱的风采。
作为全国名牌大学的坚强堡垒,岳阳市一中一直致力于培养“博学日新,德行天下”的一中学子,不仅有知识层面的“立言传”,更有做人层面的“行身教”,因此一中学子一次又一次的让社会大众领略了一中“勤诚勇肃”的文化底蕴。
尤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立足学生发展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搭建适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创设特色课程,为学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引导。
多年来,岳阳市一中一直为复旦大学输送优质生源,受到了复旦大学的高度评价。
初步统计目前我校在复旦大学留校任教与科研的一中校友有:杨翠微,岳阳市一中1987届172班毕业生,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青,1988年在岳阳市一中191班就读高中,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系博士后;钟妮 ,岳阳市一中2002届高中284班毕业生,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在读,现就职于复旦大学学校办公室,2015年度全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年度人物;张兴,岳阳市一中2004届高中297班毕业生,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现就职于复旦大学规划处。
我校在复旦大学在读的学生有15人:2015届497班何占魁、499班沈瀚强、503班孔锦文、497班邹锦、506班石煜冬、507班彭欣怡、508班方芷萱;2016届523班黄瀚锋、527班任凌楠、515班罗沐;2018届567班胡涵、567班冯信然;2013届461班方怡权;2014届484班王诣成、2014届478班黄轩。
相信在相辉堂前,光华楼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一届又一届的一中学子将羽翼渐丰、高飞远翔! 岳阳市一中2015届毕业生何占魁,现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方向)。
2019 年 荣获复旦大学毕业生之星提名 (复旦大学223000),2019 年 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复旦大学前1%),2016 年 获得上海市政府奖学金 (复旦大学前 1%),2016、2018年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学生 (复旦大学前 3%),2017 年获得东方CJ海外交流奖学金 (获奖者约复旦大学交流生中 9%),2016 年获得 复旦大学Hackthon比赛InnorSpring企业奖 (55支参赛队伍中前9名),2017 年获得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拔尖班奖学金 (拔尖班学生研究基金)。
即将前往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攻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数据挖掘、系统和社交网络方向)。
在毕业典礼上,所有复旦学子向参会的全国中学校长代表鞠躬致谢。
市一中2019届优秀毕业生代表何占魁专门向廖校长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与祝福,并希望有更多的一中学子走进复旦,成就梦想。
廖炳晔校长勉励他们要树立新的更远大的人生目标,要将一中与复旦大学培养出的优秀品质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入融,“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坚持理想,坚守价值,争取早日成为国家需要的杰出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何占魁感言:难忘的毕业季~[爱心]复旦邀请一中廖校长和龚老师出席毕业典礼,真的让我们这届七个“葫芦娃”惊喜又荣幸(毕业生之星提名原来有这样的福利,我旦有心了~)聚餐认识了优秀的直系学长学姐,熟悉的乡音、一届届流传的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发现从88级、02级到17级,李洪玲老师都教过我们英语,正好覆盖李老师从刚走上讲台到退居二线的辛勤教学生涯,当时突然觉得感动,甚想打个电话告诉李老师。
校长也感慨,整个教学生涯会有一些的单调乏味、任务繁重或焦头烂额的时刻。
但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此刻,看到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子相聚一起,朝气蓬勃,就觉得所有付出无比值得~廖校长和龚老师的到来让这个毕业季更添一分家乡味,让我回忆一位位对我有着深刻影响的好老师,仿佛洞庭湖畔的微风拂面。
希望家乡的学弟学妹们越来越优秀呀,感谢所有老师~爱我旦,爱岳阳一中[爱心] 钟妮 ,岳阳市一中2002届高中284班毕业生,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在读,现就职于复旦大学学校办公室,2015年度全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年度人物。
岳阳市一中2002届278班(原284班,班主任易石秋、李建军、杨飞云)钟妮博士的祝福:来自同一高中的小学弟何占魁获得2019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提名奖,作为优秀生源基地,高中母校校长收到了来自复旦大学的毕业典礼邀请函。
校长欣然应邀,前来共同见证2015年从岳阳市一中考入复旦大学的7位“葫芦娃”本科毕业。
次在复旦迎接到高中母校领导的到来,真是感到惊喜又自豪。
虽然校友们毕业跨度有30年,但熟悉的乡音,一届届流传的梗,都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校长会每天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与每一位在复旦读书的小同学都十分熟悉亲近;得意地说现在的校服比过去好看多了;还有从88级、02级到17级,李洪玲老师都教过我们英语,正好覆盖李老师从刚走上讲台到退居二线的辛勤教学生涯…突然倍觉感动。
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师,有的坚守岗位,有的远赴他乡,有的退休养老,而我们,也从嘻嘻哈哈的少年,走到了成熟承担的中年。
这一次相聚,既是回顾,又是启程,衷心祝福年轻的学弟学妹们,不忘洞庭湖畔、岳阳楼旁曾经奋斗的日子,也不忘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旦复旦兮的印记,远大前程,青春正好。
杨青(上图中)1988年在岳阳市一中191班就读高中,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系博士后,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03年入选复旦大学“世纪之星”计划,2005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2007在英国剑桥大学与约克大学做访问学者。
自2001年起,一直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从事兼并与收购、公司治理、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电子金融与信息处理等金融学和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张兴(上图右位)岳阳市一中2004届高中303班毕业生,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现就职于复旦大学规划处。
杨翠微,岳阳市一中1987届172班毕业生,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1992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6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获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8月入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工作今。
学道爱人,自昔弦歌不辍;承前启后,于今征途长新。
一中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何占魁同学荣获复旦大学 2019 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提名”,今天上午我们一起共同见证了我校2015年考入复旦大学的七位优秀毕业生:何占魁、沈瀚强、孔锦文、邹锦、石煜冬、彭欣怡、方芷萱风采。
在沪两天得到了各位校友非常周到的接待,在此我代表母校廖校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对杨青教授、钟妮博士、张兴博士等校友对母校浓浓的情意表示由衷的谢意!我校作为复旦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每年都会有几名学子进入复旦求学,一中“励志、修身、求真、创新”的精、“勤诚勇肃”的人文内涵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教育主张交相辉映,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一批批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逝者如斯!当年教过你们的老师,有的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有的还在教育岗位上散发着自己的余光余热,而今天看到在座的你们,一个个意气风发、采奕奕,已没有少年的懵懂冲动,更多了一份成熟睿智,这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衷心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各自的岗位上,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团结一致,不懈努力,共同开创人生最美好的未来!祝愿同学们生活幸福美满,事业锦上添!并诚邀各位常回母校看看,一中欢迎你!谢谢大家!
作为全国名牌大学的坚强堡垒,岳阳市一中一直致力于培养“博学日新,德行天下”的一中学子,不仅有知识层面的“立言传”,更有做人层面的“行身教”,因此一中学子一次又一次的让社会大众领略了一中“勤诚勇肃”的文化底蕴。
尤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立足学生发展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搭建适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创设特色课程,为学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引导。
多年来,岳阳市一中一直为复旦大学输送优质生源,受到了复旦大学的高度评价。
初步统计目前我校在复旦大学留校任教与科研的一中校友有:杨翠微,岳阳市一中1987届172班毕业生,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青,1988年在岳阳市一中191班就读高中,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系博士后;钟妮 ,岳阳市一中2002届高中284班毕业生,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在读,现就职于复旦大学学校办公室,2015年度全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年度人物;张兴,岳阳市一中2004届高中297班毕业生,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现就职于复旦大学规划处。
我校在复旦大学在读的学生有15人:2015届497班何占魁、499班沈瀚强、503班孔锦文、497班邹锦、506班石煜冬、507班彭欣怡、508班方芷萱;2016届523班黄瀚锋、527班任凌楠、515班罗沐;2018届567班胡涵、567班冯信然;2013届461班方怡权;2014届484班王诣成、2014届478班黄轩。
相信在相辉堂前,光华楼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一届又一届的一中学子将羽翼渐丰、高飞远翔! 岳阳市一中2015届毕业生何占魁,现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方向)。
2019 年 荣获复旦大学毕业生之星提名 (复旦大学223000),2019 年 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复旦大学前1%),2016 年 获得上海市政府奖学金 (复旦大学前 1%),2016、2018年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学生 (复旦大学前 3%),2017 年获得东方CJ海外交流奖学金 (获奖者约复旦大学交流生中 9%),2016 年获得 复旦大学Hackthon比赛InnorSpring企业奖 (55支参赛队伍中前9名),2017 年获得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拔尖班奖学金 (拔尖班学生研究基金)。
即将前往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攻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数据挖掘、系统和社交网络方向)。
在毕业典礼上,所有复旦学子向参会的全国中学校长代表鞠躬致谢。
市一中2019届优秀毕业生代表何占魁专门向廖校长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与祝福,并希望有更多的一中学子走进复旦,成就梦想。
廖炳晔校长勉励他们要树立新的更远大的人生目标,要将一中与复旦大学培养出的优秀品质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入融,“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坚持理想,坚守价值,争取早日成为国家需要的杰出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何占魁感言:难忘的毕业季~[爱心]复旦邀请一中廖校长和龚老师出席毕业典礼,真的让我们这届七个“葫芦娃”惊喜又荣幸(毕业生之星提名原来有这样的福利,我旦有心了~)聚餐认识了优秀的直系学长学姐,熟悉的乡音、一届届流传的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发现从88级、02级到17级,李洪玲老师都教过我们英语,正好覆盖李老师从刚走上讲台到退居二线的辛勤教学生涯,当时突然觉得感动,甚想打个电话告诉李老师。
校长也感慨,整个教学生涯会有一些的单调乏味、任务繁重或焦头烂额的时刻。
但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此刻,看到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子相聚一起,朝气蓬勃,就觉得所有付出无比值得~廖校长和龚老师的到来让这个毕业季更添一分家乡味,让我回忆一位位对我有着深刻影响的好老师,仿佛洞庭湖畔的微风拂面。
希望家乡的学弟学妹们越来越优秀呀,感谢所有老师~爱我旦,爱岳阳一中[爱心] 钟妮 ,岳阳市一中2002届高中284班毕业生,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在读,现就职于复旦大学学校办公室,2015年度全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年度人物。
岳阳市一中2002届278班(原284班,班主任易石秋、李建军、杨飞云)钟妮博士的祝福:来自同一高中的小学弟何占魁获得2019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提名奖,作为优秀生源基地,高中母校校长收到了来自复旦大学的毕业典礼邀请函。
校长欣然应邀,前来共同见证2015年从岳阳市一中考入复旦大学的7位“葫芦娃”本科毕业。
次在复旦迎接到高中母校领导的到来,真是感到惊喜又自豪。
虽然校友们毕业跨度有30年,但熟悉的乡音,一届届流传的梗,都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校长会每天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与每一位在复旦读书的小同学都十分熟悉亲近;得意地说现在的校服比过去好看多了;还有从88级、02级到17级,李洪玲老师都教过我们英语,正好覆盖李老师从刚走上讲台到退居二线的辛勤教学生涯…突然倍觉感动。
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师,有的坚守岗位,有的远赴他乡,有的退休养老,而我们,也从嘻嘻哈哈的少年,走到了成熟承担的中年。
这一次相聚,既是回顾,又是启程,衷心祝福年轻的学弟学妹们,不忘洞庭湖畔、岳阳楼旁曾经奋斗的日子,也不忘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旦复旦兮的印记,远大前程,青春正好。
杨青(上图中)1988年在岳阳市一中191班就读高中,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系博士后,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03年入选复旦大学“世纪之星”计划,2005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2007在英国剑桥大学与约克大学做访问学者。
自2001年起,一直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从事兼并与收购、公司治理、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电子金融与信息处理等金融学和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张兴(上图右位)岳阳市一中2004届高中303班毕业生,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现就职于复旦大学规划处。
杨翠微,岳阳市一中1987届172班毕业生,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1992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6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获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8月入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工作今。
学道爱人,自昔弦歌不辍;承前启后,于今征途长新。
一中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何占魁同学荣获复旦大学 2019 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提名”,今天上午我们一起共同见证了我校2015年考入复旦大学的七位优秀毕业生:何占魁、沈瀚强、孔锦文、邹锦、石煜冬、彭欣怡、方芷萱风采。
在沪两天得到了各位校友非常周到的接待,在此我代表母校廖校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对杨青教授、钟妮博士、张兴博士等校友对母校浓浓的情意表示由衷的谢意!我校作为复旦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每年都会有几名学子进入复旦求学,一中“励志、修身、求真、创新”的精、“勤诚勇肃”的人文内涵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教育主张交相辉映,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一批批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逝者如斯!当年教过你们的老师,有的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有的还在教育岗位上散发着自己的余光余热,而今天看到在座的你们,一个个意气风发、采奕奕,已没有少年的懵懂冲动,更多了一份成熟睿智,这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衷心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各自的岗位上,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团结一致,不懈努力,共同开创人生最美好的未来!祝愿同学们生活幸福美满,事业锦上添!并诚邀各位常回母校看看,一中欢迎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