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武汉解封!

1年前 (2024-04-22)
4月8日,武汉解封!木土 今天,2020年4月8日周二,我们一起为英雄的武汉城按下播放键……↓武汉,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
百万年前,重庆与湖北之间的巫山山脉被江河切穿形成三峡,江水冲出峡谷滚滚东逝,长江就此诞生。
江水激荡,裹挟的泥沙不断沉积形成江汉平原,在这片富饶的平原东部,千百年来武昌和汉阳隔江而望,演绎了无数大江东去的篇章。
↓500多年前,从3000多公里外的秦岭奔流而来的汉水,做了一次重要的改道。
这次改道不仅改变了汉水汇入长江的位置,也改变了中国乃世界历史。
改道的汉水在龟山冲出一个喇叭口,把汉阳分成两部分,汉口,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自此,武昌、汉阳、汉口,两江三镇城市格局形成,三城又三为一,共同组成了武汉。
这样的城市分布格局,在全世界亦属罕见。
请横屏观看:从左右分别为:武昌、长江、汉阳、汉水、汉口 ↓水,是武汉的魂魄,长江干流自西向东穿流而过。
汉水在汉口汇入长江共同奔赴大海。
《尚书》有云:江汉朝宗于海。
武汉正是,通江达海、江汉朝宗之地。
请横屏观看江汉朝宗 ↓在武汉,165条河流日夜奔流,166个湖泊星罗棋布。
大江大湖纵横,河港沟渠交织。
这座城市的四分之一都是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
在武汉,你既可以在中国的江中玩水,也可以在中国的城中湖里荡舟。
请横屏观看中国的城中湖汤逊湖 ↓自然馈赠给武汉得天独厚的礼物。
一代又一代武凭借着智慧与双手,建设出了一个繁华的特大城市。
早在石器时代,这里已有“汉阳人”生息劳作。
3500年前,商王在这里建立城市“盘龙城”面积约 7.5 万平方米,拥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和手工业作坊区。
↓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在这里设立了一座瞭望台,以控扼长江。
当然,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座军事性质的建筑最终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黄鹤楼 ↓公元1170年南宋大诗人陆游在武汉停泊7天。
他这样描述这座城市的繁华:市邑雄富,列肆繁错。
民居市肆,数里不绝。
往来憧憧如盖四方商贾所集。
彼时,武汉已是长江中游大都会。
大约300年后,武汉终于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改道,汉口迅速从一片苇荡水泽中崛起,一跃成为天下四聚之一:四大名镇之首。
(图片:明代《江汉揽胜图》,左上方为黄鹤楼。
) ↓明清时期有句名谚:“货到汉”。
当时汉水沿岸有名的码头多达35个,泊船量达两三万艘次,漕粮淮盐交兑业务,全都集中于此。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
(图片:汉口夜市) ↓20世纪初,武汉冒出了亚洲钢铁企业的浓烟,响起了京汉铁路的火车汽笛声,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这期间汉口长江一线商铺和码头并立,京汉铁路上火车南来北往,被世人称为“东方芝加哥”,武汉从汉水时代步入了长江时代。
(图片:现汉口火车站,建筑外形借鉴了老京汉铁路大智门火车站的形制特色) ↓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桥横跨在武汉的江面上,连同汉水一桥,把武汉三镇串联起来,终止了京广铁路线在武汉得靠轮渡,连接的尴尬历史。
长江和京广线,在这里真正实现了十字大交汇,武汉终于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九省通衢”,在长江汉水之间,重新塑造了大武汉的格局,并最终塑造了武汉,长江中游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
(图片:武汉长江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此后的武汉跨江大桥次第建起第十一座长江大桥已经在建设中…… ↓如今,武汉,早已不只是“九省通衢”,而是大型综水陆空交通枢纽。
① 万吨海轮可以从上海直入武汉。
② 从武汉乘高铁出发,4-5小时可以南到、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重庆,直达大半个中国。
③ 武汉机场,拥有民用航线300余条,包括60多条航线,2小时的航程即可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武汉建立了相当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绿色环保等,四大产业集群。
从2010年开始,武汉几乎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全球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的光电器件研发生产基地,的激光产业基地和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
目前,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国内市场占有率50%,市场占有率25% ↓武汉是一个浪漫的城市。
三国时期的军事建筑到唐代成为了诗人的观景台(图片:根据崔颢诗歌修建的晴川阁)伯牙子期曾在这里,高山流水遇知音。
屈原曾在这里,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崔颢一首《黄鹤楼》名满天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对诗仙李白来说,黄鹤楼是一个贯穿一生的意象。
28岁时,李白来到武汉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1年后,59岁的李白再到武汉,那时国家苦于安史之乱,28岁时的理想已被击碎,李白的满腔悲愤借黄鹤楼喷涌而出:我且为君锤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离开武汉前李白再次为黄鹤楼写下名句,武汉因此得名“江城”: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在武汉,长江与汉水相遇,诗人与知音相逢,连冰冷的军事堡垒都被化为最美的诗篇。
↓ 武汉,从来都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民族英雄岳飞曾屯于此,辛亥革自武昌起义始,星星之火从武汉燃起,在全国点燃革的燎原之火。
(图片:辛亥革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博物馆) ↓ 1938年日军进犯武汉,武汉军民浴血奋战4个半月。
冼星海在中山公园,指挥万人共唱抗日歌曲,无论妇孺老幼、贩夫走卒,人人捐款抗日,高喊“宁死不做亡国”!…………………………………………………………………… ……………………………………………………………………↓2020年,新冠病毒侵袭江城,武汉按下“暂停键”,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无恙。
经历过辛亥炮火、抗日烽烟,战胜过特大洪水,到今日与新冠战斗,这座英雄的城市风骨依旧,英雄的人民气概依然。
钟南山在武汉封城之后眼含热泪的吐露心声: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民是英雄的人民! ↓新年,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 今天,2020年4月08日,武汉解封! ↓回首封城时刻:武汉~湖北…… 经中央批准,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
这,距离1月23日武汉关闭火车站、机场等离汉通道,过去了整整76天。
在过去的76天,900万武坚守家中,用乐观与坚韧对抗病毒。
那些护目镜下勒积的汗水,那些志愿车队跑过的里程,那些社区累积的团购清单,那些宅家练就的十八般厨艺,都在76天抗疫日子里,都在一个个倔强的武的笔墨和心中……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零点整江汉关大楼钟声响起。
一名女孩激动高喊:“武汉,我的武汉,回来了!”这句话喊出了14亿人的期待。
这一刻多少人期盼已久! 零点整,随江汉关大楼钟声敲响,依次点亮的城市地标。
大武汉终于苏醒,开启复苏的节奏,逐步恢复正常的城市生活,推进复工复产步伐…… 辆驶离武汉的高铁,架飞向远方的航班…… 这整整76天,这不只是武的战疫之路,也是14亿中国人坚强走过的战疫之路。
这场战疫惨烈悲壮,感天动地,铭记在心,也必将铭刻于史! ↓4月8日,15张来自武汉的海报。
一张海报,一个景点,而一个个的平凡的故事装进了画面中的小字里 看武汉封城后,大数据能告诉人们什么? ↓对家庭生活重新审视“宅”,让家庭成为生活的核心健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个人卫生习惯不断强化,健康消费理念逐渐形成。
人们进步的公共文明意识在一步步强化 ,热度体现在诸多方面:①戴口罩,勤洗手,②分餐制,用公筷,③拒绝野味,垃圾分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影响,也让观念认知发生了改变。
从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发现,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 ,从家庭生活到复工复产,从国家制度优势,到疫情形势不断演变…… 催生出积极奋进的态度对于“复工复产”话题,网民的主要情绪可以分为期待、焦虑、急切三种形态。
春节长假过后大家焦虑情绪较高随着疫情趋于平稳,期待和急切复工情绪逐渐成为主流。
产方式的到来。
多数网民支持线上办公,认为线上办公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老师线上教育,学生网上学习。
对国家制度优势的认同:中国人多力量大,集中力量办大事,得到充分体现。
4月8日,武汉解封,武汉机场4月8日出港航班目的地机场,成都航班数量排 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统计数 ↑封城回溯:1月22日,武汉封城前,中国的新冠肺炎数据是589例(含死亡17例)。
面对看似不多的患病数据,我们被两位勇敢的老人保护得很好。
① “敢医敢言”的钟南山率先释放信号,确定人传人风险,提醒大家没事不要去武汉。
② 李兰娟院士如临大敌,随后提议封城。
一座1000万人口的城市封城,这是人类历史的隔离事件。
这个提议的背后是“只顾性,不顾声名”的勇气和魄力。
以15家全球研究所建模推测,如果不封城,在疫情爆发50天后,中国感染人数就可以超过70万。
《科学》披露:武汉封城的紧急响应效果:中国新冠感染减少96%! 4月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3例,其中6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2例为本土病例(广东2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湖北2例);新增疑似病例17例,其中1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黑龙江1例)。
当日新增出院病例9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48人,重症病例减少13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29例(含重症病例31例),现有疑似病例71例。
累计确诊病例1103例,累计出院病例374例,无死亡病例。
截4月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160例(其中重症病例176例),累计出院病例77370例,累计死亡病例33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865例,现有疑似病例73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1688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510人。
湖北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45例(武汉45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武汉2例),现有确诊病例401例(武汉398例),其中重症病例137例(武汉135例)。
累计出院病例64187例(武汉47036例),累计死亡病例3215例(武汉2574例),累计确诊病例67803例(武汉50008例)。
无新增疑似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6例,其中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8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5例(境外输入15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2例(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104例(境外输入364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384例:特别行政区960例(出院264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10例),台湾地区379例(出院67例,死亡5例)。
 注:信息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4月8日,美国398185例,中国以外确诊病例超过119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8日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确诊病例超过40万例。
美国目前是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数据显示,截美国东部时间8日12时30分,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升401166例,死亡12936例。
数据显示,纽约州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确诊病例达140386例,死亡病例达5489例。
确诊病例达1万例以上的州还有新泽西州、密歇根州、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那州、马萨诸塞州、宾夕法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和伊利诺伊州。
在新冠病毒全球蔓延的今天,抗疫之路正在异常严峻,中国走过上半场,世界其他国家还在下半场。
面临这场人类的新冠疫情,没有谁可以预判拐点在哪里,没有谁敢说疫情何时能结束…… ↑中国面临日益增加的境外输入病例,面临数量不小的无症状感染者,面临外界形势复杂多变暗流涌动,甚诸多不可控因素。
防疫防控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有一点松懈,需要继续严防死守,提高百倍警惕。
国内专家特别强调:要警惕不松懈,保卫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防止第二波。
一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第二波,防不胜防,突然爆发,后果比波更加严重,更加凶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严防死守,防治。
↑北京防疫常态化了。
常态化,可能简单说,就是说没有头的意思。
从今天开始,北京再次竖立了一个标杆。
武汉开封日,这注定要载入历史。
从昨天到今天,回溯过往,点点滴滴,为千千万万的逆行者在武汉大疫期间舍生忘死的付出而感动。
经过76天后,今天尽管还不能说胜利了或打赢了,但由衷地为武汉获得松绑而欣慰。
面对这场大灾大难,心情愉悦不起来,但是人们要生活,要朝前看。
还要为那些有名和不知名的远逝的亡灵祈祷,愿你们也能感受到这一切,看到武汉抗疫新冠的艰难曲折;看到对初期应对滞后的纠偏和高度反应;看到这么多不畏生死的救死扶伤的逆行者;看到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的中国力量!武汉封城时,你们在人间,有家有爱有期待;武汉解封后,你们却已远走,再也不能回来!你们所经历的事、所遭遇的苦、所忍受的痛、所承受的重、所背负的伤,在方方日记里,在财新们的报道里,也在2020年冬天的年轮里,在人们的心里!告诉你们武汉慢慢恢复中,此刻,武汉的热干面,又开始叫卖了,你们可看见和听到?愿你们在天国再无伤痛,再无牵挂!……🙏🙏🙏🙏🙏 武汉那边传来信息:今天是武汉开封的日子,很多人迫不及待的出了武汉,真不容易啊,77天,这段日子真是不一样。
但武汉开封,其实其他城市是不安的,武汉自己也是不安的,无症状感染者让人恐惧,今天早上堵车非常厉害,据说地铁上的人也多了。
其实未来的不确定事件还很多,只是我们一个老百姓没有多大能量改变和知道,首先是这种病毒到底会怎么发展?国外的疫情到底会怎么变化?还有美国到底会怎么做?对未来没有办法判断。
现在,武汉终于走出暗时刻,过好每,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
开城门不等于开家门…现在,武汉市区是半开半封,新任市长工作作风果断、稳健、周全! 全球抗疫 生死攸关!↓2020年4月8日国务院发布:为加强对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报告、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制定本规范。
专家告诫:今年疫情不会嘎然而止,要持续到秋天或者冬天。
每个人在思想上都不能松懈,保持好习惯!这些都是用血汗和生换来的教训啊! ↑4月8日0时,武汉全面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继续坚持不懈,做好防疫防控……解封,不代表解防。
零增长,不代表。
打开城门,不代表打开家门。
离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8日0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我国以武汉为主战场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
长江依旧奔流不息,黄鹤楼巍然而立。
↓这里就是大武汉!一线贯通,两江交汇。
三镇雄峙,四海呼应。
五方杂处,六路齐观。
七星高照,八面见光。
九省通衢,十指连心。
英雄武汉,别来无恙!木土 2020年4月9日于蓉城注:图片來自網絡,向制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