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天河一一巴东红旗渠
1年前 (2024-04-22)
绝壁天河一一巴东红旗渠暮色静好 河南林县的红旗渠,被誉为天河,众所周知。
但是在湖北西部深山海拔千米的悬崖峭壁之间,同样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日夜流淌。
这条犹如挂在绝壁上的“天河”,被人们称为鄂西深山中的“红旗渠”,却鲜为人知。
这条“天河”位于恩施州巴东县清太坪镇宜昌市长阳县之间。
上世纪60年代,巴东县清太坪区水利设施薄弱,每遇旱情,庄稼绝收。
1966年,当地政府决定在崇山峻岭中开凿一条人工灌渠,起自野三关境内水流坪湖泊,途经清太坪区的10多个村庄,止于长阳县的龙王冲,全长约30公里。
渠道设计成两米宽、两米深,每千米下降一尺,绕山自流。
没有钢筋水泥,以石灰细砂搅拌成浆,填充粘接石缝。
1967年6月12日,工程开工。
此后11年间,清太坪区17个公社67个大队,近万名劳动力投入了这场引水工程的修建中。
由于当时条件简陋,无工业机械设备,整个工程靠人工一锤一锤、一寸一寸地开凿。
1975年10月23日,一块巨石砸中正在施工的6名民工,他们当场献出了宝贵的生。
瞧, 当时的民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吃住生活. 1978年10月1日,灌渠竣工。
从此,巴东清太坪、水布坪及长阳县部分地区,解决了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困难。
在水量充沛时,水布垭南潭河电站还通过这条灌渠引水发电。
在崇山峻岭之中,这条山崖上的人工水渠时而在绝壁上静静流淌,时而没入山体形成暗河。
每隔500米左右,都设计有一米宽的小小水闸,或通过水管接入谷底供人畜饮用,或顺着山间沟壑飞泻而下,流入梯田。
但是在湖北西部深山海拔千米的悬崖峭壁之间,同样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日夜流淌。
这条犹如挂在绝壁上的“天河”,被人们称为鄂西深山中的“红旗渠”,却鲜为人知。
这条“天河”位于恩施州巴东县清太坪镇宜昌市长阳县之间。
上世纪60年代,巴东县清太坪区水利设施薄弱,每遇旱情,庄稼绝收。
1966年,当地政府决定在崇山峻岭中开凿一条人工灌渠,起自野三关境内水流坪湖泊,途经清太坪区的10多个村庄,止于长阳县的龙王冲,全长约30公里。
渠道设计成两米宽、两米深,每千米下降一尺,绕山自流。
没有钢筋水泥,以石灰细砂搅拌成浆,填充粘接石缝。
1967年6月12日,工程开工。
此后11年间,清太坪区17个公社67个大队,近万名劳动力投入了这场引水工程的修建中。
由于当时条件简陋,无工业机械设备,整个工程靠人工一锤一锤、一寸一寸地开凿。
1975年10月23日,一块巨石砸中正在施工的6名民工,他们当场献出了宝贵的生。
瞧, 当时的民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吃住生活. 1978年10月1日,灌渠竣工。
从此,巴东清太坪、水布坪及长阳县部分地区,解决了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困难。
在水量充沛时,水布垭南潭河电站还通过这条灌渠引水发电。
在崇山峻岭之中,这条山崖上的人工水渠时而在绝壁上静静流淌,时而没入山体形成暗河。
每隔500米左右,都设计有一米宽的小小水闸,或通过水管接入谷底供人畜饮用,或顺着山间沟壑飞泻而下,流入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