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线上教学工作小结
1年前 (2024-04-22)
西关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线上教学工作小结西关实验小学三年级组 疫情之下,老师和学生们都面临着全新的线上学习方式。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在科长、级长的带领下克服了刚开始时的不安与焦虑,通过加强集备,增加了线上教学的信心。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扣单元主题,抓住重点知识巧妙安排练习;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拓展学习资源,增加语文实践活动,力求让线上教学有实效。
重集备 扣主题 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线上教学以来,我们在科长罗艳红老师的带领下,每周都进行一次线上集体备课。
备课时,我们主要以单元教学主题为中心,握紧语文要素这个抓手,以课后练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的重点栏目为依托,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以第二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关爱”,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将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篇课文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重在引导学生读重点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千人糕》重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插图及标点符号想象画面,懂得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重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经历想象画面,感受家人间的关爱。
围绕着单元主题,每课各有训练的侧重点,再结课后练习内容,确定每个课时要达成什么目标,达成哪道题目的要求。
以《一匹出色的马》为例,我们在课时中,重点学习了前面三个写景的段落,结课后练习,课时目标就是要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通过语言、画画等方式,展示出来;第二课时重点学习4-7自然段,结课后练习,本课时的目标就是结生活经历想象,体会妹妹的变化,能说出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将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个课时中完成,重难点更突出。
抓重点 巧联系 精练习 识字教学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集备时,我们仔细研读教参,将每课中容易写错笔画、笔顺的生字整理出来,在上课时加以强调。
各班老师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金敏老师将易错字拍成小视频,强调生字的写法;杨小洁老师在班群里通过抢答等游戏提问生字要注意的笔画、笔顺,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罗艳红老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及时纠正错字;郑莹老师以文字形式在课上提醒重点笔画;范燕茹老师还利用晚上8点之后的时间开展在线听写;谭美玲老师们点对点地与学生视频批改作业,指出不足。
老师们各施各法,帮助学生解决识字写字中的难点。
金敏老师制作的书写指导微课。
罗艳红老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反馈生字要注意的重点笔画。
郑莹老师在群里提醒学生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
范燕茹老师给学生在线听写。
杨小洁老师让学生就生字的笔画在线抢答。
谭美玲老师借助手机视频与学生在线上“面批面改”生字。
课后练习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托,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我们的做法是围绕每个课时的目标,在学生观课之前,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边学习边思考边记录。
同时,老师们会精心设计与重点内容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动笔完成,上传检查。
如《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的第二小题,让学生“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我们给学生的任务除了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外,还要写出自己的发现。
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的小题是仿照例子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
学生们对于比喻句不陌生,但对于这个分行呈现的小诗的格式比较陌生。
教学时,我们借助《语文园地一》中根据提问读句子的练习,线上作读:“什么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田野怎么样,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什么?”在读中帮助学生弄懂每节小诗其实是一个比喻句,分别说了什么、怎么样、像什么。
在练习写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描述清楚了自己喜欢的景物。
可见,我们不仅重视引导学生习得知识,还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关联,积累学习方法。
引兴趣 学榜样 立信心 线上教学的一大难题是缺少了课堂教学的仪式感,学生活动难组织。
老师们结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在线抢答、有奖问答等游戏,定期统计孩子们的答题情况,表扬积极回答问题、正确率高的孩子,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线上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苏小莹老师提问当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纷纷抢答,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心灵手巧的范老师还把自己制作的小手工,作为孩子们的奖励,一下子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有的学生家长复工后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年级里出现了一小部分作业马虎的学生。
苏小莹老师和范燕茹老师想方设法利用晚上、周末的时间开展直播答疑,通过加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鼓励孩子们认真对待网课学习。
郭艳玮老师还针对班上比较特别的孩子,打电话进行解疑。
同时,各班老师都在班级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表扬线上学习期间进步明显的孩子。
通过树立榜样,肯定了坚持认真学习的孩子,给他们坚定学习信心,也帮助那些暂时落伍的小雁们奋起追赶。
在学习指导和课后辅导的路上,我们乐于学习,勇于探索,在区教研中向冼老师和全区老师取经,并根据社会情况、学生家庭情况的不断变化,我们也不断作出调整,务求让更多孩子参与读、说、思考练习。
苏小莹老师利用直播平台讲解作业要求,让家长和学生明确线上学习任务。
郭艳玮老师在班上表扬认真学习的孩子,及时肯定有进步的学生。
拓资源 勤实践 提素养 线上学习期间,老师们结教材的内容,给学生了很多课外学习资源,如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后看一场电影《雷锋》;学完《千人糕》后,读读《万物由来》;学完《一匹出色的马》后,读读陈伯吹爷爷的其他作品等等。
我们也充分利用了冼老师和备课组老师们提供的资源,在学完《州谣》后,看《航拍中国》的视频资料;学完《传统节日》后,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等。
丰富的学习资源丰满了学生的宅家生活,开阔了视野。
每周四,我们都有两节语文课。
我们在节新授学习之后,安排学生第二节课开展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
结单元的学习,我们开展了语文学科的年级竞赛——春天主题的诗配画创作;结《千人糕》的学习,我们尝试让学生做“千人**”的思维导图……这种实践作业很多都是学生们接触的,但他们都很感兴趣,交上来的作业质量都不错。
学生们创作的春天主题诗配画。
学生次尝试画思维导图。
以上是我们学校二年级组的线上教学工作小结,我们所做的也许正是很多老师都在做的,因此谈不上经验分享。
只借此机会回顾线上教学工作的得与失,促教学活动向更高效处迈进!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在科长、级长的带领下克服了刚开始时的不安与焦虑,通过加强集备,增加了线上教学的信心。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扣单元主题,抓住重点知识巧妙安排练习;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拓展学习资源,增加语文实践活动,力求让线上教学有实效。
重集备 扣主题 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线上教学以来,我们在科长罗艳红老师的带领下,每周都进行一次线上集体备课。
备课时,我们主要以单元教学主题为中心,握紧语文要素这个抓手,以课后练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的重点栏目为依托,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以第二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关爱”,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将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篇课文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重在引导学生读重点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千人糕》重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插图及标点符号想象画面,懂得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重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经历想象画面,感受家人间的关爱。
围绕着单元主题,每课各有训练的侧重点,再结课后练习内容,确定每个课时要达成什么目标,达成哪道题目的要求。
以《一匹出色的马》为例,我们在课时中,重点学习了前面三个写景的段落,结课后练习,课时目标就是要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通过语言、画画等方式,展示出来;第二课时重点学习4-7自然段,结课后练习,本课时的目标就是结生活经历想象,体会妹妹的变化,能说出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将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个课时中完成,重难点更突出。
抓重点 巧联系 精练习 识字教学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集备时,我们仔细研读教参,将每课中容易写错笔画、笔顺的生字整理出来,在上课时加以强调。
各班老师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金敏老师将易错字拍成小视频,强调生字的写法;杨小洁老师在班群里通过抢答等游戏提问生字要注意的笔画、笔顺,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罗艳红老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及时纠正错字;郑莹老师以文字形式在课上提醒重点笔画;范燕茹老师还利用晚上8点之后的时间开展在线听写;谭美玲老师们点对点地与学生视频批改作业,指出不足。
老师们各施各法,帮助学生解决识字写字中的难点。
金敏老师制作的书写指导微课。
罗艳红老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反馈生字要注意的重点笔画。
郑莹老师在群里提醒学生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
范燕茹老师给学生在线听写。
杨小洁老师让学生就生字的笔画在线抢答。
谭美玲老师借助手机视频与学生在线上“面批面改”生字。
课后练习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托,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我们的做法是围绕每个课时的目标,在学生观课之前,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边学习边思考边记录。
同时,老师们会精心设计与重点内容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动笔完成,上传检查。
如《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的第二小题,让学生“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我们给学生的任务除了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外,还要写出自己的发现。
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的小题是仿照例子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
学生们对于比喻句不陌生,但对于这个分行呈现的小诗的格式比较陌生。
教学时,我们借助《语文园地一》中根据提问读句子的练习,线上作读:“什么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田野怎么样,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什么?”在读中帮助学生弄懂每节小诗其实是一个比喻句,分别说了什么、怎么样、像什么。
在练习写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描述清楚了自己喜欢的景物。
可见,我们不仅重视引导学生习得知识,还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关联,积累学习方法。
引兴趣 学榜样 立信心 线上教学的一大难题是缺少了课堂教学的仪式感,学生活动难组织。
老师们结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在线抢答、有奖问答等游戏,定期统计孩子们的答题情况,表扬积极回答问题、正确率高的孩子,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线上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苏小莹老师提问当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纷纷抢答,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心灵手巧的范老师还把自己制作的小手工,作为孩子们的奖励,一下子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有的学生家长复工后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年级里出现了一小部分作业马虎的学生。
苏小莹老师和范燕茹老师想方设法利用晚上、周末的时间开展直播答疑,通过加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鼓励孩子们认真对待网课学习。
郭艳玮老师还针对班上比较特别的孩子,打电话进行解疑。
同时,各班老师都在班级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表扬线上学习期间进步明显的孩子。
通过树立榜样,肯定了坚持认真学习的孩子,给他们坚定学习信心,也帮助那些暂时落伍的小雁们奋起追赶。
在学习指导和课后辅导的路上,我们乐于学习,勇于探索,在区教研中向冼老师和全区老师取经,并根据社会情况、学生家庭情况的不断变化,我们也不断作出调整,务求让更多孩子参与读、说、思考练习。
苏小莹老师利用直播平台讲解作业要求,让家长和学生明确线上学习任务。
郭艳玮老师在班上表扬认真学习的孩子,及时肯定有进步的学生。
拓资源 勤实践 提素养 线上学习期间,老师们结教材的内容,给学生了很多课外学习资源,如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后看一场电影《雷锋》;学完《千人糕》后,读读《万物由来》;学完《一匹出色的马》后,读读陈伯吹爷爷的其他作品等等。
我们也充分利用了冼老师和备课组老师们提供的资源,在学完《州谣》后,看《航拍中国》的视频资料;学完《传统节日》后,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等。
丰富的学习资源丰满了学生的宅家生活,开阔了视野。
每周四,我们都有两节语文课。
我们在节新授学习之后,安排学生第二节课开展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
结单元的学习,我们开展了语文学科的年级竞赛——春天主题的诗配画创作;结《千人糕》的学习,我们尝试让学生做“千人**”的思维导图……这种实践作业很多都是学生们接触的,但他们都很感兴趣,交上来的作业质量都不错。
学生们创作的春天主题诗配画。
学生次尝试画思维导图。
以上是我们学校二年级组的线上教学工作小结,我们所做的也许正是很多老师都在做的,因此谈不上经验分享。
只借此机会回顾线上教学工作的得与失,促教学活动向更高效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