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扇舞丹青》欣赏

1年前 (2024-04-22)
古典舞《扇舞丹青》欣赏力木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可以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舞蹈”。
表演者王亚彬充分调动舞蹈肢体的表现力,透过扇子的舞动和身体的扭转,如同在纸上飞腾狂草,那描绘丹青的一招一式,尽收眼底。
在整个舞台上,营造出一种典雅、高贵、端庄,却又不缺乏刚劲、洒脱的中国传统书法、舞蹈文化景象。
将中国古典舞、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扇文化融为一体,真可谓“书中有舞,舞中有书”。
有这样一首诗“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
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长赢。
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
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
”这首诗将舞蹈、扇子、笔墨丹青巧妙的融为一体。
古典舞《扇舞丹青》的意境也如这首诗一样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有着典雅的身段,轻盈的舞步,并赋有生气息的舞蹈世界中,让我更加的了解中国的传统古典舞的蕴涵,更加的贴近中国传统文化的韵。
《扇舞丹青》与以往的女子古典舞有一定的区别。
它更多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女子古典舞的阴柔为主的风格,在王亚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刚强的气韵。
《扇舞丹青》是一个极富舞蹈本体特征的作品,表演者王亚彬将中国古典舞的“拧、倾、圆、曲”的人体形态巧妙的运用在舞台上。
通过表演者的那快慢相宜,刚柔相济,错落有致的舞步与身体的舞动,将扇子与肢体的动作的幅度,速度相结。
将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作到与书法,与绘画相媲美的境界。
我们在欣赏《扇舞丹青》这个舞蹈时,我相信,很多人看到的不只是一个舞步轻盈、婉转的女子在摆弄她的扇子,也不只是表演者那柔美的身体和那时而温柔时而刚劲的舞蹈动作。
在舞台上,我们还看到舞者以自己的身体作笔,将舞台作纸,在尽情地挥洒笔墨,时而轻柔婉转,时而刚劲有力,一挥而就,绝不失一个大书法家的气魄。
同时我们又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剑客在舞台上潇洒地展示自己的武艺,将扇子化为一把锋利的宝剑,那一招一式,时而迂回柔绵,又时而急促有力。
可谓,“似扇非扇,似剑非剑”。
《扇舞丹青》将舞蹈、扇子、剑法、笔墨丹青的表现在表演者王亚彬身上,洒脱、飘逸、灵动、稳重、轻盈、柔美,刚劲、矫健转身,扭摆,一张一弛。
在小小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书法家,看到了一个侠客,更看到了一个舞魂。
《扇舞丹青》这个作品的成功,同时也离不开为它作背景的音乐。
表演者为她的舞蹈所选用的背景音乐是位居十大古典音乐之首的《高山流水》。
这首用古筝弹奏的《高山流水》,音乐节奏时而悠扬,时而急促,同时还伴有大幅度的滑音,但表演者总能以自己灵巧的身体有节奏地迈着舞步,并用手中的彩扇与之相协调。
表演者王亚彬身着白衣,,如同月下仙子似的,拿着扇子在水墨画里游走,时而步履轻盈,时而步伐矫健。
  《扇舞丹青》的艺术成就在于它的大胆突破和独特性,它将舞蹈,音乐,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并给人以无限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