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技巧(三)节奏把握

1年前 (2024-04-22)
朗诵技巧(三)节奏把握邹梅花 各种文体诗词朗诵的技巧1,古诗词的朗诵。
(1),感情充沛。
古体诗词大多是作者有感而发,语言凝练。
因此,在朗诵前要了解作者的心境,以作者的身份去朗诵,才能找到鲜明的情感与节奏。
我们善于写古体诗,且诗朗诵自己的作品。
感情充沛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分好音部。
(2),分好音部。
音部是指词或词组间,因表达语意,而拖长语音形成的间隔。
分析好诗词的音部是古诗词朗诵的基本环节。
音部确定后,即产生节奏。
如王之涣的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音部是这样分的:王之涣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 —楼。
(3),平仄相映。
平声字一般声调高昂而稍长:仄声字一般声调降抑而急促。
在古诗词里,平仄搭配都遵循一定规律的。
朗诵时平声字悠扬绵长:仄声字顿挫收敛。
由此形成高低升降、互为映衬,使音调铿锵、语气优美听起来就非常好听、和谐悦耳。
(4),节奏鲜明。
古诗词是讲究辄押韵。
在朗诵时要把韵脚读得稍重一些,然后再根据作品内容,和所要体现的思想感情、将诗句的语调、语速理安排,就会节奏鲜明的朗诵出来。
2,现代诗的朗诵现代诗较古体律诗在结构、韵律等方面较为自由的一种诗体。
但一般也要求有节奏、押韵或部分押韵。
它包括叙事诗和抒情诗。
用于朗诵一般多为抒情诗。
其朗诵方法: (1),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抒情诗,是作者有感而发才写成。
在一首诗的感情上总是有一定的倾向性,是豪迈雄壮?哀婉凄凉?喜悦欢唱?愤慨、悲伤等。
这就形成诗歌的感情基调。
我们在朗诵作品时首先要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然后,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节奏。
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是写诗人盼归的心情。
朗诵时应采用舒缓型。
节奏语速较缓,气长、音清,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掌握诗的结构、层次、分好音部如《乡愁》是是采取民歌层层递进、对比互衬的写作方法。
音部是这样划分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现代诗比较好懂,部也比较好分。
(3)读出诗的节奏与音律朗诵前要细细的品味,把握好节奏。
朗诵时,要通过或轻或、或抑或扬、或顿或挫、用充满的语调,来声声传情、步步入境、努力做到“情景再现”,把诗中的意境展示给观众。
使听众动情、动容。
,说几点与朗诵相关知识:1,选择适朗诵、适自己的诗词稿。
2,朗诵前反复朗读,找感觉,进入诗词的意境中。
,3,尽量脱稿,有稿不看、或少看。
这样可多用眼与观众交流。
力争做到“声情并茂“通过声音、表情,将作品意境传递给观众。
4,站姿要诺诺大方,不卑不亢。
各位朗诵者,能做到以上这些,我相信我们的朗诵一定有魅力。
使我们的朗诵达到对作品的再创造,再表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