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封面及序言

1年前 (2024-04-22)
作品集封面及序言从善楼主 序俞建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举国上下已经进入学习型的时代。
而每一个家庭,都正在做出不同的选择。
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注重文化教育和知识学习已是共识,大家都懂得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倘若一个人只有单一的知识,而没有文化,那是非常可怕的事。
北大硕士生quot硫酸泼熊事件quot、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quot车祸杀人案quot和复旦研究生quot毒杀室友案quot等等,家长们投了那么大的精力和财力,结果却让人心酸、心痛。
这正是文化的缺乏、道德的丢失而导致的恶果,值得人们深思。
在此背景下,国学似乎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这是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青少年的学习,首先是通过听讲、阅读,再是观察、实践和研究,使得技能和知识不断充实,为我所用。
以愚之见,国学在学校里占比很小,同学们针对的多是语、数、外等基础课程,为的是高考。
国学以经学为主,涵容于经、史、子、集之中。
在古代,孩童时就学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也。
其中quot书quot为之根,quot书quot包括识字和书写。
蔡邕用quot阴阳学quot释读书法,孙过庭用quot和而不同quot求义理,黄庭坚则认为quot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quot,用经学理解书法。
而文字学、音韵学中,又渊含着儒、释、道的精。
可见,书法是国学中的奇葩。
再者,中国书法本与中国画同源,两者之产生与发展相辅相成。
先秦诸子以quot河图洛书quot为书画同源之依据。
唐代张彦远认为quot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quot。
简言之,书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同步、同期产生的,并一直在持续发展。
再说书画艺术,能反映出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风貌,每每看到一幅幅稚拙的、一尘不染的书画作品,犹如进入童真世界。
第三届quot朱福元杯quot全市青少年书画大赛,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歌颂朱福元先生爱国热情的一项实事,目的在于关爱、关心、关注青少年的童真世界。
本次大赛于书法类还增添了篆刻作品。
自征稿截稿半年以来,共收到书画篆刻作品637件,最终评出160件获奖作品。
其中,书法等级奖27件、优秀奖63名,篆刻等级奖6件、优秀奖8名,中国画等级奖18件、优秀奖37名。
书法最高奖以隶书和行书,反映出小书法家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渴望,后生可畏;绘画作品则山水、花鸟、人物均有,反映出小画家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篆刻作品多数为继承传统,方寸之间,小中见大,亦不易也。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发表已逾百年,唤醒了整个中华民族;朱福元先生对青少年培养的关怀,亦值得代代相传。
quot少年强,则国强quot。
愿通过这次quot朱福元杯quot全市青少年书画大赛,能给小朋友圆一个艺术家的美好梦想;同时也祝愿所有的参展小作者们学习进步,明天的生活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