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1年前 (2024-04-22)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孤兰幽香2186180 《劉渡舟傷寒論講稿》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C151这一条与以下两条都是讲”热入血室”证。
为什么在这地方添了三个”热入血室”?一个原因是它有结胸的类证,另外它和少阳有关系。
张仲景写的文章它有一个内在的联系性,结胸讲水结,少阳讲气郁,那么妇人中风,伤寒热入血室,讲血了,由血影响气,也讲到气血闭结,所以水的关系、气的关系、血的关系,这样在辨证论治里才互相对比、互相发挥,可以提高我们辨证论治的思维和视野,很有意义。
这三条的”热入血室”,病因是不同的,有经水适来,也有经水适断,这是一个不同。
第二个不同,有发烧的,有不发烧的,要记往这是个重点。
第三个是有胸胁闷的,有往来寒热的,有晚上说胡话的,这三个症状的不同,治疗也就不同。
把这三点抓住了,热入血室就掌握了。
热入血室和月经有关,是个妇人病,男人没有。
有的人说是男人有热人血室,当然这也是一个证明的问题。
我个人观点,认为男人没有热入血室证。
阳明篇有个热入血室,没提妇女,那不就是男人了?前面说的是妇女,后边还总说,那不是重复了,所以热入血室是妇女的一个病了,不是男性得的病。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这是表证不解了。
“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是个倒装句,把这个“得之七八日”放在上边,时间已经有七八天了,这个妇女的经水就适来,“适来”就在这时候她恰巧来了月经。
来的月经是不是正常周期?这就不好说了。
山田正珍就说“经水不期而来,偶然而来,都算适来”,这样它就不受周期范围的限制。
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表邪内犯,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以后,表证就解了,“热除而脉迟身凉”,发烧除掉了,脉跳得也不快了,脉也迟了,身也凉了,这表邪解了。
但是表邪解,有个脉迟,说明还有点儿凝结。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出现了里证,胸和胁就是少阳的部位,胀满,有的时候还疼,就像结胸,“如结胸”不等于就是结胸。
“谵语者”,还说胡话。
这是什么病?为什么它自己热就退了?为什么又出现胸胁下满,像结胸?为什么又说胡话?“此为热入血室也”,这个病就叫做热入血室,就是乘月经来后血室空虚,血热就传到了血室。
血室是什么?这里有争论,说得很多,我们同意就是子宫,就是胞宫。
入了血室了,到了胞宫,为什么还出现“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因为女子胞和肝经、肝胆之气有联系,“厥阴足脉肝所中,大趾趾端毛际丛,环绕阴器抵小腹,挟肝络胆”,胞官受邪,血室里有邪热,影响肝胆之气的不和,实际上肝胆之气就疏泄不利了,所以就出现“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就是血病影响肝胆的气机不利了。
为什么还说胡话?《伤寒论》的说谵语、说胡话,一般都是指阳明而言的,胃络通于心,胃一燥热就说胡话,只有热入血室的谵语属于血分有热。
血分有热,诸脉皆上系于心,血脉都和心有联系,血分之热上扰于心,她也说胡话。
这个说胡话和大便燥结没有联系,不是阳明,而是热入血室的。
它的主要见证不是肚子胀满,而是“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这一条一个是经水适来,一个是没有发烧,主要的见证一个是“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一个是说胡话。
怎么治?“当刺期门”,应当用刺法刺期门穴,泻肝胆之邪热。
它是月经适来,这时候血中之热可解,这个病也就可以好了,不要用什么泻下之法。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C152这一条承接上条论述热入血室寒热如疟的证治。
什么叫“经水适断”?就是月经未可断而断,月经还不应当断,它正在这时候恰巧就断了。
为什么?热入血室,气血闭结,热与血结,月经就断了。
这个病也是由外感而来的,“经水适断”应该接在“七八日”的下边,这是一个倒装句,“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者”,这意思应当这么体会。
经水适断以后就热与血结,使肝胆之气不利,所以就“续”,继续,就出现发冷发烧的发作有时,“续得寒热,发作有时”。
这种发烧和咱们过去讲的那些发烧不一样。
过去讲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恶寒发热而如疟状,这个发烧有点儿寒热往来而发作有时,像发疟,是少阳的气不利了,“发作有时”,发作有一定的时间,所以它才像疟,有那么三次,或者是四次,或者是两次发冷发烧。
怎么办?这个证没有胸胁满,也没有谵语,只是一个“往来寒热,发作有时,其形如疟”,只是这么一个症状的特点,是有发热的热入血室,和前面的那个“热除而脉迟身凉”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不要给他扎针了,还扎期门干什么?胸胁满可以刺期门,因为期门在乳下,能治胸胁之满,这是以寒热为主的,正邪居于胁下,所以这时候就要给她吃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能够退热,能够解寒热之邪。
根据《医宗金鉴》和后世注家的见解,因为它这里气血闭结,来了月经的时候一得这个病,月经就没有了,这个小柴胡汤还要加上点儿牡丹皮、生地黄、桃仁、红花,稍微活活血。
这样的意见对不对啊?在临床是不是这样?对的,比单纯用小柴胡汤要好一些。
小柴胡汤基本是气分药多一些,没有血分药,加上一点儿血分药,效果要更好一些。
在临床上我们看到热入血室,经水适断而有寒热如疟的,要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牡丹皮、红花、桃仁。
如果热出而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还有谵语的,以刺期门为主,那是经水适来。
C151这一条与以下两条都是讲”热入血室”证。
为什么在这地方添了三个”热入血室”?一个原因是它有结胸的类证,另外它和少阳有关系。
张仲景写的文章它有一个内在的联系性,结胸讲水结,少阳讲气郁,那么妇人中风,伤寒热入血室,讲血了,由血影响气,也讲到气血闭结,所以水的关系、气的关系、血的关系,这样在辨证论治里才互相对比、互相发挥,可以提高我们辨证论治的思维和视野,很有意义。
这三条的”热入血室”,病因是不同的,有经水适来,也有经水适断,这是一个不同。
第二个不同,有发烧的,有不发烧的,要记往这是个重点。
第三个是有胸胁闷的,有往来寒热的,有晚上说胡话的,这三个症状的不同,治疗也就不同。
把这三点抓住了,热入血室就掌握了。
热入血室和月经有关,是个妇人病,男人没有。
有的人说是男人有热人血室,当然这也是一个证明的问题。
我个人观点,认为男人没有热入血室证。
阳明篇有个热入血室,没提妇女,那不就是男人了?前面说的是妇女,后边还总说,那不是重复了,所以热入血室是妇女的一个病了,不是男性得的病。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这是表证不解了。
“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是个倒装句,把这个“得之七八日”放在上边,时间已经有七八天了,这个妇女的经水就适来,“适来”就在这时候她恰巧来了月经。
来的月经是不是正常周期?这就不好说了。
山田正珍就说“经水不期而来,偶然而来,都算适来”,这样它就不受周期范围的限制。
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表邪内犯,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以后,表证就解了,“热除而脉迟身凉”,发烧除掉了,脉跳得也不快了,脉也迟了,身也凉了,这表邪解了。
但是表邪解,有个脉迟,说明还有点儿凝结。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出现了里证,胸和胁就是少阳的部位,胀满,有的时候还疼,就像结胸,“如结胸”不等于就是结胸。
“谵语者”,还说胡话。
这是什么病?为什么它自己热就退了?为什么又出现胸胁下满,像结胸?为什么又说胡话?“此为热入血室也”,这个病就叫做热入血室,就是乘月经来后血室空虚,血热就传到了血室。
血室是什么?这里有争论,说得很多,我们同意就是子宫,就是胞宫。
入了血室了,到了胞宫,为什么还出现“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因为女子胞和肝经、肝胆之气有联系,“厥阴足脉肝所中,大趾趾端毛际丛,环绕阴器抵小腹,挟肝络胆”,胞官受邪,血室里有邪热,影响肝胆之气的不和,实际上肝胆之气就疏泄不利了,所以就出现“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就是血病影响肝胆的气机不利了。
为什么还说胡话?《伤寒论》的说谵语、说胡话,一般都是指阳明而言的,胃络通于心,胃一燥热就说胡话,只有热入血室的谵语属于血分有热。
血分有热,诸脉皆上系于心,血脉都和心有联系,血分之热上扰于心,她也说胡话。
这个说胡话和大便燥结没有联系,不是阳明,而是热入血室的。
它的主要见证不是肚子胀满,而是“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这一条一个是经水适来,一个是没有发烧,主要的见证一个是“胸胁下满,如结胸状”,一个是说胡话。
怎么治?“当刺期门”,应当用刺法刺期门穴,泻肝胆之邪热。
它是月经适来,这时候血中之热可解,这个病也就可以好了,不要用什么泻下之法。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C152这一条承接上条论述热入血室寒热如疟的证治。
什么叫“经水适断”?就是月经未可断而断,月经还不应当断,它正在这时候恰巧就断了。
为什么?热入血室,气血闭结,热与血结,月经就断了。
这个病也是由外感而来的,“经水适断”应该接在“七八日”的下边,这是一个倒装句,“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者”,这意思应当这么体会。
经水适断以后就热与血结,使肝胆之气不利,所以就“续”,继续,就出现发冷发烧的发作有时,“续得寒热,发作有时”。
这种发烧和咱们过去讲的那些发烧不一样。
过去讲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恶寒发热而如疟状,这个发烧有点儿寒热往来而发作有时,像发疟,是少阳的气不利了,“发作有时”,发作有一定的时间,所以它才像疟,有那么三次,或者是四次,或者是两次发冷发烧。
怎么办?这个证没有胸胁满,也没有谵语,只是一个“往来寒热,发作有时,其形如疟”,只是这么一个症状的特点,是有发热的热入血室,和前面的那个“热除而脉迟身凉”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不要给他扎针了,还扎期门干什么?胸胁满可以刺期门,因为期门在乳下,能治胸胁之满,这是以寒热为主的,正邪居于胁下,所以这时候就要给她吃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能够退热,能够解寒热之邪。
根据《医宗金鉴》和后世注家的见解,因为它这里气血闭结,来了月经的时候一得这个病,月经就没有了,这个小柴胡汤还要加上点儿牡丹皮、生地黄、桃仁、红花,稍微活活血。
这样的意见对不对啊?在临床是不是这样?对的,比单纯用小柴胡汤要好一些。
小柴胡汤基本是气分药多一些,没有血分药,加上一点儿血分药,效果要更好一些。
在临床上我们看到热入血室,经水适断而有寒热如疟的,要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牡丹皮、红花、桃仁。
如果热出而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还有谵语的,以刺期门为主,那是经水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