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峡:三峡悬棺
7个月前 (04-22)
梦回三峡:三峡悬棺阿杜(摄狼) 梦回三峡:三峡悬棺三峡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一样,悬棺葬已经消失了数百年。
自古以来,生活在峡江的人们对三峡悬棺不甚了解,远远眺望着绝壁上的棺木,以无比丰富的想象力揣测为风箱、书等。
久而久之,三峡中的峡谷以此名。
例如,瞿塘峡中的风箱峡,西陵峡中的书宝剑峡即如此。
由于悬棺葬与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密切相关,国人对三峡悬棺葬进行系统性研究大约不到一个世纪,学术界对三峡悬棺葬的名称、文化内涵、文化联系、葬俗及族属问题难有统一见解。
正因为如此,人类对三峡悬棺葬的不解与难解,构成了常说的“三峡悬棺之谜”。
三峡悬棺溯源三峡悬棺葬少存在有数千年了。
悬棺葬(岩葬)是古人在悬岩峭壁上的一种葬俗,后人把这种葬俗留下的棺木,叫悬棺,或岩棺、船棺等。
悬棺葬遍及南方,川、渝、黔、滇、湘、鄂、桂、粤、浙、赣、闽、皖等省都有发现。
之所以叫悬棺,是因为这种葬俗,通常要将棺木从绝壁上方悬挂着吊放到岩洞里的缘故。
由于棺木大都放在悬崖岩洞、岩隙、岩壁上,亦称岩(崖)棺。
此外,由于有些棺木似独木舟形状,也称船棺。
史上最早出现“悬棺”一词,是宋代《太平御览》卷四七《武夷山》条引萧子开《建安记》曰:“……顾野王谓之地仙之宅。
半岩有悬棺数千。
”1946年中国学者考察四川珙县、兴文县悬棺葬。
参与考察的中国考古界权威芮逸夫教授在《僚为仡佬试证》的论文中次把“悬棺葬”作为专用名词提出(当时开展此项研究的人士有称“悬棺葬”、“崖葬”、“岩葬”、“崖棺葬”、“岩棺葬”、“幽崖葬”、“崖洞葬”、“崖穴葬”、“崖墓”等等,不利于统一名称开展研究)。
以后学者认可了这个统一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系统研究中国悬棺葬,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学者葛(华西大学博物馆长)教授发表了数篇关于川南僰(音bó)人悬棺的传说与实地考察文章,引起中外学者共同关注。
次悬棺葬研究是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日寇侵华,国内许多高校与学术机构迁往云贵川。
云贵川一带云集了考古界、人类学界大量精英对悬棺葬进行系统研究,有大量成果涌现。
第二次悬棺葬研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本世纪初。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历史文化重新到应有的高度。
众多学者潜心研究几十年,跋山涉水到全国考察,终于有了一批比较权威的悬棺葬学术论文与专著。
三峡一带自古为多民族混居地区。
根据《华阳国志》等载,从五千年前到明代,三峡地区曾生活过的民族少有:濮(百濮)、越(百越)、巴、蜒(音yán,同蜑)、夷、僰、僚(同獠)、賨(音cóng)、獽(音ráng,同儴)人等。
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葬俗(同一民族亦有多种葬俗),例如:水葬、火葬、棺葬、土(无棺)葬、风葬、岩葬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原来流动性比较大的古代人逐渐定居在三峡。
经过缓慢地融过程,形成后来的巴国人与楚国人(以“族”称人转向以“国”称人,实际上是由血缘较近的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巴楚之间,战争频繁,交界多变。
各族交往,日趋密切,族界逐渐淡化。
从秭归到奉节一带,殷商与西周时已有了“夔”的记载。
有人认为夔是百越的一支,因为曾有过“夔越”的说法。
也有人认为夔是楚的一个小方国,夔是楚的一支。
濮人原居住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
西周时濮人参加武王伐纣战争,许多人到四川东部与湖北西部一带定居下来,形成后来三峡地区的濮人。
有学者认为濮人与百越人有亲缘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濮人与百越人不同源。
僰人也是三峡地区古老族人之一。
僰人大多生活在四川西南部,以族居方式,聚族以村寨、沟壑、洞穴,随地而安。
由于战争,僰人向四川东部有迁徙记载。
按照学者研究结果,僰人葬制主要是洞穴葬与悬棺葬。
后来发现,某些三峡悬棺葬与四川西南部僰人悬棺葬是相同的葬俗。
三峡地区的古代僚(同獠)人也称“蛮僚”,《周书·异域上·蛮传》记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筰,川洞这间在所皆有之。
……然天性暴乱,旋扰动,每岁随近州镇出讨之,获其口以充贱隶,谓之压僚。
”显然,这里可以看到封建朝廷对三峡地区少数民族的镇压,以及僚人最终消失的重要原因。
关于三峡地区蜒人的争论较多。
蜒人原是我国东南方生活在水上的民族,也称“蛮蜒”。
晋人常璩在宜昌《华阳国志·巴志》写巴东郡“迄吴平(巴东)后,省羊渠,置南浦。
晋太康初,将巫、北井还建平,但五县,去洛二千五百里。
东接建平,南接武陵、(西接)巴郡,北接房陵,獽、夷、蜒之蛮民。
”由此可以看出在巫山、巫溪、鄂西一带,均有獽、夷、蜒人。
悬棺葬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奇特的文化,它的遗存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应该就是僰人、巴人、越人、濮人、蜒人等族后裔留下的葬俗。
就目前资料而言,中国历史上最早悬棺是武夷山船棺。
1978年科学家用碳14测定武夷山船棺距今有3840±90年时间。
三峡悬棺葬,以目前的资料,应该比武夷山悬棺葬晚。
2003年,从书宝剑峡悬棺考证,棺木距今已有2500年左右。
以此推算,当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棺木(2005年有文章说,书宝剑峡悬棺经DNA技术分析,是三千多年前的棺木)。
大宁河上游,巫溪县荆竹坝悬棺,经专家鉴定,是3000多年前的棺木。
1980年,临近西陵峡的宜昌晓峰悬棺棺木经碳14年份测定,为2275±90年,为战国中期的棺木。
三峡其他位置的悬棺葬时间,经考证与测定后发布的信息,未发现在武夷山悬棺之前。
迄今为止,除贵州边远封闭的极少数苗族山寨还有悬棺葬(将棺木存放在悬崖上的自然洞穴里),其他地区的悬棺葬早已绝迹。
三峡悬棺葬消失的时间当在明朝中后期。
综上所述,三峡悬棺葬,向上追溯尚不知从何时开始,结束的时间大约在明代。
悬棺葬习俗由来毫无疑问,三峡悬棺葬与古代三峡地区各族人的生活与信仰有关。
古人为何将棺木置于悬崖绝壁洞穴?专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下面列出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
1、 “穴居生活”说生产力低下的长江流域三峡地区史前原始民族,长期像“巫山人”一样,在峡江边洞穴居住。
死后,亲属们即用棺木将其存放于生活过的洞穴或其它洞穴里。
2、 “死不落土”说 后来移居南方的畲族与瑶族原是“武溪蛮”(“武陵蛮”、“蛮僚”)人,传说他们同一始祖是盘瓠王。
盘瓠王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不着地,死不落土(《搜记》、《后汉书·南蛮传》、《赤雅》、《汉唐地理书钞》等均有记载)。
他去世后,儿孙们用车轮和绳索把他的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
后代将这种丧葬习俗沿袭下来,并有所发展。
后来,通过蛮僚人的迁徙,形成后来的三峡悬棺葬。
3、“弥高孝”说《朝野佥载》是唐朝张鷟撰写的笔记小说,记录有隋唐轶事,连《资治通鉴》也取材于它。
它说悬棺葬是五溪蛮人“弥高者以为孝,即终身不复祀祭。
”后人孝,棺木争相愈挂愈高,使三峡悬棺葬形成特有的风俗。
4、“灵魂普渡”说古代三峡里的越人与濮人后裔认为高山险峰、崇山峻岭是灵所居或通天之路,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这样可以使亡魂能够很容易的普渡到仙天国。
船棺的“船”,在于“渡”。
这种理论,也称“精依托”说。
5、“追求吉利”说有学术论文说,古僰人自古采用悬棺葬是追求吉利。
传说,僰人祖先母告诉他们,要逃脱病疫的死亡威胁,只有实行岩葬。
此外,他们认为这种高悬的葬法,后代子孙可以兴旺发达。
另有追求吉利的“高棺”()说,似乎有点儿牵强——因为官制的政治组织与社会制度是西周才开始,在那之前早就存在悬棺葬习俗了。
三峡悬棺分布三峡悬棺,群葬不多,大多呈点状分布。
瞿塘峡(含宁河宽谷) 瞿塘峡悬棺分布示意图记载悬棺的历史资料:书匣,在瞿塘峡半岩,远视如露一匣,高悬不能。
——明·正德《夔州府志》卷七·古迹·本府赤岬山,岩穴中露一匣,甚高不可升,相传乃古书匣。
——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二十一风箱峡,曩从军夔门时,有风箱峡者,数仞绝壁中,叠置木匣,如风箱者甚多。
仰望色如朽木,较棺形则小,其景象颇相类也。
——清·许瓒曾《东还纪程》风箱峡,在瞿塘峡中赤岬山下,崖穴间高不可升,相传鲁班之风箱也,又云乃古书匣。
——清·光绪《奉节县志》卷三十四·古迹风箱峡在旧大昌县境内,悬壁之上垒垒,形类风箱或或类馆,人不能近,攀援而者即见大蛇。
——清·光绪《巫山县志》卷十三·古迹悬棺分布:瞿塘峡粉壁堂悬棺1具。
瞿塘峡孟良梯上方的吊槽崖穴中悬棺1具。
瞿塘峡内风箱峡北岸海拔120米处,“风箱峡”三个大字旁原有棺木12具。
1971年被三人攀上盗古物掀下绝壁,毁坏8具。
棺内人骨、青铜巴式剑、料珠装饰品及其它古物,大多被当成废品卖掉。
目前仅存人骨与青铜巴式剑。
留下的4具棺木后来也遭到人为破坏。
瞿塘峡内风箱峡南岸海拔140米处盔甲洞原有棺木数具,1959年县供销社经理带人深山寻宝,曾掀下3具,获得青铜巴式柳叶剑2把、人骨若干、其它珍贵文物。
奉节境内草堂河上游三架岩的岩洞中原有3具悬棺,现岩洞中仅存木杠。
奉节境内荆竹乡椅子村西北迷宫河边 2500 米的峭壁上有悬棺 4 具,估计为汉~明代棺木。
奉节境内梅魁乡曾家村七组棺材岩上有悬棺6 具,距地面500 米。
巫山错开峡中有棺木阡、天子庙两处悬棺,原有悬棺10余具,由于毁损,现仅存4具。
大宁河 大宁河悬棺分布示意图 小三峡悬棺记载悬棺的历史资料:棺木寨在三会口——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寨峝杨泗洞,在县东南二十里,下有王爷滩,乃宁河出巫之水径也。
洞在半山,上下左右数百丈尽属绝崖。
相传中有王爷像,外现船篷轿杆,远望可见,威灵显赫屡著奇验。
——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山川仙人洞,即王子洞。
《府志》:在宝源山盐泉之侧,洞口宽高十余丈,深不可测,崖上石纹生成千字,水出石筍,四时不绝。
《方舆胜览》:洞在盐泉之侧,壁有石纹如人相对起伏状,洞中有骨长丈余,洞前有池不竭。
——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山川悬棺分布:小三峡船棺崖葬估计距今3000年。
龙门峡(今铁棺峡)距龙门大桥约500米的大宁河西岸悬崖上然溶洞,洞内原有悬棺2具(一大一小),文化大革中均被当作“四旧”掀入河中。
巴雾峡东岸悬崖绝壁上有一长约3米的天然洞穴,内置一棺,保存完好。
巴雾峡悬棺滴翠峡西岸飞云洞有一较浅自然洞穴,内置1具尾部上翘的棺木,人们称“飞云船棺”。
滴翠峡飞云洞悬棺(乔德炳摄)大昌水口崖壁上有4个大约1米见方的洞穴,洞内无存,据专家考察为悬棺葬遗迹。
小小三峡马渡河岩壁上有悬棺1具。
巫溪县境内,现存岩棺43具,岩棺穴278处,大多分布在大宁河沿岸的绝壁上。
烂船湾在白龙过江的大宁河西岸,悬崖上有一平坦岩礅,上面放置棺木1具。
月亮洞在烂船湾上游200米左右的大宁河东岸,峭壁上有然洞穴,整个洞酷似弯月,故名月亮洞。
洞内存放棺木1具。
庙峡上游出口猫子石悬崖上有一平坦岩礅,上面放置有1具棺木,由于铁灰色残棺好似一条横卧的扁担,当地人称“金扁担”,也叫“桡片”。
大宁河西岸棺木岩因平坦的岩上置放有1具棺木而得名。
因长年风化,棺木残破。
庙峡上游出口东岸黄岩硝洞悬崖上原有1具棺木。
1958年有人入洞寻硝,见棺木尚在,棺内有骨骸。
后来棺木与尸骨被人抛入河中。
巫溪县城西约15公里有一四方洞,洞内棺木1具。
大宁河东岸巫溪县城南门湾(又名龙岗)南北两个片区,悬棺葬洞穴原有80个。
1974年修公路毁损不少,仅存人工凿穴61个,棺木4具(其中1具是男女葬)。
1987年9月1日,该地发生岩崩,不少人工凿穴被破坏。
巫溪南门湾悬棺葬远景 巫溪南门湾悬棺葬(右上方为一已垮塌人工开凿长方形洞穴)位于巫溪县城东的凤凰山,县城仅一河之隔,崖壁上有47个人工凿穴,原存棺木甚多。
年久风化严重,加之1976年修城泉(县城-龙泉)公路毁坏18具棺木,后仅存棺木1具。
剪刀峡出口处山势峻峭,因悬崖罅隙有古代从上到下横置有9根圆木,故名九层楼。
九层楼附近原有悬棺数具,因年代久远,毁损严重,仅存棺木5具。
巫溪荆竹峡中荆竹坝有一悬棺群,原有棺木25具。
1979年四川历史大学考古专业取走1具,现存24具(内有10岁左右男女孩葬1具)。
根据1980年清理的一具荆竹坝棺木的随葬品分析,悬棺年代大致属于西汉晚期。
巫溪荆竹坝悬棺群遗址(郑云峰摄) 巫溪荆竹坝岩棺群(乔德炳摄) 巫溪河上游的支流后溪河,北岸点水溪与“桡风洞”等地有悬棺葬遗迹。
巫峡(含农溪) 巫峡悬棺分布示意图 农溪悬棺记载悬棺的历史资料:二十二日发巴东,山益奇怪,有夫子洞者,一窦在峭壁绝高处,人迹所不可。
然髣髴若有栏楯,不知所谓夫子洞者何也?——宋·陆游《入蜀记》)鲁班岩,治东十五里,上有斧凿风箱形迹。
——清·光绪《巫山县志》卷三十·古迹西瀼溪,两岩壁立千寻,有敝艇在石罅间,去水约半里许,望之舷艄可辨。
——清·光绪《巴东县志》卷一十四)悬棺分布:楠木园铁棺峡,两岸绝壁相对高200-400米,因峡北悬崖之半岩磴上,原有一悬棺,顔色似铁,故名铁棺峡。
1975年有数人采药,从岩顶系绳攀下,竟将悬棺掀入滔滔江水中。
农溪中的龙船崖(龙昌峡)悬棺葬。
该峡东岸高约200米的绝壁间,有两具棺木清晰可见:一置于崖隙石墩上,距地面约120米,棺长2米许,色黑褐;一置于崖中洞穴,距地面约80米,棺材外露短板已毁,长板尚完整,色灰白。
崖壁上还凿有方石孔,插在崖缝中的木桩散存。
考古工作者认为,此处原来少存在7座悬棺(多遭破坏),可谓一大悬棺古群落。
龙昌峡石罅内的岩棺(郑定荣摄)农溪东岸黄家岩,半岩中有高约60米、宽3米的石罅,其间分层置粗木10余根抵两壁间,粗木上原放置的1具棺木早已坠毁。
农溪西岸杨家凹,半坡悬崖中有高约15米的石罅,其顶端留有两根横木,原放置的棺木已散失。
农溪上游罗坪溪东岸九孔岩,岩上凿有方形石孔,大小在1.5米到2.5米之间,距地面35米,共13孔。
孔内棺椁已不复存在。
巴东县罗坪溪九孔岩悬棺野三关镇猴子岭高岩台墩上,横置1具棺木,此岩由此得名棺木岩。
1983年巴东县文化局派人前往考察,发现棺木曾两次遭人挪动。
同一棺内,有3具骨骸。
考察者取回3具下牙骨和1块棺木板,存于县文化馆。
西陵峡 西陵峡悬棺分布示意图记载悬棺的历史资料:将军王果尝经峡口,见一棺于崖侧,将墜,使人迁之平处。
得铭云:“后三百年水漂我,欲墜不墜逢王果。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棺木峡,三峡中,石壁千万仞,飞鸟悬猿不可及之处,有洞穴,累棺椁,或大或小,历历可数,峡中人谓仙人棺椁云。
——北宋·邵伯温《闻见后录》卷三十今洞穴在悬绝石壁千万仞之上。
唯大禹初凿三峡,道岷山之江时,人迹或可,不在崖侧,不止三百年也。
望其棺椁,皆完好如新,不知果何物为之,亦异矣。
——北宋·邵伯温《闻见后录》卷三十铁棺,在归州白狗峡东,其地名亦铁棺峡。
唐将王果为雅州(今雅安地区)刺史,舟经三峡,望见悬崖间有物似棺。
令人视之,果棺也,骸骨存焉。
傍有石志云:三百年后水漂我,将及长江垂欲堕,欲堕不堕遇王果。
果视之怡然,因为敛祭而去。
——《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二过书峡,峡半石壁有洞,中有石,形如卷,俗谓武侯书。
——清·王世正《蜀道驿程记》宜昌雾渡河箱子崖,去宜昌城北三十里,相传有避乱崖上,有木箱今不朽。
——清·同治《宜昌府志》悬棺分布:书宝剑峡中原“书”为一岩棺。
大坝蓄水即将淹没“书”之前,2003年6月秭归文物部门对藏匿于绝壁岩洞的“书”——岩棺进行了发掘抢救工作。
经勘查,洞内3具重叠套木棺,明显有人进入的痕迹。
书宝剑峡书即岩棺秭归县九畹溪口上溯约15公里棺木岩(今漂流起点),西岸高约150米原红褐色岩壁间有许多条天然的岩石层缝隙。
在距里面高约30~50米处,原放置有7具棺木,肉眼可见。
1958年前后五次有人攀上放置棺木的地方,发现棺木已被人动过。
棺内均有人骨,其中一具棺内有一约0.3米长的木俑(当地人称“木罗汉”)。
当地很早传唱一首民谣“岩上七口丧,岩下七口缸。
谁若知得透,亲儿亲女得七双。
”后来,还传唱有棺木岩民谣:“自古流传棺木岩,鸟鸣猿啼动人怀。
雪飘草木山戴孝,风吹松杉树举哀。
春到百花呈奠礼,夜来明月照灵台。
不知亡人哪朝辈,棺木七口洞穴埋。
” 秭归九畹溪棺木岩悬棺远景(何怀强摄) 秭归九畹溪棺木岩悬棺近景(何怀强摄)秭归县磨坪青干河支流南岸当地人称仙人洞的溪边,在一段长约120米、高约100米的峭壁上,一排山洞和石缝中放置有131具棺木。
这是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发现的悬棺群。
秭归磨坪乡悬棺群(来自ZHENGJIAYU主页) 两名文物工作者在考察悬棺群(来自ZHENGJIAYU主页)宜昌晓峰新坪村棺木岩有悬棺群。
半山岩中有两个岩洞,一大一小。
大洞内分内外两层,距地面约200米。
1958年曾被攀岩者掀下20~30具棺木,1979年又掀下2具。
随葬品有石器与木器,经专家认定悬棺为战国中期的棺木。
宜昌晓峰悬棺棺木岩隔河相望的龙王洞,内有棺木6具。
三峡悬棺文化通过三峡悬棺葬的解谜,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三峡人怎样生活,有怎样的宗教信仰;还可以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从而填补史前人类发展史的空白。
三峡悬棺蕴藏着价值无比的文化内涵。
葬地选择悬棺葬地大多选择河溪边悬崖绝壁之上或是遮风挡雨的洞穴里。
三峡悬棺,大多在长江边、大宁河支流、农溪支流、许多小溪支流临水绝壁的洞穴、罅隙处。
如果棺木临水放置,一定是高于水面十几米数百米。
后来一部分远离流水的悬棺,基本上都是由于地貌变迁、河水改道而造成的。
葬具外形悬棺是坚实且不易腐烂的木材制作。
棺木外形不尽相同,有船形棺、圆形棺、方形棺、房形棺等。
船形棺按制作分两种,一种是将粗大木材从中剖开,再把中间挖去如古代独木舟一样;一种是制作的棺木外形像小船。
船形棺 仿古船形棺 圆形棺 房形棺 四川风箱峡悬棺 巫溪南门湾悬棺(棺内为成年男女二人葬) 巫溪荆竹坝悬棺葬棺木船棺葬来历,不独有武夷山的盘瓠王传说。
在三峡地区也有船棺葬,只是传说的主人翁是“廪君”。
在三峡民间传说中,廪君在竞选部落首领时,用泥土造船,居然稳稳停在水面而不沉。
由此,他击败了所有对手,当上首领。
廪君死后,他的子孙与臣民将棺木刳开,凿成船形,放置于悬崖绝壁之上,受后代景仰。
人们将这种丧葬习俗沿袭下来,形成后面的船棺葬。
悬崖送葬古人悬棺葬,当时只有原始运输工具,数百公斤棺木怎么运送到悬崖绝壁高处?许多人视为不可思议。
其实,唐代张鷟在《朝野佥载》有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
打鼓路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日。
尽产为棺,余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
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孝,即终身不复祀祭。
”文中,“柩”即“棺”。
这一段记载,明确说明悬棺是从崖上悬索放下。
当然,文中没有说明绳索是人直接拽着放下,还是通过其他工具。
为此,后来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甚于拿着各种滑轮去悬崖上做实验。
讨论结果时,有人用“武夷山绝壁上的船棺距今有38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还没有定滑轮”置疑。
为此,“棺木如何送葬到悬崖上?”今难有统一结论。
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关于“棺木运悬崖绝壁上时,尚无定滑轮”的问题,笔者赘述几句。
教科书上称定滑轮是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发明的,也有资料说中国人发明定滑轮是公元前700多年的事。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定滑轮的定义时间,并不是人类发现利用滚动可以减少摩擦的时间。
轩辕时代,即有了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造车的传说。
许多人不知道,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奚仲车,是4200多年前的事。
奚仲是夏朝薛国人,《左传》、《荀子》中均有记载。
《滕县志》载:“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
……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
”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
奚仲车有车架、车轴、车箱,为保持平衡,采用左、右两个轮子。
四千多年前,智慧的中国人就已经知道利用滚动可以减少摩擦。
在悬崖上(利用轮子滚动)放下悬索,减少绳索与岩石的摩擦,既安全,又省事。
当时能造车的中国古代人,难道就想不到利用轮子放下悬棺的方法吗?未发现悬棺葬的这种轮子并不等于没有——因为这是同一个物理道理!秭归书宝剑峡发掘的悬棺,又一次证实了古人“自山上悬索下柩”。
在3具棺木中, 其中一棺的外棺有多个穿绳孔,从而证实了悬棺是从崖上向下悬吊绝壁岩洞中的。
古人将悬棺运往搁置地点,大约有这几种方法:1. 悬索下放法——在悬崖高处利用悬索将棺木从崖上放下搁置点。
2. 悬索法——在悬崖高处的人将运悬崖下的棺木用绳索到搁置点。
3. 堆土抬升法——在悬崖下堆土成坡,沿坡抬棺木搁置点。
事后拆坡散土。
4. 云梯抬升法——在悬崖下搭云梯或木架,与棺木搁置点等高时抬棺放置。
事后拆架。
5. 栈道运送法——在悬崖上凿孔铺设栈道,通过栈道抬棺搁置点。
事后拆除栈道。
另外还有两种说法:涨水时利用水位提高,用船运棺安放点,叫涨水说;有人认为古代江河水位高于现代,距悬棺葬地点的距离甚近,后地貌变迁使江河水退去或悬崖抬高,叫地貌变迁说。
这两种说法只适特定的个别悬棺,没有普遍性,不在归纳之列。
置棺方式悬棺搁置方式经专家归纳有七种类型:1. 木桩架壑式——在峭壁上利用岩石罅隙(或一端凿孔)插入木桩,用以支托棺木2. 绝壁木桩式——在绝壁上凿孔后插入木桩(像栈道一样),用以搁置棺木。
3. 天然洞穴式——将悬崖上的天然洞穴稍加修整或填平,然后放置棺木。
4. 天然岩礅式——利用天然的岩礅遮风挡雨,放置棺木在岩礅上下。
5. 天然岩缘式——利用天然形成的岩石层缝遮风挡雨,放置棺木在岩缘。
6. 人工凿龛式——人工在崖壁开凿长方形龛位放置棺木,有横式与纵式两种。
古代棺木通常是由木质细腻、防水性强、不易腐烂的楠木及其他木材制作而成,再用上面介绍的搁置方式进行置放。
因此,木质结实的悬棺在通风、避雨、干燥,人迹罕且不会积水的绝壁上,可以长期存放,愈千年而不毁损。
陪葬物品悬棺葬的陪葬品,与悬棺主人的族属信仰及葬者身份有关。
例如:风箱峡南岸盔甲洞中悬棺陪葬品,有青铜剑、精制木漆梳、陶豆、麻布、竹篾、汉代铜币等。
书宝剑峡岩洞内3副悬棺,均系整木掏空内核制作而成。
棺内发现有青铜巴式矛、巴式戈、巴式柳叶剑、青铜刻刀、青铜凿子、青铜洗盘、古剑饰、玉珏、花布衣带、布块、箭菔、箭弓等珍贵文物。
人们在龙门峡悬崖峭壁上探得一悬棺,棺内除了尸骨,还有一包茶叶和书籍。
另外,在小三峡其它悬棺中,发现麻布、药物之类的殉葬品。
巫溪县城城厢镇的南门湾,发掘的龙岗1号悬棺。
棺内葬有一男一女:男26岁,女40岁。
随葬品有巴楚青铜剑:剑柄有骨雕装饰,剑鞘用山漆刷制。
还有工艺精湛的竹席细软、丝麻混纺织物。
估计葬品属战国晚期西汉前期生产。
荆竹坝悬棺中,其中一具棺木里有两具小孩的骨骸,一男一女。
专家估计男孩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大约12岁,应是主葬。
殉葬者是一个14~15岁女孩,两个犬齿全被敲断,颅骨有一创洞,很可能是被尖锐器物击打致死。
陪葬品有:青铜带钩两件,钩呈蛇头状,长的8厘米,短的3.6厘米;青铜环手镯一件。
荆竹坝18号悬棺中,出土葬品有铜器3件、铜镯1件、铜带钩2件。
二次下葬三峡悬棺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的习俗。
上文说到唐代张鷟在《朝野佥载》关于悬棺葬的记载,其中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
”笔者在《梦回三峡:古老的农溪》一文中,就有介绍:巴东县“农溪两岸悬棺多。
当地人有一种习俗,亲人死后先就近安葬,待过了3~5年或更长时间(最多不超过13年),再起出骨骸,洗净后放于棺材中。
然后,在临江的悬崖峭壁上凿洞为墓,将棺材置于悬崖绝壁洞内。
” 二次葬可能更能体现“肉体消亡,灵魂升天”的悬棺葬普渡灵魂理论。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三峡悬棺部分被理发掘,但大部分有所损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新发现的悬棺。
当更多三峡悬棺面世,人们对三峡悬棺葬的认识也会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中国悬棺葬》陈明芳,重庆出版社。
《中国悬棺研究》陆敬严,同济大学出版社。
《悬棺葬资料汇集》芮逸夫等,中国悬棺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印,1980年印刷。
(其中论文有《僚为仡佬试证》芮逸夫、《川南民族的悬棺问题》芮逸夫、《有关僰人(白人)的历史文献》葛、《中国崖葬制》向达、《川南僰人考》林名均、《僰人考》郑德坤……)《湖北秭归、宜昌三处悬棺葬调查简记》舒之梅,民族学研究,1982年第4辑。
《魂归峭壁》罗二虎,四川教育出版社。
《悬棺之谜》晓帆等搜集整理,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三峡悬棺之谜》新浪博客,“三峡月”博文。
《中国悬棺葬介绍》新浪博客,“武陵老君”博文。
《悬棺葬》百度百科词条。
附注:本篇珍贵文史资料堪称孤本、,入藏省、市档案馆 ,衷心感谢档馆的朋友(阿杜)。
自古以来,生活在峡江的人们对三峡悬棺不甚了解,远远眺望着绝壁上的棺木,以无比丰富的想象力揣测为风箱、书等。
久而久之,三峡中的峡谷以此名。
例如,瞿塘峡中的风箱峡,西陵峡中的书宝剑峡即如此。
由于悬棺葬与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密切相关,国人对三峡悬棺葬进行系统性研究大约不到一个世纪,学术界对三峡悬棺葬的名称、文化内涵、文化联系、葬俗及族属问题难有统一见解。
正因为如此,人类对三峡悬棺葬的不解与难解,构成了常说的“三峡悬棺之谜”。
三峡悬棺溯源三峡悬棺葬少存在有数千年了。
悬棺葬(岩葬)是古人在悬岩峭壁上的一种葬俗,后人把这种葬俗留下的棺木,叫悬棺,或岩棺、船棺等。
悬棺葬遍及南方,川、渝、黔、滇、湘、鄂、桂、粤、浙、赣、闽、皖等省都有发现。
之所以叫悬棺,是因为这种葬俗,通常要将棺木从绝壁上方悬挂着吊放到岩洞里的缘故。
由于棺木大都放在悬崖岩洞、岩隙、岩壁上,亦称岩(崖)棺。
此外,由于有些棺木似独木舟形状,也称船棺。
史上最早出现“悬棺”一词,是宋代《太平御览》卷四七《武夷山》条引萧子开《建安记》曰:“……顾野王谓之地仙之宅。
半岩有悬棺数千。
”1946年中国学者考察四川珙县、兴文县悬棺葬。
参与考察的中国考古界权威芮逸夫教授在《僚为仡佬试证》的论文中次把“悬棺葬”作为专用名词提出(当时开展此项研究的人士有称“悬棺葬”、“崖葬”、“岩葬”、“崖棺葬”、“岩棺葬”、“幽崖葬”、“崖洞葬”、“崖穴葬”、“崖墓”等等,不利于统一名称开展研究)。
以后学者认可了这个统一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系统研究中国悬棺葬,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学者葛(华西大学博物馆长)教授发表了数篇关于川南僰(音bó)人悬棺的传说与实地考察文章,引起中外学者共同关注。
次悬棺葬研究是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日寇侵华,国内许多高校与学术机构迁往云贵川。
云贵川一带云集了考古界、人类学界大量精英对悬棺葬进行系统研究,有大量成果涌现。
第二次悬棺葬研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本世纪初。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历史文化重新到应有的高度。
众多学者潜心研究几十年,跋山涉水到全国考察,终于有了一批比较权威的悬棺葬学术论文与专著。
三峡一带自古为多民族混居地区。
根据《华阳国志》等载,从五千年前到明代,三峡地区曾生活过的民族少有:濮(百濮)、越(百越)、巴、蜒(音yán,同蜑)、夷、僰、僚(同獠)、賨(音cóng)、獽(音ráng,同儴)人等。
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葬俗(同一民族亦有多种葬俗),例如:水葬、火葬、棺葬、土(无棺)葬、风葬、岩葬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原来流动性比较大的古代人逐渐定居在三峡。
经过缓慢地融过程,形成后来的巴国人与楚国人(以“族”称人转向以“国”称人,实际上是由血缘较近的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巴楚之间,战争频繁,交界多变。
各族交往,日趋密切,族界逐渐淡化。
从秭归到奉节一带,殷商与西周时已有了“夔”的记载。
有人认为夔是百越的一支,因为曾有过“夔越”的说法。
也有人认为夔是楚的一个小方国,夔是楚的一支。
濮人原居住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一带。
西周时濮人参加武王伐纣战争,许多人到四川东部与湖北西部一带定居下来,形成后来三峡地区的濮人。
有学者认为濮人与百越人有亲缘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濮人与百越人不同源。
僰人也是三峡地区古老族人之一。
僰人大多生活在四川西南部,以族居方式,聚族以村寨、沟壑、洞穴,随地而安。
由于战争,僰人向四川东部有迁徙记载。
按照学者研究结果,僰人葬制主要是洞穴葬与悬棺葬。
后来发现,某些三峡悬棺葬与四川西南部僰人悬棺葬是相同的葬俗。
三峡地区的古代僚(同獠)人也称“蛮僚”,《周书·异域上·蛮传》记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筰,川洞这间在所皆有之。
……然天性暴乱,旋扰动,每岁随近州镇出讨之,获其口以充贱隶,谓之压僚。
”显然,这里可以看到封建朝廷对三峡地区少数民族的镇压,以及僚人最终消失的重要原因。
关于三峡地区蜒人的争论较多。
蜒人原是我国东南方生活在水上的民族,也称“蛮蜒”。
晋人常璩在宜昌《华阳国志·巴志》写巴东郡“迄吴平(巴东)后,省羊渠,置南浦。
晋太康初,将巫、北井还建平,但五县,去洛二千五百里。
东接建平,南接武陵、(西接)巴郡,北接房陵,獽、夷、蜒之蛮民。
”由此可以看出在巫山、巫溪、鄂西一带,均有獽、夷、蜒人。
悬棺葬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奇特的文化,它的遗存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应该就是僰人、巴人、越人、濮人、蜒人等族后裔留下的葬俗。
就目前资料而言,中国历史上最早悬棺是武夷山船棺。
1978年科学家用碳14测定武夷山船棺距今有3840±90年时间。
三峡悬棺葬,以目前的资料,应该比武夷山悬棺葬晚。
2003年,从书宝剑峡悬棺考证,棺木距今已有2500年左右。
以此推算,当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棺木(2005年有文章说,书宝剑峡悬棺经DNA技术分析,是三千多年前的棺木)。
大宁河上游,巫溪县荆竹坝悬棺,经专家鉴定,是3000多年前的棺木。
1980年,临近西陵峡的宜昌晓峰悬棺棺木经碳14年份测定,为2275±90年,为战国中期的棺木。
三峡其他位置的悬棺葬时间,经考证与测定后发布的信息,未发现在武夷山悬棺之前。
迄今为止,除贵州边远封闭的极少数苗族山寨还有悬棺葬(将棺木存放在悬崖上的自然洞穴里),其他地区的悬棺葬早已绝迹。
三峡悬棺葬消失的时间当在明朝中后期。
综上所述,三峡悬棺葬,向上追溯尚不知从何时开始,结束的时间大约在明代。
悬棺葬习俗由来毫无疑问,三峡悬棺葬与古代三峡地区各族人的生活与信仰有关。
古人为何将棺木置于悬崖绝壁洞穴?专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下面列出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
1、 “穴居生活”说生产力低下的长江流域三峡地区史前原始民族,长期像“巫山人”一样,在峡江边洞穴居住。
死后,亲属们即用棺木将其存放于生活过的洞穴或其它洞穴里。
2、 “死不落土”说 后来移居南方的畲族与瑶族原是“武溪蛮”(“武陵蛮”、“蛮僚”)人,传说他们同一始祖是盘瓠王。
盘瓠王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不着地,死不落土(《搜记》、《后汉书·南蛮传》、《赤雅》、《汉唐地理书钞》等均有记载)。
他去世后,儿孙们用车轮和绳索把他的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
后代将这种丧葬习俗沿袭下来,并有所发展。
后来,通过蛮僚人的迁徙,形成后来的三峡悬棺葬。
3、“弥高孝”说《朝野佥载》是唐朝张鷟撰写的笔记小说,记录有隋唐轶事,连《资治通鉴》也取材于它。
它说悬棺葬是五溪蛮人“弥高者以为孝,即终身不复祀祭。
”后人孝,棺木争相愈挂愈高,使三峡悬棺葬形成特有的风俗。
4、“灵魂普渡”说古代三峡里的越人与濮人后裔认为高山险峰、崇山峻岭是灵所居或通天之路,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这样可以使亡魂能够很容易的普渡到仙天国。
船棺的“船”,在于“渡”。
这种理论,也称“精依托”说。
5、“追求吉利”说有学术论文说,古僰人自古采用悬棺葬是追求吉利。
传说,僰人祖先母告诉他们,要逃脱病疫的死亡威胁,只有实行岩葬。
此外,他们认为这种高悬的葬法,后代子孙可以兴旺发达。
另有追求吉利的“高棺”()说,似乎有点儿牵强——因为官制的政治组织与社会制度是西周才开始,在那之前早就存在悬棺葬习俗了。
三峡悬棺分布三峡悬棺,群葬不多,大多呈点状分布。
瞿塘峡(含宁河宽谷) 瞿塘峡悬棺分布示意图记载悬棺的历史资料:书匣,在瞿塘峡半岩,远视如露一匣,高悬不能。
——明·正德《夔州府志》卷七·古迹·本府赤岬山,岩穴中露一匣,甚高不可升,相传乃古书匣。
——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二十一风箱峡,曩从军夔门时,有风箱峡者,数仞绝壁中,叠置木匣,如风箱者甚多。
仰望色如朽木,较棺形则小,其景象颇相类也。
——清·许瓒曾《东还纪程》风箱峡,在瞿塘峡中赤岬山下,崖穴间高不可升,相传鲁班之风箱也,又云乃古书匣。
——清·光绪《奉节县志》卷三十四·古迹风箱峡在旧大昌县境内,悬壁之上垒垒,形类风箱或或类馆,人不能近,攀援而者即见大蛇。
——清·光绪《巫山县志》卷十三·古迹悬棺分布:瞿塘峡粉壁堂悬棺1具。
瞿塘峡孟良梯上方的吊槽崖穴中悬棺1具。
瞿塘峡内风箱峡北岸海拔120米处,“风箱峡”三个大字旁原有棺木12具。
1971年被三人攀上盗古物掀下绝壁,毁坏8具。
棺内人骨、青铜巴式剑、料珠装饰品及其它古物,大多被当成废品卖掉。
目前仅存人骨与青铜巴式剑。
留下的4具棺木后来也遭到人为破坏。
瞿塘峡内风箱峡南岸海拔140米处盔甲洞原有棺木数具,1959年县供销社经理带人深山寻宝,曾掀下3具,获得青铜巴式柳叶剑2把、人骨若干、其它珍贵文物。
奉节境内草堂河上游三架岩的岩洞中原有3具悬棺,现岩洞中仅存木杠。
奉节境内荆竹乡椅子村西北迷宫河边 2500 米的峭壁上有悬棺 4 具,估计为汉~明代棺木。
奉节境内梅魁乡曾家村七组棺材岩上有悬棺6 具,距地面500 米。
巫山错开峡中有棺木阡、天子庙两处悬棺,原有悬棺10余具,由于毁损,现仅存4具。
大宁河 大宁河悬棺分布示意图 小三峡悬棺记载悬棺的历史资料:棺木寨在三会口——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寨峝杨泗洞,在县东南二十里,下有王爷滩,乃宁河出巫之水径也。
洞在半山,上下左右数百丈尽属绝崖。
相传中有王爷像,外现船篷轿杆,远望可见,威灵显赫屡著奇验。
——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山川仙人洞,即王子洞。
《府志》:在宝源山盐泉之侧,洞口宽高十余丈,深不可测,崖上石纹生成千字,水出石筍,四时不绝。
《方舆胜览》:洞在盐泉之侧,壁有石纹如人相对起伏状,洞中有骨长丈余,洞前有池不竭。
——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山川悬棺分布:小三峡船棺崖葬估计距今3000年。
龙门峡(今铁棺峡)距龙门大桥约500米的大宁河西岸悬崖上然溶洞,洞内原有悬棺2具(一大一小),文化大革中均被当作“四旧”掀入河中。
巴雾峡东岸悬崖绝壁上有一长约3米的天然洞穴,内置一棺,保存完好。
巴雾峡悬棺滴翠峡西岸飞云洞有一较浅自然洞穴,内置1具尾部上翘的棺木,人们称“飞云船棺”。
滴翠峡飞云洞悬棺(乔德炳摄)大昌水口崖壁上有4个大约1米见方的洞穴,洞内无存,据专家考察为悬棺葬遗迹。
小小三峡马渡河岩壁上有悬棺1具。
巫溪县境内,现存岩棺43具,岩棺穴278处,大多分布在大宁河沿岸的绝壁上。
烂船湾在白龙过江的大宁河西岸,悬崖上有一平坦岩礅,上面放置棺木1具。
月亮洞在烂船湾上游200米左右的大宁河东岸,峭壁上有然洞穴,整个洞酷似弯月,故名月亮洞。
洞内存放棺木1具。
庙峡上游出口猫子石悬崖上有一平坦岩礅,上面放置有1具棺木,由于铁灰色残棺好似一条横卧的扁担,当地人称“金扁担”,也叫“桡片”。
大宁河西岸棺木岩因平坦的岩上置放有1具棺木而得名。
因长年风化,棺木残破。
庙峡上游出口东岸黄岩硝洞悬崖上原有1具棺木。
1958年有人入洞寻硝,见棺木尚在,棺内有骨骸。
后来棺木与尸骨被人抛入河中。
巫溪县城西约15公里有一四方洞,洞内棺木1具。
大宁河东岸巫溪县城南门湾(又名龙岗)南北两个片区,悬棺葬洞穴原有80个。
1974年修公路毁损不少,仅存人工凿穴61个,棺木4具(其中1具是男女葬)。
1987年9月1日,该地发生岩崩,不少人工凿穴被破坏。
巫溪南门湾悬棺葬远景 巫溪南门湾悬棺葬(右上方为一已垮塌人工开凿长方形洞穴)位于巫溪县城东的凤凰山,县城仅一河之隔,崖壁上有47个人工凿穴,原存棺木甚多。
年久风化严重,加之1976年修城泉(县城-龙泉)公路毁坏18具棺木,后仅存棺木1具。
剪刀峡出口处山势峻峭,因悬崖罅隙有古代从上到下横置有9根圆木,故名九层楼。
九层楼附近原有悬棺数具,因年代久远,毁损严重,仅存棺木5具。
巫溪荆竹峡中荆竹坝有一悬棺群,原有棺木25具。
1979年四川历史大学考古专业取走1具,现存24具(内有10岁左右男女孩葬1具)。
根据1980年清理的一具荆竹坝棺木的随葬品分析,悬棺年代大致属于西汉晚期。
巫溪荆竹坝悬棺群遗址(郑云峰摄) 巫溪荆竹坝岩棺群(乔德炳摄) 巫溪河上游的支流后溪河,北岸点水溪与“桡风洞”等地有悬棺葬遗迹。
巫峡(含农溪) 巫峡悬棺分布示意图 农溪悬棺记载悬棺的历史资料:二十二日发巴东,山益奇怪,有夫子洞者,一窦在峭壁绝高处,人迹所不可。
然髣髴若有栏楯,不知所谓夫子洞者何也?——宋·陆游《入蜀记》)鲁班岩,治东十五里,上有斧凿风箱形迹。
——清·光绪《巫山县志》卷三十·古迹西瀼溪,两岩壁立千寻,有敝艇在石罅间,去水约半里许,望之舷艄可辨。
——清·光绪《巴东县志》卷一十四)悬棺分布:楠木园铁棺峡,两岸绝壁相对高200-400米,因峡北悬崖之半岩磴上,原有一悬棺,顔色似铁,故名铁棺峡。
1975年有数人采药,从岩顶系绳攀下,竟将悬棺掀入滔滔江水中。
农溪中的龙船崖(龙昌峡)悬棺葬。
该峡东岸高约200米的绝壁间,有两具棺木清晰可见:一置于崖隙石墩上,距地面约120米,棺长2米许,色黑褐;一置于崖中洞穴,距地面约80米,棺材外露短板已毁,长板尚完整,色灰白。
崖壁上还凿有方石孔,插在崖缝中的木桩散存。
考古工作者认为,此处原来少存在7座悬棺(多遭破坏),可谓一大悬棺古群落。
龙昌峡石罅内的岩棺(郑定荣摄)农溪东岸黄家岩,半岩中有高约60米、宽3米的石罅,其间分层置粗木10余根抵两壁间,粗木上原放置的1具棺木早已坠毁。
农溪西岸杨家凹,半坡悬崖中有高约15米的石罅,其顶端留有两根横木,原放置的棺木已散失。
农溪上游罗坪溪东岸九孔岩,岩上凿有方形石孔,大小在1.5米到2.5米之间,距地面35米,共13孔。
孔内棺椁已不复存在。
巴东县罗坪溪九孔岩悬棺野三关镇猴子岭高岩台墩上,横置1具棺木,此岩由此得名棺木岩。
1983年巴东县文化局派人前往考察,发现棺木曾两次遭人挪动。
同一棺内,有3具骨骸。
考察者取回3具下牙骨和1块棺木板,存于县文化馆。
西陵峡 西陵峡悬棺分布示意图记载悬棺的历史资料:将军王果尝经峡口,见一棺于崖侧,将墜,使人迁之平处。
得铭云:“后三百年水漂我,欲墜不墜逢王果。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棺木峡,三峡中,石壁千万仞,飞鸟悬猿不可及之处,有洞穴,累棺椁,或大或小,历历可数,峡中人谓仙人棺椁云。
——北宋·邵伯温《闻见后录》卷三十今洞穴在悬绝石壁千万仞之上。
唯大禹初凿三峡,道岷山之江时,人迹或可,不在崖侧,不止三百年也。
望其棺椁,皆完好如新,不知果何物为之,亦异矣。
——北宋·邵伯温《闻见后录》卷三十铁棺,在归州白狗峡东,其地名亦铁棺峡。
唐将王果为雅州(今雅安地区)刺史,舟经三峡,望见悬崖间有物似棺。
令人视之,果棺也,骸骨存焉。
傍有石志云:三百年后水漂我,将及长江垂欲堕,欲堕不堕遇王果。
果视之怡然,因为敛祭而去。
——《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二过书峡,峡半石壁有洞,中有石,形如卷,俗谓武侯书。
——清·王世正《蜀道驿程记》宜昌雾渡河箱子崖,去宜昌城北三十里,相传有避乱崖上,有木箱今不朽。
——清·同治《宜昌府志》悬棺分布:书宝剑峡中原“书”为一岩棺。
大坝蓄水即将淹没“书”之前,2003年6月秭归文物部门对藏匿于绝壁岩洞的“书”——岩棺进行了发掘抢救工作。
经勘查,洞内3具重叠套木棺,明显有人进入的痕迹。
书宝剑峡书即岩棺秭归县九畹溪口上溯约15公里棺木岩(今漂流起点),西岸高约150米原红褐色岩壁间有许多条天然的岩石层缝隙。
在距里面高约30~50米处,原放置有7具棺木,肉眼可见。
1958年前后五次有人攀上放置棺木的地方,发现棺木已被人动过。
棺内均有人骨,其中一具棺内有一约0.3米长的木俑(当地人称“木罗汉”)。
当地很早传唱一首民谣“岩上七口丧,岩下七口缸。
谁若知得透,亲儿亲女得七双。
”后来,还传唱有棺木岩民谣:“自古流传棺木岩,鸟鸣猿啼动人怀。
雪飘草木山戴孝,风吹松杉树举哀。
春到百花呈奠礼,夜来明月照灵台。
不知亡人哪朝辈,棺木七口洞穴埋。
” 秭归九畹溪棺木岩悬棺远景(何怀强摄) 秭归九畹溪棺木岩悬棺近景(何怀强摄)秭归县磨坪青干河支流南岸当地人称仙人洞的溪边,在一段长约120米、高约100米的峭壁上,一排山洞和石缝中放置有131具棺木。
这是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发现的悬棺群。
秭归磨坪乡悬棺群(来自ZHENGJIAYU主页) 两名文物工作者在考察悬棺群(来自ZHENGJIAYU主页)宜昌晓峰新坪村棺木岩有悬棺群。
半山岩中有两个岩洞,一大一小。
大洞内分内外两层,距地面约200米。
1958年曾被攀岩者掀下20~30具棺木,1979年又掀下2具。
随葬品有石器与木器,经专家认定悬棺为战国中期的棺木。
宜昌晓峰悬棺棺木岩隔河相望的龙王洞,内有棺木6具。
三峡悬棺文化通过三峡悬棺葬的解谜,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三峡人怎样生活,有怎样的宗教信仰;还可以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从而填补史前人类发展史的空白。
三峡悬棺蕴藏着价值无比的文化内涵。
葬地选择悬棺葬地大多选择河溪边悬崖绝壁之上或是遮风挡雨的洞穴里。
三峡悬棺,大多在长江边、大宁河支流、农溪支流、许多小溪支流临水绝壁的洞穴、罅隙处。
如果棺木临水放置,一定是高于水面十几米数百米。
后来一部分远离流水的悬棺,基本上都是由于地貌变迁、河水改道而造成的。
葬具外形悬棺是坚实且不易腐烂的木材制作。
棺木外形不尽相同,有船形棺、圆形棺、方形棺、房形棺等。
船形棺按制作分两种,一种是将粗大木材从中剖开,再把中间挖去如古代独木舟一样;一种是制作的棺木外形像小船。
船形棺 仿古船形棺 圆形棺 房形棺 四川风箱峡悬棺 巫溪南门湾悬棺(棺内为成年男女二人葬) 巫溪荆竹坝悬棺葬棺木船棺葬来历,不独有武夷山的盘瓠王传说。
在三峡地区也有船棺葬,只是传说的主人翁是“廪君”。
在三峡民间传说中,廪君在竞选部落首领时,用泥土造船,居然稳稳停在水面而不沉。
由此,他击败了所有对手,当上首领。
廪君死后,他的子孙与臣民将棺木刳开,凿成船形,放置于悬崖绝壁之上,受后代景仰。
人们将这种丧葬习俗沿袭下来,形成后面的船棺葬。
悬崖送葬古人悬棺葬,当时只有原始运输工具,数百公斤棺木怎么运送到悬崖绝壁高处?许多人视为不可思议。
其实,唐代张鷟在《朝野佥载》有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
打鼓路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日。
尽产为棺,余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
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孝,即终身不复祀祭。
”文中,“柩”即“棺”。
这一段记载,明确说明悬棺是从崖上悬索放下。
当然,文中没有说明绳索是人直接拽着放下,还是通过其他工具。
为此,后来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甚于拿着各种滑轮去悬崖上做实验。
讨论结果时,有人用“武夷山绝壁上的船棺距今有38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还没有定滑轮”置疑。
为此,“棺木如何送葬到悬崖上?”今难有统一结论。
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关于“棺木运悬崖绝壁上时,尚无定滑轮”的问题,笔者赘述几句。
教科书上称定滑轮是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发明的,也有资料说中国人发明定滑轮是公元前700多年的事。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定滑轮的定义时间,并不是人类发现利用滚动可以减少摩擦的时间。
轩辕时代,即有了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造车的传说。
许多人不知道,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奚仲车,是4200多年前的事。
奚仲是夏朝薛国人,《左传》、《荀子》中均有记载。
《滕县志》载:“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
……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
”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
奚仲车有车架、车轴、车箱,为保持平衡,采用左、右两个轮子。
四千多年前,智慧的中国人就已经知道利用滚动可以减少摩擦。
在悬崖上(利用轮子滚动)放下悬索,减少绳索与岩石的摩擦,既安全,又省事。
当时能造车的中国古代人,难道就想不到利用轮子放下悬棺的方法吗?未发现悬棺葬的这种轮子并不等于没有——因为这是同一个物理道理!秭归书宝剑峡发掘的悬棺,又一次证实了古人“自山上悬索下柩”。
在3具棺木中, 其中一棺的外棺有多个穿绳孔,从而证实了悬棺是从崖上向下悬吊绝壁岩洞中的。
古人将悬棺运往搁置地点,大约有这几种方法:1. 悬索下放法——在悬崖高处利用悬索将棺木从崖上放下搁置点。
2. 悬索法——在悬崖高处的人将运悬崖下的棺木用绳索到搁置点。
3. 堆土抬升法——在悬崖下堆土成坡,沿坡抬棺木搁置点。
事后拆坡散土。
4. 云梯抬升法——在悬崖下搭云梯或木架,与棺木搁置点等高时抬棺放置。
事后拆架。
5. 栈道运送法——在悬崖上凿孔铺设栈道,通过栈道抬棺搁置点。
事后拆除栈道。
另外还有两种说法:涨水时利用水位提高,用船运棺安放点,叫涨水说;有人认为古代江河水位高于现代,距悬棺葬地点的距离甚近,后地貌变迁使江河水退去或悬崖抬高,叫地貌变迁说。
这两种说法只适特定的个别悬棺,没有普遍性,不在归纳之列。
置棺方式悬棺搁置方式经专家归纳有七种类型:1. 木桩架壑式——在峭壁上利用岩石罅隙(或一端凿孔)插入木桩,用以支托棺木2. 绝壁木桩式——在绝壁上凿孔后插入木桩(像栈道一样),用以搁置棺木。
3. 天然洞穴式——将悬崖上的天然洞穴稍加修整或填平,然后放置棺木。
4. 天然岩礅式——利用天然的岩礅遮风挡雨,放置棺木在岩礅上下。
5. 天然岩缘式——利用天然形成的岩石层缝遮风挡雨,放置棺木在岩缘。
6. 人工凿龛式——人工在崖壁开凿长方形龛位放置棺木,有横式与纵式两种。
古代棺木通常是由木质细腻、防水性强、不易腐烂的楠木及其他木材制作而成,再用上面介绍的搁置方式进行置放。
因此,木质结实的悬棺在通风、避雨、干燥,人迹罕且不会积水的绝壁上,可以长期存放,愈千年而不毁损。
陪葬物品悬棺葬的陪葬品,与悬棺主人的族属信仰及葬者身份有关。
例如:风箱峡南岸盔甲洞中悬棺陪葬品,有青铜剑、精制木漆梳、陶豆、麻布、竹篾、汉代铜币等。
书宝剑峡岩洞内3副悬棺,均系整木掏空内核制作而成。
棺内发现有青铜巴式矛、巴式戈、巴式柳叶剑、青铜刻刀、青铜凿子、青铜洗盘、古剑饰、玉珏、花布衣带、布块、箭菔、箭弓等珍贵文物。
人们在龙门峡悬崖峭壁上探得一悬棺,棺内除了尸骨,还有一包茶叶和书籍。
另外,在小三峡其它悬棺中,发现麻布、药物之类的殉葬品。
巫溪县城城厢镇的南门湾,发掘的龙岗1号悬棺。
棺内葬有一男一女:男26岁,女40岁。
随葬品有巴楚青铜剑:剑柄有骨雕装饰,剑鞘用山漆刷制。
还有工艺精湛的竹席细软、丝麻混纺织物。
估计葬品属战国晚期西汉前期生产。
荆竹坝悬棺中,其中一具棺木里有两具小孩的骨骸,一男一女。
专家估计男孩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大约12岁,应是主葬。
殉葬者是一个14~15岁女孩,两个犬齿全被敲断,颅骨有一创洞,很可能是被尖锐器物击打致死。
陪葬品有:青铜带钩两件,钩呈蛇头状,长的8厘米,短的3.6厘米;青铜环手镯一件。
荆竹坝18号悬棺中,出土葬品有铜器3件、铜镯1件、铜带钩2件。
二次下葬三峡悬棺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的习俗。
上文说到唐代张鷟在《朝野佥载》关于悬棺葬的记载,其中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
”笔者在《梦回三峡:古老的农溪》一文中,就有介绍:巴东县“农溪两岸悬棺多。
当地人有一种习俗,亲人死后先就近安葬,待过了3~5年或更长时间(最多不超过13年),再起出骨骸,洗净后放于棺材中。
然后,在临江的悬崖峭壁上凿洞为墓,将棺材置于悬崖绝壁洞内。
” 二次葬可能更能体现“肉体消亡,灵魂升天”的悬棺葬普渡灵魂理论。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三峡悬棺部分被理发掘,但大部分有所损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新发现的悬棺。
当更多三峡悬棺面世,人们对三峡悬棺葬的认识也会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中国悬棺葬》陈明芳,重庆出版社。
《中国悬棺研究》陆敬严,同济大学出版社。
《悬棺葬资料汇集》芮逸夫等,中国悬棺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印,1980年印刷。
(其中论文有《僚为仡佬试证》芮逸夫、《川南民族的悬棺问题》芮逸夫、《有关僰人(白人)的历史文献》葛、《中国崖葬制》向达、《川南僰人考》林名均、《僰人考》郑德坤……)《湖北秭归、宜昌三处悬棺葬调查简记》舒之梅,民族学研究,1982年第4辑。
《魂归峭壁》罗二虎,四川教育出版社。
《悬棺之谜》晓帆等搜集整理,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三峡悬棺之谜》新浪博客,“三峡月”博文。
《中国悬棺葬介绍》新浪博客,“武陵老君”博文。
《悬棺葬》百度百科词条。
附注:本篇珍贵文史资料堪称孤本、,入藏省、市档案馆 ,衷心感谢档馆的朋友(阿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