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逝去的小子怡
1年前 (2024-04-22)
写给逝去的小子怡小鱼 大中午的小菠菜不睡觉,到姐姐房里“大闹天宫”,把姐姐放在床头柜上的一个圆圆的大盒子拉开来了,散落了一地小星星。
五颜六色的星星,起码有上千颗。
这是小鱼10岁时得到的生日礼物。
是一个叫子怡的小女孩送的。
看着撒了一地的小星星, 小鱼凶巴巴的对她弟弟说:“再动我的东西,动一次打一次。
你晓得不,人家花了三年时间才折好的呢!” 2012年,我调入城北完小,小鱼也随之从城关转到城北上二年级。
我们办公室跟小鱼她们教室同一楼层,中间隔了几个教室。
一次小鱼生病,没去上学。
中午放学时我刚走到楼梯口,“阿姨,你是蒋炜如的妈妈吗?”就见一个皮肤黝黑,瘦瘦小小,眼睛大大的,剪着齐耳学生头的小女孩站在走廊边微笑着问我,应该是特意等着我的。
“是呀!”我答到。
她忙把手里的一张试卷递过来:“这是蒋炜如的试卷,请你给她”。
我接过试卷说了谢谢!她很高兴的说:“不用谢!阿姨,再见。
”蹦蹦跳跳的下楼去了。
心里有点纳闷,她知道我是学校的老师,怎么不叫老师叫阿姨呢? 下午上课我跟小鱼的班主任说起那个帮拿试卷的小女孩。
她微微一笑,“哦,她是小鱼的同桌,蛮懂事能干的小女仔。
我班的副班长呢!爸妈在广州做点生意,难得回来带下她,有点娇。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没人教她这样做,却为了同桌的试卷,放学时特意守在楼梯间拿给我,真是个有心人。
心里莫名喜欢上了这个瘦瘦弱弱的有礼貌的小女孩,就这样认识了小子怡。
以后只要在学校里遇到,她都会笑笑的叫我阿姨。
小鱼上四年级时,我由任教的班级,变换到小鱼所在的班级任教数学兼班主任。
次到教室上课,强调班级纪律及班规,孩子们都特别听话,小子怡更是把背挺得齐齐的,双手背后面,一动不动地听着老师讲了八百遍的各种条条框框,掩饰不住眼里的惊喜。
下课时,我刚走出教室,她拉着小鱼挤到我跟前:“老师,你以后真的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了?”满脸不可置信的问。
“对呀!课都上了,这能有假?”我诧异她的称呼变得如此之快。
她眉眼里都是笑:“哦,太好了!炜炜,我们去玩咯!”拉着小鱼跑开了。
我的数学课,她几乎每次都听得特别认真,回答问题更是超级积极。
身子坐的笔直,手举得高高的,只要点她起来回答问题,没有她不会的。
然后在同学们表扬鼓励的掌声中,她头轻轻一偏,用得意的眼看看我,再坐下。
每次看到她傲娇的小表情,我都忍不住想笑,真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
跟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子怡课堂上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偶尔也开开小差,搞搞小动作。
我有时不说话,眼睛盯着她看,有时直接点名提醒,她就不好意思的伸伸脖子吐吐舌头,又跟着我的思路来了。
一次数学课上,班里两个男同学一而再的违反纪律,我直接点名批评,虽然人家嘴巴上不反驳,但人家直接摆出我学不学关你什么事的态度。
真是把我气的不行,诶,你为他们操碎了心,他们觉得你多管闲事。
满腔热情走进教室,一盆冷水浇的透心凉。
一下课,子怡赶紧跑来安慰我:“老师,别生气了,别和他俩一般见识,我们班其他同学还是蛮听话的。
等他们以后长大了,就晓得你是为他们好了。
气出病来可不好。
”这个小不点心思细腻得很。
第二天一大早我一到教室,她悄摸摸的掏出一个小铁盒子说:“老师,送你的,吃了这个,包你不会再生气。
”我打开一看,满满一盒开心果。
心里一热,觉得自己好幸福。
学校的各种比赛总能见到她的身影,她聪明、伶俐、懂事、善解人意又能静心学习,成绩自不必说,这样乖巧的小女孩怎能不让人怜爱? 大概是到五年级吧,我发现她上课有时有点打不起精来,趴在桌子上,一脸疲惫的样子,甚有时竟然还睡得很香。
我以为她可能是晚上贪玩,睡得太晚的缘故。
一次下课,我喊住她问,是不是睡得太晚,所以上课想打瞌睡?她立马摇头,嘟起小嘴巴委屈巴巴的说:“老师,我没睡得很晚,最迟9点多就上床睡觉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觉得头晕,不太舒服,有时会觉得好累,就想睡觉。
”我嘱咐了她几句注意身体,多吃点饭之类的话,她点点头跑去玩了。
回到办公室跟搭档张老师说起她的情况,张老师说:“嗯,是的,我也注意到了,语文课上有时也是这样的情景。
我跟她妈妈说说,让她抽时间回来带起去看看医生,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班的学生是张老师从一年级一手带上来的,她跟所有家长都很熟悉,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都比较清楚,一般跟家长联系沟通之类的事,都是由她来完成。
)好像是快期考的时候,我问了她,去看了下医生没。
她说:“没什么问题,可能是淋巴炎,就是这里有点问题。
”她伸出左手,见她左手肘鼓起一个大包块。
听她这样讲,也就没太在意了。
班里的孩子能干时你会觉得个个都是小天使,可是调皮起来又觉得个个都是小魔怪,也是要把人气个半死的。
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必备条件是会主动变身,小魔怪影响课堂纪律吵事时,你是秩序维持员;小魔怪懒散欠交作业时,你是监察督促员;课间休息时间,你磕碰了我,谁又磕碰了谁,总有一两个学生满是委屈的跑到办公室来告状时,这种情形下摇身一变得是调解员。
得开导下这个又批评下那个,然后再让两人握手言和。
我和搭档忙着处理这些个小不点的各种,几乎天天都是差不多的情景。
小子怡特别爱来办公室“告状”:“老师,**说我的坏话……”或者是:“***不让我们在走廊上玩……”又或者是:“他们男孩子欺负我们……”小脸上尽透着委屈,有时甚是哭着进办公室的。
我搭档张老师在办公室的话,一般都是这样:一边轻言细语的说:“我们子怡最乖了,别跟那几个捣蛋鬼计较,等下我狠狠批评他。
来,擦下眼泪,出去玩吧!”一边搂过子怡给她擦眼泪。
往往这时她破涕而笑,高兴又满足的出去玩了。
我是比较粗枝大叶的,换成我,有时帮她整整衣着,有时摸摸她的头,说几句安慰的话,又或者把调皮的小魔怪当她面批评几句,让其保证不再捣乱,再来个握手言和。
她一样高高兴兴的跑去玩了。
我开玩笑跟搭档说,这些个小东西哪是来告同学的状,分明是来寻求安慰的。
我家小鱼有时也跟我说,“子子好爱生气,(她们两人互叫对方名字中第二个字的叠音,一个叫炜炜一个叫子子)一下子就翘嘴巴不理我了。
又特别爱哭,诶!真是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算了,让着她点吧,谁叫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呢!”我听了忍俊不禁,明明自己也一样的爱耍小脾气,还说别人? 转眼五年级结束,暑假期间,听说子怡爸爸妈妈带着去广州儿童医院看病了。
想着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快开学时,搭档来电话说子怡的病情可能有点严重,具体什么病,她也不太清楚。
心想,左手肘的那个肿块,怎么也不会危及生吧?那么聪明可爱又古灵精怪的小女孩,老天怎么舍得让她重病在身? 九月份开学后不久的,子怡妈妈来学校,她个子细小,柔柔弱弱的,看起来有点疲惫。
那天她跟我说了很多很多,但她几乎没太说子怡的病情。
她不说我也不问,似乎这样子怡的病就不算什么大病。
她说以前子怡想他们想得大哭,电话里埋怨他们不爱她,就想着赚钱。
那么多爸爸妈妈没去那么远的地方打工,还不是也过得蛮好?责备他们为什么不带她一起去?说以前对她的关注太少了。
现在他们只想让她快乐开心过好每。
说子怡不想休学,她舍不得她的同学们。
让我帮留个位子,过段时间子怡看完病就来上学。
说这个病的治疗需要很多钱。
我说要不把子怡的情况向学校领导反映反映,发个倡议,来个募捐?子怡妈妈说先别麻烦大家吧,不想她有思想负担,不想别人用怜悯的眼光看她,不想让她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她说欠孩子太多太多了……她一脸的歉意。
我向来嘴笨,最不懂得怎么安慰人,能做的就是陪着子怡妈妈,听她细声慢语诉说子怡的点点滴滴。
她跟我说子怡有天跟她说:“妈妈,万一哪天我先走了,我自己走了也就走了,什么都晓不得了,你们怎么办哦?”听了子怡妈妈的讲述,我背过脸悄悄擦擦眼睛。
子怡妈妈情一直很平静,脸上除了愧疚和歉意,没有一丝的愁眉苦脸,言语里不曾有过一句怨恨运的多舛,只是眼里多了亮晶晶的东西。
或许这就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最好的诠释。
我一下子明白了小子怡为何叫我阿姨的缘由,这个称呼比老师更有亲近感。
理解了她为何那么“爱告状”,想来小子怡因为自己的爸妈不在身边,她是多么渴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份爱护和关怀。
因此才会因一点小事就跑来寻求安慰。
刚开学时我和搭档商量着去看看子怡,还准备先在班里来个小型的募捐活动。
听了子怡妈妈的一番话,我和搭档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先别去看她,以免加重她心理负担,募捐活动也暂时搁浅。
日子如流水在指缝间缓缓划过,等到子怡返校时,不经意间离开学已过去一月有余了。
仍然是原来那个调皮可爱的小女孩,只是脸色苍白,戴着口罩。
每天按时到校,按时放学,下课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有时在隔壁办公室都能听到她咯咯的笑声。
慢慢的,她越来越多的时间趴在座位上睡觉。
有时下课,吵得教室都要被抬走,她也仍然没有醒。
我和张老师劝她:太累了,就在家休息吧。
她说她想来学校,跟同学们在一起她觉得很开心。
我一直期盼哪天下课,她还像原来那样委屈巴巴的跑来告状:“老师,***说我们的坏话”又或者是“***,又在捣乱,不让我们玩……”我一定会好好安慰安慰她,帮她擦掉委屈的泪水,再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可是小子怡似乎一下长大了,她从医院回来上学后,一次也没来办公室告过状。
我心里有些许失落,又有些许担忧,这个小女孩坚强、懂事得让人心疼。
转眼小子怡在读读停停中,过完了一个学期。
六年级下册我因快生二宝请了假在家。
大概是2017年的六月份吧,我刚生了二宝不久,我原来班的两个男学生,大热天的抱着个大西瓜来看我。
带了他们这个班两年半,说没感情,那是假话。
我特别想知道班里的一些情况,迫不及待的开始了问答模式。
(六年级时,小鱼转到另一个班读书了)平时特别闹腾的两个男孩子,见到我不大好意思,安安静静的坐在沙发上,几乎是问一句答一句。
我开玩笑说,你们两个平时上课也没这么安静呀?两人不好意思互相看看,笑了笑。
听到说班里一切都好,甚是宽慰,马上问:“子怡还好吧?”(因为听说她病情加重,治疗费用昂贵,前不久学校师生刚刚给她募捐过,我也托人帮略表了心意。
)其中一个小男孩低声说:“她走了!端午节前后的事。
”我的心突然感觉被狠狠抽了一下,不敢相信噩耗来得这么快,老天待她太过苛刻。
想到,那个活泼可爱、调皮伶俐又勇敢坚强的小女孩,再也不会背个书包等在走廊上,微笑着喊我“阿姨”;再也不会在鼓励表扬的掌声中,把头轻轻往旁边一偏,用傲娇的眼看看我;再也不会眼泪汪汪地跑办公室“告状”寻求安慰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五颜六色的星星,起码有上千颗。
这是小鱼10岁时得到的生日礼物。
是一个叫子怡的小女孩送的。
看着撒了一地的小星星, 小鱼凶巴巴的对她弟弟说:“再动我的东西,动一次打一次。
你晓得不,人家花了三年时间才折好的呢!” 2012年,我调入城北完小,小鱼也随之从城关转到城北上二年级。
我们办公室跟小鱼她们教室同一楼层,中间隔了几个教室。
一次小鱼生病,没去上学。
中午放学时我刚走到楼梯口,“阿姨,你是蒋炜如的妈妈吗?”就见一个皮肤黝黑,瘦瘦小小,眼睛大大的,剪着齐耳学生头的小女孩站在走廊边微笑着问我,应该是特意等着我的。
“是呀!”我答到。
她忙把手里的一张试卷递过来:“这是蒋炜如的试卷,请你给她”。
我接过试卷说了谢谢!她很高兴的说:“不用谢!阿姨,再见。
”蹦蹦跳跳的下楼去了。
心里有点纳闷,她知道我是学校的老师,怎么不叫老师叫阿姨呢? 下午上课我跟小鱼的班主任说起那个帮拿试卷的小女孩。
她微微一笑,“哦,她是小鱼的同桌,蛮懂事能干的小女仔。
我班的副班长呢!爸妈在广州做点生意,难得回来带下她,有点娇。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没人教她这样做,却为了同桌的试卷,放学时特意守在楼梯间拿给我,真是个有心人。
心里莫名喜欢上了这个瘦瘦弱弱的有礼貌的小女孩,就这样认识了小子怡。
以后只要在学校里遇到,她都会笑笑的叫我阿姨。
小鱼上四年级时,我由任教的班级,变换到小鱼所在的班级任教数学兼班主任。
次到教室上课,强调班级纪律及班规,孩子们都特别听话,小子怡更是把背挺得齐齐的,双手背后面,一动不动地听着老师讲了八百遍的各种条条框框,掩饰不住眼里的惊喜。
下课时,我刚走出教室,她拉着小鱼挤到我跟前:“老师,你以后真的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了?”满脸不可置信的问。
“对呀!课都上了,这能有假?”我诧异她的称呼变得如此之快。
她眉眼里都是笑:“哦,太好了!炜炜,我们去玩咯!”拉着小鱼跑开了。
我的数学课,她几乎每次都听得特别认真,回答问题更是超级积极。
身子坐的笔直,手举得高高的,只要点她起来回答问题,没有她不会的。
然后在同学们表扬鼓励的掌声中,她头轻轻一偏,用得意的眼看看我,再坐下。
每次看到她傲娇的小表情,我都忍不住想笑,真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
跟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子怡课堂上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偶尔也开开小差,搞搞小动作。
我有时不说话,眼睛盯着她看,有时直接点名提醒,她就不好意思的伸伸脖子吐吐舌头,又跟着我的思路来了。
一次数学课上,班里两个男同学一而再的违反纪律,我直接点名批评,虽然人家嘴巴上不反驳,但人家直接摆出我学不学关你什么事的态度。
真是把我气的不行,诶,你为他们操碎了心,他们觉得你多管闲事。
满腔热情走进教室,一盆冷水浇的透心凉。
一下课,子怡赶紧跑来安慰我:“老师,别生气了,别和他俩一般见识,我们班其他同学还是蛮听话的。
等他们以后长大了,就晓得你是为他们好了。
气出病来可不好。
”这个小不点心思细腻得很。
第二天一大早我一到教室,她悄摸摸的掏出一个小铁盒子说:“老师,送你的,吃了这个,包你不会再生气。
”我打开一看,满满一盒开心果。
心里一热,觉得自己好幸福。
学校的各种比赛总能见到她的身影,她聪明、伶俐、懂事、善解人意又能静心学习,成绩自不必说,这样乖巧的小女孩怎能不让人怜爱? 大概是到五年级吧,我发现她上课有时有点打不起精来,趴在桌子上,一脸疲惫的样子,甚有时竟然还睡得很香。
我以为她可能是晚上贪玩,睡得太晚的缘故。
一次下课,我喊住她问,是不是睡得太晚,所以上课想打瞌睡?她立马摇头,嘟起小嘴巴委屈巴巴的说:“老师,我没睡得很晚,最迟9点多就上床睡觉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觉得头晕,不太舒服,有时会觉得好累,就想睡觉。
”我嘱咐了她几句注意身体,多吃点饭之类的话,她点点头跑去玩了。
回到办公室跟搭档张老师说起她的情况,张老师说:“嗯,是的,我也注意到了,语文课上有时也是这样的情景。
我跟她妈妈说说,让她抽时间回来带起去看看医生,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班的学生是张老师从一年级一手带上来的,她跟所有家长都很熟悉,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都比较清楚,一般跟家长联系沟通之类的事,都是由她来完成。
)好像是快期考的时候,我问了她,去看了下医生没。
她说:“没什么问题,可能是淋巴炎,就是这里有点问题。
”她伸出左手,见她左手肘鼓起一个大包块。
听她这样讲,也就没太在意了。
班里的孩子能干时你会觉得个个都是小天使,可是调皮起来又觉得个个都是小魔怪,也是要把人气个半死的。
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必备条件是会主动变身,小魔怪影响课堂纪律吵事时,你是秩序维持员;小魔怪懒散欠交作业时,你是监察督促员;课间休息时间,你磕碰了我,谁又磕碰了谁,总有一两个学生满是委屈的跑到办公室来告状时,这种情形下摇身一变得是调解员。
得开导下这个又批评下那个,然后再让两人握手言和。
我和搭档忙着处理这些个小不点的各种,几乎天天都是差不多的情景。
小子怡特别爱来办公室“告状”:“老师,**说我的坏话……”或者是:“***不让我们在走廊上玩……”又或者是:“他们男孩子欺负我们……”小脸上尽透着委屈,有时甚是哭着进办公室的。
我搭档张老师在办公室的话,一般都是这样:一边轻言细语的说:“我们子怡最乖了,别跟那几个捣蛋鬼计较,等下我狠狠批评他。
来,擦下眼泪,出去玩吧!”一边搂过子怡给她擦眼泪。
往往这时她破涕而笑,高兴又满足的出去玩了。
我是比较粗枝大叶的,换成我,有时帮她整整衣着,有时摸摸她的头,说几句安慰的话,又或者把调皮的小魔怪当她面批评几句,让其保证不再捣乱,再来个握手言和。
她一样高高兴兴的跑去玩了。
我开玩笑跟搭档说,这些个小东西哪是来告同学的状,分明是来寻求安慰的。
我家小鱼有时也跟我说,“子子好爱生气,(她们两人互叫对方名字中第二个字的叠音,一个叫炜炜一个叫子子)一下子就翘嘴巴不理我了。
又特别爱哭,诶!真是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算了,让着她点吧,谁叫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呢!”我听了忍俊不禁,明明自己也一样的爱耍小脾气,还说别人? 转眼五年级结束,暑假期间,听说子怡爸爸妈妈带着去广州儿童医院看病了。
想着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快开学时,搭档来电话说子怡的病情可能有点严重,具体什么病,她也不太清楚。
心想,左手肘的那个肿块,怎么也不会危及生吧?那么聪明可爱又古灵精怪的小女孩,老天怎么舍得让她重病在身? 九月份开学后不久的,子怡妈妈来学校,她个子细小,柔柔弱弱的,看起来有点疲惫。
那天她跟我说了很多很多,但她几乎没太说子怡的病情。
她不说我也不问,似乎这样子怡的病就不算什么大病。
她说以前子怡想他们想得大哭,电话里埋怨他们不爱她,就想着赚钱。
那么多爸爸妈妈没去那么远的地方打工,还不是也过得蛮好?责备他们为什么不带她一起去?说以前对她的关注太少了。
现在他们只想让她快乐开心过好每。
说子怡不想休学,她舍不得她的同学们。
让我帮留个位子,过段时间子怡看完病就来上学。
说这个病的治疗需要很多钱。
我说要不把子怡的情况向学校领导反映反映,发个倡议,来个募捐?子怡妈妈说先别麻烦大家吧,不想她有思想负担,不想别人用怜悯的眼光看她,不想让她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她说欠孩子太多太多了……她一脸的歉意。
我向来嘴笨,最不懂得怎么安慰人,能做的就是陪着子怡妈妈,听她细声慢语诉说子怡的点点滴滴。
她跟我说子怡有天跟她说:“妈妈,万一哪天我先走了,我自己走了也就走了,什么都晓不得了,你们怎么办哦?”听了子怡妈妈的讲述,我背过脸悄悄擦擦眼睛。
子怡妈妈情一直很平静,脸上除了愧疚和歉意,没有一丝的愁眉苦脸,言语里不曾有过一句怨恨运的多舛,只是眼里多了亮晶晶的东西。
或许这就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最好的诠释。
我一下子明白了小子怡为何叫我阿姨的缘由,这个称呼比老师更有亲近感。
理解了她为何那么“爱告状”,想来小子怡因为自己的爸妈不在身边,她是多么渴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份爱护和关怀。
因此才会因一点小事就跑来寻求安慰。
刚开学时我和搭档商量着去看看子怡,还准备先在班里来个小型的募捐活动。
听了子怡妈妈的一番话,我和搭档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先别去看她,以免加重她心理负担,募捐活动也暂时搁浅。
日子如流水在指缝间缓缓划过,等到子怡返校时,不经意间离开学已过去一月有余了。
仍然是原来那个调皮可爱的小女孩,只是脸色苍白,戴着口罩。
每天按时到校,按时放学,下课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有时在隔壁办公室都能听到她咯咯的笑声。
慢慢的,她越来越多的时间趴在座位上睡觉。
有时下课,吵得教室都要被抬走,她也仍然没有醒。
我和张老师劝她:太累了,就在家休息吧。
她说她想来学校,跟同学们在一起她觉得很开心。
我一直期盼哪天下课,她还像原来那样委屈巴巴的跑来告状:“老师,***说我们的坏话”又或者是“***,又在捣乱,不让我们玩……”我一定会好好安慰安慰她,帮她擦掉委屈的泪水,再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可是小子怡似乎一下长大了,她从医院回来上学后,一次也没来办公室告过状。
我心里有些许失落,又有些许担忧,这个小女孩坚强、懂事得让人心疼。
转眼小子怡在读读停停中,过完了一个学期。
六年级下册我因快生二宝请了假在家。
大概是2017年的六月份吧,我刚生了二宝不久,我原来班的两个男学生,大热天的抱着个大西瓜来看我。
带了他们这个班两年半,说没感情,那是假话。
我特别想知道班里的一些情况,迫不及待的开始了问答模式。
(六年级时,小鱼转到另一个班读书了)平时特别闹腾的两个男孩子,见到我不大好意思,安安静静的坐在沙发上,几乎是问一句答一句。
我开玩笑说,你们两个平时上课也没这么安静呀?两人不好意思互相看看,笑了笑。
听到说班里一切都好,甚是宽慰,马上问:“子怡还好吧?”(因为听说她病情加重,治疗费用昂贵,前不久学校师生刚刚给她募捐过,我也托人帮略表了心意。
)其中一个小男孩低声说:“她走了!端午节前后的事。
”我的心突然感觉被狠狠抽了一下,不敢相信噩耗来得这么快,老天待她太过苛刻。
想到,那个活泼可爱、调皮伶俐又勇敢坚强的小女孩,再也不会背个书包等在走廊上,微笑着喊我“阿姨”;再也不会在鼓励表扬的掌声中,把头轻轻往旁边一偏,用傲娇的眼看看我;再也不会眼泪汪汪地跑办公室“告状”寻求安慰了……我的眼泪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