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得失只为更好前行 (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1年前 (2024-04-22)
总结得失只为更好前行 (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风轻云淡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一学期已经接近尾声。
回顾和孩子们走过的每,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看着孩子们天成长,累并幸福着。
总结得失,是为了更好的前行,下面对本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习惯培养,常抓不懈中求常态。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主宰着一个人的行动,所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开始。
本期我采用“三三三读写预习法”进行每课的预习。
即本课课文生字词语在微信群里读三遍,生字词语写三遍,课后生字观察描红仿写三步完成。
通过预习,让孩子们先把课文读熟,把生字读会,把生字会写。
通过坚持预习,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习惯,也节省了语文课堂教学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交流,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听课习惯的培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是保证课堂质量的基础。
所以,教会孩子们学会倾听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孩子们复述自己听到同伴发言的内容,以这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
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在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中,提高阅读理解 能力。
(三)、高效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知识复习巩固中,我坚持的原则是:只写自己不会的字,读自己没记住的内容。
低效的重复是扼杀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
所以,我让他们把需要默写的内容先背下来,然后找出自己不会写的字进行书写记忆,然后默写就行了,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去抄写。
不管何时何地,遇到自己不会写的字,就很快书空三遍,加强记忆。
教给孩子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懂得如何做才能事半功倍。
(四)、书写习惯的培养。
识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为了继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书写习惯,我坚持以身作则,加强板书示范以外,有效利用书法作业进行描红仿写练习,并对书写美观大方的孩子及时进行表扬,让班里大多数孩子能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书写。
(五)、积累习惯的培养。
华罗庚说过:“天才在于积累,学习在于勤奋。
”良好的积累习惯对于孩子语文学习关重要。
本期,我继续利用日积月累本,引导孩子们继续进行积累,对于课堂学习的语文知识,他们自觉进行积累,并坚持每周从课外书上积累一页好词佳句。
二、识字教学,灵活多样中求高效。
(一)、自主识字,减少集中学习时间。
通过一年半时间的识字教学,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就没必要逐个去引导学习,让孩子们通过预习,自主识字,课堂只对个别难度大的字做以集中学习,节省课堂时间,避免无效重复劳动。
(二)、编故事编字谜识字,趣味中加深记忆。
对于一些比较难记,学生容易错的字,编故事识记,学生兴趣高涨,而且记忆深刻。
比如“寡”字,这个字笔画比较多,孩子们容易出错。
我们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家里,二个人分开了,只剩下自己和它孤单的长长的影子。
通过这个小故事,孩子们再不会在写的时候少一横了,因为中间是个自己的“自”,下面一横,便是长长的影子。
(三)、扩词造句造段,丰富识字内容。
识字教学中,我注重生字的扩词和造句,每一个生字,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组词,然后再说一句话。
好多孩子能同时用上几个词语造一段话。
这种训练应该坚持下去,对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有很多的帮助。
三、阅读之花,坚持中求绽放。
通过将近两年时间的坚持阅读,本班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之花,将在我班默默开放,坚持下去,必将芬芳孩子们成长的道路。
(一)、天天阅读,坚持中见成效。
每个孩子每天坚持30分钟阅读,大多数孩子坚持的非常好。
早起读书,睡前读书,已经成了大多数孩子每天的必修课。
坚持中,孩子们习作内容丰富了,语言生动了,视野宽阔了。
(二)、故事大赛,活动中见成长。
2018年4月16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我们再次欢聚一堂,顺利举行了第二届“我是故事大王”比赛活动。
本次参与活动的孩子达到将近40人,参与的家长将近20人。
第二届故事大赛,孩子们讲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
说明孩子们平时的阅读面很广。
和届故事大赛相比,孩子们都更加勇敢自信了,他们不再是低着头讲,而是自信的看着台下的观众绘声绘色的讲述。
坚持就有奇迹,成长就会出彩,孩子们都有很大进步! (三)、课前小故事,兴趣中促进步。
把所有零碎的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日积月累,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天语文课前,让一个孩子分享一小故事,既锻炼了讲故事孩子的胆量和自信心,又维持了良好的课前秩序,为下节课的开始做好了准备。
(四)、每天一句名言,激励中前进。
名人名言,可以启迪人思考,可以给人指明方向,可以给人前进的力量,也可以积累习作素材。
我每天给孩子们分享一句名言,让他们熟读成诵,并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利用这些名言来教导他们,效果不错。
四、写话教学,精心指导中求进步。
(一)画思维导图,进行方法指导。
低年级孩子写话时,往往会缺乏条理性,想到哪写哪,有时东拉西扯。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利用思维导图辅导孩子们进行写话。
比如在写《美丽的秋天》时,我先让孩子们选了几个景点,比如田野里,花园里,果园里,菜园里,然后再分别去思考,果园里都有哪些景色?孩子们会想到已经成熟的苹果、梨、柿子......等。
然后我再引导孩子们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并尝试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
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辅导,孩子们的写作思路拓宽了,写话内容丰富了,也会根据思维导图分段了,条理性自然就强了。
通过多次练习,孩子们也学会了画简单的思维导图进行写话构思。
画思维导图时,用不同的颜色画上不同的事物,孩子感觉很有趣,不知不觉中就降低了写话难度,克服了没话可说的困难,激发了写话 兴趣。
(二)生活体验,让写话有话可说。
体验,是写话的源泉。
为了解决孩子们写话无话可说的烦恼,写话之前,我先让孩子们进行亲身体验。
比如,在多彩的秋天里,我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并采摘落叶,引导他们亲手制作树叶贴画,然后再写《我的树叶贴画》这篇写话。
当他们亲手完成一幅漂亮的树叶贴画时,他们也就知道自己写话内容要写什么了。
写话中,不仅有详细的制作过程,还有对画面的想象,一个精彩的故事内容也跃然纸上。
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孩子们觉得写话就是写生活。
(三)、留心观察,让写话生动具体。
观察是写话的前提。
没有细心的观察,写话内容就只能胡编乱造了。
为了培养孩子们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我常常带领孩子们们一起观察天空中形状各异的云朵,一起观察班级窗台上的悄悄开放的草莓花,一起观察路边尖尖的草芽,让他们俯下身子去寻找藏在草丛中的朵朵野花。
当孩子们发现那些早开的野花时,不由地惊叹春天的奥妙之处。
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边看边说,边说边想,一篇写话的素材就在快乐的观察过程中产生了。
当校园里的紫丁香开放时,我利用课间时间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有的孩子说:“紫丁香的花苞像小话筒”,有的说:“盛开的紫丁香像小酒杯、里面盛满甜津津的花蜜,等蜜蜂品尝”……孩子们看着说着,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处处留心皆文章”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和写作联系起来。
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有了捕捉生活美的能力,也让他们的写话内容丰富而生动。
(四)、仿写练笔,激发写话兴趣。
仿写,就如书法中的临摹一样,是学生写话的良好开端。
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是刚由句过渡到段,所以在习作时,对段落结构的掌握以及语言组织的能力显得很薄弱。
仿写可以让学生从精彩的句子或段落中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 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 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学习了《彩色的梦》这首儿童诗后,我引导孩子们进行仿写,诗中的原文是:“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手拉手,让小鸟留下歌声,小屋的烟囱上,结了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一个孩子仿写的内容是:“在热闹的广场上,路灯手拉手,让小朋友留下欢笑声,高高的树梢上,结一个柚子般的月亮,又大又亮。
”  当我读到“高高的树梢上,结一个柚子般的月亮”这句时,我被孩子们的模仿能力震撼了。
“柚子般的月亮”多么形象啊!仿写,让学生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降低了写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在仿写中创造出自己的习作天地。
  总之,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路上有收获,也有很多困惑和迷茫。
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真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在不断思考和摸索中,才能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教学之路。
希望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