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路事件始末
1年前 (2024-04-22)
中东路事件始末馒头山 1929年爆发的中东路事件,中苏双方动用的一线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成为中苏历史上规模的一次武装冲突,其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中东铁路又名东清铁路、东省铁路,原为沙俄侵略野心的产物,于1898年8月正式动工修建,1903年7月竣工。
它以哈尔滨为中心,西满洲里,东绥芬河,南大连,路线呈丁字型,全长约2400公里。
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
1917年,俄国爆发革,沙皇被推翻,但是中东铁路管理权依然把持在白俄手中。
1919年7月25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正式发表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南北政府的宣言》,声明废除沙俄同中国政府所缔结的一切秘密条约和一切特权,放弃沙俄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的权益。
1920年9月27日,苏俄政府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遵守次对华宣言所声明的各项原则,并表示了苏俄政府要与中国共管中东路的意向,提出“中俄两国政府,对于经营中东铁路办法中,关于苏俄对于该路之需要,允订专约”。
但是当时的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在外交上不承认苏俄政府,对其两次对华宣言采取听而不闻的态度。
从1921年开始,苏俄政府先后三次派人来华,商谈两国复交等事宜。
北洋军阀政府于1923年开始,与苏俄进行建交谈判。
1924年5月31日,中苏达成建交协议,签订了《中俄协定》等一系列协定。
“苏俄政府允诺,中国以中国资本赎回中东铁路及该路所属一切财产;并允诺,将该路一切股票、债票移归中国”。
苏俄政府鉴于中东路处于奉系军阀张作霖统治的势力范围内,乃于同年9月与东北地方当局签订了《奉俄协定》,其中除了包括《中俄协定》之内容外,还把中东路无偿全部交给中国的期限以旧俄时代规定的80年缩短为60年(1956年9月7日期满);并在此期间内允许中国赎回,赎路价款由双方估定该路实价后,以公道原则确定。
《奉俄协定》签订后,苏俄立即更换了中东路俄方主要负责人,使沙俄旧无从抵抗,排除了外国势力的干扰。
二事件开端1929年,张学良下令收回电话权,中东路哈尔滨气象观测站及其他权益,苏联方面进行了部分妥协。
5月27日,张学良得蒋介石密电。
以冯玉祥组织“护救国军”叛乱,与苏联驻哈尔滨领事有关为由,让张派人搜查苏驻哈领事馆。
张学良立即密电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派军警搜查了苏联驻哈使馆,搜走两箱秘密资料,并称苏共定于本日正午12时下午3时在哈尔滨苏联领事馆地窖内召开“第三共产宣传大会”,以“俄人宣传赤化,显违奉俄协定”为由,在搜查中将前来领事馆的中东路沿线各站、三十六棚地区各工厂职工联会、苏联商船局,远东煤油局、远东国家贸易局等负责人39人逮捕,甚抓走苏联驻哈总领事,同时封闭了苏联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
晚10时,张景惠电令“沿线军警严加防范”。
29日,张景惠下令封闭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苏联领事馆。
31日,苏联政府向南京政府提出。
此即为“中东路五二七事件”,中东路事变的开端。
6月5日,海参崴当局要求释放其在哈尔滨领事馆被捕人员,表示愿意以缩小中东铁路局长权限作为交换条件。
13日苏联增海兰泡,吉林省当局亦调赴瑷珲增防。
17日苏联增满洲里附近,万福麟派第三旅增防呼伦贝尔。
6月22日—25日,张学良在沈阳召开对苏会议,决定改编陆军屯吉蒙边界,接收中东路方法等问题。
7月7日,张学良抵达北平与蒋介石会晤,商谈有关中东路的对策。
7月10日,东三省当局在中东铁路沿线各地配置军队,没收铁路电报、电话,查封苏联商船公司、贸易公司、火油公司等,将中东铁路管理局叶木沙诺夫、副局长艾斯孟特等苏联高级官员全部免职,令范其光代理局长,解散苏联职工联会、共产青年团、妇女部、童子军等团体,逮捕苏联人200余名,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中东路事件”。
三战争经过1929年7月末,中苏双方开始出现军事摩擦。
1929年9月,苏联军队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集结了超过八万人以上的强大力,与此同时,东北军与苏联方面的谈判完全破裂。
18日苏联政府向各国大使宣布由于中国方面缺乏诚意,停止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交涉。
10月4日,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拟定《国民义勇军组织条例》。
内称,“赤羌寇边,首在抗御,凡属国民或团体有为国牺牲效疆场之志愿者,投为义勇、义勇军”。
条例规定,名义上属个人者,定为国军义勇,属于团体者定名为国民义勇军。
1.满洲里方向10月2日,苏军步千余人向满洲里三十八团三营阵地进攻,双方战斗激烈。
满洲里之战爆发,随后又不断以飞机大炮掩护向满洲里车站各阵地进攻,双方战斗到3日晨。
10月10日,贝加尔方面苏军3万人向中国东北边界进发,而此时负责防守梁忠甲旅已与苏军对峙数十日之多,后援不继,告急求援。
10月13日下午3时,苏联骑200余,携炮6尊,乘船越境,向胪膑县库克多博卡伦进攻。
11月17日早7时,苏军以四万余人力,大炮三、四百门,坦克车四十余辆,飞机三十众架开始了大规模地进攻满洲里和扎贲诺尔。
同日在扎贲诺尔车站方面已于10时被苏军占领,18日下午1时,扎贲诺尔煤矿也被苏军占领,韩光第旅长、张林雨团长阵亡,全旅官伤亡过半,千余被俘,呼伦贝尔盟渔税局李局长正值在扎贲诺尔矿也中弹身亡。
24日晨3时,东北军弹尽粮绝,最终选择缴械停战。
苏军11月20日早晨10点进入满洲里,11月23日苏机12架轰炸海拉尔。
呼伦公安局等自海拉尔向博克图站撤退。
24日苏军攻占海拉尔。
02同江方向10月12日,爆发了著名的中苏海军三江口富锦之战,亦称同江之役。
早5时,苏军出动飞机25架、军舰10艘、机关炮车40余辆,后又增派骑约800余名、步3000余,向同江中国军队进攻。
午后3时,同江县城失守。
此战役中国海军江防军全军覆没。
10月30日,苏军再占同江。
31日早9时,苏舰7艘突然破坏拦江索,进入富锦江岸,与中国军队激战,有少数骑登岸。
11时富锦县城被占。
11月1日晚,苏军步骑炮由东门撤走。
2日晨苏舰陆续撤走。
03密山方向11月17日清晨苏联太平洋第1师和骑独立第9旅的部队向离边境40公里远的密山开进。
骑旅在航空支援下消灭了不少中国部队,于傍晚时分抵达了密山敌军的后方,攻占了守军司令部。
停战由于战事不利,加上得到南满铁路方面日军有异动情况,反对与苏作战的张作相力劝张学良和平解决,经过谈判,12月3日蔡运升与苏联代表斯曼诺夫斯基在双城子签订《停战议定书》(又称“双城子会议要”)。
结束22日,蔡运升与梅里尼可夫在伯力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草约》,规定两国立即息争,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办,苏军尽速退出满洲里,彼此释放所俘军民,重设领事馆。
苏方鲁德义、简尼索夫为中东铁路正、副局长。
月底,东线、西线交战的中、苏军队开始撤退;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恢复;在哈尔滨松北收容所被拘禁的1400余名苏方人员被释放;东省铁路新组成的理事会通过《伯力协定》中关于东省铁路的3个条件,即:(1)中东铁路为中苏两国之企业,本诸1924年协议经营之;(2)恢复该协议缔结时之原状;(3)审查1929年7月10后发布的关于铁路之令,标志着中东路事件基本得到解决。
五关于事件爆发原因的几种观点中东路事件爆发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笔者将几种常见观点列举如下:1.国府鼓动说。
1929年东北易帜后,东北军与南京中央政府正处于蜜月期,但蒋介石始终认为东北军是独立军阀,鼓动其与苏联交战,自己可以渔翁得利,所以刻意夸大苏联对于东北的威胁,造成张学良的危机感。
但著名外交官顾维钧先生并不认同此种说法,他认为中东路事件完全就是因为张学良错信情报人员的报告,自以为苏联正处于困难时期,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复仇行动。
他回忆:“少帅深信他的情报人员的报告,这些人把苏俄内部描写成为困难重重。
少帅不断对端纳讲,这是中国对俄国过去在满洲的不义行径报仇的机会。
他确信会有出头之日。
” 2.苏联违约说。
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共管运营后,对于应归还中方的诸多非铁路业务,苏联方面并未实际交还,而且中东铁路虽然名义上为共管,实际则由苏联方面把持,另外在历年铁路收入盈余处置方面,中苏双方也存在较大分歧。
但早在1926年1月的中东路冲突后,联共(布)中央就开始调整对中东路的政策,撤换了不受欢迎的苏方中东路工作人员,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甚要求“在中东铁路上进行清洗,解除所有因大国主义和沙文主义而名誉扫地的工作人员”同时在利润分配及使用方面也进行了让步。
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早期,苏联也进行了一定的妥协,所以这样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3.“宵小”所致说。
南京国民政府要员孙科在十多年后的《中苏关系》一书中,提到张学良发动中东路事变是“宵小”所致,孙科认为以吕荣寰为首的宵小之辈之所以要挑起中东路事变,是因为中东路历年铁路盈余很多,苏方局长主张用于建设,修建铁路,而吕荣寰等则要按股分利,以便从中,于是怂恿张学良强行收回中东路,以致酿成战事。
4.提高地位说。
张学良晚年曾接受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采访,明确的表示“我跟俄国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呀,那个时候就很想要施展一下子,不是旁的施展,不是扩张,就是想要把东北的地位提高了,那就必须跟外国人打胜一下子。
” 六事件影响1.中方损失惨重。
此战东北军伤亡2000名,被俘7000余名 ,苏军仅被击毙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
最重要的是战争期间苏联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成为日后中俄最难解决的领土争端之一。
直到2004年10月14日,双方边界争议才尘埃落定。
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俄罗斯将把占领的银龙岛的全部、黑瞎子岛的一部分领土,以及额尔古纳河上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的大部分领土,归还给中国。
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获地171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此全部归属中国。
俄罗斯保留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东半部分。
2.打破了地区势力平衡,了日本的野心。
中苏关系交恶,使得中国间接失去了可以在东北地区借以平衡日本的力量,为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铺平道路。
而东北军的迅速溃败,暴露了其外强中干的实际情况,也直接鼓励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采取行动的决心。
一历史背景中东铁路又名东清铁路、东省铁路,原为沙俄侵略野心的产物,于1898年8月正式动工修建,1903年7月竣工。
它以哈尔滨为中心,西满洲里,东绥芬河,南大连,路线呈丁字型,全长约2400公里。
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
1917年,俄国爆发革,沙皇被推翻,但是中东铁路管理权依然把持在白俄手中。
1919年7月25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正式发表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南北政府的宣言》,声明废除沙俄同中国政府所缔结的一切秘密条约和一切特权,放弃沙俄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的权益。
1920年9月27日,苏俄政府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遵守次对华宣言所声明的各项原则,并表示了苏俄政府要与中国共管中东路的意向,提出“中俄两国政府,对于经营中东铁路办法中,关于苏俄对于该路之需要,允订专约”。
但是当时的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在外交上不承认苏俄政府,对其两次对华宣言采取听而不闻的态度。
从1921年开始,苏俄政府先后三次派人来华,商谈两国复交等事宜。
北洋军阀政府于1923年开始,与苏俄进行建交谈判。
1924年5月31日,中苏达成建交协议,签订了《中俄协定》等一系列协定。
“苏俄政府允诺,中国以中国资本赎回中东铁路及该路所属一切财产;并允诺,将该路一切股票、债票移归中国”。
苏俄政府鉴于中东路处于奉系军阀张作霖统治的势力范围内,乃于同年9月与东北地方当局签订了《奉俄协定》,其中除了包括《中俄协定》之内容外,还把中东路无偿全部交给中国的期限以旧俄时代规定的80年缩短为60年(1956年9月7日期满);并在此期间内允许中国赎回,赎路价款由双方估定该路实价后,以公道原则确定。
《奉俄协定》签订后,苏俄立即更换了中东路俄方主要负责人,使沙俄旧无从抵抗,排除了外国势力的干扰。
二事件开端1929年,张学良下令收回电话权,中东路哈尔滨气象观测站及其他权益,苏联方面进行了部分妥协。
5月27日,张学良得蒋介石密电。
以冯玉祥组织“护救国军”叛乱,与苏联驻哈尔滨领事有关为由,让张派人搜查苏驻哈领事馆。
张学良立即密电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派军警搜查了苏联驻哈使馆,搜走两箱秘密资料,并称苏共定于本日正午12时下午3时在哈尔滨苏联领事馆地窖内召开“第三共产宣传大会”,以“俄人宣传赤化,显违奉俄协定”为由,在搜查中将前来领事馆的中东路沿线各站、三十六棚地区各工厂职工联会、苏联商船局,远东煤油局、远东国家贸易局等负责人39人逮捕,甚抓走苏联驻哈总领事,同时封闭了苏联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
晚10时,张景惠电令“沿线军警严加防范”。
29日,张景惠下令封闭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苏联领事馆。
31日,苏联政府向南京政府提出。
此即为“中东路五二七事件”,中东路事变的开端。
6月5日,海参崴当局要求释放其在哈尔滨领事馆被捕人员,表示愿意以缩小中东铁路局长权限作为交换条件。
13日苏联增海兰泡,吉林省当局亦调赴瑷珲增防。
17日苏联增满洲里附近,万福麟派第三旅增防呼伦贝尔。
6月22日—25日,张学良在沈阳召开对苏会议,决定改编陆军屯吉蒙边界,接收中东路方法等问题。
7月7日,张学良抵达北平与蒋介石会晤,商谈有关中东路的对策。
7月10日,东三省当局在中东铁路沿线各地配置军队,没收铁路电报、电话,查封苏联商船公司、贸易公司、火油公司等,将中东铁路管理局叶木沙诺夫、副局长艾斯孟特等苏联高级官员全部免职,令范其光代理局长,解散苏联职工联会、共产青年团、妇女部、童子军等团体,逮捕苏联人200余名,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中东路事件”。
三战争经过1929年7月末,中苏双方开始出现军事摩擦。
1929年9月,苏联军队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集结了超过八万人以上的强大力,与此同时,东北军与苏联方面的谈判完全破裂。
18日苏联政府向各国大使宣布由于中国方面缺乏诚意,停止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交涉。
10月4日,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拟定《国民义勇军组织条例》。
内称,“赤羌寇边,首在抗御,凡属国民或团体有为国牺牲效疆场之志愿者,投为义勇、义勇军”。
条例规定,名义上属个人者,定为国军义勇,属于团体者定名为国民义勇军。
1.满洲里方向10月2日,苏军步千余人向满洲里三十八团三营阵地进攻,双方战斗激烈。
满洲里之战爆发,随后又不断以飞机大炮掩护向满洲里车站各阵地进攻,双方战斗到3日晨。
10月10日,贝加尔方面苏军3万人向中国东北边界进发,而此时负责防守梁忠甲旅已与苏军对峙数十日之多,后援不继,告急求援。
10月13日下午3时,苏联骑200余,携炮6尊,乘船越境,向胪膑县库克多博卡伦进攻。
11月17日早7时,苏军以四万余人力,大炮三、四百门,坦克车四十余辆,飞机三十众架开始了大规模地进攻满洲里和扎贲诺尔。
同日在扎贲诺尔车站方面已于10时被苏军占领,18日下午1时,扎贲诺尔煤矿也被苏军占领,韩光第旅长、张林雨团长阵亡,全旅官伤亡过半,千余被俘,呼伦贝尔盟渔税局李局长正值在扎贲诺尔矿也中弹身亡。
24日晨3时,东北军弹尽粮绝,最终选择缴械停战。
苏军11月20日早晨10点进入满洲里,11月23日苏机12架轰炸海拉尔。
呼伦公安局等自海拉尔向博克图站撤退。
24日苏军攻占海拉尔。
02同江方向10月12日,爆发了著名的中苏海军三江口富锦之战,亦称同江之役。
早5时,苏军出动飞机25架、军舰10艘、机关炮车40余辆,后又增派骑约800余名、步3000余,向同江中国军队进攻。
午后3时,同江县城失守。
此战役中国海军江防军全军覆没。
10月30日,苏军再占同江。
31日早9时,苏舰7艘突然破坏拦江索,进入富锦江岸,与中国军队激战,有少数骑登岸。
11时富锦县城被占。
11月1日晚,苏军步骑炮由东门撤走。
2日晨苏舰陆续撤走。
03密山方向11月17日清晨苏联太平洋第1师和骑独立第9旅的部队向离边境40公里远的密山开进。
骑旅在航空支援下消灭了不少中国部队,于傍晚时分抵达了密山敌军的后方,攻占了守军司令部。
停战由于战事不利,加上得到南满铁路方面日军有异动情况,反对与苏作战的张作相力劝张学良和平解决,经过谈判,12月3日蔡运升与苏联代表斯曼诺夫斯基在双城子签订《停战议定书》(又称“双城子会议要”)。
结束22日,蔡运升与梅里尼可夫在伯力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草约》,规定两国立即息争,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办,苏军尽速退出满洲里,彼此释放所俘军民,重设领事馆。
苏方鲁德义、简尼索夫为中东铁路正、副局长。
月底,东线、西线交战的中、苏军队开始撤退;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恢复;在哈尔滨松北收容所被拘禁的1400余名苏方人员被释放;东省铁路新组成的理事会通过《伯力协定》中关于东省铁路的3个条件,即:(1)中东铁路为中苏两国之企业,本诸1924年协议经营之;(2)恢复该协议缔结时之原状;(3)审查1929年7月10后发布的关于铁路之令,标志着中东路事件基本得到解决。
五关于事件爆发原因的几种观点中东路事件爆发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笔者将几种常见观点列举如下:1.国府鼓动说。
1929年东北易帜后,东北军与南京中央政府正处于蜜月期,但蒋介石始终认为东北军是独立军阀,鼓动其与苏联交战,自己可以渔翁得利,所以刻意夸大苏联对于东北的威胁,造成张学良的危机感。
但著名外交官顾维钧先生并不认同此种说法,他认为中东路事件完全就是因为张学良错信情报人员的报告,自以为苏联正处于困难时期,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复仇行动。
他回忆:“少帅深信他的情报人员的报告,这些人把苏俄内部描写成为困难重重。
少帅不断对端纳讲,这是中国对俄国过去在满洲的不义行径报仇的机会。
他确信会有出头之日。
” 2.苏联违约说。
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共管运营后,对于应归还中方的诸多非铁路业务,苏联方面并未实际交还,而且中东铁路虽然名义上为共管,实际则由苏联方面把持,另外在历年铁路收入盈余处置方面,中苏双方也存在较大分歧。
但早在1926年1月的中东路冲突后,联共(布)中央就开始调整对中东路的政策,撤换了不受欢迎的苏方中东路工作人员,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甚要求“在中东铁路上进行清洗,解除所有因大国主义和沙文主义而名誉扫地的工作人员”同时在利润分配及使用方面也进行了让步。
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早期,苏联也进行了一定的妥协,所以这样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3.“宵小”所致说。
南京国民政府要员孙科在十多年后的《中苏关系》一书中,提到张学良发动中东路事变是“宵小”所致,孙科认为以吕荣寰为首的宵小之辈之所以要挑起中东路事变,是因为中东路历年铁路盈余很多,苏方局长主张用于建设,修建铁路,而吕荣寰等则要按股分利,以便从中,于是怂恿张学良强行收回中东路,以致酿成战事。
4.提高地位说。
张学良晚年曾接受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采访,明确的表示“我跟俄国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呀,那个时候就很想要施展一下子,不是旁的施展,不是扩张,就是想要把东北的地位提高了,那就必须跟外国人打胜一下子。
” 六事件影响1.中方损失惨重。
此战东北军伤亡2000名,被俘7000余名 ,苏军仅被击毙143人,失踪4人,受伤665人。
最重要的是战争期间苏联占据我国领土黑瞎子岛,这是成为日后中俄最难解决的领土争端之一。
直到2004年10月14日,双方边界争议才尘埃落定。
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俄罗斯将把占领的银龙岛的全部、黑瞎子岛的一部分领土,以及额尔古纳河上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的大部分领土,归还给中国。
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获地171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此全部归属中国。
俄罗斯保留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东半部分。
2.打破了地区势力平衡,了日本的野心。
中苏关系交恶,使得中国间接失去了可以在东北地区借以平衡日本的力量,为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铺平道路。
而东北军的迅速溃败,暴露了其外强中干的实际情况,也直接鼓励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采取行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