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香方大全“将一直添加……”

1年前 (2024-04-22)
传世香方大全“将一直添加……”香魁 逼虫香   [药物] 茅香一两五钱,细辛一两五钱,零陵香一钱三分,山柰一两,川椒二两五钱,藿香一钱六分,千金草三钱六分,莪术一两七钱三分。
  [制备] 共研成粗末。
百和香   [药物] 沉水香五两,丁子香、鸡骨香、兜娄婆香、甲香各二两,薰陆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两,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渐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两,雀头香、苏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两。
  [制备] 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
[用法] 冬月开取用,尤佳。
江南李主帐中香   [药物] 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备] 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 爇之。
入蔷薇水更佳。
汉建宁宫中香   [药物]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用法] 爇之。
韩魏公浓梅香   [药物] 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 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 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宣和贵妃王氏金香   [药物] 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用法] 爇如常法。
花蕊夫人衙香   [药物] 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 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 作饼爇之 唐开元宫中香   [药物] 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寿阳公主梅花香   [药物] 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制备] 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用法] 爇之。
宣和贵妃王氏金香药物]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用法]爇如常法。
花蕊夫人衙香[药物]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作饼爇之唐开元宫中香药物]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江南李主帐中香[药物]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备]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爇之。
入蔷薇水更佳。
汉建宁宫中香药物]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用法]爇之。
韩魏公浓梅香[药物]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百和香药物]沉水香五两,丁子香、鸡骨香、兜娄婆香、甲香各二两,薰陆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两,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渐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两,雀头香、苏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两。
[制备]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
[用法]冬月开取用,尤佳。
熏衣香方古人用香熏衣是很平常的事,凡官员面君、学生拜师、高尚宴会以及相亲会友,大多有以香熏衣之举。
古代男子尤重,几于当代女士用香水。
唯如今之香水以化学手段成并取之甲醛、乙醚、甘油等化学物质。
如用劣质香水伤人不浅,所以今人于用香远不如古人之健康,古人熏衣之香,更取其天然,因衣服近体与人接触多,所以要于养生共论。
另外现代制衣有化纤物品,此质地之衣物则不宜熏香,纯棉、纯丝之质地衣服最宜熏香。
【伴月】【原料】:沉香、白檀、郁金、丁香、旃檀、降真、麝香木等.徐铉,广陵人. 仕南唐,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归宋,为散骑尝侍.铉文思敏速,精小篆,传世作品有摹秦李斯《峄山刻石》等.铉性喜香,亦是制香大家. 每遇月夜,露坐中庭,焚香一炷,澄心伴月……徐铉把自己制的这种香称为《伴月》。
【灵虚香】【原料】丁香、灵香草、降真、灵水等.灵虚香香品高雅,淡而溢远。
以道地中草药、香料为原料,运用正宗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不以浓香误人,无化学香之气息浓重而致人昏之弊,更无化学香精燃烧后影响人体健康之害。
【宣和御制香】【原料】沉香、金颜香、背阴草、龙脑、朱砂、丁香、安息香、檀香木等香药。
本品为宋徽宗赵佶钦定香方。
据记载徽宗在朝事和书画之余,常到御香房亲制此香。
并常以此香赏赐近臣,为宣和年间众朝臣邀赏之佳品。
【宣和御前香】【原料】沉香、龙涎香、排草香、花露、唵叭香等《宣和御前香》香方为赵佶所定,气息典雅而品性温蕴,也是徽宗的日常专用香,理政上朝、宴客起居、吟诗作画皆用之,以正气清心,益智养生。
徽宗常亲制此香,并以之赏赐近臣。
所以此香也成为众朝臣邀赏的赐品。
【花蕊夫人衙香】【原料】元参、松仁、香附子、丁香、沉香、乳香等花蕊夫人为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之贵妃,现有宫词百首、香方数则存世。
《花蕊夫人衙香》是夫人所制供官衙等政务场所使用的香。
夫人深谙香理,亦信奉佛教,故所配之香,既有佛家庄严气象,又不失宫廷香的华贵气息。
【愈疾香】【原料】元参、甘松、柏子、大黄、沉檀、苏和香、鸡舌香等。
愈疾香是一款久远的历史名香,以养生祛疾为主要目的。
古方注:“常烧此项弱疾可除。
”【东坡闻思】【原料】旃檀、元参、丁香、香附子、降真香、豆蔻、茅香等。
相传为宋代苏东坡传世的名香之一。
东坡一生喜茶爱 香,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流放贬官,他一刻也没离开过香。
同时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和香高手,对香有着深入理论研究,闻思香是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制作的名香,其香如其文,韵深意长。
【旃檀微烟贡香】【原料】旃檀香、唐香、马蹄香、苏香等.旃檀香自古为香中珍品,尤其深得佛家之推崇。
既用于香汤浴佛,也多制成礼佛的熏香。
香气高贵蕴藉,馥郁中透出甘甜,烟气稀微。
《永乐大典--医药集》清香方记载:有清香方:  木香(半两、生切、蜜浸)、降香一两、白檀一两、白芷一两,将药碾为细末,用大丁香二个槌碎,水一杯,煎汁;浮萍香一掬,择洗净,去须,研碎裂汁,同丁香和匀,伴诸香,使匀入臼,杵数百下为度,捻作饼子阴干。
蜀王熏禦衣香沉香1 棧香1 白檀1 丁香1 甲香3 麝香1唐化度寺牙香沉香1.5 蘇香1 龍腦0.5 白檀5 甲香1 麝香0.5雍文徹牙香沉香1 棧香1 黃熟香1 龍腦0.5 白檀1延安郡主牙香乳香0.2 白檀0.2 甘松4 麝香0.2 玄參8供佛濕香棧香1 乳香0.5 白檀2 丁香1 甘松0.5 藿香1 零陵香1 硝石0.01 白芷1 甜參1牙香沉香0.5 青桂香0.5 乳香0.5 龍腦0.5 沉香5 棧香5 黃熟香5 乳香0.5 龍腦0.03 白檀3 丁香3 甘松3 藿香3 零陵香3 甲香3 麝香3 硝石0.03印香黃熟香96 生結香4 乳香1 白檀4 丁香5 甘松8 藿香4 零陵香4 茅香36 白芷4 香附4 棗8 茴香2傅身香甘松1 藿香1 零陵香1 英粉1 青木1 麻黃根1 附子1梅花香白檀0.5 甘松1 零陵香1 茴香0.5衣香白檀10 丁香0.5 甘松10 零陵香16 茴香0.01 辛夷0.5新料降香0.5 檀香0.5 甘松0.5 白芷0.5 茅香4文苑沉香2.1 檀香0.5 棧香0.01 甘松0.01 玄參1 丁香0.01 麝香0.01笑蘭檀香0.2 棧香0.5 沉香0.01 降香0.5 麝香0.1 龍腦0.1 甲香0.5清遠茅香0.5 生結香0.03 沉香0.01 麝香0.1 檀香0.5錦囊醒心藿香0.1 麝香0.6 龍腦0.1 棧香1 沉香0.5 龍腦0.1凝和麝香0.1 丁香0.5 檀香1.5 甲香0.1 生結香0.5 甘草0.01信靈香沉香0.1 檀香0.1 降香0.1 乳香0.1 零陵香0.8 大黃0.2 甘松1 藿香0.4 香附0.1 玄參0.2 白芷0.8 蒿本0.8雪中泛春龍腦0.025 麝香0.5 白檀2 乳香0.7 沉香0.3 寒水石3春消息丁香0.5 茴香1 甘松0.5 零陵香0.5 麝香0.01雪蘭香棧香10 檀香1 楓香1.5 玄參1瑞雪香龍腦0.1 白檀1 白芷3 香附3 茅香1 草豆蔻去皮1 香附3 青木香0.5 丁香1 酸棗仁1升煎濃汁1碗 艾納松樹上青衣1臘梅香沉香0.3 檀香0.3 丁香0.6 麝香0.01 龍腦0.05野花香棧香1 檀香1 降香1 丁香0.03 龍腦0.01 麝香0.005藏春奇南香0.5 丁香0.01 臘茶0.1 定粉(韶粉)1粒如米大 麝香0.01 鬱金香0.5杏花香附子10 沉香10 紫檀10 棧香10 降香10 甲香2 熏陸香5 篤耨香5 乳香5 丁香2 木香2 以龍腦0.2 麝香0.5 薔薇油和勝茉莉沉香1 檀香0.2 金嚴香2 丁香10粒 龍腦0.1 麝香0.1 桂花3杯仙異香沉香1 檀香1 龍腦0.1 麝香0.1 奇南香0.5 羅香0.5 欖子0.5 乳香0.5黃香沉香6 檀香3 丁香1 木香1 黃煙2 乳香1 郎胎1 唵叭3 麝香0.3 龍腦0.2 蘇香2 白芨8撒馥蘭香沉香3.5 龍腦0.24 檀香0.1 龍涎0.05 排草須0.2 唵叭0.05 麝香0.05 撒馥蘭0.1 蘇香0.1 甘麻然0.02 薔薇露4 榆面0.6熏衣香傅身香-甘松1 藿香1 零陵香1 英粉1 青木1 麻黄根1 附子1梅花香白檀0.5 甘松1 零陵香1 茴香0.5衣香白檀10 丁香0.5 甘松10 零陵香16 茴香0.01 辛夷0.5新料降香0.5 檀香0.5 甘松0.5 白芷0.5 茅香4文苑沉香2.1 檀香0.5 栈香0.01 甘松0.01 玄参1 丁香0.01 麝香0.01笑兰檀香0.2 栈香0.5 沉香0.01 降香0.5 麝香0.1 龙脑0.1 甲香0.5清远茅香0.5 生结香0.03 沉香0.01 麝香0.1 檀香0.5锦囊龙脑0.1 零陵香0.5 麝香0.1 木香0.5 檀香0.5 藿香0.01 丁香0.5醒心藿香0.1 麝香0.6 龙脑0.1 栈香1 沉香0.5 龙脑0.1凝和麝香0.1 丁香0.5 檀香1.5 甲香0.1 生结香0.5 甘草0.01白檀0.5 甲香0.5 麝香0.5 降香0.5沉香4 生結香4 白檀5 丁香0.02 甘松4 藿香4 零陵香4 茅香4 甲香0.02 麝香0.03棧香3 生結香3 丁香1 甘松3 藿香1 零陵香3 甲香1 麝香0.1乳香0.5 龍腦0.5 白檀3 甘松2 麝香0.5 玄參3沉香3 生結香4 龍腦0.5 白檀8 甲香1 麝香0.5沉香0.5 棧香2.5 乳香0.5 白檀0.5 甘松0.5 藿香0.01 茅香2 甲香0.01 麝香1 甘草1 龍腦0.1 零陵香0.5 麝香0.1 木香0.5 檀香0.5 藿香0.01 丁香0.5 玉华香方沉香四两、速香黑色者四两、檀香四两、乳香二两、木香一两、丁香一两、郎台六钱、奄叭香三两、麝香三钱、冰片三钱、广排草三两、以交趾出产的为妙苏油五两、大黄五钱、官桂五钱、黄烟即金颜香,二两广陵香一两用叶,把上列香料研为粉末,加进油调和均匀,再加炼好的蜜拌和成湿泥状,装进瓷瓶,用锡盖加蜡密封瓶口,烧用时一次取二分。
黄香饼方沉速香六两、檀香三两、丁香一两、木香一两、黄烟二两、乳香一两、郎台一两、 奄叭三两、苏油二两、麝香三线、冰片一钱、白芨面八两蜜四两,将以上成分拌和成药剂,用印模制成饼状。
印香方黄熟香五斤、速香一斤、香附子、黑香、藿香、零陵香、檀香、白芷各一两、柏香二斤、芸香一两、甘松八两、乳香一两、沉香二两、丁香一两、馥香四两、生香四两、焰硝五分,以上各料一块研为末,放到香印模中,模印成形后就可以焚烧了。
春香方 沉香四两、檀香六两、结香、藿香、零陵香、甘松各四两、茅香各四两、丁香一两、甲香五钱、麝香冰片各一钱,以上各料用炼蜜拌为湿膏,装进瓷瓶密封,就可以烧了。
芙容香方沉香一两五钱、檀香一两二钱、片速五钱、排草二两、奄叭二分、零陵香二分、 乳香一分、三柰一分、撤乐兰一分、橄榄油一分、榆面八钱、硝一钱,拌和后用印模成饼烧或者散烧。
龙楼香方 沉香一两二钱、檀香一两二钱、片速五钱、排草二两、奄叭二分、片脑二线五分、金银香二分、丁香一钱、三柰二钱四分、官桂三分、郎台三分、芸香三分、甘麻油五分、橄榄油五分、甘松五分、藿香五分、撒乐兰五分、零陵香一钱、樟脑一钱、降香二分、白豆蔻二分、大黄一钱、乳香三分、硝一钱、榆面一两二钱,用印模制成饼烧。
散烧去掉榆面用蜜拌和。
黑香饼方用四十两料加炭末一斤、蜜四斤、苏油六两、麝香一两、白芨半斤、橄榄油四斤、其琛奄叭四两,先把蜜炼熟,加橄榄油把炼蜜化开,又加奄叭,然后加进一半料;将白芨打成糊状,加进炭末,又加进一半料,这之后加进苏、麝香,揉均匀后用印模制成饼。
日本“香道”表演中有一节目即为熏和服,可见熏衣传之东洋亦同。
1.《百花氛》【释名】:花香怡人,若当春季与友人共坐于香花丛中,春风拂身,其乐何及。
以此香以多种香花制成之香饼置于衣柜,犹衣之架于花丛,故名。
【用香】:玫瑰花、菊花、米兰、栀子花、檀香、龙涎香、白芨、龙脑香【制法】:此香制法有两种。
种制成香丸:以玫瑰、菊花、米兰、栀子花之干品,碾粉。
鲜花茉莉捣泥和粉于泥中,加适量龙涎香粉以白芨汁之压成香饼。
再以白芨汁和檀香粉(檀香用印度老山檀打成细粉)压成纯檀香饼。
二饼复压之,阴干后成香丸,烘干,以薄纱包裹置于衣柜中名为“百花丸”。
第二种制法:玫瑰、米兰、栀子花、茉莉花都用鲜品,去菊花不用。
全部浸于龙脑香溶液中三日,取出碾成膏状再加适量龙脑香粉,紧压之,再与白芨汁共捣,加入适量檀香粉乘未干,即以薄纱布分块包裹轻压成饼,再以纱布封之,阴干后即可入柜(此第二种香不用龙涎香溶液而改为龙脑香溶液,龙脑香本为树脂结晶极易溶于水)。
2.《东瀛旧制》【释名】:予久客日本,见其香铺中多售香品,尤以京都《松荣堂》之制为佳,其中有二款名“伽罗香”、“天人香”者,系使用沉香、檀香、冰片为主,外加一部分干花、共挫为小颗粒。
其制虽精,要亦平常之物,而所发之香气予以为过浓,尤其冰片之用太过抢味,今取其主要香品而去其过浓之物,改良之,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米兰、玉兰、丁香、龙脑香、龙涎香【制法】:沉香洗净去土,阴干后上洒龙涎香溶液中凡三次,阴干、焙干,打细粉。
檀香取印度老山檀(不可用澳洲新山檀)打细粉,丁香用洋丁香之公丁香,打细粉,此三种香粉按比例混之。
米兰花与玉兰花干品碾碎混入香粉中。
龙脑香以适量为佳碾粗粉与前所制之香粉混。
取一纱布袋盛之,紧其口,置衣柜中,或悬于室中亦可。
3.《香风常随》【释名】:以香熏衣后留香甚久,穿着外出,动则生香风,而能常相伴随惹人亲近,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涎香、苏香、茉莉花、百花、龙脑香【制法】:用海南沉香洗净,打粉。
印度老山檀香,与龙脑香适量同时打成细粉。
茉莉花干品、百花鲜花同碾成湿片状,加少许龙涎香再研细。
然后除沉香外,再一臼内细碾,出而阴干、烘干即打成细粉。
将沉香粉混打好的混香粉中,再以鲜百花捣泥与置配好之香粉共研成半温半干之泥状,压成香饼,阴干外裹以纱布做成棋子大圆饼,烘干置于衣柜中。
或再重研为粉,以纱布包裹,置于衣柜中。
注:因现代有电香炉,可以无明火,低温度熏香,所以凡熏衣之香品都可以置电香炉中,以小火力发香,发香后置之于衣柜中熏衣效果。
此法可以用沉香原片、檀香薄片直接使用,替代香方所制之香品,效果亦佳。
用香方用香方中国医学自二千年前就有以焚香结祝由治病制法,一千年前已有单独用熏香、焚香治病之法。
历来香方大都有作用,特别是制香的香品又有很多中药材。
沉香即为名贵之中药材(台湾今仍视为沉香为药材进口)。
所以制成几款香方,此类香方在客厅、卧室乃书房皆可选用。
1.《祛邪化滞圆》【释名】:此典型中成药名也,然只可焚用不能服用。
【用香】:沉香、丁香、砂仁、紫苏、麝香、白芨、龙脑香【制法】:沉香洗净去土,浸于麝香溶液中一昼夜,取出阴干,打细粉备用。
丁香、砂仁、紫苏与适量龙脑香共同研成细粉,备用。
白芨磨取黏汁,分两次掺入二种香粉,为两丸。
上置沉香粉丸,下置丁香、砂仁、紫苏、龙脑香之香丸,压制成一香饼,以焚之(此香应于午后焚用)。
2.《清心饼》【释名】:以香料走窜,醒脑清心,曾入丸散膏汤。
此香饼以焚成之香入鼻,通肺心,较之服食更宜。
【用香】:沉香、细辛、蜀椒、白芍、龙脑香、西红花、白芨、桂皮【制法】:沉香洗净,研成粗粉。
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芨、桂皮【制法】:沉香洗净,研成粗粉。
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芍、桂皮共研成细粉。
以少量细辛碾成粗粉,混入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桂皮共研成的细粉中,再研成更细的粉,加入适量研磨之白芨汁成香饼,乘湿双面压入沉香粗粉,阴干,再焙干焚用。
此香饼宜清晨饮茶时焚用。
3.《天水香》【释名】:天一生水,此方六味香品都能入肾,肾水旺可滋门之火,水火相济为男子益精补气壮阳之良品,用之应时可得大益,故名。
【用香】:沉香、茱萸、苏香、琥珀、桂皮、干姜、蜂蜜、黑豆【制法】:先将茱萸、苏香、琥珀、桂皮、干姜焙干。
再以黑豆用文火取汤,用此汤将焙干之诸品浸软,碾成半湿状泥,阴干,再烘干,再研成混粉。
沉香取海南熟沉、洗净、去其残木,打粉。
然后以此二种香粉混,加入适量蜂蜜制成小香饼,阴干再焙干。
此香可焚、可煎。
如煎用,其香尽所成之碳,可研磨以淡盐汤冲服,可治心肾不交诸症。
4.《安魂香》【释名】:香之用早有安助眠之功效。
而一缕清香能入窍,其安魂定魄之功用甚著。
以安之香品焚成抚魂之青烟,故名。
【用香】:沉香、安息香、乳香、白芷、小茴香、蜂蜜【制法】:沉香洗净,乘湿和安息香入臼中共捣成粗粒,加乳香再捣成细粉。
白芷、小茴香以淡盐水浸泡三小时取出,焙干,研成细粉。
将二种香粉混再研成极细的粉。
以模制成篆香,睡前焚用。
如以此香粉入适量蜂蜜,制成香丸(如绿豆大小),以煎香法用之,香气出尽再以所余之其灰丸,于睡前以水冲服,亦可安消食。
5.《香语饼》【释名】:汉侍中刁某,年老口气,帝赐以丁香口含。
后人以为丁香可去口臭。
典故以“含香”为做大官,故名。
【用香】:丁香、龙脑香、沉香、茉莉花、薄荷、蜂蜜【制法】:丁香用南洋产乔木之丁香花公丁香,打粉。
以薄荷与茉莉花碾成粗粉。
龙脑香和沉香研成细粉。
将两粉混再研成极细粉,加入适量蜂蜜丸。
压饼,阴干,再焙干。
煎用,其香气大出后即可取为口含之物。
唯须以余香犹存时用之或与冰糖同时含于口中,亦佳。
注:本章所列香方以焚、煎、熏及置于衣柜、袖袋中为主,不可轻易服用,如为消食开胃可用焚后之碳煮水服之。
古法香方1、《芙容香方》【药物】:沉香一两五钱、 檀香一两二钱、片速五钱、排草二两、奄叭二分、零陵香二分 、 乳香一分、三柰一分、撤樂兰一分 、橄榄油一分、榆面八钱、硝一钱【制备】: 拌和后用印模成饼烧或者散烧。
2、《龙楼香方》【药物】:沉香一两二钱、 檀香一两二钱、 片速五钱、排草二两、奄叭二分、片脑二线五分、金银香二分、丁香一钱、 三柰二钱四分 、官桂三分、郎台三分、芸香三分、甘麻油五分、橄榄油五分、甘松五分、 藿香五分、 撒樂兰五分、零陵香一钱、樟脑一钱、降香二分、白豆蔻二分、大黄一钱、 乳香三分、硝一钱、榆面一两二钱【制备】: 用印模制成饼烧。
散烧去掉榆面用蜜拌和。
3、《黑香饼方》【药物】: 四十两料加炭末一斤、蜜四斤、苏油六两、麝香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