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活动—巧遇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1年前 (2024-04-22)
徒步活动—巧遇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夕阳晚秋 活动组织:明溪周末一日徒步行俱乐部日期:2019年6月2日|编辑,图文:夕阳晚秋|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万寿岩遗址是中国重要的史前人类活动遗村。
它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提前到18.5万年。
2017年12月,万寿岩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规划用地面积81.5公顷,由洞穴遗址、遗址博物馆、宋代五级涌泉生态恢复区、万寿岩山顶生态恢复区等组成,集遗址展示、科普教育、学术研究和生态旅游于一体。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关于万寿岩遗址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全域旅游等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做好“中央苏区、老工业基地、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四篇文章,促进“文化+旅游”融发展。
6月2日上午,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暨2019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旅游日三明分会场活动在三元区岩前镇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余红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文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尤玉柱出席活动,并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揭碑。
活动中,还举行了福建省古人类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基地授牌,及“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建设新三明”画家画三明活动授旗仪式。
开园仪式前的“古人类主题舞蹈”表演 双🐉戏珠表演 当我们到达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时,天空还在下着倾盆大雨,开园仪式在一场古人类主题舞蹈后拉开序幕。
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致辞,他表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福建一处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她的建成开园,对福建其他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遗址公园开放后,要建立健全保护管理体制,保护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三明经济社会发展,让万寿岩遗址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市政府张文珍副市长致辞。
她在致辞中表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历届三明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文物、延续文脉、恢复生态、打造名片”的宗旨,积极探索古遗址科学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实践成果。
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对于保护文物、传承历史、优化区域环境、三明城市价值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万寿岩隶属三明市三元区岩前村,东距三明市17公里,岩顶海拔359米,相对高度170米。
万寿岩遗址是中国重要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为上石炭纪船山组灰岩构成,生成多个溶洞。
遗址区发现了石制品近百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与刮削器等,同时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
时代为距今20万年左右,为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
遗存发现于其中的灵峰洞和船帆洞。
船帆洞内4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为国内发现,世界罕见。
2019年6月2日,周末徒步活动,在群主的周密策划组织下,按班就部如期进行,线路规划:明溪—岩前—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此次参加徒步活动人数,再一次创历史新高,群主号令一岀,时间报名人数竟然达到七十五人之众,可见群主的魅力无穷,号召力、凝聚力、组织能力超强! 可是百密一疏,人算不如天算,天公不作美,偏偏跟你对着干,从号令发出到徒友报名截止,雨就下个不停,不过天下事难不倒热情似火的徒友们,“下定决心,决不放弃,下刀子也要去”,嘿嘿😁还有什么比这更坚强的队伍! 2号早上徒友们准点来到点,八点整群主一声令下,徒友们分乘十五辆小车,冒着大雨朝着徒步目的地进发,为了安全和便于视别,全部车辆开启双闪,一辆紧跟一辆,浩浩荡荡,五颜六色,川流不息,各显风采,连成长龙,如万花筒似的在高速公路上闪动!那阵式,那场景,好不壮观…… 徒步行进中 这次徒步活动,群主做足了功课,首先选择“三元区岩前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日进行”,即完成了徒步活动,又参加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活动!还品鉴到共赴万年之约的【岩食荟】美食,开启了岩前寻味之行。
开园活动精彩纷呈,大家参观游览了万寿岩船帆洞遗址及遗址博物馆,观看了《强军之路—纪念建国70周年三明原创军事模型展》、《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三明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图片展》、《三明“中央红军村”图片展》等展览,参加了万寿岩传统小吃品鉴会。
观看了趣味比赛、远古运动会等活动。
《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三明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图片展》 《强军之路—纪念建国70周年三明原创军事模型展》 三明市模型艺术创作群体 《三明“中央红军村”图片展》,囊括了三明市所有县巿的红军村。
明溪胡坊红军村在列。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电视纪录片截图 参观“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展览馆”,偶遇其他团队大妈拍旗袍秀 少先队员参观团队和自愿者。
【岩食荟】共赴万年之约,一同寻味岩前,舌尖上的美食—尽在其中 中午用餐点:“万寿山庄”,我们徒步群75人,分坐八桌,AA制,每人收取四十金。
午餐伙食非常丰富,八菜二汤还外加每人一个艾草果和糯米果,而且艾草等果类是另外配馅的,自己动手,现包现吃,别有一番风味。
这样的伙食,一般的旅程中是难以达到的。
细心的群主正在用餐现场清点人数,看有没有没到用餐点的徒友,果不出其所料,确有五位徒友走错方向,经群主电话导航才引来几位,还有几位听说是携带有儿童,实在行走不便未到用餐点用餐而自行解决。
如此庞大的徒步队伍,没有导游,没有领队,真是难为了群主。
真心向群主道声谢谢🙏🏻!群主辛苦了!🌹🌹🌹 全体徒友相聚于“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参观“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坐落于万寿岩遗址保护区内,与万寿岩遗址浑然一体。
万寿岩遗址是中国重要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其中4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为国内发现,世界罕见。
200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位,200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博物馆吸纳了“土楼”建筑风格,简洁明了,古朴庄重,内设多功能会议、展览、休息等区域。
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厅,展厅主要展示万寿岩出土的文物:1000多件旧石器时代石制品、10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人类最早的室内装修人工石铺地面等;第二展厅主要展示全省各地出土的石制品、10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和闽台史前文化等文物。
人类进化过程 徒友们“万寿岩遗址博物馆”留影 “灵峰洞”位于万寿岩西南坡,又称观音洞,相对高度约37米,洞口朝西南,原洞在开采矿石中被毁三分之二。
现残存洞宽20米,进深16米,洞内高约15米。
2000年1月对该洞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3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
从钙板层采取的样本经南京师范大学年代测试中心轴系法测年,其最晚年代为18.5万年,是迄今福建省发现年代最早的洞穴遗址 徒友们“灵峰洞”留影 (船帆洞)位于万寿岩山体西坡脚下,因洞口远看如帆而得名,又称双连洞,洞口朝西,洞宽30米,进深49米,洞高3-7米,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距今43万年。
1999年2001年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洞内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及少量的骨、角器,揭露出石铺地面、排水沟槽、蹂踏面和凿石坑等重要人工遗迹,其中下文化层距今4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遗迹为国内发现,为研究早期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提供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看我们群主,犹如“董存瑞”😄 这是在(船帆洞)遇到的美女在拍 此次徒步活动,可谓是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即完成了徒步健身活动,又品鉴到“岩食荟”美食,还参观看了《强军之路—纪念建国70周年三明原创军事模型展》、《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三明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图片展》、《三明“中央红军村”图片展》。
对国家强军之路的装备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
参观了“万寿岩遗址博物馆”,正面接触了古人类遗址考古的重大意义,追根溯源是人类思维的本性之一,我们总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以便更为理性地思考我们应该走向哪里去,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只能依靠考古学。
考古学追寻着整个人类的历史…… 下午三点完成全部徒步活动驱车返程,四点左右回到家! 部分图片取材于网络和岩前万寿岩一日临时群,有不愿意出镜的,请留言更正!
它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提前到18.5万年。
2017年12月,万寿岩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规划用地面积81.5公顷,由洞穴遗址、遗址博物馆、宋代五级涌泉生态恢复区、万寿岩山顶生态恢复区等组成,集遗址展示、科普教育、学术研究和生态旅游于一体。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关于万寿岩遗址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全域旅游等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做好“中央苏区、老工业基地、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四篇文章,促进“文化+旅游”融发展。
6月2日上午,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暨2019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旅游日三明分会场活动在三元区岩前镇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余红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文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尤玉柱出席活动,并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揭碑。
活动中,还举行了福建省古人类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基地授牌,及“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建设新三明”画家画三明活动授旗仪式。
开园仪式前的“古人类主题舞蹈”表演 双🐉戏珠表演 当我们到达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时,天空还在下着倾盆大雨,开园仪式在一场古人类主题舞蹈后拉开序幕。
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致辞,他表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福建一处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她的建成开园,对福建其他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遗址公园开放后,要建立健全保护管理体制,保护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三明经济社会发展,让万寿岩遗址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市政府张文珍副市长致辞。
她在致辞中表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历届三明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文物、延续文脉、恢复生态、打造名片”的宗旨,积极探索古遗址科学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实践成果。
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对于保护文物、传承历史、优化区域环境、三明城市价值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万寿岩隶属三明市三元区岩前村,东距三明市17公里,岩顶海拔359米,相对高度170米。
万寿岩遗址是中国重要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为上石炭纪船山组灰岩构成,生成多个溶洞。
遗址区发现了石制品近百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与刮削器等,同时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
时代为距今20万年左右,为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
遗存发现于其中的灵峰洞和船帆洞。
船帆洞内4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为国内发现,世界罕见。
2019年6月2日,周末徒步活动,在群主的周密策划组织下,按班就部如期进行,线路规划:明溪—岩前—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此次参加徒步活动人数,再一次创历史新高,群主号令一岀,时间报名人数竟然达到七十五人之众,可见群主的魅力无穷,号召力、凝聚力、组织能力超强! 可是百密一疏,人算不如天算,天公不作美,偏偏跟你对着干,从号令发出到徒友报名截止,雨就下个不停,不过天下事难不倒热情似火的徒友们,“下定决心,决不放弃,下刀子也要去”,嘿嘿😁还有什么比这更坚强的队伍! 2号早上徒友们准点来到点,八点整群主一声令下,徒友们分乘十五辆小车,冒着大雨朝着徒步目的地进发,为了安全和便于视别,全部车辆开启双闪,一辆紧跟一辆,浩浩荡荡,五颜六色,川流不息,各显风采,连成长龙,如万花筒似的在高速公路上闪动!那阵式,那场景,好不壮观…… 徒步行进中 这次徒步活动,群主做足了功课,首先选择“三元区岩前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日进行”,即完成了徒步活动,又参加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活动!还品鉴到共赴万年之约的【岩食荟】美食,开启了岩前寻味之行。
开园活动精彩纷呈,大家参观游览了万寿岩船帆洞遗址及遗址博物馆,观看了《强军之路—纪念建国70周年三明原创军事模型展》、《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三明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图片展》、《三明“中央红军村”图片展》等展览,参加了万寿岩传统小吃品鉴会。
观看了趣味比赛、远古运动会等活动。
《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三明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图片展》 《强军之路—纪念建国70周年三明原创军事模型展》 三明市模型艺术创作群体 《三明“中央红军村”图片展》,囊括了三明市所有县巿的红军村。
明溪胡坊红军村在列。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电视纪录片截图 参观“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展览馆”,偶遇其他团队大妈拍旗袍秀 少先队员参观团队和自愿者。
【岩食荟】共赴万年之约,一同寻味岩前,舌尖上的美食—尽在其中 中午用餐点:“万寿山庄”,我们徒步群75人,分坐八桌,AA制,每人收取四十金。
午餐伙食非常丰富,八菜二汤还外加每人一个艾草果和糯米果,而且艾草等果类是另外配馅的,自己动手,现包现吃,别有一番风味。
这样的伙食,一般的旅程中是难以达到的。
细心的群主正在用餐现场清点人数,看有没有没到用餐点的徒友,果不出其所料,确有五位徒友走错方向,经群主电话导航才引来几位,还有几位听说是携带有儿童,实在行走不便未到用餐点用餐而自行解决。
如此庞大的徒步队伍,没有导游,没有领队,真是难为了群主。
真心向群主道声谢谢🙏🏻!群主辛苦了!🌹🌹🌹 全体徒友相聚于“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参观“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坐落于万寿岩遗址保护区内,与万寿岩遗址浑然一体。
万寿岩遗址是中国重要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其中4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为国内发现,世界罕见。
200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位,200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博物馆吸纳了“土楼”建筑风格,简洁明了,古朴庄重,内设多功能会议、展览、休息等区域。
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厅,展厅主要展示万寿岩出土的文物:1000多件旧石器时代石制品、10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人类最早的室内装修人工石铺地面等;第二展厅主要展示全省各地出土的石制品、10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和闽台史前文化等文物。
人类进化过程 徒友们“万寿岩遗址博物馆”留影 “灵峰洞”位于万寿岩西南坡,又称观音洞,相对高度约37米,洞口朝西南,原洞在开采矿石中被毁三分之二。
现残存洞宽20米,进深16米,洞内高约15米。
2000年1月对该洞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3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
从钙板层采取的样本经南京师范大学年代测试中心轴系法测年,其最晚年代为18.5万年,是迄今福建省发现年代最早的洞穴遗址 徒友们“灵峰洞”留影 (船帆洞)位于万寿岩山体西坡脚下,因洞口远看如帆而得名,又称双连洞,洞口朝西,洞宽30米,进深49米,洞高3-7米,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距今43万年。
1999年2001年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洞内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及少量的骨、角器,揭露出石铺地面、排水沟槽、蹂踏面和凿石坑等重要人工遗迹,其中下文化层距今4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遗迹为国内发现,为研究早期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提供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看我们群主,犹如“董存瑞”😄 这是在(船帆洞)遇到的美女在拍 此次徒步活动,可谓是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即完成了徒步健身活动,又品鉴到“岩食荟”美食,还参观看了《强军之路—纪念建国70周年三明原创军事模型展》、《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三明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图片展》、《三明“中央红军村”图片展》。
对国家强军之路的装备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
参观了“万寿岩遗址博物馆”,正面接触了古人类遗址考古的重大意义,追根溯源是人类思维的本性之一,我们总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以便更为理性地思考我们应该走向哪里去,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只能依靠考古学。
考古学追寻着整个人类的历史…… 下午三点完成全部徒步活动驱车返程,四点左右回到家! 部分图片取材于网络和岩前万寿岩一日临时群,有不愿意出镜的,请留言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