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一中培才学校2018年数学科中考总结
1年前 (2024-04-22)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2018年数学科中考总结牙牙 在2018年的中考当中,我们数学科年级平均分90.9分优秀人数165人,原郑斌主任教的12班、现蔡春桃老师教的41班学生杨冠儒以满分考取数学单科状元。
本次考试双语班排在前两名的分别是姚琳老师的18班,陈红英老师的34班;普通班前五名的分别是陈莹老师的6班,姚琳老师的17班,魏艳梅老师的39班,李韶萍老师的13班,冯金龙老师的21班,周蓓老师的3班。
下面就原初的备考经验进行总结。
一、在继承的基础上优化创新。
吸取近几年备考的经验,我们始终谨记一年中考,三年备考的理念,所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从初一开始整体把握进度,适当整,给予了初三更充足的备考空间。
在新授课方面,由于初二第二学期末是生物地理中考的备考关键时期,教学进度却恰逢《二次函数》和《圆》这两章重难点章节内容,以往的教学反馈都相当不理想,于是本次备考我们有一个创新的做法,将《概率》和《旋转》前置,在6月密集放假与停课的期间,以单元复习为主,使得学生进入初三以后,能以最好的状态进入重难点章节的学习。
在中考备考方面,为了修定更科学理的三轮复习计划,科组多次召集中考备考小组的成员开会商讨,再经过科组老师的反复讨论与修改,最终将以往已经整的三轮复习进一步优化,如轮复习的代数、几何穿行,将第二轮的相关专题理嵌入轮复习中,第二学期从11周开始,每周进行一次中考模拟考试。
而5分钟限时训练比以往提前一个月进行,贯穿了中考复习的始终,完成了填空、选择、解答限时训练各18份,共计54份。
在明确了备考思路以后,我把今年从1月到6月每的具体教学内容都拟好,制成彩色的数学教学进度表,分发给科组老师,严格执行,从而保障了教学计划的紧而不乱。
二、以研促教,针对复习,效益。
初三开学初,我要求所有老师认真研究13-17年的广东省中考真题,以《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这六个内容为单元,全员参与详细罗列真题所考察的考点、题型、考试内容、分值等详细信息,通过这项研讨活动,科组老师对省考的出题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初三备考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总是能针对当周的备课内容如数家珍地说出中考备考的侧重点,在各次大考的题型设计中,每位出题老师都设计出了高质量的试题,即紧扣中考方向,又兼顾创新,零出错;在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题中,我们更加谨慎,一方面发动多方力量收集各个地区的优质模拟试题作为参考素材,另一方面结高频考点以及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进行整题。
另外,我们还注重学习成长,如赴广州参加中考研讨会的冯金龙老师,以及赴东莞参加初三数学复习课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研讨会的罗姗姗老师分别在大科组内进行宣讲,两位老师不仅详细地讲述了今年中考备考方向,分享初三复习课的上课模式,还畅谈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5月10日,数学中考备考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科组不仅积极协助,还要求所有数学老师与会学习,大家收获颇丰。
这些教研活动都给予了科组老师宝贵的养分,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三、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
要达此目的,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为此,我们在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例如:寒假分发上一届的五次大考题,让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各次大考中逐步扩大的考试范围;充分利用电脑扫描改卷的契机,要求每位老师结自己班学生的情况制作ppt,分析试题,并将答题卡上如填涂错误、字迹模糊、作图不规范、答出框外等等常见问题展示给学生看,效果相当好;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当中,制作仿真的双色中考答题卡,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适应书写;我们还做好列出数学资料清单、列出数学中考的考前提醒等细节工作,力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数学科组的备考工作,离不开年级给予的丰饶土壤。
如:年级多次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收集科组的诉求,并针对如作业布置、题、小测、大课间安排、中层培优班统筹等方面进行指导,让我们有更好的着力点;每一次大考后都会举行教师教学研讨会,我们能共享各科优秀教师的优秀经验等等。
年级方方面面的细致管理,为科组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反思与展望1、将重难点章节调整到初三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难点知识扎堆,还是有较大的教学压力,日后可以考虑将《反比例函数》前置取代“单元复习”的时间,为初三上学期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二次函数》和《圆》的教与学。
2、在培优班的教学中,我们从学期起开设了十一个专题的系统教学,但是由于培优班学生的名单随着每次大考会产生变动,变动的学生则得不到系统的学习。
这是日后需要协调考虑的。
3、参加今年中考改卷的老师,反馈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尺规作图时一定要强调正规2b铅笔(此次改卷很多看不到作图痕迹),应按照题目要求的作图完成,不要间接作图;证明题要写好每一步,在6分题里改得比较严。
(2)对于应用题,设未知数是得分点,如果有两问,都有涉及设未知数,则可以每一问各得1分;强调作答,不作答会扣分;方法可以多样,小学算术方法也可以,只要答题理,结果正确,就能得分。
(3)第22题几何翻折类问题,得分点给得很松,例如问是全等的证明,三个条件只要写出一个就给一分。
所以要提醒后进生避免留空。
(4)整个湛江市第24题的得分率较低,很多学生都被卡在问,不懂得用垂直平分线或者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第二问有很多学生用“边边角”来证明相似,没有得分,第三问的方法较多,参考答案用的是相似,但是在改卷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更简单的解题方法。
此题改得比较严。
希望我们的经验和资源能给新初三数学组带来新的启发,祝愿明年的中考创造新的辉煌!
本次考试双语班排在前两名的分别是姚琳老师的18班,陈红英老师的34班;普通班前五名的分别是陈莹老师的6班,姚琳老师的17班,魏艳梅老师的39班,李韶萍老师的13班,冯金龙老师的21班,周蓓老师的3班。
下面就原初的备考经验进行总结。
一、在继承的基础上优化创新。
吸取近几年备考的经验,我们始终谨记一年中考,三年备考的理念,所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从初一开始整体把握进度,适当整,给予了初三更充足的备考空间。
在新授课方面,由于初二第二学期末是生物地理中考的备考关键时期,教学进度却恰逢《二次函数》和《圆》这两章重难点章节内容,以往的教学反馈都相当不理想,于是本次备考我们有一个创新的做法,将《概率》和《旋转》前置,在6月密集放假与停课的期间,以单元复习为主,使得学生进入初三以后,能以最好的状态进入重难点章节的学习。
在中考备考方面,为了修定更科学理的三轮复习计划,科组多次召集中考备考小组的成员开会商讨,再经过科组老师的反复讨论与修改,最终将以往已经整的三轮复习进一步优化,如轮复习的代数、几何穿行,将第二轮的相关专题理嵌入轮复习中,第二学期从11周开始,每周进行一次中考模拟考试。
而5分钟限时训练比以往提前一个月进行,贯穿了中考复习的始终,完成了填空、选择、解答限时训练各18份,共计54份。
在明确了备考思路以后,我把今年从1月到6月每的具体教学内容都拟好,制成彩色的数学教学进度表,分发给科组老师,严格执行,从而保障了教学计划的紧而不乱。
二、以研促教,针对复习,效益。
初三开学初,我要求所有老师认真研究13-17年的广东省中考真题,以《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这六个内容为单元,全员参与详细罗列真题所考察的考点、题型、考试内容、分值等详细信息,通过这项研讨活动,科组老师对省考的出题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初三备考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总是能针对当周的备课内容如数家珍地说出中考备考的侧重点,在各次大考的题型设计中,每位出题老师都设计出了高质量的试题,即紧扣中考方向,又兼顾创新,零出错;在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题中,我们更加谨慎,一方面发动多方力量收集各个地区的优质模拟试题作为参考素材,另一方面结高频考点以及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进行整题。
另外,我们还注重学习成长,如赴广州参加中考研讨会的冯金龙老师,以及赴东莞参加初三数学复习课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研讨会的罗姗姗老师分别在大科组内进行宣讲,两位老师不仅详细地讲述了今年中考备考方向,分享初三复习课的上课模式,还畅谈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5月10日,数学中考备考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科组不仅积极协助,还要求所有数学老师与会学习,大家收获颇丰。
这些教研活动都给予了科组老师宝贵的养分,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三、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
要达此目的,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为此,我们在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例如:寒假分发上一届的五次大考题,让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各次大考中逐步扩大的考试范围;充分利用电脑扫描改卷的契机,要求每位老师结自己班学生的情况制作ppt,分析试题,并将答题卡上如填涂错误、字迹模糊、作图不规范、答出框外等等常见问题展示给学生看,效果相当好;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当中,制作仿真的双色中考答题卡,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适应书写;我们还做好列出数学资料清单、列出数学中考的考前提醒等细节工作,力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数学科组的备考工作,离不开年级给予的丰饶土壤。
如:年级多次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收集科组的诉求,并针对如作业布置、题、小测、大课间安排、中层培优班统筹等方面进行指导,让我们有更好的着力点;每一次大考后都会举行教师教学研讨会,我们能共享各科优秀教师的优秀经验等等。
年级方方面面的细致管理,为科组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反思与展望1、将重难点章节调整到初三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难点知识扎堆,还是有较大的教学压力,日后可以考虑将《反比例函数》前置取代“单元复习”的时间,为初三上学期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二次函数》和《圆》的教与学。
2、在培优班的教学中,我们从学期起开设了十一个专题的系统教学,但是由于培优班学生的名单随着每次大考会产生变动,变动的学生则得不到系统的学习。
这是日后需要协调考虑的。
3、参加今年中考改卷的老师,反馈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尺规作图时一定要强调正规2b铅笔(此次改卷很多看不到作图痕迹),应按照题目要求的作图完成,不要间接作图;证明题要写好每一步,在6分题里改得比较严。
(2)对于应用题,设未知数是得分点,如果有两问,都有涉及设未知数,则可以每一问各得1分;强调作答,不作答会扣分;方法可以多样,小学算术方法也可以,只要答题理,结果正确,就能得分。
(3)第22题几何翻折类问题,得分点给得很松,例如问是全等的证明,三个条件只要写出一个就给一分。
所以要提醒后进生避免留空。
(4)整个湛江市第24题的得分率较低,很多学生都被卡在问,不懂得用垂直平分线或者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第二问有很多学生用“边边角”来证明相似,没有得分,第三问的方法较多,参考答案用的是相似,但是在改卷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更简单的解题方法。
此题改得比较严。
希望我们的经验和资源能给新初三数学组带来新的启发,祝愿明年的中考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