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岩景区一日游

1年前 (2024-04-22)
绍兴柯岩景区一日游老孙 浙江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级文化旅游名城,也是水乡、桥乡、酒乡、书法、名士之乡。
著名的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及蔡元培、贺知璋等名人故居。
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柯岩旅游风景区。
2020年元月天,与战友老向相约,早上八点乘宁波绍兴城际列车到绍兴站,然后乘公交车约上午10时30分到达柯岩旅游风景区。
绍兴柯岩旅游风景区分三个景区,即柯岩景区、鉴湖景区和鲁镇景区。
用三、四个小时便可参观完毕,然后原路乘车返回。
一、柯岩景区三国时期这里曾是一处釆石场,经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开凿,鬼斧工般地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湖、石洞和石壁等景观。
柯岩以石景而名世,但这石景却非天设地造。
在三国时期便成了有名的釆石场时达四百余年,诺大的一座柯山,竟被齐根挖去大半。
“削壁耸千尺,危崖锁雾中”,姿态名异的石景也从乱石纷飞的采石场逐渐变为人们鉴赏的“绝胜”之地。
云骨炉柱晴烟,炉柱即云骨,隨唐以来釆石遗迹,高30米,底宽6米,最薄处不足一米,远观如一柱烟霭,袅袅升空,故名“炉柱晴烟”。
云骨,绍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号称天下石。
从平地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远远望去,耸立如锥,如喷薄而出的天岫。
天工大佛天工大佛是绍兴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
建成应在柯岩釆石鼎盛时期,据清雍正、乾隆年间俞红考证郡志“晋永和时,居民凿成佛”。
而另据明清时期,天工大佛也少有1400余年的历史。
天工大佛刻有佛教字符“六字直言”,为浙江四大石佛之一。
来绍兴如果没见过天工大佛,就等于没来过绍兴。
1300年的蚕花洞蚕花洞位于柯岩山东麓,形如卧蚕,洞中有池一方,深不见底,为古代采石遗留的石宕,抬头仰望天空仅剩一线。
蚕花洞洞口刻有两项字,上行“化鹤飞来”,下行“蚕花洞”。
七星洞七星洞为柯岩釆石场遗留的七个相连开釆石岩,布局酷似北斗七星,因此得名七星宕。
岩宕内积水,水中有鱼,故又称七星观鱼。
明嘉靖年间部尚书吴晃曾为七星宕题字“天然广厦”今仍留于洞壁上方。
柯岩石与鉴湖古纤道并存在古代建造桥梁的主要材料是竹、木和石材。
其中以石材建造的桥樑建造费最贵,难度,但最坚固耐久,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千年历史以上的古代桥梁均为石桥。
在绍兴还有一种类似于石堤的水上建筑,即纤道。
由于运送石材的船只顿位较大,光用木桨和撑杆较难行驶,因此,建造了纤道供纤夫在纤道上拉着船只前进,现在柯岩鉴湖景区内还保留着一段古纤道供游客观赏。
柯岩文昌阁文昌阁建在柯山东麓石宕上方,居高临下,上有山景,下有水景,相得益障。
柯岩普照寺柯岩景区内的普照寺,据记载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柯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以唐代建筑风格重修。
因古代采石技术落后,常有事故发生,那些采石工和家属多信佛教,祈求一家老少平安,而建普照寺和天工大佛存在,为他们的心灵带来慰藉。
今天只要任务是看柯岩三景,对寺院暂且不表。
还是送一副济公的对联如下:做人正直无私若走歪门邪道求我何用行事方圆有度能否绳矩循规看待所为 柯岩镜水湾文化广场镜水湾文化广场位于柯岩东首,广场中有一石雕白黑天象,白象征着人性“本善”、黑象征着人性“本恶”。
三根六米高的汉白玉雕像,分别刻为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雕像,象征着儒、道、佛三教相聚。
边上有喷涌倒挂,漫流滴漏,向“汇源地”,此处称为“三教同源”,蕴含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聚同源”小视频 这里是通往鉴湖景区的必经之路,过了前面的一座拱桥便是名人园,名人园恐时间紧迫,没有仔细看。
绍兴江河错落,湖泊棋布,被称做水乡泽国,素有“东方威尼斯”之誉。
湖山亭桥搭配有序,水中有景,岸边有人文典故,百看不厌。
绍兴社戏戏台戏台搭在鉴湖里,唱戏的在水中,看戏的在岸上,别有一番新意。
想要看到鲁迅笔下的“社戏”可以到鲁镇中双面戏台欣赏,每天定时都有演出。
二、鉴湖景区这里是鉴湖景区入口处,也是乌篷船的船码头。
鉴湖景区面积1.47平方公里,建湖1800多年,其中水域面积占百分之四十八,是柯岩景区的三大景区之一,建有东汉笛亭、南洋秋泛、五步桥月,山水兼容,岸湖互称。
柯岩旅游风景区门票全票是130元(含船票30元),70岁以上老年人可免门票,但是,30元船票必须得买,景区方让你坐大乌篷船送到鉴湖的主景区。
坐在船舱里等待开船 鉴湖上的古纤道鉴湖在绍兴城西南,为浙江名湖之一,俗话说:“鉴湖八百里”,可想当年鉴湖之宽阔。
古纤道之二鉴湖一带是江南典型的水乡风光。
湖上桥,堤相连,渔舟时现,青山隐隐,绿水迢迢。
王羲之诗:“山上行,如在境中游。
” 鉴湖上的系锦桥系锦挢,相传南宋书生王佐高中状元,一群书生在此桥为其系上锦带,換上锦服,赶赴外地上任为官而得名。
五步桥月五步桥月,位于东汉笛亭葫芦醉岛之间,有五座形态各异的绍兴古桥,巧妙地连接景区内的群岛。
葫芦醉岛葫芦醉岛位于湖中葫芦醉岛与东汉笛亭南北遥对。
岛上边有壶觞洒楼,投醪劳师群雕,曲水流觞等景点,充分展示了绍兴黄洒名闻中外的酒文化。
这是一个误乐场的售票处 这里是水中的象月亮一样的水中景点,叫什么名称忘记了。
三、鲁鎮景区鲁镇景区融汇旧时绍兴水乡的民俗风情,建筑风韵,自然景致,是百年前绍兴水乡的一个缩影。
牌坊牌坊,绍兴人叫行牌。
牌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物之一,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周朝就有了牌坊,早期的牌坊就是两根立柱加一个横梁,且都是木制的,就是今天日本“鸟居”的样子。
早期牌坊的功能只不过是一个大门而言,但不是家门。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社区(单位)。
牌坊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见证,它是一个时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物证。
牌坊多为寺院、道观、名人、地名以忠、孝、节、义为内容的歌功崇德,如节孝坊、忠烈坊等。
目前,在寺院、道观、村镇道口处多见有牌坊树立。
进镇右边便见鲁迅雕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记念亭 鉴湖旁边的镜湖石碑 大牌楼酒店店内绍兴黄酒及绍兴特产,你看店门口晒着一串串腌制腊肉品,绍兴的腌制腊肉及风干鱼品吃起来口感醇香扑鼻,有股淡淡的酒香。
镇公所在镇公所里可以看鲁迅小说里的故事编成的折子戏。
有阿Q、祥林嫂、鲁四老爷、假洋鬼子、清、官老爷等真人版。
鲁镇街上的仿老木结构楼房 整洁干净,冷冷清清的街面,很少有游客光顾。
民俗风情街区是鲁镇的主街,颇有江南水乡古镇味道,也是鲁镇最繁华的地方,街河并行,街随河走,街道两侧都是商铺。
2020年元旦日倒是冷冷清清,游客不多。
一踏入鲁镇景区,就街道上各色人物雕刻像吸引人。
这些雕像都出自鲁迅笔下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一段悲凉的故事。
街边上的铜雕像,“我要革了”。
补鞋 精胜利法“我们的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鲁迅《阿Q正传》 孔乙已在分亨茴香豆 乌篷船乌篷船是绍兴三乌之一,船体小,船身长。
船蓬用竹编成,中间夹着竹若,呈半圆型,并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船由此而得名。
乌篷船是绍兴水乡独特的、灵巧的水上交通工具。
它的动力是靠船公用脚躅桨,航向是用划桨或夹在腋下当舵使用,行船时船老大脚手并用,船体轻盈地漂浮在湖面上。
大乌篷船绍兴除了小乌篷船外,还有一种大乌篷船,船身高大,蓬高可容人直立,船舱宽可以放桌椅供人打牌、饮宴、看戏等。
船尾有二支橹,船速较快,官宦、富户人家游览、扫墓、迎亲、看戏之用。
现在供游客游览之用,大小游船价格不同,且大乌篷船是机动的,不需要摇撸了。
乌篷船 乌毡帽乌毡帽是绍兴三乌之一,该帽因黑色、顶圆、有卷边。
它用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生产过程交为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
作用于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
一年四季均可戴,因而成为绍兴地方特色的生活用品和绍兴人的明显标志。
名人园里的一顶乌毡帽 乌干菜乌干菜也是绍兴三乌之一,乌干菜又叫绍兴霉干菜,因其色黑而得名。
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或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
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笋干霉干菜扣肉是一道名菜。
里仁台门此门是进入双面戏台去的。
里仁台门的背面 双面戏台双面戏台每天定时有节目,台下放着长椅供游客坐着看戏,双面戏台其实只能看到一面。
社戏是鲁迅从小到大念念不忘的记忆,也是鲁镇最热闹的镇中心。
戏台总是正面是舞台,后面供演员化装、排练,左出将,右入相。
双面戏台并不多见,“鸡笼顶”的戏台画栋雕梁,戏台数字联妙趣横生:一捧雪、二度梅、三堂会审、四进士、五台山前搬和尚,六月霜、七星庙、八仙过海、九莲灯、十王寺里换人头。
咸亨酒店双面戏台正面是咸亨酒店,咸亨酒店是绍兴一爿酒店。
奎文阁奎文阁里据说挂了很多的古色古香的牌匾,因时间关系,没有进去看。
还有土地庙、阿Q调戏小尼姑的静修庵、陈丰J纪念馆、《祝福》中的鲁家花园等景点都来不及看。
鲁镇有桥、有水、有石、有树、有酒、有树、有戏、有历史、有故事,这就是鲁镇。
看一回鲁迅笔下的社戏 走进鲁镇,仿佛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鲁迅的小说,给人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是一种从心灵上感受到了历史的感觉,但他是一个人造的小镇。
绍兴一日游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