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写作指导

8个月前 (04-22)
《童年趣事》写作指导静 【一】方法导引 作文《童年趣事》,看似简单,但要出彩,着实不易。
提示一下两方面: a.选材要出奇制胜。
“趣”在“荒唐”;“趣”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猎奇为趣,亲近自然为趣。
b.描写需细微到位。
写人有五法,写景多角度,修辞添风采。
【二】经典赏析整理给孩子们阅读,名家经典熏陶,让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童年趣事》名家经典段落(一)宋学孟在《柳叶儿》中,描写了童年的“我”在饥荒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书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经典段落(描写细微生动) “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
” 【赏析】这里描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摇、摆、溜,写出“我”的淘气。
(二) 文中还写道,“天蒙蒙亮”就去抢摘柳叶,也很精彩。
“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
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
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
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赏析】可见,折柳叶儿并不是令人舒服的差使。
而“柳叶儿”吃起来也并不可口,“苦中略带着些涩味”。
文中所说的“乐”只是儿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确是感到“乐”,但这“趣”却是“苦中略带些涩”,最多也只能说是苦中取乐的而已。
但却着实有“趣”。
名家经典篇目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   【三】名篇导读《祖父的院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祖父都在院子里边,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单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
蜻蜓飞得那么快跑,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凡是在太阳底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花 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本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柳叶儿》原文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柳叶儿救过我的。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柳叶,自然在嫩的时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难以下咽。
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多十几天。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柳叶儿,是要抢的。
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
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
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
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
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
便是家里人知道,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
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
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
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
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
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
.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
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
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
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我从上而折了树枝往下扔,三叔仰着头在下边捡,一会儿便折下来一大抱。
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
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
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儿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勺油。
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
于是我拼了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山来-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
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
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