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
1年前 (2024-04-21)
洛河花自飘零 前几天看到有位商洛籍作家写了一首歌《有一条河叫丹江》,突然就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
因为我老家就在洛河的发源地洛源镇龙潭村。
洛河是从我的故乡一路奔腾而来的。
陕西境内有两条洛河,即陕北的北洛河和陕南的南洛河。
南洛河又叫尹洛河,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源镇的莽莽秦岭之中,一路向东进入河南,在洛阳附近汇入黄河。
洛河算是黄河中游的一条大的支流。
流域面积大,绵延千里,水量丰沛,滋润着两岸千千万万的子民。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她就是我少时玩耍的游乐场。
我们在河边割草,摸鱼,逮蚂蚱,捉蝴蝶。
夏天像鱼儿一样在河里打江水,冬天在冻得瓷实的河面上溜滑滑。
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条河我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 我清楚得记得小时候河边的一排排柳树发芽了,春天就到啦!爬上那嫩绿的树杈折下柳枝做成柳笛,编成草帽玩打仗的游戏。
初夏还会在上面捡到蝉蜕的壳。
河水悄悄涨起来,柳树成荫。
这时候就会带给盛夏的一丝清凉和惬意。
现在那些柳树都已经疙疙瘩瘩的,像暮年的老者满是沧桑。
可童年的记忆永远是青葱的绿色。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上山。
当我们钻进一片遮天蔽日的林子里,忽然听到阵阵哗哗的声音感觉很奇怪,这是海拔近两千米高的大山哪!于是我们就循着声音找,拨开茂密的灌木丛和野草,终于在一条深沟才发现了一条小溪。
那清澈的溪水冲击着石头哗啦啦地朝山下奔去。
在幽深的山谷里形成一个又一个深潭普遍,几里之外就能听到流水声,水量特别大。
这就是龙潭。
大人们说秦岭的底下有个海眼,从这里直通大海。
所以这条河才会永不枯竭,一年四季流淌个不停。
夏季山洪爆发的时候,她一改往日的宁静温柔变得暴戾疯狂。
人们都会站在河两岸观看,滔滔河水犹如猛兽巨龙一样在河道里咆哮怒吼横冲直撞。
巨大的浪头能把斗大的石头冲得东倒西歪,甚在河床里像皮球似的翻滚。
于是有的河堤被冲毁,农田也被淹没。
一些鱼儿也被冲上岸。
我记得在保安镇的时候,大水退去人们在街道上能捞到红色的鲤鱼呢!娃娃鱼被浑浊的洪水呛得也爬上了岸。
这些逸闻趣事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交通条件已经好多了,旅游公路已经通到秦岭脚下的龙潭了,洛灞二级公路已经开始动工,但愿这些项目都能早日完工,造福沿线的群众。
到西安真的只需一小时,也可以沿着洛河直下河南洛阳和南阳。
现在张坪水库已经建成了,正式蓄水就能看到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景色了。
以后就再不会再发生水患了。
而洛河沿线也会成为一个新的旅游胜地。
纵观天下大大小小河流有万条之多,可是又有那条河流能如此紧密的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呢?从人类最初的文字始祖仓颉在洛水之滨阳虚山下创造了二十八个文字,到传说中的龟又在洛河畔的灵口焦村驮着河图洛书授予大禹。
流传今的河洛文化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参透它的奥秘。
恢弘绝美的龙门石窟就矗立洛河岸边。
曹植写出了名噪一时的《洛赋》,使得奔流不息的洛水有了一位美丽动人的河甄氏。
几百年后我们洛南籍作家刘剑峰又洋洋洒洒写下几十万字的《走洛河》,从而使洛河的名字大振。
因为我老家就在洛河的发源地洛源镇龙潭村。
洛河是从我的故乡一路奔腾而来的。
陕西境内有两条洛河,即陕北的北洛河和陕南的南洛河。
南洛河又叫尹洛河,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源镇的莽莽秦岭之中,一路向东进入河南,在洛阳附近汇入黄河。
洛河算是黄河中游的一条大的支流。
流域面积大,绵延千里,水量丰沛,滋润着两岸千千万万的子民。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她就是我少时玩耍的游乐场。
我们在河边割草,摸鱼,逮蚂蚱,捉蝴蝶。
夏天像鱼儿一样在河里打江水,冬天在冻得瓷实的河面上溜滑滑。
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条河我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 我清楚得记得小时候河边的一排排柳树发芽了,春天就到啦!爬上那嫩绿的树杈折下柳枝做成柳笛,编成草帽玩打仗的游戏。
初夏还会在上面捡到蝉蜕的壳。
河水悄悄涨起来,柳树成荫。
这时候就会带给盛夏的一丝清凉和惬意。
现在那些柳树都已经疙疙瘩瘩的,像暮年的老者满是沧桑。
可童年的记忆永远是青葱的绿色。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上山。
当我们钻进一片遮天蔽日的林子里,忽然听到阵阵哗哗的声音感觉很奇怪,这是海拔近两千米高的大山哪!于是我们就循着声音找,拨开茂密的灌木丛和野草,终于在一条深沟才发现了一条小溪。
那清澈的溪水冲击着石头哗啦啦地朝山下奔去。
在幽深的山谷里形成一个又一个深潭普遍,几里之外就能听到流水声,水量特别大。
这就是龙潭。
大人们说秦岭的底下有个海眼,从这里直通大海。
所以这条河才会永不枯竭,一年四季流淌个不停。
夏季山洪爆发的时候,她一改往日的宁静温柔变得暴戾疯狂。
人们都会站在河两岸观看,滔滔河水犹如猛兽巨龙一样在河道里咆哮怒吼横冲直撞。
巨大的浪头能把斗大的石头冲得东倒西歪,甚在河床里像皮球似的翻滚。
于是有的河堤被冲毁,农田也被淹没。
一些鱼儿也被冲上岸。
我记得在保安镇的时候,大水退去人们在街道上能捞到红色的鲤鱼呢!娃娃鱼被浑浊的洪水呛得也爬上了岸。
这些逸闻趣事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交通条件已经好多了,旅游公路已经通到秦岭脚下的龙潭了,洛灞二级公路已经开始动工,但愿这些项目都能早日完工,造福沿线的群众。
到西安真的只需一小时,也可以沿着洛河直下河南洛阳和南阳。
现在张坪水库已经建成了,正式蓄水就能看到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景色了。
以后就再不会再发生水患了。
而洛河沿线也会成为一个新的旅游胜地。
纵观天下大大小小河流有万条之多,可是又有那条河流能如此紧密的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呢?从人类最初的文字始祖仓颉在洛水之滨阳虚山下创造了二十八个文字,到传说中的龟又在洛河畔的灵口焦村驮着河图洛书授予大禹。
流传今的河洛文化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参透它的奥秘。
恢弘绝美的龙门石窟就矗立洛河岸边。
曹植写出了名噪一时的《洛赋》,使得奔流不息的洛水有了一位美丽动人的河甄氏。
几百年后我们洛南籍作家刘剑峰又洋洋洒洒写下几十万字的《走洛河》,从而使洛河的名字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