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记2019年老河口市实验小学红安研学活动
10个月前 (04-21)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记2019年老河口市实验小学红安研学活动齐璟 习近平总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为了让小学生牢记历史,5月20日和21日,老河口市实验小学150名学生及七位教师一起开启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研学旅行。
为了使旅行顺利有效地进行,老河口市实验小学在5月16日、17日,学校领导分别对老师和学生们开了前期准备工作会,并发放了旅行告知书,制定了应急预案。
5月20日早上7点,孩子们已经来到学校,带着自己的行李,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坐车。
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路程,并没有消退孩子们的热情,一路欢歌,一路笑语,终于在中午12点50分到达目的地——红安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红安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位于红安县经济开发区内,一期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
已建成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接待楼、军训区、拓展训练区,建成后可同时满足1500人食宿和开展活动。
教官带领孩子们、讲要求、分宿舍,孩子们放好行李,换上整齐的迷彩服。
瞧!我们多精! 开饭啦!八人一桌,井然有序,教官不发话,没有一个孩子动筷子,真正做到了“一切行动听指挥”。
这些“小公主”“小王子”们,吃完饭,都忙着收拾餐桌,感觉他们猛然间懂事了许多。
下午两点,开营仪式开始了,孩子们坐得整整齐齐。
首先,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刘主任对本次活动要求和意义作了重要讲话。
接着由老河口市实验小学学生代表狄梦溪发言,她在发言中说到:这几天我们将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第二课堂,我们将在这次研学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历练自己的意志。
这次活动是充满趣味性的,同时也是充满挑战性的,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听从教官和老师的指导,积极参与到每项活动中,珍惜机会、主动思考,努力提高自我。
发言,狄梦溪带领同学们大声宣誓:一定争做一名优秀学员! 开营仪式结束后,教官带着各连的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项活动,教官都会让孩子们先尝试,从失败中找方法,再尝试……从活动中,让孩子们体会到“仆诚勇毅 不胜不休”,这正是红安精! 晚上七点,在礼堂,孩子们聆听了老红军的讲座,讲座里重点权释了“红安精”,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孩子们动都没动,听得可认真了。
晚上八点半,教官领着各连孩子们在操场,讲了晚上休息和洗漱要求,孩子认真听着! 活动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们坐着大巴来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纪念园大道1号。
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根据地的摇篮,是著名的“将军县”;红安,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产生了两百多位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
入园站,我们来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烈士纪念碑,碑高27.11米,纪念1927年11月爆发的黄麻起义,碑似利剑,直插蓝天。
纪念碑正面镶嵌的汉白玉石上镌刻着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题写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烈士纪念碑”17个镏金大字。
纪念碑前有两尊巨型铜像,东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西塑红军战士高擎钢枪,奋勇向前。
碑身东侧的汉白玉石板上镌刻着叶剑英、董必武(1974年为七里坪烈士碑的题字)的题词,碑身西侧的汉白玉石板上镌刻着李先念、徐向前的题词。
李先念题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烈士永垂不朽!”徐向前题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烈士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大无畏的革精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叶剑英题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烈士精万古长青!”下方镶嵌着《攻占黄安城》和《保卫黄安城》的巨幅浮雕。
两座铜像中间、纪念碑正前方为汉白玉大理石重新琢成的花环,铜像与花环之间为芝麻灰花岗岩制成的9步台阶达新建的一级平台,台面430平方米。
碑背面汉白玉大理石上镌刻《黄安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 在这里,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献花仪式,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做了讲话,这些独特的爱国主义特色教育和红色教育革题材,激发了我们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接下来,孩子们参观了起义军进攻红安县城的半景画——一半场景复原,一半油画,接;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 中午快1点,孩子们在礼堂举行了结营仪式,收获满满! 下午一点半,孩子们在教官的督促下,自己动手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
孩子们在整个研学旅行中,紧跟教官和导游,细心观察着、仔细聆听着、大胆尝试着、认真记着……瞧!我们的笔记多工整,我们还有心得体会呢! 两天一夜的研学旅行结束了,孩子们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通过组织开展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更激发了学生心底的梦想。
同时,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为习惯。
这次研学活动在基地教官的严格训导下,也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独立社会活动的能力。
相信不久的将来,孩子们一定会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制作:齐璟审核:单四军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为了让小学生牢记历史,5月20日和21日,老河口市实验小学150名学生及七位教师一起开启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研学旅行。
为了使旅行顺利有效地进行,老河口市实验小学在5月16日、17日,学校领导分别对老师和学生们开了前期准备工作会,并发放了旅行告知书,制定了应急预案。
5月20日早上7点,孩子们已经来到学校,带着自己的行李,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坐车。
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路程,并没有消退孩子们的热情,一路欢歌,一路笑语,终于在中午12点50分到达目的地——红安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红安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位于红安县经济开发区内,一期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
已建成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接待楼、军训区、拓展训练区,建成后可同时满足1500人食宿和开展活动。
教官带领孩子们、讲要求、分宿舍,孩子们放好行李,换上整齐的迷彩服。
瞧!我们多精! 开饭啦!八人一桌,井然有序,教官不发话,没有一个孩子动筷子,真正做到了“一切行动听指挥”。
这些“小公主”“小王子”们,吃完饭,都忙着收拾餐桌,感觉他们猛然间懂事了许多。
下午两点,开营仪式开始了,孩子们坐得整整齐齐。
首先,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刘主任对本次活动要求和意义作了重要讲话。
接着由老河口市实验小学学生代表狄梦溪发言,她在发言中说到:这几天我们将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第二课堂,我们将在这次研学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历练自己的意志。
这次活动是充满趣味性的,同时也是充满挑战性的,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听从教官和老师的指导,积极参与到每项活动中,珍惜机会、主动思考,努力提高自我。
发言,狄梦溪带领同学们大声宣誓:一定争做一名优秀学员! 开营仪式结束后,教官带着各连的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项活动,教官都会让孩子们先尝试,从失败中找方法,再尝试……从活动中,让孩子们体会到“仆诚勇毅 不胜不休”,这正是红安精! 晚上七点,在礼堂,孩子们聆听了老红军的讲座,讲座里重点权释了“红安精”,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孩子们动都没动,听得可认真了。
晚上八点半,教官领着各连孩子们在操场,讲了晚上休息和洗漱要求,孩子认真听着! 活动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们坐着大巴来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纪念园大道1号。
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根据地的摇篮,是著名的“将军县”;红安,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产生了两百多位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
入园站,我们来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烈士纪念碑,碑高27.11米,纪念1927年11月爆发的黄麻起义,碑似利剑,直插蓝天。
纪念碑正面镶嵌的汉白玉石上镌刻着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题写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烈士纪念碑”17个镏金大字。
纪念碑前有两尊巨型铜像,东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西塑红军战士高擎钢枪,奋勇向前。
碑身东侧的汉白玉石板上镌刻着叶剑英、董必武(1974年为七里坪烈士碑的题字)的题词,碑身西侧的汉白玉石板上镌刻着李先念、徐向前的题词。
李先念题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烈士永垂不朽!”徐向前题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烈士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大无畏的革精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叶剑英题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烈士精万古长青!”下方镶嵌着《攻占黄安城》和《保卫黄安城》的巨幅浮雕。
两座铜像中间、纪念碑正前方为汉白玉大理石重新琢成的花环,铜像与花环之间为芝麻灰花岗岩制成的9步台阶达新建的一级平台,台面430平方米。
碑背面汉白玉大理石上镌刻《黄安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 在这里,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献花仪式,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做了讲话,这些独特的爱国主义特色教育和红色教育革题材,激发了我们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接下来,孩子们参观了起义军进攻红安县城的半景画——一半场景复原,一半油画,接;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 中午快1点,孩子们在礼堂举行了结营仪式,收获满满! 下午一点半,孩子们在教官的督促下,自己动手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
孩子们在整个研学旅行中,紧跟教官和导游,细心观察着、仔细聆听着、大胆尝试着、认真记着……瞧!我们的笔记多工整,我们还有心得体会呢! 两天一夜的研学旅行结束了,孩子们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通过组织开展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更激发了学生心底的梦想。
同时,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为习惯。
这次研学活动在基地教官的严格训导下,也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独立社会活动的能力。
相信不久的将来,孩子们一定会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制作:齐璟审核:单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