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将台
1年前 (2024-04-21)
点将台林中漫步 点将台周郎点将燃江烟,吴楚峰火万家咽。
军帐谈定赤壁,台楼鸣鼓将雄起。
周瑜点将台位于星子县城偏西,为一丈多高城楼,台基长30米,宽16米,花岗石砌,建在传说的点将台遗址上面。
初建于建安十一(公元二0六年),现今该楼是明天顺二年(公元一四五八年)冬重修,台上建筑砖木结构,长18米,宽11米,面积200多平方米,分正厅与左右厢房,颇显壮观。
传说是东吴大都督周公瑾检阅水师和操练马的地方,故台前原有周瑜石马槽,毁于1966年。
周瑜点将台,形貌古朴,具有典型的民族建筑风格,它居闹市,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侧面的点将台,现为星子县的旅游景点。
那天下着阵雨,潮湿而阴寒。
台门洞还有这么深 点将台楼的正面 点将台楼的背面,现正在整修。
顶为碧翠的琉璃瓦,四角起翘,雕梁画栋。
台楼的正厅房现改为展厅。
正厅房右侧房。
上点将台的门。
点将台上拍的正面广场。
点将台旁的莲花池,这是从点将台上拍的。
雍正手书《爱莲池说》碑。
池中的爱莲轩关于爱莲池有下面二种说法:种是:爱莲池故址在今湖南省邵阳市城北路6号市政府院内。
宋治平四年(1067)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号濓溪,湖南道县人)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期间在此修建,据说,周敦颐的传世名《爱莲说》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因之称为“爱莲池”。
第二种是:嘉佑六年(1046)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曾任赣州通判,他平生酷爱莲花。
因此在他的府治东侧开辟了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名为“爱莲池”。
据说,爱莲池在全国有好几处,对原址在什么地方,《爱莲说》在何地所写,颇有争议。
爱莲池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目前保留修复的爱莲池呈正方形,面积近170平方米。
昔日荷花已不再,一池荒凉。
另一侧面则呈的更荒凉 轩内挂有历代名人的画和仿字 荷花败寒风 石壁上刻有莲花池的诗和莲花池的来历。
枯蕊残茎露池中,花艳叶壮败寒风。
旧日荷娇美丽醉,欲持昔色待新岁。
军帐谈定赤壁,台楼鸣鼓将雄起。
周瑜点将台位于星子县城偏西,为一丈多高城楼,台基长30米,宽16米,花岗石砌,建在传说的点将台遗址上面。
初建于建安十一(公元二0六年),现今该楼是明天顺二年(公元一四五八年)冬重修,台上建筑砖木结构,长18米,宽11米,面积200多平方米,分正厅与左右厢房,颇显壮观。
传说是东吴大都督周公瑾检阅水师和操练马的地方,故台前原有周瑜石马槽,毁于1966年。
周瑜点将台,形貌古朴,具有典型的民族建筑风格,它居闹市,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侧面的点将台,现为星子县的旅游景点。
那天下着阵雨,潮湿而阴寒。
台门洞还有这么深 点将台楼的正面 点将台楼的背面,现正在整修。
顶为碧翠的琉璃瓦,四角起翘,雕梁画栋。
台楼的正厅房现改为展厅。
正厅房右侧房。
上点将台的门。
点将台上拍的正面广场。
点将台旁的莲花池,这是从点将台上拍的。
雍正手书《爱莲池说》碑。
池中的爱莲轩关于爱莲池有下面二种说法:种是:爱莲池故址在今湖南省邵阳市城北路6号市政府院内。
宋治平四年(1067)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号濓溪,湖南道县人)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期间在此修建,据说,周敦颐的传世名《爱莲说》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因之称为“爱莲池”。
第二种是:嘉佑六年(1046)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曾任赣州通判,他平生酷爱莲花。
因此在他的府治东侧开辟了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名为“爱莲池”。
据说,爱莲池在全国有好几处,对原址在什么地方,《爱莲说》在何地所写,颇有争议。
爱莲池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目前保留修复的爱莲池呈正方形,面积近170平方米。
昔日荷花已不再,一池荒凉。
另一侧面则呈的更荒凉 轩内挂有历代名人的画和仿字 荷花败寒风 石壁上刻有莲花池的诗和莲花池的来历。
枯蕊残茎露池中,花艳叶壮败寒风。
旧日荷娇美丽醉,欲持昔色待新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