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鼻麻鸭~别称冠鸭、白鸭、翘鼻鸭、掘穴鸭、潦鸭

10个月前 (04-21)
翘鼻麻鸭~别称冠鸭、白鸭、翘鼻鸭、掘穴鸭、潦鸭中国新疆两宜堂 鸟名:翘鼻麻鸭时间:20190608地点:福海县乌伦古湖故事:沿环湖大道打鸟。
麻鸭立路中,讨要买路钱,岂有不打之理。
开枪,咔嚓,记录了。
2019107秋天的视频 翘鼻麻鸭(学名:Tadorna tadorna)是大型鸭科动物,体长52-63厘米,体重0.6-1.7千克,体形比赤麻鸭略小。
体羽大都白色,头和上颈黑色,具绿色光泽;嘴向上翘,红色;繁殖期雄鸟上嘴基部有一红色瘤状物。
自背胸有一条宽的栗色环带。
肩羽和尾羽末端黑色,腹中央有一条宽的黑色纵带,其余体羽白色。
飞翔时翼上和翼下之白色覆羽,绿色翼镜,黑色的头、飞羽和腹部纵带、棕栗色的胸环和鲜红色的嘴和脚形成鲜明对照。
主要在淡水湖泊、河流、盐池、盐田及海湾等处等湿地活动。
冬天时随潮汐涨落,在未封冻的河口可见。
冬季常数十上百只结群活动。
翘鼻麻鸭食性很杂。
繁殖区从挪威海岸、瑞典、英国、法国、欧洲中部、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以及中亚,往东一直到东西伯利亚、蒙古。
越冬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伊朗、印度、朝鲜、日本、中南半岛、中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
中文学名翘鼻麻鸭拉丁学名Tadorna tadorna别称冠鸭、白鸭、翘鼻鸭、掘穴鸭、潦鸭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鸟纲亚纲今鸟亚纲目雁形目科鸭科属麻鸭属种翘鼻麻鸭亚种无亚种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英文名称Common Shelduck英文名称Shelduck 形态特征翘鼻麻鸭雄鸟头和上颈黑褐色,具绿色光泽;下颈、背、腰、尾覆羽和尾羽全白色,尾羽具黑色横斑。
肩羽和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翈金属绿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绿色翼镜;飞羽外翈栗色,翅上覆羽白色;由上背胸有一条宽阔的栗色环带;胸部栗色环带中间有一条黑褐色纵带向后经腹部一直延伸肛周;尾下覆羽棕白色,其余白色。
嘴赤红色,上嘴基部在繁殖季节有一突出的红色皮质瘤。
雌鸟羽色较雄鸟略淡。
头和颈不具绿色金属光泽,前额有一小的白色斑点,棕栗色胸带窄而色浅,腹部黑色纵带亦不甚清晰,嘴基无皮质肉瘤。
虹膜棕褐色或褐色,嘴赤红色或紫红色,脚肉红色或粉红色,爪黑色。
[1] 翘鼻麻鸭大小量度: 体重♂500-1750g,♀620-120g;翅♂306-339mm,♀270-308mm;尾♂98-136mm,♀95-117mm;跗蹠♂50-65mm,♀44-54mm。
(注:♂雄性;♀雌性) [1]栖息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河口、水塘及其附近的草原、荒地、沼泽、沙滩、农田和平原疏林等各类生境中,尤喜平原上的湖泊地带。
主要在内陆淡水生活,有时也见于海边沙滩和咸水湖区及远离水域的开阔草原上。
[1] 生活习性迁徙3月初开始离开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地,到达中国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4月中旬,到达西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末5月初。
秋季9月末开始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 10月末11月初到达南方越冬地。
迁徙时多成家族群和小群,迁徙路线主要沿海岸与河流进行,沿途不断停息和觅食,特别是辽宁省双台子河口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迁徙期间,都有数千只翘鼻麻鸭迁经此地和在此地停息较长时间。
[1]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藻类、软体动物、蜗牛、牡蛎、海螺蛳、沙蚕、水蛭、蜥蜴、蝗虫、甲壳类、陆栖昆虫、小鱼和鱼卵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叶片、嫩芽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1]习性喜欢成群生活,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只数百只的大群,繁殖期间则成对生活。
飞行疾速,两翅扇动较快。
善游泳和潜水,亦善行走,能在地上轻快的奔跑。
性机警,常不断地伸颈四处观望,距人百米外即起飞。
[1] 分布范围世界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 、奥地利、阿塞拜疆、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印度、伊朗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 、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立陶宛、马其顿、马耳他、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沙特、塞尔维亚 、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瑞典、瑞士、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联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
[2]旅鸟:巴林、埃塞俄比亚、加纳、直布罗陀、几内亚比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毛里塔尼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塞内加尔、苏丹、泰国、越南。
[2]翘鼻麻鸭分布图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
[1] 繁殖方式2龄时性成熟。
通常在越冬地时对即已形成,但也有在迁徙途中和到达繁殖地后才形成对。
交配在水中,有时也在陆地上进行。
繁殖期5-7月。
营巢于海岸和湖边沙丘或石壁间,有时也在开阔草原上天然洞穴或狐、兔等动物的废弃洞穴中营巢。
洞穴有的深达4m。
巢呈盘状,多以禾本科植物、芨芨草、鸟骨和鱼骨构成,内垫以大量绒羽。
巢高8cm,深6cm,内径17.5cm,外径26cm。
每窝产卵7-12枚,通常8-10枚,卵为椭圆形,浅或奶白色,大小为62-70mm×42-51mm。
重69-78g。
通常1天1枚,产完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当有危险时雄鸟立即发出报警叫声,同时向巢飞去。
雌鸟每天离巢外出觅食时,常用绒羽将卵盖住,即使在比较深的洞中孵卵也不例外。
在孵卵的两天,雌鸟不离巢,孵卵期27-29天。
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便能活动,同时独自从巢中走出来,在亲鸟的带领下进入水中活动。
一个多月后雏鸟即具飞翔能力,但仍与亲鸟一起生活,直到第二年春天。
[1]亚种分化单一物种,无亚种。
[3 种群现状翘鼻麻鸭在中国的种群数量一直是很丰富的,是中国主要狩猎对象之一。
但有关它们的种群数量过去未作过专门调查。
据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水鸟调查,中国共有19188只,日本475只,韩国177只,孟加拉国359只,印度656只,巴基斯坦416只,总计在亚洲地区约25000只。
在欧洲为13万只。
世界总的种群数量约15万只。
[1]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1]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2]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参考资料[1]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 (非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175-177[2] Tadorna tadorna.The IUCN Red List .2017-02 [引用日期2017-11-06][3] Common Shelduck (Tadorna tadorna) .IBC Bird Collection [引用日期2013-11-28] https:www.meipian网站站点" rel="no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