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李锡铭
7个月前 (04-21)
怀念父亲李锡铭是不是 《怀念父亲李锡铭》 李湜 11月10日是父亲去世十周年的祭日。
无尽的思念,随着岁月的飞逝,变得越来越厚重。
每每想起父亲,心里便涌动着深深的崇敬和隐隐的心疼。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温暖慈祥,他对我们的爱总是在默默的关注中。
没有说教,没有指责,总是用实际行动和教育着我们。
他善良厚道的为人,无私奉献的精,无形地贯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父亲不太爱讲话,沉静、稳健、内敛、持重,却能让人体会到感人深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父亲不光是我们的亲人,他还属于国家、属于人民,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父亲一路走的那么辛苦,历经坎坷,追随信仰,竭尽全力,倾其全部。
他面带笑容,心平气和,安详逝去,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在那些发了黄的旧照片里,我们看到学生时代的父亲,马裤、长靴、白衬衫,一脸的桀骜不驯,满身的热血。
他是经历了怎样的苦难、磨砺;承受了多重的使、责任;从一个翩翩学子,成长为一个坚忍不拔的共产人。
讲讲父亲的故事,不是为他歌功颂德,而是他值得我们记住。
{求学之路} 一九二六年阴历正月十六,父亲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城里的一个富裕的家庭,七岁开始在镇上的小学读书。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打响,不久老家沦陷。
父亲跟着奶奶到北京逃难,和在京做生意的爷爷团聚。
父亲先后在北京志诚中学和育英中学读书。
当时北京城被日本鬼子占领,学校实行化教育,父亲对日本教师极为反感,不甘心做亡国。
一九四三年,父亲和他二哥一起冒着战争的烽烟,冲破重重封锁线,历经几个月的徒步行走,千辛万苦来到当时的“国统区”。
因为战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
父亲的二哥报考了远征军,到印度美军联络官组当翻译,当时得到一笔安置费交给父亲,才使得父亲在四川川国立二中继续完成学业。
年仅17岁的父亲经历了一段非常困苦的学习生活,他不怕吃苦,追求光明,小小年龄就有了忧国忧民,立志报国的情怀。
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父亲高中毕业,从四川来到上海。
一九四六年在上海他考入了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回到北京。
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父亲参加了学生进步组织,在的领导下开展革活动。
1946年12月24日,发生了美军北大女学生沈崇事件,父亲和几千名学生参加了。
父亲是纠察队的队员,他举着一面旗帜,走在队伍的前面。
这次唤起了学生们政治上的崛起,随即父亲又参加了反内战、反饥饿的斗争。
父亲的表现得到了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注意。
同宿舍的中共员刘毅立向他讲述了的主张,给他地下的秘密刊物,父亲如饥似渴的阅读,从而更加积极参加进步的学生活动。
一九四八年三月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
就在清华大学宿舍“善斋”楼顶上,入介绍人刘毅立同志带着他举起了右手,对着漆黑的星空,庄严地、轻声向宣誓。
刘毅立同志回忆说:年轻时的锡铭很有正义感,对黑暗的东西嫉恶如仇,政治上很成熟。
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他很聪明,多才多艺,他的画画的很棒,而且他很正直,话不多,却很有分量。
锡铭入后,很快成为了骨干,做了支部的委员。
从入的那天起,父亲便为了自己的信仰努力奋斗着,从不懈怠,从不退却,从不低头,义无反顾,执着而坚定。
{脱胎换骨} 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
接收和管理北平城需要大量的干部,组织从北平地下大学部抽调了一批在校的学生员骨干,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
组织派遣父亲到石景山发电厂工作,从22岁到49岁,一干就是26年。
解放前,石景山发电厂只有5.5万千瓦的发电容量,设备残破不堪,可是北平用电全靠它。
当时的中国是多么的贫穷落后,困难重重。
父亲是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知识分子,他面临着严峻考验。
父亲没日没夜地和工人们战斗在生产线,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永定河畔建成了十几个电站。
石景山老厂被人工爆破,改建为大型热电厂,既供电又供热,发电容量从5.5万千瓦增加到150多万千瓦。
父亲做为石景山发电厂的委,带领着一支勇于拼搏的工人队伍。
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军里,有父亲的脚步,国家经济快速前行的辉煌里,有父亲的奉献。
那时我们都还小,只记得父亲整日的忙碌。
他穿着一身工作服,和工友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起锻炼成长。
建设高井电站时,没日没夜地加班,抢工期,干部,工人,家属一起上工地。
扛洋灰,别人一次扛一袋,他一次扛两袋。
有一次累的吐了血,也不吱声。
父亲工作起来不要,工人们叫他“拼三郎”。
1960年,饥荒严重,号召公职人员减口粮,其他人减到30斤或28斤,父亲自己减到了25斤,定量是全厂最少的一个。
我们都饿的面黄肌瘦,为了填饱肚子,记得我和小爬到树尖儿上摘榆钱儿充饥,树枝断了,我从树上掉下来,摔晕了,几个工人把我抬回了家。
父亲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工人特别的宽厚,从小我们就效仿着他谦逊和善的做人,福利面前不伸手,工作之中挑重担。
工人们回忆说:刚进厂时的锡铭,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洋学生,厂里的年轻人都跟在他身后转。
他教工人们识字、学文化,带着工人读书,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工人。
由于他工作起来勤奋的像头牛,年轻人都亲切地叫他“牛哥”。
石电的工人们都不叫他李,而叫他李师傅。
直到他身居高位,石电人遇见他,仍叫他李师傅。
这种亲情已融入在石电人和父亲的血脉中。
一个知识分子在基层经历了26年的磨练,完成了知识分子工农化的蜕变。
{ 厚德载物} 一九七五年春天,父亲接到中央组织部的通知,调他到水利电力部任副部长。
他拿到工作调动函,乘坐厂里的破旧吉普车,到中央组织部报到。
传达室的工作人员,看到他穿着一身工作服的装束,以为他是送信的,说:“你把信放下,回吧”。
父亲说我是来报到的,传达室工作人员惊讶地打量着这个“油脂麻花”的副部长。
父亲的朴实憨厚,低调平素,始终贯穿在他的生中。
父亲到水电部不久,就赶上了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受组织委派,父亲当天就带领水利电力部工作队,赶赴灾区,战斗在抢修陡河电厂线。
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余震的影响,冒着酷暑,在现场指挥抢险。
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中拼地挖救伤员,双手手指伤痕累累,几天几夜不离开现场。
灾区环境恶劣,尸骨遍野,断水、断电、没有食物。
父亲耗尽了所有的体力和情感,钱正英部长考虑到他的体力不支,调他回家休息。
当他回到家里时,已经不样了,在他疲惫不堪的脸上刻着无限的悲伤,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父亲在家里只睡了一夜,体力还没恢复,就又返回唐山,投入到抢修陡河电厂的战斗中。
那时妈妈在石景山发电厂工作,别人家盖防震棚都有男人干,我家只有妈妈和我俩人,多亏了邻居帮忙,我们家和邻居赵叔家盖了一个防震棚,两家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顾。
我们习惯了家里没有爸爸的日子,妈妈含辛茹苦带大我们兄妹三个。
可妈妈从没有埋怨过,默默地支持着父亲。
一九七七年初,父亲接到余秋里副总理的通知,要马上赶赴沈阳,领导恢复东北电网的重要工作。
“文革”后的东北三省,这个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区,陷于一片瘫痪。
电网周波只有44.7,已将瓦解。
余秋里副总理下了死令:“一定要把东北电网恢复到50周波。
如果完不成任务,你就跳鸭绿江,不要回来了。
”父亲率领着全国各地抽调的12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工作团,带着赋予的重任,来到辽宁清河电厂,一干就是两年没回家。
他吃住在现场,大半年的时间蹲在点上,挖掘潜力,扩大容量,提高发电能力。
当时的东北三省派系争斗十分厉害,人心涣散,恶势力猖獗,恢复电网工作屡遭重创。
父亲把所有的干部都派到线去抓点,解决问题。
后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电网领导小组,由政治局委员、司令员李德生同志担任组长,父亲为副组长,共同携手完成了恢复东北电网的工作。
从而他们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友谊。
正是这年,由于东北的气候原因和父亲超负荷的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鼻窦炎,以于几年后不得不在北京医院做了手术。
记得父亲手术时我一直陪着李德生同志在手术室外等候。
他风趣地说,锡铭的病是因为帮助我们东北人民用电才得的,他手术,我代表东北人民陪伴他。
正是由于父亲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难,勇于担当的精,使他在电力系统威望极高。
有“消防队长”之称。
{务实进取} 记得2003年我陪父亲去上海看病,途经苏州,我着实爱上了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当地接待我们的一位同志说:“漂亮吧?这都得感谢你父亲那。
现在的园林建筑和小桥流水能够保留的这样完整协调,多亏了当年李部长的决策”。
一九八二年有些地方官员要把围绕园林建筑的河道填平,修成宽阔的马路。
时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的父亲立刻组织考察组,带着建筑学、规划学的专家,来到苏州,实地考察。
经过研讨规划,申请将苏州城北划拨一块地,扩大了原市区的规划。
最终保留住苏州园林建筑群的原貌,保住了这座有特色的江南老城。
父亲一直是个追求进步,接纳新思想新事物的开明之人,有独立的思考,有开阔的眼界,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是个坚定的改革派。
他做事稳健,实事求是,讲究科学,绝不冒进,绝不胡来。
父亲身上强列的责任感和使感,使他在改革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
{心系百姓} 关乎民生的每一件事,在父亲那里都是大事,他来自基层,能够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
80年代初,上山下乡的“知青”返京,北京城一下子“冒”出了40多万待业青年,社会压力非常大。
作为一名普通街道干部的尹盛喜,接受了带领20几名待业青年谋生路的任务,他们办起了“大碗茶”。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茶水摊把尹盛喜推上了时代的潮头。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人还不能接受这种自谋生路的经营方式,各种阻力接踵而来。
要求处置尹盛喜,撤销茶社的人不少。
父亲担任北京市委后,很快走访了“大碗茶”,询问待业青年安置情况,茶水摊的经营发展,对尹盛喜的工作坚决支持。
对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为全国“知青”返城的安置工作提供了好的经验。
父亲成了“大碗茶”的座上客,也成了尹盛喜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尹盛喜来家里时和父亲促膝谈心的情景。
利康搬家公司是北京市住总集团的三产,是父亲极力支持和扶持的家为市民服务的企业。
父亲常常到利康来蹲点儿,为他们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
后来又办起了利康烤鸭店,为当时发展多种经营给与了大力的支持。
记得茶食胡同小学,北京开关厂,都是父亲的联系单位,他常常去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和老师探讨有关教育改革的问题。
去厂里和工人们一起工作,解决企业在改革现的实际问题。
有一张照片是父亲去北京齿轮厂慰问老干部时,在职工食堂和工人们一起吃饭时的情景。
他手里拿着个大火烧,和工人们挤在一张饭桌上,边吃、边聊、边笑。
父亲对改革的倾心投入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使他成为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知己。
他是北京开关厂的荣誉职工,是留民营村的村民,是大碗茶青年服务社的座上客,是利康搬家公司的好参谋,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京海集团公司的支持者,是首钢人的朋友。
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参与到改革开放中来,体会着从精到生活的复苏和解放。
父亲走在改革队伍的最前列,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里有他的无私奉献和无限深情;北京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结了他的心血。
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回想起父亲忘我无私的工作精,真是感慨万千。
{扶持民企} 中关村科技企业刚起步时,得到了时任市委的父亲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庇护,才有了今天“中国硅谷”的兴旺。
北京市京海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司(京海),当时创业无比艰辛,遇到各方的阻力。
总经理王洪德说:时任市委的李锡铭,给予京海公司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前后四次来到京海公司调研。
他次来京海时就高兴地说“干的好,京海的路很宽,要坚持走下去。
”他还亲自为京海公司题词“开拓前进”。
四通公司曾经卷入了,当时四通公司总裁,副总裁等人已纷纷出逃,四通公司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四通人整天都在踹揣不安中度过。
市委检查组进入四通,经过两个月的清理调查,终于到了决定四通运的时刻。
在张福森同志主编的《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一书中记述到:8月21日,在市委李锡铭的办公室,检查小组汇报四通公司的清查情况。
从下午2点开始,经历了3个半小时的会议。
四通的干部们都没有下班,焦灼地在公司会议室等待着运的裁决。
市委李锡铭边听汇报边提问题,他一脸凝重地说:“出现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是应该办下去的。
有些人认为四通出了些问题,就要否定四通,否定试验区,我们要公开宣传,四通不但要办,还要比万潤南在时办得更好”。
他的决策不但在当时挽救了四通,而且也对日后四通以及其他中关村民办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路上父亲与民众的携手同行,在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直到父亲退休了,京海公司总经理王洪德、四通公司总经理段永基等人还来家里看望父亲。
谈起他们共同经历过的奋斗岁月,不禁感慨万分。
父亲一向做事稳健,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却也难免有人把他的稳健攻击为“保守”,把他的坚守原则编造成“极左”。
改革的进程中,不仅仅只有意识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的创新,还有政治因素的较量,人际关系的抗衡,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站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线,父亲的压力太大了。
有时他忙的几天几夜不睡觉,脚肿的连拖鞋都穿不上,每天忙到深夜,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他也是个有血有肉人,也有无法承受重压的瞬间。
在北京市工作的八年,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八年。
他有过太多的迷惘、困惑,遇到过太多的阻力、障碍。
父亲累垮了,人瘦了很多。
本来就不太爱说话的他,变得更加沉默。
在他的沉默里,我深深体会着他严守机密,坚守原则,固守人格的忠诚本色。
忍辱负重的父亲,让人崇敬,也让人心疼,如果有来生,我真希望他会选择更简单的生活,也许他会是个画家,也许他会是个诗人吧。
{老骥伏枥} 一九九三年,父亲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主抓法制建设。
使感和责任感,让年近70岁的父亲拖着带病的身体,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五年里,父亲到过广西的巴马,贵州的毕节,甘肃的甘南等老、少、边、穷地区,体察群众的生活;到过人烟罕的黄河坝龙羊峡水库,慰问水电职工;到过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开发区,了解成果。
到工厂、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到田间地头,祖国大地25个省市的183个地市(县)留下了他的足迹。
五年里,父亲召开座谈会参加各种研讨会197个,考察农业,企事业单位723个。
在去农村的路上,他停下车来,同放学路过的小学生习地交谈,了解青少年法的落实情况;在工厂矿山,他握住工人油乎乎的手,询问劳动法的执行情况。
为了唤起民众的法律意识,他不停地奔走着,为建立中国的法律制度辛勤地工作着。
一九九八年,父亲结束了人大的工作,终于退休回家,安享晚年。
{浪漫情怀} 退了休的父亲,常常坐在书桌前,静静的看书、写东西,翻看相片册,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
父亲年轻时,爱好广泛,唱歌、滑冰、游泳、踢球、画画、写诗、无所不及。
无奈一生被繁重的工作所牵绊,唯有奉献,没有索取;唯有工作,没有享受。
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些年来,他居然在繁忙的工作中,写了180多首诗词,依时间顺序记述了父亲一生的岁月痕迹。
真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变”出这么多诗词来?秘书侯宏兴说:“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小纸片和小铅笔,偶遇景致有感而发时,就把诗词写在小纸片上,回到办公室后,就用毛笔誊写到宣纸上,收藏。
读着这些诗词,便看见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从壮年到老年的沧桑,真是一部难得的诗词体的回忆录。
我们开始编辑、整理诗词稿,为诗词稿注释,并定名为《李锡铭诗词手迹》。
但遗憾的是,正当编辑工作紧张进行时,父亲于2008年11月10日因病不幸去世,他最终没能看到诗词手迹的编辑完成和出版。
父亲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一生敦厚,善良,就怕麻烦别人。
他老了、病了、也不愿拖累别人,就这样突然地,安静地走了,我们想多尽点儿孝心也没会了。
从住院到离世,短短两个月,走得那么快,让我们猝不及防,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人格魅力} 父亲是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凡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的人性光辉所感染。
他做人做事坦坦荡荡,自自然然。
在他平静安详的外表下,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内心和善良干净的灵魂。
他为人忠厚,最难办的工作一定留给自己,出头露面、有光彩的事,他会让给别人。
不争荣誉,不出风头,不邀功请赏,胸怀磊落坦荡,让人很感动。
他无私无畏,敢讲实话,不会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父亲看上去绵软,实际胆子,因为他无私,所以他敢说实话。
他不在乎利益得失,不怕丢“乌纱帽”,让人敬畏。
他兢兢业业,一忙起来顾不得吃饭,常常在办公室煮碗面条凑了。
秘书说,有时开会晚了,错过了饭点,就到食堂抓个凉馒头边吃边上楼,让人心酸。
他平易近人,对身边工作人员如亲人般温暖。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他都会亲自下厨,光着大膀子给院里的战士们做红烧肉,烧一桌子拿手菜,然后和战士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让他们不要想家。
他喜欢读书,《儒林外史》《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书总是放在床头,睡前翻看。
书已经被他翻的破旧不堪,自己贴了又补,出差时也带在身边。
他说,鬼比人干净。
他童心未泯,喜欢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看动画片,看书籍里的小插图。
上班时忙的顾不得,退休后常常坐在电视前,聚精会地享受他最喜欢看的《西游记》《米老鼠和唐老鸭》。
他喜欢听侯宝林的相声,听到“抖包袱”时,乐的浑身颤抖,快乐的像个孩子。
父亲走了,却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故事。
他人性中最本真的光辉,纯净而宏伟,绚烂而感人。
人到无求品自高,心底无私天地宽。
{ 淳朴家风} 从小我们就习惯了父亲的忙碌,很少在家的他,爱我们,尊重我们。
在他点点滴滴的行为中,我们体会着他的品德,效仿着他的为人。
他潜移默化的传承着李家的家风: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工作,淡泊功名利禄,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奢华,不弄虚作假,不吹嘘拍马,不趋炎附势,做个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实事求是的老实人。
父亲去世后,我们照顾妈妈的生活,妈妈的退休金很低,生活难免有些拮据。
她的退休金只有4000元,刚好够雇一个保姆。
我查看过她的工资条,1980年退休时是60元,2016年才涨到4000元。
1952年妈妈到石景山发电厂办公室工作,后来几次涨工资时,担任厂委的父亲就会把妈妈的名字划去,把涨工资的机会让给别人,就这样,妈妈成了全厂干部工资的一个。
妈妈退休后,有关部门曾经询问核实过妈妈的退休和工资情况:妈妈是1949年10月在老家加入共青团,1951年在小学当老师,1952年到石景山发电厂工作。
当时把退休转成离休,也不是不可以。
妈妈坚决不同意,说自己参加工作的年限不够,不能算离休。
2000年8月10日,家里工作人员刘占国受父亲委托到南长街派出所,要求把李锡铭户口本上大学毕业改成大学肄业。
当时负责管理户口的民警非常惊讶,刘占国对他讲了父亲的故事:李锡铭在清华大学学习时,受调遣去执行任务,没能赶上毕业考试。
当时有一批学生员,在外执行任务,都没能参加考试。
组织上决定这批学生员都算大学毕业,所以父亲的履历上是清华大学毕业。
可是他觉得不妥,所以在发电厂工作时他就把履历上的大学毕业改成大学肄业。
父亲到领导岗位后,组织上一直把他履历上写的是大学毕业。
退休后,他还是坚持把学历按实事求是的事实改成了肄业。
这件事让民警同志感叹不已。
老老实实做人的家风,传给了我们兄妹三人。
尤其是哥哥,不仅容貌酷似父亲,他还秉承了父亲的沉稳,正派,厚德。
他的敦厚在外人眼里近乎于愚钝,他干净的心灵屏蔽了尘世的污浊,过着“世外桃园”般的简单生活。
退休在家的哥哥,读书、看球、伺候老妈。
清心寡欲,无欲无求。
三个孙辈都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踏实地工作着,低调,谦虚,不张扬,守规矩。
李家的家风得到了传承。
简单的日子里更能品味出浓浓的亲情,朴素的生活中延续着最本真的家风。
父亲永远都在我们的生里,陪着我们一路前行。
最让我难忘的是,父亲晚年在病中,还用毛笔颤抖地抄录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送给我。
看着那些歪歪扭扭,不甚整齐的字迹,我热泪盈眶,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我把这份爱镶嵌在镜框里,放在床头,每每看到就会想起父亲的教诲。
父亲就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矣。
在我的心里,父亲的高雅,父亲的高品,父亲的高尚,父亲的高贵,无人可比。
10年来,每当站在父亲的墓前,深深体会着对他的崇敬和思念。
他是个坚强的革家,也是个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他有铮铮铁骨,更有蜜意柔情。
看到父亲安静地躺在苍松翠柏中,每天看着太阳的出升,望着夕阳落去,我想他一定喜欢这里。
安息吧!父亲!
无尽的思念,随着岁月的飞逝,变得越来越厚重。
每每想起父亲,心里便涌动着深深的崇敬和隐隐的心疼。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温暖慈祥,他对我们的爱总是在默默的关注中。
没有说教,没有指责,总是用实际行动和教育着我们。
他善良厚道的为人,无私奉献的精,无形地贯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父亲不太爱讲话,沉静、稳健、内敛、持重,却能让人体会到感人深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父亲不光是我们的亲人,他还属于国家、属于人民,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父亲一路走的那么辛苦,历经坎坷,追随信仰,竭尽全力,倾其全部。
他面带笑容,心平气和,安详逝去,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在那些发了黄的旧照片里,我们看到学生时代的父亲,马裤、长靴、白衬衫,一脸的桀骜不驯,满身的热血。
他是经历了怎样的苦难、磨砺;承受了多重的使、责任;从一个翩翩学子,成长为一个坚忍不拔的共产人。
讲讲父亲的故事,不是为他歌功颂德,而是他值得我们记住。
{求学之路} 一九二六年阴历正月十六,父亲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城里的一个富裕的家庭,七岁开始在镇上的小学读书。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打响,不久老家沦陷。
父亲跟着奶奶到北京逃难,和在京做生意的爷爷团聚。
父亲先后在北京志诚中学和育英中学读书。
当时北京城被日本鬼子占领,学校实行化教育,父亲对日本教师极为反感,不甘心做亡国。
一九四三年,父亲和他二哥一起冒着战争的烽烟,冲破重重封锁线,历经几个月的徒步行走,千辛万苦来到当时的“国统区”。
因为战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
父亲的二哥报考了远征军,到印度美军联络官组当翻译,当时得到一笔安置费交给父亲,才使得父亲在四川川国立二中继续完成学业。
年仅17岁的父亲经历了一段非常困苦的学习生活,他不怕吃苦,追求光明,小小年龄就有了忧国忧民,立志报国的情怀。
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父亲高中毕业,从四川来到上海。
一九四六年在上海他考入了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回到北京。
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父亲参加了学生进步组织,在的领导下开展革活动。
1946年12月24日,发生了美军北大女学生沈崇事件,父亲和几千名学生参加了。
父亲是纠察队的队员,他举着一面旗帜,走在队伍的前面。
这次唤起了学生们政治上的崛起,随即父亲又参加了反内战、反饥饿的斗争。
父亲的表现得到了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注意。
同宿舍的中共员刘毅立向他讲述了的主张,给他地下的秘密刊物,父亲如饥似渴的阅读,从而更加积极参加进步的学生活动。
一九四八年三月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
就在清华大学宿舍“善斋”楼顶上,入介绍人刘毅立同志带着他举起了右手,对着漆黑的星空,庄严地、轻声向宣誓。
刘毅立同志回忆说:年轻时的锡铭很有正义感,对黑暗的东西嫉恶如仇,政治上很成熟。
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他很聪明,多才多艺,他的画画的很棒,而且他很正直,话不多,却很有分量。
锡铭入后,很快成为了骨干,做了支部的委员。
从入的那天起,父亲便为了自己的信仰努力奋斗着,从不懈怠,从不退却,从不低头,义无反顾,执着而坚定。
{脱胎换骨} 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
接收和管理北平城需要大量的干部,组织从北平地下大学部抽调了一批在校的学生员骨干,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
组织派遣父亲到石景山发电厂工作,从22岁到49岁,一干就是26年。
解放前,石景山发电厂只有5.5万千瓦的发电容量,设备残破不堪,可是北平用电全靠它。
当时的中国是多么的贫穷落后,困难重重。
父亲是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知识分子,他面临着严峻考验。
父亲没日没夜地和工人们战斗在生产线,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永定河畔建成了十几个电站。
石景山老厂被人工爆破,改建为大型热电厂,既供电又供热,发电容量从5.5万千瓦增加到150多万千瓦。
父亲做为石景山发电厂的委,带领着一支勇于拼搏的工人队伍。
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军里,有父亲的脚步,国家经济快速前行的辉煌里,有父亲的奉献。
那时我们都还小,只记得父亲整日的忙碌。
他穿着一身工作服,和工友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起锻炼成长。
建设高井电站时,没日没夜地加班,抢工期,干部,工人,家属一起上工地。
扛洋灰,别人一次扛一袋,他一次扛两袋。
有一次累的吐了血,也不吱声。
父亲工作起来不要,工人们叫他“拼三郎”。
1960年,饥荒严重,号召公职人员减口粮,其他人减到30斤或28斤,父亲自己减到了25斤,定量是全厂最少的一个。
我们都饿的面黄肌瘦,为了填饱肚子,记得我和小爬到树尖儿上摘榆钱儿充饥,树枝断了,我从树上掉下来,摔晕了,几个工人把我抬回了家。
父亲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工人特别的宽厚,从小我们就效仿着他谦逊和善的做人,福利面前不伸手,工作之中挑重担。
工人们回忆说:刚进厂时的锡铭,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洋学生,厂里的年轻人都跟在他身后转。
他教工人们识字、学文化,带着工人读书,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工人。
由于他工作起来勤奋的像头牛,年轻人都亲切地叫他“牛哥”。
石电的工人们都不叫他李,而叫他李师傅。
直到他身居高位,石电人遇见他,仍叫他李师傅。
这种亲情已融入在石电人和父亲的血脉中。
一个知识分子在基层经历了26年的磨练,完成了知识分子工农化的蜕变。
{ 厚德载物} 一九七五年春天,父亲接到中央组织部的通知,调他到水利电力部任副部长。
他拿到工作调动函,乘坐厂里的破旧吉普车,到中央组织部报到。
传达室的工作人员,看到他穿着一身工作服的装束,以为他是送信的,说:“你把信放下,回吧”。
父亲说我是来报到的,传达室工作人员惊讶地打量着这个“油脂麻花”的副部长。
父亲的朴实憨厚,低调平素,始终贯穿在他的生中。
父亲到水电部不久,就赶上了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受组织委派,父亲当天就带领水利电力部工作队,赶赴灾区,战斗在抢修陡河电厂线。
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余震的影响,冒着酷暑,在现场指挥抢险。
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中拼地挖救伤员,双手手指伤痕累累,几天几夜不离开现场。
灾区环境恶劣,尸骨遍野,断水、断电、没有食物。
父亲耗尽了所有的体力和情感,钱正英部长考虑到他的体力不支,调他回家休息。
当他回到家里时,已经不样了,在他疲惫不堪的脸上刻着无限的悲伤,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父亲在家里只睡了一夜,体力还没恢复,就又返回唐山,投入到抢修陡河电厂的战斗中。
那时妈妈在石景山发电厂工作,别人家盖防震棚都有男人干,我家只有妈妈和我俩人,多亏了邻居帮忙,我们家和邻居赵叔家盖了一个防震棚,两家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顾。
我们习惯了家里没有爸爸的日子,妈妈含辛茹苦带大我们兄妹三个。
可妈妈从没有埋怨过,默默地支持着父亲。
一九七七年初,父亲接到余秋里副总理的通知,要马上赶赴沈阳,领导恢复东北电网的重要工作。
“文革”后的东北三省,这个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区,陷于一片瘫痪。
电网周波只有44.7,已将瓦解。
余秋里副总理下了死令:“一定要把东北电网恢复到50周波。
如果完不成任务,你就跳鸭绿江,不要回来了。
”父亲率领着全国各地抽调的12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工作团,带着赋予的重任,来到辽宁清河电厂,一干就是两年没回家。
他吃住在现场,大半年的时间蹲在点上,挖掘潜力,扩大容量,提高发电能力。
当时的东北三省派系争斗十分厉害,人心涣散,恶势力猖獗,恢复电网工作屡遭重创。
父亲把所有的干部都派到线去抓点,解决问题。
后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电网领导小组,由政治局委员、司令员李德生同志担任组长,父亲为副组长,共同携手完成了恢复东北电网的工作。
从而他们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友谊。
正是这年,由于东北的气候原因和父亲超负荷的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鼻窦炎,以于几年后不得不在北京医院做了手术。
记得父亲手术时我一直陪着李德生同志在手术室外等候。
他风趣地说,锡铭的病是因为帮助我们东北人民用电才得的,他手术,我代表东北人民陪伴他。
正是由于父亲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难,勇于担当的精,使他在电力系统威望极高。
有“消防队长”之称。
{务实进取} 记得2003年我陪父亲去上海看病,途经苏州,我着实爱上了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当地接待我们的一位同志说:“漂亮吧?这都得感谢你父亲那。
现在的园林建筑和小桥流水能够保留的这样完整协调,多亏了当年李部长的决策”。
一九八二年有些地方官员要把围绕园林建筑的河道填平,修成宽阔的马路。
时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的父亲立刻组织考察组,带着建筑学、规划学的专家,来到苏州,实地考察。
经过研讨规划,申请将苏州城北划拨一块地,扩大了原市区的规划。
最终保留住苏州园林建筑群的原貌,保住了这座有特色的江南老城。
父亲一直是个追求进步,接纳新思想新事物的开明之人,有独立的思考,有开阔的眼界,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是个坚定的改革派。
他做事稳健,实事求是,讲究科学,绝不冒进,绝不胡来。
父亲身上强列的责任感和使感,使他在改革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
{心系百姓} 关乎民生的每一件事,在父亲那里都是大事,他来自基层,能够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
80年代初,上山下乡的“知青”返京,北京城一下子“冒”出了40多万待业青年,社会压力非常大。
作为一名普通街道干部的尹盛喜,接受了带领20几名待业青年谋生路的任务,他们办起了“大碗茶”。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茶水摊把尹盛喜推上了时代的潮头。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人还不能接受这种自谋生路的经营方式,各种阻力接踵而来。
要求处置尹盛喜,撤销茶社的人不少。
父亲担任北京市委后,很快走访了“大碗茶”,询问待业青年安置情况,茶水摊的经营发展,对尹盛喜的工作坚决支持。
对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为全国“知青”返城的安置工作提供了好的经验。
父亲成了“大碗茶”的座上客,也成了尹盛喜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尹盛喜来家里时和父亲促膝谈心的情景。
利康搬家公司是北京市住总集团的三产,是父亲极力支持和扶持的家为市民服务的企业。
父亲常常到利康来蹲点儿,为他们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
后来又办起了利康烤鸭店,为当时发展多种经营给与了大力的支持。
记得茶食胡同小学,北京开关厂,都是父亲的联系单位,他常常去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和老师探讨有关教育改革的问题。
去厂里和工人们一起工作,解决企业在改革现的实际问题。
有一张照片是父亲去北京齿轮厂慰问老干部时,在职工食堂和工人们一起吃饭时的情景。
他手里拿着个大火烧,和工人们挤在一张饭桌上,边吃、边聊、边笑。
父亲对改革的倾心投入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使他成为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知己。
他是北京开关厂的荣誉职工,是留民营村的村民,是大碗茶青年服务社的座上客,是利康搬家公司的好参谋,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京海集团公司的支持者,是首钢人的朋友。
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参与到改革开放中来,体会着从精到生活的复苏和解放。
父亲走在改革队伍的最前列,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里有他的无私奉献和无限深情;北京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结了他的心血。
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回想起父亲忘我无私的工作精,真是感慨万千。
{扶持民企} 中关村科技企业刚起步时,得到了时任市委的父亲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庇护,才有了今天“中国硅谷”的兴旺。
北京市京海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司(京海),当时创业无比艰辛,遇到各方的阻力。
总经理王洪德说:时任市委的李锡铭,给予京海公司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前后四次来到京海公司调研。
他次来京海时就高兴地说“干的好,京海的路很宽,要坚持走下去。
”他还亲自为京海公司题词“开拓前进”。
四通公司曾经卷入了,当时四通公司总裁,副总裁等人已纷纷出逃,四通公司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四通人整天都在踹揣不安中度过。
市委检查组进入四通,经过两个月的清理调查,终于到了决定四通运的时刻。
在张福森同志主编的《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一书中记述到:8月21日,在市委李锡铭的办公室,检查小组汇报四通公司的清查情况。
从下午2点开始,经历了3个半小时的会议。
四通的干部们都没有下班,焦灼地在公司会议室等待着运的裁决。
市委李锡铭边听汇报边提问题,他一脸凝重地说:“出现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是应该办下去的。
有些人认为四通出了些问题,就要否定四通,否定试验区,我们要公开宣传,四通不但要办,还要比万潤南在时办得更好”。
他的决策不但在当时挽救了四通,而且也对日后四通以及其他中关村民办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路上父亲与民众的携手同行,在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直到父亲退休了,京海公司总经理王洪德、四通公司总经理段永基等人还来家里看望父亲。
谈起他们共同经历过的奋斗岁月,不禁感慨万分。
父亲一向做事稳健,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却也难免有人把他的稳健攻击为“保守”,把他的坚守原则编造成“极左”。
改革的进程中,不仅仅只有意识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的创新,还有政治因素的较量,人际关系的抗衡,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站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线,父亲的压力太大了。
有时他忙的几天几夜不睡觉,脚肿的连拖鞋都穿不上,每天忙到深夜,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他也是个有血有肉人,也有无法承受重压的瞬间。
在北京市工作的八年,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八年。
他有过太多的迷惘、困惑,遇到过太多的阻力、障碍。
父亲累垮了,人瘦了很多。
本来就不太爱说话的他,变得更加沉默。
在他的沉默里,我深深体会着他严守机密,坚守原则,固守人格的忠诚本色。
忍辱负重的父亲,让人崇敬,也让人心疼,如果有来生,我真希望他会选择更简单的生活,也许他会是个画家,也许他会是个诗人吧。
{老骥伏枥} 一九九三年,父亲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主抓法制建设。
使感和责任感,让年近70岁的父亲拖着带病的身体,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五年里,父亲到过广西的巴马,贵州的毕节,甘肃的甘南等老、少、边、穷地区,体察群众的生活;到过人烟罕的黄河坝龙羊峡水库,慰问水电职工;到过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开发区,了解成果。
到工厂、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到田间地头,祖国大地25个省市的183个地市(县)留下了他的足迹。
五年里,父亲召开座谈会参加各种研讨会197个,考察农业,企事业单位723个。
在去农村的路上,他停下车来,同放学路过的小学生习地交谈,了解青少年法的落实情况;在工厂矿山,他握住工人油乎乎的手,询问劳动法的执行情况。
为了唤起民众的法律意识,他不停地奔走着,为建立中国的法律制度辛勤地工作着。
一九九八年,父亲结束了人大的工作,终于退休回家,安享晚年。
{浪漫情怀} 退了休的父亲,常常坐在书桌前,静静的看书、写东西,翻看相片册,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
父亲年轻时,爱好广泛,唱歌、滑冰、游泳、踢球、画画、写诗、无所不及。
无奈一生被繁重的工作所牵绊,唯有奉献,没有索取;唯有工作,没有享受。
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些年来,他居然在繁忙的工作中,写了180多首诗词,依时间顺序记述了父亲一生的岁月痕迹。
真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变”出这么多诗词来?秘书侯宏兴说:“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小纸片和小铅笔,偶遇景致有感而发时,就把诗词写在小纸片上,回到办公室后,就用毛笔誊写到宣纸上,收藏。
读着这些诗词,便看见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从壮年到老年的沧桑,真是一部难得的诗词体的回忆录。
我们开始编辑、整理诗词稿,为诗词稿注释,并定名为《李锡铭诗词手迹》。
但遗憾的是,正当编辑工作紧张进行时,父亲于2008年11月10日因病不幸去世,他最终没能看到诗词手迹的编辑完成和出版。
父亲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一生敦厚,善良,就怕麻烦别人。
他老了、病了、也不愿拖累别人,就这样突然地,安静地走了,我们想多尽点儿孝心也没会了。
从住院到离世,短短两个月,走得那么快,让我们猝不及防,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人格魅力} 父亲是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凡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的人性光辉所感染。
他做人做事坦坦荡荡,自自然然。
在他平静安详的外表下,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内心和善良干净的灵魂。
他为人忠厚,最难办的工作一定留给自己,出头露面、有光彩的事,他会让给别人。
不争荣誉,不出风头,不邀功请赏,胸怀磊落坦荡,让人很感动。
他无私无畏,敢讲实话,不会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父亲看上去绵软,实际胆子,因为他无私,所以他敢说实话。
他不在乎利益得失,不怕丢“乌纱帽”,让人敬畏。
他兢兢业业,一忙起来顾不得吃饭,常常在办公室煮碗面条凑了。
秘书说,有时开会晚了,错过了饭点,就到食堂抓个凉馒头边吃边上楼,让人心酸。
他平易近人,对身边工作人员如亲人般温暖。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他都会亲自下厨,光着大膀子给院里的战士们做红烧肉,烧一桌子拿手菜,然后和战士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让他们不要想家。
他喜欢读书,《儒林外史》《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书总是放在床头,睡前翻看。
书已经被他翻的破旧不堪,自己贴了又补,出差时也带在身边。
他说,鬼比人干净。
他童心未泯,喜欢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看动画片,看书籍里的小插图。
上班时忙的顾不得,退休后常常坐在电视前,聚精会地享受他最喜欢看的《西游记》《米老鼠和唐老鸭》。
他喜欢听侯宝林的相声,听到“抖包袱”时,乐的浑身颤抖,快乐的像个孩子。
父亲走了,却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故事。
他人性中最本真的光辉,纯净而宏伟,绚烂而感人。
人到无求品自高,心底无私天地宽。
{ 淳朴家风} 从小我们就习惯了父亲的忙碌,很少在家的他,爱我们,尊重我们。
在他点点滴滴的行为中,我们体会着他的品德,效仿着他的为人。
他潜移默化的传承着李家的家风: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工作,淡泊功名利禄,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奢华,不弄虚作假,不吹嘘拍马,不趋炎附势,做个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实事求是的老实人。
父亲去世后,我们照顾妈妈的生活,妈妈的退休金很低,生活难免有些拮据。
她的退休金只有4000元,刚好够雇一个保姆。
我查看过她的工资条,1980年退休时是60元,2016年才涨到4000元。
1952年妈妈到石景山发电厂办公室工作,后来几次涨工资时,担任厂委的父亲就会把妈妈的名字划去,把涨工资的机会让给别人,就这样,妈妈成了全厂干部工资的一个。
妈妈退休后,有关部门曾经询问核实过妈妈的退休和工资情况:妈妈是1949年10月在老家加入共青团,1951年在小学当老师,1952年到石景山发电厂工作。
当时把退休转成离休,也不是不可以。
妈妈坚决不同意,说自己参加工作的年限不够,不能算离休。
2000年8月10日,家里工作人员刘占国受父亲委托到南长街派出所,要求把李锡铭户口本上大学毕业改成大学肄业。
当时负责管理户口的民警非常惊讶,刘占国对他讲了父亲的故事:李锡铭在清华大学学习时,受调遣去执行任务,没能赶上毕业考试。
当时有一批学生员,在外执行任务,都没能参加考试。
组织上决定这批学生员都算大学毕业,所以父亲的履历上是清华大学毕业。
可是他觉得不妥,所以在发电厂工作时他就把履历上的大学毕业改成大学肄业。
父亲到领导岗位后,组织上一直把他履历上写的是大学毕业。
退休后,他还是坚持把学历按实事求是的事实改成了肄业。
这件事让民警同志感叹不已。
老老实实做人的家风,传给了我们兄妹三人。
尤其是哥哥,不仅容貌酷似父亲,他还秉承了父亲的沉稳,正派,厚德。
他的敦厚在外人眼里近乎于愚钝,他干净的心灵屏蔽了尘世的污浊,过着“世外桃园”般的简单生活。
退休在家的哥哥,读书、看球、伺候老妈。
清心寡欲,无欲无求。
三个孙辈都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踏实地工作着,低调,谦虚,不张扬,守规矩。
李家的家风得到了传承。
简单的日子里更能品味出浓浓的亲情,朴素的生活中延续着最本真的家风。
父亲永远都在我们的生里,陪着我们一路前行。
最让我难忘的是,父亲晚年在病中,还用毛笔颤抖地抄录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送给我。
看着那些歪歪扭扭,不甚整齐的字迹,我热泪盈眶,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我把这份爱镶嵌在镜框里,放在床头,每每看到就会想起父亲的教诲。
父亲就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矣。
在我的心里,父亲的高雅,父亲的高品,父亲的高尚,父亲的高贵,无人可比。
10年来,每当站在父亲的墓前,深深体会着对他的崇敬和思念。
他是个坚强的革家,也是个富有浪漫情怀的诗人;他有铮铮铁骨,更有蜜意柔情。
看到父亲安静地躺在苍松翠柏中,每天看着太阳的出升,望着夕阳落去,我想他一定喜欢这里。
安息吧!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