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诱惑
1年前 (2024-04-21)
网络诱惑战地黄花 现在的网络已是发达了,从过去的QQ空间、新浪博客到如今的手机微信,真是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以于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了,更有甚者生活就是网络,网络就是生活。
尤其是手机微信,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更使一些人须臾不能离手。
尽管有人把手机微信比作精,说一百年前中国人躺在床上吸,一百年后中国人躺在床上看手机,形象地说明了手机微信对人们的影响程度。
虽然如此,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手机的某种危害,但并不影响人们的上网热情。
网络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远离尘世,清新自然,它充满智慧,充满生机,充满美丽的色彩。
它引导我们热爱 生活,热爱大自然,要做一个成功的男人,要做一个优雅的女人。
要么读书,要么走路,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女人要自立,男人要自强,要活在当下。
微人微语,佛言禅语,诗词天地,幸福人生,成功智慧,心灵美文,深度好文等等等等,加上优美的文字,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一下子就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人们一边读着,一边感动着,一边转载着。
你转我也转,转了一篇又一篇,转了一年又一年。
仿佛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了,有时候也仿佛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就是一个优雅的女人了,真的是这样吗?网络真的能够代替正规学习,正规读书吗? 世事总需退一步想,需要一个回头望。
笔者虽说在很多事情上都落伍于人,但上网的历史也有五六个年头了。
先是开通了QQ空间,再又开通了新浪博客,现在又加入了手机微信的队伍。
转载和收藏的日志和博文少说也有好几千篇了,如果印成书,也有好多本了。
无疑,这些被转载的日志和博文,都是感动过笔者也相信能感动网友的好文章。
但现在回想一下,这些数量众多的文章又有多少留在笔者的记忆中呢?笔者的知识水平,文化水平,写作水平有没有提高呢?有多少进步呢?是不是个优秀的男人呢?这样一想,真是大吃一惊!除了头脑空空如也,好像什么也没得到。
想不起来都读过哪些文章,也记不住都有哪些作者,除了眼花缭乱的热闹之外,其他的似乎没有多少记忆,能记住的大概就是网友自己写的日志和博文。
在我的网友中,大致能分成三类人,一类是自己写日志和博文,一类是转载别人的日志和博文,偶尔自己也写点日志和博文的人,一类是全部转载别人的文章而自己则不写作,这类人占了网友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微信上还没有见到过网友自己的原创作品。
类虽人数不多,但却是网友中的精华。
他们热爱生活,思维敏捷,勤于写作。
他们的好多文章早已经达到发表水平,有些文章就是和名家名篇相比也毫不逊色。
只是网海茫茫,世事沉浮,他们的才华很可能随时间的流失而被埋没掉。
网上的生活固然美好,但人必须在现实中生活。
回到现实,山还是那座山,但森林却不再茂密。
水还是那道水,但却 不再静清绿。
人还是那些人,但依旧还是平庸和普通。
过去我们说网络是虚幻的,原来真的是这样虚幻啊。
网络上的那些美文,那些名人名言,虽然都很好很正确很激励人,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做不到的,如能做到其中的一点,就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
小时候我们上学,教室里走廊里都有好多名人名言,我们把它们抄在日记本上。
现在那些美文名言又被我们转到空间里微信里,但我们却无法成为伟人或名人,大概那些名言只有伟人和名人才能做到吧。
近年来心灵鸡汤之类的文章也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它的文化功效主要是精,是抚慰剂和催眠术,并不是鼓励人们去改变日趋不理、不平等的社会规则,所以且不可被这类文章迷失方向。
网络上有很多谈金钱的文章,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但生活中谁能把钱当身外之物呢?人真的是很难大彻大悟的,范成大有一首诗,曹雪芹引用过,“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这与丢官的人说“无官一身轻。
”穷人说“钱是身外之物。
”一样,都是言不由衷的话,都是真理也是废话。
功名利禄在握的人是不说这话的,只有落魄的人,只有平民百姓才拿这些话安慰自己。
同样,成功的男人和优雅的女人,也都是我们所向往所追求的。
但成功男人必须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优雅女人必须有优美美丽的身材,这都是无需多说的。
还有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这句话很鼓舞人心,如能做到就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个飞跃。
旅游很方便,只要有点钱就能马上出发,但旅游不是光看风景拍照片,最好有点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还要有点浪漫情怀,才能有所收获。
读书是一种习惯,不能当任务去完成,整天拿着手机,是没有时间读书的。
上网无所谓对错,把握好度,不要被那些虚幻的东西所迷惑,就是最好的。
尤其是手机微信,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更使一些人须臾不能离手。
尽管有人把手机微信比作精,说一百年前中国人躺在床上吸,一百年后中国人躺在床上看手机,形象地说明了手机微信对人们的影响程度。
虽然如此,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手机的某种危害,但并不影响人们的上网热情。
网络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远离尘世,清新自然,它充满智慧,充满生机,充满美丽的色彩。
它引导我们热爱 生活,热爱大自然,要做一个成功的男人,要做一个优雅的女人。
要么读书,要么走路,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女人要自立,男人要自强,要活在当下。
微人微语,佛言禅语,诗词天地,幸福人生,成功智慧,心灵美文,深度好文等等等等,加上优美的文字,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一下子就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人们一边读着,一边感动着,一边转载着。
你转我也转,转了一篇又一篇,转了一年又一年。
仿佛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了,有时候也仿佛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就是一个优雅的女人了,真的是这样吗?网络真的能够代替正规学习,正规读书吗? 世事总需退一步想,需要一个回头望。
笔者虽说在很多事情上都落伍于人,但上网的历史也有五六个年头了。
先是开通了QQ空间,再又开通了新浪博客,现在又加入了手机微信的队伍。
转载和收藏的日志和博文少说也有好几千篇了,如果印成书,也有好多本了。
无疑,这些被转载的日志和博文,都是感动过笔者也相信能感动网友的好文章。
但现在回想一下,这些数量众多的文章又有多少留在笔者的记忆中呢?笔者的知识水平,文化水平,写作水平有没有提高呢?有多少进步呢?是不是个优秀的男人呢?这样一想,真是大吃一惊!除了头脑空空如也,好像什么也没得到。
想不起来都读过哪些文章,也记不住都有哪些作者,除了眼花缭乱的热闹之外,其他的似乎没有多少记忆,能记住的大概就是网友自己写的日志和博文。
在我的网友中,大致能分成三类人,一类是自己写日志和博文,一类是转载别人的日志和博文,偶尔自己也写点日志和博文的人,一类是全部转载别人的文章而自己则不写作,这类人占了网友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微信上还没有见到过网友自己的原创作品。
类虽人数不多,但却是网友中的精华。
他们热爱生活,思维敏捷,勤于写作。
他们的好多文章早已经达到发表水平,有些文章就是和名家名篇相比也毫不逊色。
只是网海茫茫,世事沉浮,他们的才华很可能随时间的流失而被埋没掉。
网上的生活固然美好,但人必须在现实中生活。
回到现实,山还是那座山,但森林却不再茂密。
水还是那道水,但却 不再静清绿。
人还是那些人,但依旧还是平庸和普通。
过去我们说网络是虚幻的,原来真的是这样虚幻啊。
网络上的那些美文,那些名人名言,虽然都很好很正确很激励人,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做不到的,如能做到其中的一点,就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
小时候我们上学,教室里走廊里都有好多名人名言,我们把它们抄在日记本上。
现在那些美文名言又被我们转到空间里微信里,但我们却无法成为伟人或名人,大概那些名言只有伟人和名人才能做到吧。
近年来心灵鸡汤之类的文章也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它的文化功效主要是精,是抚慰剂和催眠术,并不是鼓励人们去改变日趋不理、不平等的社会规则,所以且不可被这类文章迷失方向。
网络上有很多谈金钱的文章,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但生活中谁能把钱当身外之物呢?人真的是很难大彻大悟的,范成大有一首诗,曹雪芹引用过,“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这与丢官的人说“无官一身轻。
”穷人说“钱是身外之物。
”一样,都是言不由衷的话,都是真理也是废话。
功名利禄在握的人是不说这话的,只有落魄的人,只有平民百姓才拿这些话安慰自己。
同样,成功的男人和优雅的女人,也都是我们所向往所追求的。
但成功男人必须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优雅女人必须有优美美丽的身材,这都是无需多说的。
还有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这句话很鼓舞人心,如能做到就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个飞跃。
旅游很方便,只要有点钱就能马上出发,但旅游不是光看风景拍照片,最好有点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还要有点浪漫情怀,才能有所收获。
读书是一种习惯,不能当任务去完成,整天拿着手机,是没有时间读书的。
上网无所谓对错,把握好度,不要被那些虚幻的东西所迷惑,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