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北京

1年前 (2024-04-21)
我与新北京志在四方 我与新北京 2036,终于到来了。
我在北京,在这个全国乃全球的中心。
又是一届交往会议的开始。
穿戴整齐,平复平复心情,准备作为中国的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在北京做到环境天蓝、水清、森林环绕与科技普及、创新、亲和环境后,又拿到了一次交往会议的主办资格。
让各国使者,见识一下全新的北京! 驾驶着一个飞行器,向密云飞去。
穿越树林,仿佛在其中漫步,嗅得到松树的清香,看得到穿越在林中的松鼠,不时有一根碧绿的松针落到我的肩上。
穿越在自然之景中,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我享受它,自得其乐。
不久,我所设计并建造的大楼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这座环形楼,更可以称作环形山。
外表甚植着树,镶嵌着“泥土”------一块块特意染棕的玻璃。
外楼型没有特意的规划,更像一个小山丘,天人一的理念便在其中贯彻。
从我踏入大楼的那一刻起,北京近年来的科技进步便一个接一个的呈现在眼前。
这座大楼从外面看看似没有入口,或者换一句话说,每一个地方都有入口。
每一块玻璃内,都嵌入了人脸识别系统,只要有我的通行牌,到达楼下,只消半秒,系统便能判识你的身份,玻璃门也会自动打开。
我来到路门口,叮咚一生便通过自动打开的玻璃门进入了这里。
我再抬头一看,墙壁的每一块玻璃,都是一块动态的电子显示屏,每天的新闻,实时的动态,全部都显示在上面。
负责清扫的机器人,像清道夫一样,附着在地上,墙上,甚天花板上,随时保持着大楼每一寸楼面的清洁。
环形楼的中心,是一片巨大的园林水系,假石由的纳米材料组成,我漫步在其中,等待着各国使者的到来。
一位位的使者穿过玻璃墙,耳边能听到监控里传来的啧啧称奇声。
终于,36位使者全部落座,旁边的仿真机器人送上36杯茶,会议开始。
“下面由我将北京规划的新理念传递给大家。
”随着话音的落下,我打开了桌子中央的全息显示屏。
“条,科技与自然。
看那些飞行器,在林中穿梭,不破坏一草一木建成的第五大发明--超级高铁,在真空管道中运行,管道架在绿色之中,却不破坏环境。
承重的人工管基,选在那些植被较为稀少的地方,无序却又恰到好处,刚好承得住管道及高铁的重量。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科技源于自然,也要顺应自然。
”一架架无人机,一个个高铁,与它们周围存在的绿色,随着我的讲话出现在全息屏上,一个个细微之处清晰可见,并可随着各使者的需要旋转,放大,缩小。
一个个科技与自然和谐之处,都被我特别标成绿色,使这些得意之处更好的呈现在各国之前。
“为什么要建在郊区,而不选择在城里?”法国使者首先发言。
“大家都知道,现在城里的建筑用地比较紧张。
虽然已经采用“上天”--建造高层楼房,“入地”--建造地下室,仍然供不应求。
城市中好不容易造出的绿地更不能作为牺牲品,因此建在郊区。
”我这一席话,得到了法国使者的认可。
“第二,文化与科技的和谐。
”话音一落下屏幕上放映起一幕幕老胡同中的场景:巷口靠着墙的共享飞车,老槐树下认真工作的扫地机器人,夕阳下抽着电子烟的老大爷,全自动蒸锅中雾气氤氲的小笼包,机器中取下的糖葫芦,与带颜色的全息京剧。
“在科技发展的同时,祖先留下的东西不能丢。
少了文化,少了传统,科技可以创新,但传统的消逝却不会再回来。
文化与科技,也要和谐发展。
” 接下来,各国使者纷纷介绍起自己的国家,重点都放在高科技上--有新型芯片,无人驾驶,甚是“天网”,人工智能。
但不知为何,他们都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保护和绿化建设避而不谈。
到了晚餐的时候了。
北京烤鸭,炸酱面,灌肠,爆肚纷纷端上了餐桌。
“北京菜,不错不错。
还是原来的味道,真是越吃越怀念啊!”美国使者说道,“果真是科技发展的同时,不忘文化,不忘文化啊!好,好,好!”“是的,文化便是我中华的根。
我希望尽我的努力,不让欣赏文化,品味文化,变成怀念文化啊!来来来,大家都喝一杯,这都是上好的老酒!来,干!”各国使者推杯换盏,品味着好菜美酒,这华夏流传的精髓。
” 看着尽情享受宴酣之乐的使者们,我暗想:的发言已让我十分疲惫,希望能就此结束。
可惜天不遂人愿。
英国使者发言了:“你们口口声声的说科技要顺应自然,要结文化,难道科技不应该是一种创新吗?又何必拘泥于格式呢?只要能让人们用好吃好穿好,环境,你们的飞行器不是可以轻易的越过吗?文化,难道古老的,都是珍贵的,要留下吗?我看,只要能满足人们需求,不必在意这么多的细节吧!” “此言差矣!我说过,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环境,更是全中国,全人类,乃全地球的根!树无根,焉能活?现在的在意,保证了以后的传承。
没有独属的文化,中华民族又何谓中华民族?没有了环境,地球又何谓地球?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钢铁星球上,每天与钢铁打着交道,乃自己变成钢铁,这便是你们想看到的吗?少我不想看到,也不会看到,绿水青山,炎黄文化,足以带来金山银山!我们北京,便会成为这践行的先行者!”一番话,说得那使者哑口无言,陷入了沉思...... 夜深了,散会了。
独自走到这“小山”上,看着满天的星辰,远处的万家灯火。
经历了一番“战斗”,我虽疲累,但也十分欣慰。
少,我为新北京出了力,将北京新的繁荣,新的理念,传到世界各地。
我想,经过我,经过北京人民的努力,北京,定会抢先迈到世界的顶端,成为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