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1年前 (2024-04-21)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海中金针 帽儿山游记 一进阿城地界,两侧山峦起伏,植被茂密,晨雾尚未散去,阳光与雾气氤氲着,变幻着。
车速不快,既保持安全速度又能欣赏路边景色。
进入尚志后,晨雾逐渐消散,太阳露出了笑脸。
等到出了高速来到帽儿山镇时,天空完全晴开了,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吕家围子停车场 进山的石桥 帽儿山就在眼前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个巨大的绿色的草帽。
进山有三条路线,我们选的是中间的路线,也是常走的一条路线。
山脚下耸立着高大的山门,上写“全福门”,大概是开门纳福的意思吧。
走过一段吊桥,正式的登山开始了。
前面立一路牌,标注距山顶1600米,哈哈,足有三里多的路程,我还是次登这么长的山路呀!而且路上肯定会有很多困难的,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能行,并鼓励着妻子。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山间小路正好躲在绿荫之中,而阳光使劲儿的从树叶之间的缝隙之间钻进来,于是,摔落在地上一块块儿金色的光斑。
仰望天空,树梢之间是一隅明亮的蓝天,宛若一潭幽深的湖水。
帽儿山远眺 全福门 吊桥 林间小道 登山的人们 努力攀登 携手 天空 五福树 休息 帽儿山大段山势属于平缓地升高,算是草帽的帽檐部分,但是到了草帽帽盔部分,那就几乎垂直向上了,所以从此向上才是真正的爬山。
这里也有两条路,一条是借住铁链直接攀爬上山顶,另一条是登人工栈道,而且还有一段108米的玻璃栈道(40元),我们当然选既安全又新奇的人工栈道了。
这段人工栈道完全是在峭壁上修建的,像楼梯似的来回折返向上,垂直高度大约有几十米。
妻子不敢往外看,只顾低头看着台阶往上走。
登上两层阶梯时,所有的树木都在脚下了,这时,上层台阶的人们惊呼:太美了!等到我们上去后,转过身来,背向石壁,放眼望去,无边光景尽收眼底。
脚下的群山连绵起伏,翠流,好像碧波荡漾。
村庄错落于这碧波之中,那是浮动的小舟。
想来我们来时的路及路上还在上山下山的人们,此时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了,看不见一丝踪迹。
天,那么蓝那么远,那么明亮。
不知从何时起从何地来,一朵朵白云飘在天空,阳光下的云影一会儿漫过这个山头一会儿又漫过那个山头。
走出山林 远眺 群山披翠 天光云影 白云悠悠 向上 兴奋 远望开元寺 村庄 峭壁栈道 无限风光 远山 阴阳割昏晓 翠流 天地之间 山崖上的野花 云影 俯视 人工栈道 群山 阿什河 接近山顶,来到了惊险的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凌空而建,开始阶段离山崖还有几米远,虽然两侧有一米多高的护栏,但四周都是透明的,好像什么都没有,脚下就是山涧。
我不敢往下看,小腿哆嗦着,一直朝前走。
山崖的石壁间有一些野花,粉的黄的,开得正好。
穿过玻璃栈道就到山顶了,其实整个山顶不足十平方米,我站在“草帽”环望四周,心中细细品味着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上的玻璃栈道 野芳 停车的地 公路如线 上上下下的人们 登上玻璃栈道了 我的鞋 俯视玻璃栈道 做事如山,做人如水。
阿什河从此发源,一路流淌。
到帽儿山怎能不去阿什河源头漂流呢?我们有备而来,衣服、鞋子、手机防水袋一应俱全,穿好救生衣,拿一长一短两小桨,拖一只蓝色的皮艇,出发喽! 河道开阔,水势平缓,小艇悠闲地荡漾在水面上,划上一桨,它就动一动,不划,你就感觉不到它前进,其实皮艇慢慢地随这着水流漂动。
前面河道突然有一个小落差,水流一下子湍急了,皮艇也被冲走,完全不受我的控制,跌落谷底,水花四溅,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船舱里也进了水。
船撞船,桨碰桨。
那边两伙打水仗,打得是水花飞溅喊声震天;那边把船泊在岸边,休息拍照。
河水清澈浅显,两岸绿树青山,上有蓝天白云,此情此景人生幸。
河 漂流的终点 漂 远处的人们 我奋力地划 沧浪之水 霸王举桨 修整 远处的帽儿山 乱战 同路人 前方有敌情 冲锋 后面又上来一 胜利在望 8月1日早上从哈尔滨出发,大约1.5小时的车程。
上午登山包括下山大约3个小时,下午漂流大约2小时,一日游正好。
景色很美,不虚此行。
但是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较差,起码不如伊春,有待提高。
”海中金针 帽儿山游记 一进阿城地界,两侧山峦起伏,植被茂密,晨雾尚未散去,阳光与雾气氤氲着,变幻着。
车速不快,既保持安全速度又能欣赏路边景色。
进入尚志后,晨雾逐渐消散,太阳露出了笑脸。
等到出了高速来到帽儿山镇时,天空完全晴开了,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吕家围子停车场 进山的石桥 帽儿山就在眼前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个巨大的绿色的草帽。
进山有三条路线,我们选的是中间的路线,也是常走的一条路线。
山脚下耸立着高大的山门,上写“全福门”,大概是开门纳福的意思吧。
走过一段吊桥,正式的登山开始了。
前面立一路牌,标注距山顶1600米,哈哈,足有三里多的路程,我还是次登这么长的山路呀!而且路上肯定会有很多困难的,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能行,并鼓励着妻子。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山间小路正好躲在绿荫之中,而阳光使劲儿的从树叶之间的缝隙之间钻进来,于是,摔落在地上一块块儿金色的光斑。
仰望天空,树梢之间是一隅明亮的蓝天,宛若一潭幽深的湖水。
帽儿山远眺 全福门 吊桥 林间小道 登山的人们 努力攀登 携手 天空 五福树 休息 帽儿山大段山势属于平缓地升高,算是草帽的帽檐部分,但是到了草帽帽盔部分,那就几乎垂直向上了,所以从此向上才是真正的爬山。
这里也有两条路,一条是借住铁链直接攀爬上山顶,另一条是登人工栈道,而且还有一段108米的玻璃栈道(40元),我们当然选既安全又新奇的人工栈道了。
这段人工栈道完全是在峭壁上修建的,像楼梯似的来回折返向上,垂直高度大约有几十米。
妻子不敢往外看,只顾低头看着台阶往上走。
登上两层阶梯时,所有的树木都在脚下了,这时,上层台阶的人们惊呼:太美了!等到我们上去后,转过身来,背向石壁,放眼望去,无边光景尽收眼底。
脚下的群山连绵起伏,翠流,好像碧波荡漾。
村庄错落于这碧波之中,那是浮动的小舟。
想来我们来时的路及路上还在上山下山的人们,此时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了,看不见一丝踪迹。
天,那么蓝那么远,那么明亮。
不知从何时起从何地来,一朵朵白云飘在天空,阳光下的云影一会儿漫过这个山头一会儿又漫过那个山头。
走出山林 远眺 群山披翠 天光云影 白云悠悠 向上 兴奋 远望开元寺 村庄 峭壁栈道 无限风光 远山 阴阳割昏晓 翠流 天地之间 山崖上的野花 云影 俯视 人工栈道 群山 阿什河 接近山顶,来到了惊险的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凌空而建,开始阶段离山崖还有几米远,虽然两侧有一米多高的护栏,但四周都是透明的,好像什么都没有,脚下就是山涧。
我不敢往下看,小腿哆嗦着,一直朝前走。
山崖的石壁间有一些野花,粉的黄的,开得正好。
穿过玻璃栈道就到山顶了,其实整个山顶不足十平方米,我站在“草帽”环望四周,心中细细品味着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上的玻璃栈道 野芳 停车的地 公路如线 上上下下的人们 登上玻璃栈道了 我的鞋 俯视玻璃栈道 做事如山,做人如水。
阿什河从此发源,一路流淌。
到帽儿山怎能不去阿什河源头漂流呢?我们有备而来,衣服、鞋子、手机防水袋一应俱全,穿好救生衣,拿一长一短两小桨,拖一只蓝色的皮艇,出发喽! 河道开阔,水势平缓,小艇悠闲地荡漾在水面上,划上一桨,它就动一动,不划,你就感觉不到它前进,其实皮艇慢慢地随这着水流漂动。
前面河道突然有一个小落差,水流一下子湍急了,皮艇也被冲走,完全不受我的控制,跌落谷底,水花四溅,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船舱里也进了水。
船撞船,桨碰桨。
那边两伙打水仗,打得是水花飞溅喊声震天;那边把船泊在岸边,休息拍照。
河水清澈浅显,两岸绿树青山,上有蓝天白云,此情此景人生幸。
河 漂流的终点 漂 远处的人们 我奋力地划 沧浪之水 霸王举桨 修整 远处的帽儿山 乱战 同路人 前方有敌情 冲锋 后面又上来一 胜利在望 8月1日早上从哈尔滨出发,大约1.5小时的车程。
上午登山包括下山大约3个小时,下午漂流大约2小时,一日游正好。
景色很美,不虚此行。
但是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较差,起码不如伊春,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