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中国
1年前 (2024-04-21)
相信中国滦河德育与学生发展中心 暖暖的中国红是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式互助精。
中华文明发展曾遭遇过多次自然灾害。
从1966年的邢台抗震救灾到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从1987年大兴安岭扑救森林大火到1998年三江抗洪抢险,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战,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自然灾祸的严峻考验下,总是喷吐出无比炽热的人间大爱,迸发出世所罕见的民族真情,映照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形成了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财富,为战胜各种灾害奠定了坚实支撑。
灾祸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山东日照,有这样一名环卫工人,他在某派出所扔下一万两千元和“急转武汉”字条,并且转身就走。
他叫袁兆文,今年68岁。
袁大爷说:“人家能豁出生,咱不能做点贡献吗?我只是为武民献出一滴水的贡献。
”这句话中蕴含着来自一个普通人的关爱,体现着他的善良,也证明了爱与希望比疫情传播的更快。
环卫工人袁兆文用事实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谛。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不久,全国共52支医疗队驰援湖北,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武汉,火山医院、雷山医院先后开工。
来自全国的许多医护人员,远离家人,奔赴战“疫”前线,争分夺秒的与疫情赛跑。
危难面前,全国人民显示出的团结,再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动人场景,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面前,各种力量之所以能够广泛汇聚、有效凝聚,源于大家自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心连心,同呼吸,共运。
这是我们战胜一切的精利器!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滴善举成就大爱。
面对疫情,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和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不管用何种方式,就会汇成爱的汪洋大海。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胜疫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和力量。
有理由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中国武汉一定会战胜疫情!
中华文明发展曾遭遇过多次自然灾害。
从1966年的邢台抗震救灾到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从1987年大兴安岭扑救森林大火到1998年三江抗洪抢险,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战,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自然灾祸的严峻考验下,总是喷吐出无比炽热的人间大爱,迸发出世所罕见的民族真情,映照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形成了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财富,为战胜各种灾害奠定了坚实支撑。
灾祸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山东日照,有这样一名环卫工人,他在某派出所扔下一万两千元和“急转武汉”字条,并且转身就走。
他叫袁兆文,今年68岁。
袁大爷说:“人家能豁出生,咱不能做点贡献吗?我只是为武民献出一滴水的贡献。
”这句话中蕴含着来自一个普通人的关爱,体现着他的善良,也证明了爱与希望比疫情传播的更快。
环卫工人袁兆文用事实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谛。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不久,全国共52支医疗队驰援湖北,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武汉,火山医院、雷山医院先后开工。
来自全国的许多医护人员,远离家人,奔赴战“疫”前线,争分夺秒的与疫情赛跑。
危难面前,全国人民显示出的团结,再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动人场景,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面前,各种力量之所以能够广泛汇聚、有效凝聚,源于大家自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心连心,同呼吸,共运。
这是我们战胜一切的精利器!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滴善举成就大爱。
面对疫情,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和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不管用何种方式,就会汇成爱的汪洋大海。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胜疫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和力量。
有理由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中国武汉一定会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