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LKJ:从人工到智能的变化

10个月前 (04-21)
车载LKJ:从人工到智能的变化正好   "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弹指一挥间,置身于机车车载LKJ更新换代的每个时期当中,我觉得车载LKJ是从‘人工’到‘智能’的变化。
"银川电务段车载信号工刘强情有独钟地说。
今年55岁的刘强,1981年入路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机车车载设备测试检修,37年工作经历,他见证了从ZTL、JK-2H、LKJ-93、LKJ-2000,车载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不平凡的历程。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俗称机车“黑匣子”,用于列车运行安全防护和运行状态记录,素有“列车安全卫士”之称。
刘强说"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的蒸汽机车可没有LKJ,当时使用的是ZTL(自动停装置),功能简单,性能单一,没有显示屏,也没有限速提示,更谈不上防溜报警和鸣笛警惕功能,机车运行过程中全凭司机眼看、手摸、耳听判断列车的运行状态。
"   随着时代发展,从1995年开始,内燃机车取代蒸汽机车,电力机车也随之投入运用。
ZTL(自停装置)随之退出了机车车载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JK-2H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JK-2H监控机车运行速度和接收机车信号,有效防止机车"两冒一超",并且全程记录机车运行数据。
  刘强回忆,2003年后,随着机车车载安全装备的快速发展,功能进一步完善提高,LKJ-93监控装置应用而生,列车运行实时监控机车运行速度,并且以语音报警、卸载、常用、紧急制动对机车进行控制,为保证机车安全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记得是2005年,机车车载LKJ不断升级换代,LKJ-2000型监控装置投入使用,设备采用双机冗余、CAN通讯和优化曲线,辅助机车司机提高操纵能力。
"刘强对车载LKJ记忆犹新。
2015年后相继加装了TAX3(机车安全信息检测装置)、LAIS(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鸣笛记录、语音录音、警惕报警、本/切换盒,并且有实现远程定位、实时自动在线检测功能。
刘强欣喜地说"如今,检修维护车载LKJ,不仅需要钳子、板手,还要带上IC卡、移动数据复核仪和笔记本电脑呢!"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发展日新月异,持续向好,在刘强看来,机车车载LKJ的显著变化是铁路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7年们8月,刘强去武汉高铁培训段参加全路电务车载信号工高铁列控设备ATP的学习,取得了新型车载设备(ATP)岗位资格证书。
明年宁夏吴忠中卫城际高铁开通,他将和工友们检测维护动车组车载ATP设备,这让刘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新期待。